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奸臣之女 241學校與朝堂

《奸臣之女》 241學校與朝堂

臥槽臥槽臥槽!李俊心裡連n句口,鄭狐貍怎麼來了?!

李俊與鄭靖業不對付是由來已久的,久到人盡皆知如果哪天鄭靖業無疾而終了,很可能就是李俊把他給咒死的!

顧益純相當歡迎鄭靖業的到來,顧老先生年紀一大把,漸覺力不濟,又生悲春傷秋之,雖有李俊這個師弟相伴,更是思念鄭靖業。如今鄭靖業到來,顧益純心道,也不知還有幾年好活,有生多年多多相,到死也能憾。只是……一看李俊瞪眼弓腰扎開了手,顧益純頭疼了。

千算萬算,沒想到李俊到了老年居然一點也不淡泊,明明與七娘得不錯,爲什麼與安民就這樣不和?顧益純手抓住李俊的腕子,外人看來是師兄帶著小師弟見另一師弟。李俊卻知道,顧益純的爪子抓得他生疼,又不好甩開——顧益純上了年紀了,怕甩出問題來。

李俊還是鄭靖業授意鄭琰拐來當苦力的,當時他沒想到自己也會被閨抓來當苦力,還其名曰——散心解悶。對面看到李俊,鄭靖業也不爽了起來。

就只見顧益純提著李俊到了鄭靖業面前,李俊臉往東邊偏,鄭靖業臉往西邊偏。顧益純不得不用空出來的另一隻手又拎起了鄭靖業,咬牙切齒地道:“都給我老實一點!”

大師兄發威,小弟們勉強把腦袋又給別過來了,鄭靖業很乖地向顧益純打招呼:“我等年於學院相識,今日復又聚首學院,實在是天緣巧合。”又對李俊出了微笑。

臥槽!鄭狐貍又出狐貍笑了!李俊很憤怒,因見到鄭靖業而不肯輸了氣勢故而直的脊背又弓了起來。顧益純丟給鄭靖業一個“表逗他,再逗翻臉不好收場”的眼神,鄭靖業的表也正經了起來。

Advertisement

就只見兩個加起來快到一百五十歲的老頭子,一個眼睛瞪得大大的,一個眼睛瞇得細細的,顧益純終於忍不住了:“斯文掃地!都跟我進去說話!”

鄭、李二人乖乖被領地屋裡,小廝上茶,誰也沒喝,鄭、李二人互相看都不看一眼。退休前,鄭靖業還會表演一下和氣師兄的戲碼,現在他也傲了起來。顧益純把兩人一通好訓:“若許大年紀,還作小兒態,也不怕後生晚輩們笑話!你們兩個,各有子孫在此讀書,你們就是這樣給他們做榜樣的嗎?”

說得兩人不吭氣了,李俊道:“山長呢?怎麼自己躲了去,反倒要師兄出面?能躲到哪裡去?從此不來了麼?”

顧益純優雅地道:“山長不就在你面前嗎?”

李俊左看右看,突然發現,這屋裡就只剩他們老哥仨了,鄭靖業還坐他正對面。李俊:=囗=!

“我要去找鄭七!”一指鄭靖業,“他要做山長,我就回家,我還要帶著阿捷回家,我還要帶著……”

鄭靖業道:“果然是小兒姿態,活似與郎君吵架要帶著嫁妝回孃家。”

李俊:“……”氣得說不出話來了,憋得整個人好像漲大了一號。

顧益純道:“都說兩句。”

鄭靖業道:“我統共說了兩句,全說,就看他耍百戲了。”

顧益純恨恨地一拍桌子:“兩個都給我老實教課!”指著鄭靖業問李俊,“天下還有誰人比他更能把事管好?”又指李俊問鄭靖業,“這樣個先生走了,到哪裡再尋一個來?都給我消停了!”

李俊吵又吵不過鄭靖業,打……看看對面老頭朗的,也覺得不好打。跑……剛剛被嘲諷了。只好悶悶地道:“我不與他說話。”

Advertisement

顧益純道:“你就教你的課就了。”

李俊心道,我一定要找鄭琰那個丫頭問個清楚纔好!不給個說法,他就要罷課,還要帶著孫子逃學。

鄭琰哪顧得上他呀?攢了足夠多的圖書,充實了學校的藏書樓,又向蕭復禮進獻了一整套的印刷書籍,復向蕭復禮進言:“於京師建圖書館,供士子借閱。”很是掉書袋地用了一句“書非借不能讀也”。又說:“書籍價貴,貧寒之士有志向學未必能買得起,有書的人家無不珍惜,甚出借,實在令人嘆息。”

蕭復禮剛剛上臺,也需要有些能讓人看得見、說他好的業績出來。然而國策關於百姓生計,他自思經驗尚淺,不敢妄。似這等收買人心,又不會出子的事,他是樂得做的。

鄭琰願捐出兩套圖書來,蕭復禮表示:“建館之事,由我來做。”鄭琰又把圖書館的章程列了出來,包括辦理借書證,規定借還制度,又因書籍確實見一些,還需要有保人——條件略苛刻,還是多了一看書的地方。

師徒二人想得好,在朝上卻到了阻力。一是撥款,朝中略有難之時,蕭復禮表示,這筆錢由庫來出。大臣們就很快妥協了:“教化百姓,是朝廷職責所在。”難的是圖書館的歸屬,它該歸哪個部門管呢?

這等掙聲譽點的事,誰都想管。朝廷本有收藏圖書的機構,按說是當仁不讓地接手的,然而禮部認爲,集賢館等只是收藏圖書,主要供皇帝閱讀兼任資料館,並不承包外借服務,專業不對口。言下之意要自己去管。集賢館又稱禮部“不懂書籍保管”,會糟蹋好東西。

政事堂希這事由他們另闢一機構,專責負責。

Advertisement

吏部又出來湊熱鬧了:“如此,又要新增員,不知其職幾品,要用多人?又要用多吏目?書籍之保管,花費也是不小,這筆錢由哪裡出?”

太府說,保管東西我在行,連圖書館都給我吧:“願一力承擔。”

皇太后還政於帝,鄭琰這個侍中尋常也不參與朝會了,扔下蕭復禮一個人見識大臣們的扯皮功夫。他簡直想扔了溫和好年的畫皮,衝他們猙獰一吼:“嚴肅點!”心道,你們這是欺負我年紀小嗎?

所謂明君,就是明知道有人欺負你,還得忍著!

蕭復禮向老婆抱怨,向老師抱怨。這一回鄭琰也不隨口就出主意了,而是說:“聖上秉政,不能總問計於人,自己也要有個主意啊。如果覺得一件事太複雜,就先拆開了,再合起來。”

蕭復禮又一條一條拆開了分析:“若說是朝廷主持最好,讀書人是最書的,污損也不會厲害。維持倒不需太多銀錢。”

鄭琰點頭。

“要派人,是必要過吏部的,又不能太高,要低於集賢館。眼下置於哪一部之下都不是大事,”猶豫了一下,“我倒是想,要是天下讀書的人多一些就好了。以後,若是有閒錢,可多辦幾個這樣的圖書館。讀書的人多了,考試的人多了,人材也就多了。既要用到書,還是集賢館吧。唔,考試的事兒也要先理一理,考吏部爲好。縣考郡考等,我還要想一想。”

最好是禮部,但是禮部又沒有這方面的經驗。青州、京兆、司州都有經驗,這一點也好理解,考試就是鄭氏首倡的,大力支持的也就是他們家的人。前兩個做尚書有些不太夠,然後池氏之在刑部做得好好的,忽然調到禮部,又是一番人事盪,蕭復禮覺得自己控制不住,也只能緩一緩了。

Advertisement

鄭琰就這樣看著的學生完了一次蛻變。

發現蕭復禮似乎天然是個皇帝的材料,鄭琰也打定了主意,以後朝事多看多聽,做。埋頭培養己方人材爲佳。一個明白皇帝,他就會需要人材,也不會忌諱用人。有本事的人,只要自己有分寸,就會有大發展。

得去看看的學校了。

————————————————————————————————

學校差點鬧分裂,起因就是李俊和鄭靖業。

此時辦學,主要還是以師帶徒,以一個名師聚集起諸多的學徒,只要這老師在,這山場就開著。甚至名師不是每日講課,有些是由弟子、再傳弟子科普,那也是一個山場。直到名師死了,這場子也就漸漸敗落了。這其實是與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條件和選制度相聯繫的。

崇道堂與傳統的書院又有所不同,它不是憑藉一個老師的名氣,而是彙集了名師,大家聚攏了來之後又發現這是一個拓展人脈的好地方,漸漸抱團——這又有點像國子監,老師的質量當然重要,但是,已經不是靠老師撐起來而是靠學生。崇道堂的學生份比國子監還要高,鄭靖業又首倡了考試做之法,他們的發展也未必比國子監生差多

照常理來說,李俊的離去,對崇道堂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崇道堂的屬就是土鱉。然而現在鄭琰卻不那麼想了,李俊能夠留下來。

鄭靖業作爲鄭琰爹,比李俊搶先一步見到兒實在是太正常了:“他要不喜歡就讓他走,無論是一國還是一家,可以有異議,但絕不能。長此以往,人心渙散,你這學堂也開不下去了。道不同,不相爲謀。”

鄭琰道:“世家有底蘊。”

鄭靖業道:“他們不行。自恃過高,不肯正眼瞧人,水都淹到鼻子底下了,他還要慢條斯理踱四方步。”

鄭琰道:“就像我先生?”

鄭靖業瞪了鄭琰一眼,鄭琰鼻子:“我看到了先生,看到了李相公,又看如今之皇后,蔣家蔣卓,乃至傅氏傅宗銓,都各有所長,並非全然是無能這輩。與之爲敵,殊爲可惜。這些人並非泥古不化之人,可惜。”

當你從更高一點的角度來看,你就不想耗——於國無益。鄭靖業卻用他那彎了八百道的神經得出了一個結論:“你是說,分而制之?拉一個打一個,確實是好主意,林季興也是世家子,人還是很不錯的。”

“!”爹,給跪!我真是隻想到有些世家出的人不是那麼拘泥,可以往的。可是,好像也真是這麼個意思啊!

鄭靖業皮笑不笑地道:“只怕李俊是被制的那一個。”

鄭琰默不作聲,鄭靖業也不強求,換了個話題:“你這個學堂,辦得倒是不錯,只是尚有需要改進之。”

“!”必須說明一下,雖然參與了許多朝政,然而在執行力方面,由於缺乏實踐——是弱了一點。

鄭靖業對崇道堂的學制進行了改革,把鄭琰某些過於異想天開的地方給剔除掉,對學校的人力資源進行了管理。鄭靖業讓鄭琰多劃百畝田,出息用來維持學校,免得以後經費不足。

又對鄭琰的“科研”進行了整合,他倒是贊同對提高農業畝產量的研究:“一畝田多收兩,八分地就可養活一家人,若有良種,又可用丁力。空出人來,做什麼不好?可以讀書,可以做,可以做些旁的事。到時候,朝上都是寒士,李俊之流該哭鼻子了。”

爹!給跪!解放生產力你是怎麼想到的?

本著看李師弟哭鼻子的好願,鄭靖業對科研也進行了調整,用他的話說就是:“有些事是要看天份的。李呆子也就只會寫寫字、彈彈琴,李神仙倒懂庶務,平江王領兵上的天份有人能及。你把李呆子留在學堂吧,我要看著他哭,怪有意思的。不用擔心他孫子,你去與李神仙說,自有李神仙收拾他。”

果然,聽了李俊要把孫子帶回家,李神仙想敲他的腦袋:“當初家裡人說,士庶不相通,你非要領著阿捷去,如今又要帶回來?!”李神策的咆哮聲傳得很遠很遠。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