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條:擴建姑臧城。
作為一個正在不斷變大擴充套件的國家的都城,姑臧城還是太過狹小了,隻能堪堪容納八萬居民,比起百萬之口的城來什麼也不是。很多次劉範出征和凱旋,涼**民前來姑臧城送別和迎接,姑臧城立即人滿為患,數十萬人隻能在城外臨時居住,這十分地不方便。
城池的狹小,就直接影響到府衙門的規模。原本的涼州刺史府,在劉範主涼州後就了州牧府,到了現在了涼公府。平心而論,涼公府的規模並不大,甚至比起一般的刺史府、太守府都略顯狹窄。然而就是這個狹窄的府邸,都快佔據了姑臧城麵積的二十分之一。更不用說其他府衙門的大小如何了。衙門狹小,就直接影響到政令的實施和府的威嚴。
再者,姑臧城在劉範主之前,飽戰,城牆、甕城和壕等防設施都嚴重損毀。劉範雖然也有進行一些修繕,但終究沒有修繕完備。就算修繕好了,城牆也十分低矮。若是有敵軍佼天之大幸進擊到姑臧城下,就很容易將它攻破。
另外,因姑臧城狹小,城中的商業也到了限製。東市和西市因此難以擴大規模,能夠在兩市中置辦店鋪的也永遠隻有那幾十家。這樣本滿足不了全城居民的生活需要,更滿足不了全涼國乃至與涼國貿易的國家的易需要。
就算沒有這些原因,那僅僅是為了涼國的麵和虛榮,劉範也是非擴建不可的。雖然說麵和虛榮這些都是虛浮的,但人總是不可避免地需要麵和虛榮的,國家更需要。涼國已經在某種程度上離了東漢,實際上了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涼國人迫切需要從國家層麵上,獲得更深層次的認同。涼國在戰爭和貿易上,也與周邊的東漢、鮮卑、匈奴、月支、安息等數十國家或部族有的聯絡。所以無論是對還是對外,麵對涼國人眾還是麵對外邦,涼國都迫切需要一種麵或虛榮。而建造一個雄偉的都城,就是最快最直接的方式。
故而劉範決意擴建姑臧城,麵積和規模比照城(城在麵積上並不是最大的,城城牆周長十四公裡,而長安城城牆周長二十五公裡),每麵城牆長八裡;城牆高度和厚度比照長安城,為四丈;佈局結構比照城,涼公府和其他衙署建在城中正北、城中縱向中軸線上,東西兩市在城中橫向中軸線上,城中正南部為寺觀、學校、工坊等地,城中其餘地方劃分為一百五十個裡,為居民區。
第九條:開發嶺西二州,招募數百萬人,實行圈地令。即其餘三州的百姓可以向嶺西二州進發,凡是圈中的土地草場,其所有權雖仍在國家手中,但可以得到永久的使用權。五個州的府負責幫助百姓進行遷徙,提供途中所需的補給,必要時提供車馬。
第十條:興教育令,涼國建立國學(改金城書院為國學),每州建立一個州學,每郡建立一個郡學,每縣建立一個縣學。縣學招收縣中所有男,在縣學進修後在進郡學,郡學後再考取州學或國學。學年、學製等待定,學費全由國家承擔。
這十條就是劉範的新一新政。
……………………………………
在製定新政後,劉範召集帳下文武,向他們公示了他的新政。眾人對劉範的新政沒有什麼異議,而且劉範還許給眾人不同的職,故而眾人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於是劉範就下令先初步建立起涼國的中央製,也就是三省六部製;等三省六部建立後,再推行其他的政策。
眾人拿了命令後高高興興地下去辦了。
第三天,劉範就看見自己的肱們早已換上了他新製定的服,即配合九品十八級製的仿唐製服,襆頭、圓領、革帶、長靿靴。劉範也穿上了唐式的圓袍衫,上綉五頭金團龍。後漢的議事堂裡,出現了一群唐朝吏。
劉範看著,覺得這十分像後世的真人扮演。而眾人也十分喜歡這圓袍衫,它比漢朝的深更為輕便簡潔,但卻更顯幹練神。同時,這新服嚴格地配合九品十八級製,除了劉範和劉焉的服飾是赤黃(赭黃)外,如最高的三省長,中書令賈詡、侍中田、尚書令盧植等都是紫,腰帶玉製;大多數人都是紫,數人是緋。
從此,涼國的吏服製就依照唐製,當然,除了劉範知道這是唐製以外,其他人都認為這又是劉範的再一次獨創。
服飾的製定,就是中央製建立的開始。劉範時而登上樓,從高高的樓上能看見環繞著涼公府的涼國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拆除重建。
劉範也時常白龍魚服,為的是和妻妾們裝扮普通人在姑臧城裡逛街購,或者是出遊畋獵。在姑臧城裡遊覽時,劉範能看見在宣傳新政的告示滿了全城的牆麵。劉範想,實施新政的訊息應該不用多久就會傳遍涼國。不過害怕引起變,劉範還沒有公佈圈地令和幣製改革。
……………………………………
楊義,一個普通的金城書院的學子。他本是被青州黃巾軍裹挾來到涼國的,不過在快要到達街亭關口時,賊人們一鬨而散,隻留他一人進涼國。楊義還記得那場景,當他跟隨著人群排著長隊進街亭後,吏們在詢問他幾個問題後,立即在份文書上寫上他的名字,就匆匆忙忙地把文書塞給他。
楊義接過了文書滿心歡喜,終於從流民變涼國人了,他一個勁地給辦事的吏千恩萬謝,可吏卻隻是不耐煩地讓他趕進關,因為他後還有一條長龍。之後楊義進了街亭城裡,城裡滿是像他一樣衫襤褸、骨瘦如柴的流民。突然從人群裡跳出十幾個吏,立刻包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