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第1307章 國師利用稷安伯?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第1307章 國師利用稷安伯?

王與敕難以置信地道:“這位公公,莫非,莫非是弄錯了?”

大明天下,皇帝最大。

堂堂大明天子,九五至尊!

為一個死去的臣子讓道?

天子威嚴不要了?

龍旗代表著皇權。

而國旗,則是代表大明。

為一個死去的人降半旗,這意味著什麼?

古往今來,都不曾有過這麼離譜的事

“咱家是馬監掌印,還能傳錯圣旨不?”

那太監正是方正化,他站在船頭,笑著對王與敕說道。

“陛下說,稷安伯為咱大明,培育出盛世神稻,讓天下百姓吃飽飯,這是神農才有的功勞。”

“如今稷安伯仙逝,陛下心里也是難的很,為他降半旗,就是想代表大明和天下百姓,對他老人家表示敬意和哀悼。”

“另外,陛下還追贈稷安伯為上柱國,賜祭九壇,配太廟。等著吧,圣旨很快就到了。”

一番話,讓王家眾人無不目瞪口呆。

“陛下,圣明啊!”

“千古仁君,千古未有的仁君!”

“皇恩浩,天恩似海啊!”

王與敕帶著家人,朝著舟方向重重地磕頭,腦袋把甲板磕得咚咚作響。

“都起吧!”

方正化朝王家人虛抬,然后看向后方的民船。

“前兩年,萬歲爺為那些戰死沙場的忠烈扶棺。”

“這一次,又為稷安伯讓道,降半旗!”

“萬歲爺心里頭裝著咱老百姓,但凡是為咱大明,為百姓立過大功的,萬歲爺都不會忘,給他們無盡的榮!”

方正化的聲音一落,再次引發一片嘩然。

百姓們無不激涕零,朝著舟方向真心實意地磕頭。

消息傳到岸上,一傳十,十傳百,頓時引起巨大的轟

高呼‘萬歲’的聲音,此起彼伏,聲震云霄。

Advertisement

這些人都是是自發來為王象晉送行的。

那是因為,他們對這位當世神農打心底尊敬。

民以食為天,糧食,就是老百姓的命子。

王象晉培育出雜水稻,百姓自然對他恩戴德。

高高在上的皇帝,給了王象晉后這麼大的榮耀,引起了百姓強烈共鳴。

皇帝老爺,心里真的裝的是百姓啊!

停靠京口驛的舟上,崇禎聽到山呼海嘯一般的聲音,一時也是心澎湃。

他朝隨行的大臣們說道:“諸卿,現在還以為朕做的過了嗎?”

李標等大臣紛紛拜伏稱頌。

“陛下乃千古未有之圣天子!”

“陛下以蒼生為念,以民生為重,堪稱當世堯舜!”

“大明有圣君,江山社稷之幸,天下蒼生之幸!”

……

崇禎看著大臣們,微微一笑。

叔父親自編導,自己擔任主演的這出大戲,效果不是一般的好啊!

江南富庶,這的確沒錯。

然而吃不飽飯,甚至是死的平民百姓,并不比別

大明從開國之初,就對江南施以重稅。

江南八府的稅糧,占到全國總稅糧的五分之一。

其中蘇州一府的稅糧,接近全國的十分之一,是全國平均水平的近9倍之多。

這可不只是為了報復江南人支持張士誠。

也不單純只是要以江南供養天下,彌補朝廷財政。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通過加重賦稅來抑制工商業的發展,維護傳統的農業基。

這些重稅,最終都是落在最底層的百姓上。

加上江南士紳掌控輿論,挑弄百姓與朝廷對立。

江南的百姓能對朝廷歸心?

這幾年,江南的工商業徹底解,呈現出井噴式發。

水稻、紅薯、玉米等高產作,以及從海外輸的大量糧食,徹底解決了大明的糧荒。

Advertisement

江南百姓都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

然而他們骨子里對皇權和朝廷的排斥,卻不是短時間能改變的。

崇禎這次南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震懾、籠絡江南。

震懾的是江南紳、利益集團,籠絡的是百姓的人心。

而王象晉薨逝,創造了一個拉攏民心的絕佳機會。

于是就有了今天發生的這一幕。

崇禎在心里嘆道:“叔父這翻云覆雨的手段,多智近妖的諸葛亮,也是塵莫及啊!”

也多虧是自己的叔父,對權力沒有半分覬覦之心。

當然了,也多虧是自己是千古未有的明君!

舟在此稍歇,都散了吧!”

崇禎朝大臣們揮揮手,回到艙

大臣們也都回歸自己的船只。

孫傳庭和熊汝霖同乘一舟,一到船上,熊汝霖就迫不及待地問道:“大司徒,今日之事,有何看法?”

“雨殷才智過人,真的看不今天的事?”孫傳庭搖頭一笑。

“天大地大,吃飽飯最大,陛下就是抓住了這一點,才破例給了稷安伯這樣的哀榮。”

熊汝霖捋著胡須,贊嘆道:“舟讓道,降半旗致哀,等這消息傳遍天下,民心盡歸。陛下這手段,越發的高明了啊!”

“陛下此舉,還不只是收民心。陛下是通過稷安伯告訴天下員一件事。”

“他要的是干實事的能臣,忠君國的干吏。以往那種靠做學問、玩心機的一套,在他那里不吃香了!”

孫傳庭的話,讓熊汝霖連連點頭。

接著他卻出狐疑之,“也真是巧了,舟怎麼就這麼湊巧到靈柩?”

孫傳庭諱莫如深地一笑。

熊汝霖不可思議地道:“難道,難道……”

孫傳庭笑道:“今天之事,與陛下為殉國將士扶棺,如出一轍。”

Advertisement

“陛下……圣明啊!”熊汝霖由衷嘆道。

孫傳庭低聲音,“這翻手云覆手雨的手段,可不像是陛下的行事之風。”

熊汝霖恍然大悟。

接著他卻是眉頭一皺,“國師如此作為,有利用稷安伯之嫌,非君子所為。”

“雨殷,你不曾與國師有過深,不知他為人。”

孫傳庭拍拍熊汝霖的肩膀,“國師這麼做,可不是為陛下收民心,也是為了給稷安伯,爭取后無限榮啊!”

熊汝霖仔細想了想,慚愧地說道:“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國師君子之腹。”

孫傳庭嘆道:“我百年之后,若是能有如此哀榮,即便是被賣了,又有何妨?”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