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現代言情 初婚 夏日狂想

《初婚》 夏日狂想

手機沒打開,屏幕是黑的,映照的是他的臉。

“……”

喬珩拿回手機,說:“皇帝當年選妃都沒你這麽嚴格,你這麽不放心,你把人娶了啊。”

變故是在一個平常夜晚,林予墨在黑暗裏,說:“我可能要結婚了。”

覺自己在下墜,卻平靜地問:“是麽?”

林予墨語氣輕松,說:“前幾天見了一個相親對象,還算合得來,不出意外,今年先訂婚。”

那是三年裏,第一次那麽快確定,聽得出來,對那位相親對象,應當滿意的。

傅硯禮不厭其煩地想在此刻問清楚對方條件,只有他自己清楚,只不過是想知道更多細節,從而確定這份滿意有幾分。

覺到疲倦,恐慌,在這之前他陷一個怪圈,是推著巨石的西西弗斯,本以為會不停循環,但現在,這句話打破詛咒,他看到出口,看到終點。

第二天,傅硯禮知道對方信息,科技新貴,家世一般,大部分是靠自己,自立優秀,似乎無可指摘,幹幹淨淨。

調查的結果卻顯示他有位多年友,剛分手沒幾天。那一刻,他不確定自己是氣憤多一些,還是慶幸多一點。

但可以坦白的是,他的確松口氣。

的卑劣沒有掩藏,他也痛恨這樣的自己。

兩人在一次峰會上見了面。

邵峰主過來攀談,介紹自己以及公司,他看起來是目標極強的人,為達目的,可以犧牲臉面尊嚴。

因他不冷不熱,邵峰提到林予墨。

“我前幾天跟予墨一起吃飯,還提到您,沒想到這麽巧在這裏遇上。”邵峰生怕聽岔,又道:“予墨回去有跟您說嗎?”

Advertisement

“說什麽?”

“我們那天談得還愉快的,予墨對我印象不錯,我們可能要結婚。”

傅硯禮耐著子聽他說完,看那張臉有些失神,因為悉,他長得跟英國那位有幾分相似,眉眼間。

所以這麽快就決定定下來,是因為這一點?

仍然忘不掉嗎?

邵峰還在說。

傅硯禮回神,說:“邵先生不是有位相許久的朋友嗎?還是我記錯,有朋友的是另一個人。”

“我沒有,我早就分手了。”

邵峰臉一變,他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林予墨知不知,他又該怎麽解釋。

“早就是指一周前嗎?”他得承認,邵峰是他這段時間查得最仔細的一位,他跟前友仍有聯系,斷得并不幹淨。

邵峰啞然。

傅硯禮沒有跟他周旋,讓他主結束,以免場面難看。

“可是,我確實分手,不管幾天,我沒有做對不起予墨的事。”

予墨兩個字從其他人裏出來都異常刺耳,傅硯禮道:“你現在是找第二融資?”

“是。”

“這幾天會有人聯系你。”

代價是什麽他不會不清楚,他清楚自己已沒什麽可能,這樣的結果對他而言已經是最好,他道:“您放心,我跟予墨的事也會理幹淨,是我配不上。”

喬珩知曉後說他走火魔。

這樣的事做第一次或許有過愧疚懷疑,第二次第三次……過後,就像是抹掉桌面的污漬,不值一提。

他做得是對的,必須是對的。

他沒辦法,看著走向一個配不上的人。

如果是這樣,為什麽不能是他?

Advertisement

直到那通電話打來,通知他林予墨心不好,喝得爛醉,問他能不能去接,他問清楚地點,過去時,在吧臺看到纖細背影時,仿佛再次回到英國那天晚上。

也是這樣。

口被刺痛,愧疚如水湧來。

林予墨的確喝多,上都是酒味,睜著迷離眼睛看他,抓著酒要喝,被他攔下。

說一晚上胡話,心不好。

傅硯禮輕聲哄著,那一刻,想回到二十年前,還只是個小姑娘,每天憂愁的事只會是想長大,陪著他下棋,靠著他肩膀睡著,他背著回去,嬰兒的臉著他脖頸。

簡單隨意,沒有世俗的條條框框。

林予墨紅著眼睛問:“我是不是很差勁?”

“沒有,你很好。”

傅硯禮幾乎控制不住緒,想告訴沒有人能比更好,是絕無僅有的存在。

說出自己的擇偶標準,要好看,不能比窮,不搞不玩,得是頭婚……條件低到可以,他一直在想,如果誰都可以,為什麽他不可以。

難道真能眼睜睜看嫁給另一個男人。

對方能比他更好嗎?能比他更喜歡,包容的所有,缺點也好,優點也罷,全都照單全收,從一而終嗎?

能做到一年嗎,十年,二十年呢?

往後歲月漫長,是否還能如初。

“你也沒有結婚。”林予墨的視線終于落在他上,說:“傅硯禮,要不然我們湊合著結婚算了。”

四周跟著安靜。

靜到他能聽到心髒的跳聲,如同曠谷裏遲到的回應。

他們相二十六年裏,有數次這樣的玩笑話出現,或真或假,都以玩笑話掩飾過去,他整個人靜止,在想這或許是他此生僅有的機會。

Advertisement

他們或許有另一種走向,他們也可以有另一種結果。

不是朋友,不是哥哥,也不是妹妹,而是出現在同一個戶口簿的存在,他比任何人都有資格,在尚未出現喜歡的人之前,占據他覬覦已久的位置。

林予墨吸下鼻子,畔已經帶起笑,按照往常,會擺手,說開玩笑或者扯出其他話題,好像這句話從未出現過。

火石間,他聽到自己回答。

“好。”

“我們結婚。”

就自私一次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