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雅騷 第363章 指痕與活切頭

《雅騷》 第363章 指痕與活切頭

商周祚從西廂房出來,見景徽和張原一矮一高兩個人在看階前的那幾株白玉蘭,兩個婢侍立一邊,便責備道:“小徽,又來打擾姑父是嗎,趕回房睡覺去。【最新章節閱讀】”

張原含笑道:“我讓小徽給我背誦《春秋》桓公紀年,小徽的聲音脆,醒醒腦。”

景徽趕背誦道:“桓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三月,公會鄭伯於垂,鄭伯以璧假許田。夏四月丁未,公及鄭伯盟於越。秋,大水——”,聲音又脆又甜,好似吃到冰凍的山楂果,真的很醒惱。

商周祚撚須而笑,聽了片刻,擺擺手,讓小徽不要背誦了,對張原道:“三更後就出發,坐我的馬車去,搜檢前、考場,要留意陌生人靠近,自己一切小心。”

張原點頭道:“多謝大兄提醒,我會小心的。”

又說了幾句,商周祚回房去,叮囑婢芳華帶小徽回房睡覺,已經這麼晚了——

芳華牽著小景徽回房,小景徽邊走邊回頭道:“張公子哥哥,好好考哦,要中狀元才好。”

張原笑道:“狀元太難,不名落孫山就行。”

景徽脆聲道:“名落孫山絕不會。”走了幾步,又掙開芳華的手,跑回來攀著一枝白玉蘭,踮起足尖在花上一嗅,“格格”笑:“好香。”歪著腦袋瞅著張原,眸子亮晶晶,說道:“張公子哥哥記住哦,考完後帶我和姐姐去滿井遊春。”

景徽走後,張原獨自在庭中踱步,早春二月,若在江南,此時已然春暖花開,但在北京,冰雪才剛剛融化,夜裡的氣溫依然接近冰點。桃花、櫻花都未開放,倒是這院子裡種的幾株白玉蘭這幾日開始逐次綻放了,花瓣瑩潔清麗,花香淡雅宜人。讓人在寒夜裡著春意,這白玉蘭就是京城的報春花啊。

Advertisement

縹緲冷香中,張原的心漸漸寧定下來。

……

會試之期,宵解除,三鼓後,張原收拾考籃、文、爐子、瓦缽、食、木炭、油布,檢查無誤準備出門。商周祚一直在書房裡看書,這時出來送張原上了馬車,穆真真、武陵、來福、汪大錘一起跟去——

從這裡到順天府貢院大約有五、六裡路,凌晨寒冷,寂靜的大街更顯寬廣,這半夜三更往東城順天府貢院趕的除了應試的舉子和仆從不會有別人,不過宵雖解除,但五城兵馬司的巡城軍士照常往來巡邏。遇見形跡可疑的也要拿問——

離著貢院廣場還有兩、三裡遠,張原就聽得前方人聲鼎沸、馬嘶驢,馬車再往前行駛了一裡地。已經是車馬塞途,馬車行駛不暢了,張原便在這裡下車,讓車夫駕車回去,他帶著穆真真幾人大步往貢院大門趕去,順天府貢院坐北朝南,他們要從貢院西側繞到南邊大門,走在張原邊的穆真真忽然道:“爺,那是宗子爺他們。”朝前邊一指——

張原舉目看時,見大兄張岱和葆生叔在幾個挑著燈籠的仆從陪著正從南邊趕來。趕忙上前相見,一起結伴到貢院大門前,又看到祁彪佳、黃尊素等人,都是浙江的舉子,便聚在一起等待考場——

廣場上人山人海,嘈雜喧囂。無數燈籠如星河倒注,浴浴熊熊,試想兩京十三省數百萬讀書人,從蒙開始,到生,到秀才,再到舉人,層層汰選,今日站在這順天府貢院廣場上的舉子有近八千人,寒窗苦讀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為的就是這三場考試,可進士名額只有三百四十四人,二十都不能取一,競爭激烈可想而知,科舉的最終目標就是進士,在民間,把中進士作登龍門,鯉魚化龍,

Advertisement

一步登天,中進士又釋褐,就是說從此去布要穿補子服了——不知還有沒有其他人如張原這樣冷靜審視這一切,但不管怎麼冷靜,他不能冷眼旁觀,必須踴這科考洪流,本位思想固,不中進士就沒有地位、沒有話語權,當此之世,他必須努力爭取這一切啊。

四更天時,龍門放炮,點名、搜檢開始,浙江考生排在南、北直隸和山東、河南考生之後進場,點名的監臨據考生在禮部報名的公據,審視考生的年齡、相貌與公據描述是否一致,有須或者無須、白臉或者黑臉、麻點瘢痕符合否,還要兩個同省考生簽名作保,因為舉人已經是地方上的頭面人,認識他的人很多,若是請槍手代考很容易被人檢舉揭發,所以到了會試這一級,就幾乎沒有人采用這種舞弊方法了,而且會試搜檢也遠比考秀才、考舉人時簡單,除了搜檢考籃等隨品外,不會讓考生,隻摘下頭巾看看、隔著袍拍拍,舉人已經是半個,搜檢不解是給舉人保存面、不損士氣——

張原心道:“北京二月的天氣寒冷,讀書人大多弱,若要解仔細搜檢的話只怕有一小半要凍出病來,那整個考場就熱鬧了,上吐下瀉、咳嗽發熱,考場要瘟場了。”

張原很快通過了搜檢,領了禮部印製的草卷和正卷各十二幅紙,提著考籃和爐炭等走過三道龍門,只見迎面一株蒼老欹曲的古槐,枝丫夭矯如龍,很有氣勢,正緩步看時,忽聽後一個聲音道:“此槐是元代人所植,距今有三百年,相傳此槐曾有文鬥牛,所以文昌槐,關乎文運,介子,拜一拜吧,求個好運。”

Advertisement

話的是張聯芳,張原便放下手中考籃和,與族叔一起向這古槐行禮,然後二人並肩向裡走,張聯芳問:“介子,你是哪個號房?”

張原道:“小侄是‘垂’字第六號房。”

張聯芳道:“我是‘師’字第二號房,好險,差點就是屎號了。”

張原笑道:“這大冷天還好,不會太臭。”

張聯芳邊走邊道:“場屋文字,氣要豪,調要高,詞要湛,筆要新。”

張原恭敬道:“葆生叔指點得是。”

張聯芳笑道:“我是眼高手低,哪裡能指點得了你。你的製藝在我之上。”又道:“介子你自生試至今就沒挫折過,而且都是案首,希延續好運,我山張氏再出一個狀元。”

張原也沒一味謙遜。說道:“謀事在人,事在天。”

話間,走過了明遠樓,轉而向東進東文場,一排排的燈籠懸在號房前,每個燈籠上都有一個醒目的大字,“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依次排列,張聯芳的“師”字號房在前,先進去了,張原往下走了百余步,找到“垂”號房,每名考生都安排有一名號軍看守,這上萬名號軍都是臨時從京城附近的營兵中差撥來的,曾經在貢院當過差的不許再差。若有人冒頂正軍場要嚴懲,所以想要通過號軍來舞弊很難,號軍前後背印編號。張原示現號牌,一位編號為“六”的號軍便領著他進去——

順天府貢院早先發生過幾次火災,其中一場大火曾燒死了九十多名考生,張居正當政時,擴建貢院,把木板號房改為磚牆瓦頂,減了火災患,張原進到第六號舍,這號舍規製與杭州貢院相仿,號房深四尺、寬三尺。高六尺,也有兩塊厚木板以磚頭墊著當桌椅,借著號房窄巷的燈籠,張原拭木板、釘油布防,聽得倪元璐一路著“苦也,苦也”。從舍前窄巷走過,帶來一香,倪元璐好穿鮮、好抹香,學的是魏晉名士傅薰香的派頭——

Advertisement

張原忙問:“汝玉兄為何苦?”

倪元璐見是張原,愁眉苦臉道:“我是一號,苦哉。”

一號就是屎號,去年杭州鄉試祁彪佳就分到屎號,祁彪佳用紙團塞著鼻子考了三場,竟得《書經》魁首,此番會試,卻是倪元璐分到屎號了,別人忍忍也就過去了,偏偏倪元璐是有潔癖的,這簡直是上天有意要捉弄他,你不是好潔嗎,偏讓你屎氣纏——

張原忍笑勸道:“汝玉兄,忍忍吧,你可以出淤泥而不染。”

“快走吧,場不許相互談。”倪元璐後的號軍催促道。

倪元璐“嘿”的一聲,搖著頭走過去了。

收拾停當,估著快五更天了,離天亮大約還有半個多時辰,天冷,側躺著歇息怕凍著,張原就坐在那裡閉目養神等待天明——

黎明前的黑暗濃重,各種奇怪的聲響此起彼伏,在等待考題發下來的這半個時辰裡最是難熬,張原不想起前幾日在泡子河畔聽葆生叔的噱社諸人說的貢院鬼故事,嘉靖以來,這順天府貢院鬼怪故事越來越多,有考生看見冤鬼,冤鬼卻對他說找錯房間了,掉頭到隔壁號舍去,不一會就有人尖而亡,傳得最多的是有個紅郎,如天仙,善能人,只有要引的考生才能看到,別人只看到那考生一個人在做出寬解帶的求歡醜態,就知道這考生瘋了——

張原心道:“考場裡的這種鬼神施恩報仇的氣氛對心理素質差的考生影響很大,神崩潰也不稀奇,我張介子積德行善,又是義倉又是養濟院,實打實救了清墨山人和董茶,好事做了一路,神佛不保佑我沒天理。”轉念又想:“只是這世上沒天理的事也很多啊,會有紅人來引我嗎?”

張原坐在昏暗的號舍裡獨自微笑著,那個看守他的號軍站在號舍前看著心裡發怵,心道:“這書生莫非也中邪了,要發瘋?”好在這書生只是在笑,並未有其他瘋狂舉

聽得木鐸聲響,考題開始下發了,張原“騰”地站起來,立在巷子裡的那號軍忙道:“你等著,俺去給你領考題來。”

編號“六”的號軍去柵欄門領了考題回來給張原,一張一尺見方的紙,印著七行字,這時天才微,張原湊近細看,首題是“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不微笑,看到題目心中篤定啊,再往下看,他的考題應該是四道四書題。三道《春秋》題,但看到第五題卻是“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於家邦”,這是《詩經?大雅》裡的句子啊——

“這位軍大哥領錯題了,我不是這張考題。”張原大起來。

這時。屎號那邊的倪元璐也了起來:“這春秋題不是我的,我是詩經題。”

張原忙道:“那春秋題是我的。”把手中的考題遞給那號軍,讓他去換過來,再看考題時,前四題都是一樣的,第五題是“鄭伯以璧假許田”——

張原心道:“這就對了嘛,這一句正是昨夜小景徽給我背誦過的‘魯桓公紀年’裡的句子。”

七道題目已經記在心裡。張原蹲在號舍簷下發爐子,借了個火,燃起木炭,開始煮八寶粥,這既營養又解又方便的八寶粥是場屋最佳食品啊,這次張岱、祁彪佳、王炳麟他們都會學張原煮八寶粥為食,以後將為翰社社員參加科考的首選食——

松子、板栗、小棗、蓮子……在瓦缽裡慢慢煮,“咕嘟咕嘟”輕輕的沸響。香氣漸漸溢出來,天已經大亮,二月初九的也照到“垂”字號房的窄巷中了。絕大多數考生已經抓時間作文了,張原站起,迎著,活了一下手腳,又使勁蹦躍了幾下,號舍矮,一蹦就能看到瓦屋頂,屋頂燦爛,有鳥群在貢院上空飛翔——

那號軍讚道:“舉人老爺跳得真高哇。”這麼活蹦跳的讀書人見。

張原含笑道:“想要躍龍門嘛,一直在練呢。”說罷。回到號舍,擺正桌椅,開始磨墨,首藝“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的腹稿已打好,只等寫到草卷上,現在打的是第二篇的腹稿。正這時卻看到牆邊有人寫了一首詩,歐行草,字很漂亮,詩雲:“八千舉人盡元魁,我亦隨行挨進來。苦惱文章逐見答,囫圇題目沒頭猜。號房缺瓦常防,蠟燭釘簽不住歪。我輩三場真造化,宗師竟不取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