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宰執天下 第二百一十七章 變故(十四)

《宰執天下》 第二百一十七章 變故(十四)

章惇也是故作笑意,“愚兄可是了一回驚。”

寒暄雖然是尷尬,但還是在繼續。韓岡和章惇,都不想破壞穩定的局面。

爲自己,爲國家,也爲了戰爭。

戰爭還在北方持續著。

遼國的國力顯而易見的在消退。

以遼國的糧秣儲備,以及運輸能力,無法支持大規模的騎兵兵團在前線駐紮。

一匹馬的食量,一天連草料帶糧食,至二三十斤。尤其是在冬天,全都要靠積存的糧草來解決。往裡說,一匹馬能抵五人的量,往多裡說,能抵十人。

遼軍一人雙馬,一天就要六十斤。換步兵,相同的運輸量,能養二十個人。

在前線上,有著鐵路運輸,都沒辦法保證十幾萬銳騎兵駐紮個兩三月。不能突破軍的防線,不能就食於河北,南京道的騎兵只能退回到析津府,那裡纔有足夠多的糧食儲備,才能保證不斷糧。

其實這還是往好裡說,戰事持續了半年,從秋天開始戰線就反推到了南京道中,今年南京道的收能由去歲的八就很不錯了。

Advertisement

析津府積存的糧草恐怕也不夠使用。說不定得有大半退回到中京道,或者奉聖州去。

儘管軍也很困難,維持河北前線十數萬大軍的糧草和軍資補給,同樣給了河北鐵路系統龐大運力力。但好壞是比較出來的。橫向比,軍的況比遼軍要強得多。縱向比,百多年前,雍熙北伐東路纔出發就斷糧,現在圍著涿州敵寨挖壕的鄉兵,都能吃飽飯。

大規模的會戰,長時間的僵持,要麼是雙方收兵爲結局,要麼就是以一方整崩潰收場。從來沒有說以一方小挫終結。

只要再堅持幾個月,轉折點必將到來。

在雙方對壘的前線,遼軍炮火的頻率,只有軍的十分之一。從俘虜的況上看,遼軍疲憊厭戰的程度,遠比軍要嚴重得多。日常補給的匱乏,應該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以遼人爲鑑,韓岡和章惇不斷派人下去監察參戰各軍的後勤狀況。不僅僅是從朝廷派出幹練的員巡查。甚至還換河東和河北的員,讓他們給對方檢查。相對而言,因爲後勤補給不足而造士氣降低的況,就顯得很了。

Advertisement

按照朝廷擬定的方略,河北軍不斷向北蠶食,迫遼國在前線堆積大量兵力,反覆爭奪邊境線上的土地和城寨。到現在爲止,這一方略執行的還是很好,有著很不錯的效。軍一步步地突破到國界線的百里之外,正好維持著後方補給及前方消耗之間的平衡關係。在這裡不斷消耗遼人有生力量,到最後,他們無兵可派,無糧可用。這是堂堂正正的謀。

如果後方不靖,前線的攻勢也是難以維持。第一階段都快要圓滿完對遼國的消耗,如果不能堅持下去,會戰第二階段的大捷,只會是會戰方案上的白紙黑字,轉化不了真正的勝利。付出了太多的本,眼看著就要把錢賺回來的時候,忽然買賣就不能繼續了,任誰都絕對會說實在是太虧了。

如果韓岡和章惇都有信心把國況控制住,有信心把握住更多的權力,暫時將對外的戰爭放第二位也可以,可惜兩人都沒把握能做到。

韓岡沒把握,章惇也沒把握,韓岡不想借機發作,章惇更不想倉促行事,這時候,就只能妥協。至現在,兩人還是有著相當的公心,無意盡逞私慾。

Advertisement

不過章惇還有一點想法,“案子肯定要徹查到抵,到底是誰遣人刺殺,這一定要查清楚。但玉昆,你我都清楚,這種案子要查明白,等待結果時間太長了,遲恐生,我們需要一個‘主謀’。太后、朝廷、天下人,都需要一個主謀。我們必須給他們一個。玉昆,你說是不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