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東宮嬌藏 第22章 (1)

《東宮嬌藏》 第22章 (1)

◎三章合一◎

宜心中記下姚雲英的名字, 隨後便收回了視線。

特意去問名字,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姚雲英坐在了看臺第一排的中間,與和趙寶珠、邵雪晴并排。

按理說一個侯爵家的兒, 實在是坐不到這裏來。

沒問之前, 裴宜還以為是哪個親王的兒。

對于姚雲英能坐在第一排中間位置這件事, 趙寶珠們私下裏已經討論過了。

年後宗學開學的時候, 姚雲英以及顧靜珊便了學。

姚雲英到好說, 是宣德候的嫡, 原來不在京中常住,現在回了京中, 得家照拂,宗學,也算是有道理。

但是顧靜珊……

哥哥已經在宗學念著, 且在這之前一直是在府學讀書,現在忽然轉宗學,實在是沒有道理。

隨後不知是誰傳出了消息,說姚雲英,邵雪晴, 以及顧靜珊三人是皇後和李貴妃看中的太子妃和二大王妃人選,讀宗學也是為了觀察三人品

衆人這才恍然大悟。

這三人中邵雪晴家世最好,一時間在宗學的風頭甚至蓋過了趙寶珠。

到是姚雲英和顧靜珊二人,讀宗學不過四五天,尚看不出什麽脾

宜不知這些傳聞,只盯著宣德門廣場上看。

鰲山兩側站滿了民間的歌舞伎和雜耍藝人。

自打燈會開始, 他們就表演著走索, 上桿之類的技藝, 看的裴宜眼花繚

家也喜歡這種與民同樂的場景,坐在看臺上時常舉杯飲酒。

這樣大的場合,趙寶珠們即便想譏諷裴宜,也找不到機會,加上姜都知就在旁邊,們也都要給幾分面子。

酒過三巡,天空中忽然洋洋灑灑飄下細小雪花,好在裴們都坐在幕帳之下,幕帳中擺著大炭盆,一時間也不覺得冷。

Advertisement

家見此景確是激萬分,他是文人,見此落雪便詩興大發。

于是趁著酒意,家朗聲說道:“如此良辰景,不如大家以詩相和,朕出上闕,你們來對下闕,如何啊?”

此言一出,大臣們紛紛附和,家又對著年輕人這邊說道:“你們尚在宗學中,所以每個人都要對詩,寫的好的,朕有獎賞!”

聞言,趙恒舉杯說道:“陛下金口玉言,可不要反悔哦。”

家哈哈一笑,心想你小子肚子裏有幾兩墨水我還不知道嗎,于是對著趙恒說道:“朕定不會反悔,且你要是對的好了,朕加倍賞你。”

二大王的學識,大家心裏都清楚,家話音剛落,衆人便都善意了笑了起來。

趙恒紅了臉,低頭一直用餘瞟著子那邊,不知秧秧是不是也在笑他。

飾們手腳麻利的取來紙筆,裴宜面前也放了一份。

家思慮片刻,說出了上闕。

“今日雪景甚,朕的上闕就是:春雪滿空來,似花開。①”

家說完,衆大臣先是誇贊一番家的好文采,隨後都提筆寫了起來。

著自己面前的紙筆,有些犯難,思慮片刻便扭頭對著姜都知說道:

“都知,我怕我寫的不好,被家發現了反而丟臉,我若是不寫,家會發現嗎?”

姜都知擡眼看了一眼城樓看臺家的側,低聲回答道:“翰林院的兩位學士在旁站著呢,估計是要一一驗看,姑娘若是不寫,反而醒目。”

宜認命的點點頭。

此時場上還算安靜,後面趙寶珠的聲音傳了過來:“那點子文采,寫了還不如不寫。”

趙寶珠說完,後面便哄笑起來,有人順勢說道:“燈會無趣,若是寫出來咱們能傳閱一番,也好開懷一笑。”

Advertisement

“且就坐在姚雲英旁邊,到時候兩張紙遞上去,豈不是雲泥之別?”

說完又是哄笑不止。

宜不願理會們,到是側的姚雲英側目看了們一眼,目又在裴上停留了一陣子。

宜只拿起筆只靜靜思考著。

過了須臾,頗有自信的提筆寫下兩行詩句,將紙疊好,封上寫下名字,給了側的姜都知。

待衆人都寫好之後,侍捧著托盤將紙條一一收走,送到了邊,由側的翰林院學士逐個打開驗看,若是有寫的真好的,才遞到家手上。

家特意囑咐,二大王的紙條他要親自驗看,翰林學士便先找了出來,給了家。

家打開一看,便笑了起來。

“哈哈哈,你這孩子,騎功夫拔尖是好事,但是詩書上也要多下些功夫才好啊。”

說著他朗讀道:“朕的上闕是春雪滿空來,似花開。二大王對的是:落到人上,忽然覺得寒!”

這對的到是押韻,不過實在是不雅,完全沒有意境。

衆人聽過之後紛紛笑了,趙恒到是并不難為,站起來一拱手道:“我這文采不好,實在是貽笑大方,若是大哥在場,做出的詩句定能比我好上千百倍。”

趙恒的話一出,大臣那邊便有人接話道:“太子殿下文才武略俱是一流,今日沒能瞻仰他的文采,實在是可惜。”

家現在心好得很,想起自己不讓太子來元宵燈會的事,也覺得有些不合適,便順勢說道:“太子年後染了風寒,也不知恢複的如何了。”

說完一擺手,來曹都知。

“你去東宮看看,若是太子恢複的不錯,就他穿的暖和些,過來一趟吧。”

曹都知領命離開,皇後卻若有所思,低聲在家旁邊耳語了幾句。

Advertisement

家順著皇後手指的方向,往姚雲英所在的看臺,隨後慎重的點了點頭。

隨後家繼續看起紙條,趙寶珠和邵雪晴都有些激,按照順序,家這時候在看的應該就是子這邊的了。

這種場合,誰都想出些風頭,若是能被家表揚,實在是長臉的好事。

正想著,家果真就捧著一張紙條,細細端詳了起來。

片刻後一拍大:“好!”

“對的好!”家一開口,衆子心中便紛紛升起期待,都希家誇的是自己,就連姚雲英神也有些張。

果真,家朝著子這邊開口道:“裴宜對的好,你站起來回話。”

到名字,裴宜眼神閃過一慌張,趙寶珠們則是瞪大了眼睛,眼中寫滿了不可置信。

屏風後趙恒也抻長了脖子朝這邊張著。

家念出了裴宜的詩:“春雪滿空來,似花開。不知園裏樹,若個是真梅。實在是風雅!”

宜寫了一副雪花落在樹枝上,仿若白梅盛開的場景,也呼應了家提的那句‘似花開’,確實算的上是佳句。

讀書,但是卻很善于觀察。

今日家剛說出上闕,便馬上想起來那日花園中,與趙恒一起看到的場景。

白雪皚皚從天而落,掛在枝頭上一片雪白。

加之這陣子真是在趙恂的眼皮子低下看了不書,所以才能稍加潤,寫出這樣的句子。

總得來說,運氣占了七,學識占了三吧。

宜遙城樓看臺,頷首行禮道:“陛下過譽了。”

家放下紙條,對著裴宜說道:

“太子說你勤好學,是個好苗子,朕和皇後還不怎麽相信。如此看來,這般才,不去上學確實可惜。後日便去宗學讀吧,朕賜你一套文房四寶,讀後定要更加努力的讀書。”

宜喜不自勝,想著去宗學上學的事總算是定下了。

還是抑制住喜悅,落落大方的行了禮,朗聲道:“臣多謝家賞賜,學後定會發讀書,不負家厚。”

說完,家擺擺手,便坐下了。

方才聽到家提到太子誇裴宜,姚雲英又扭頭看了一眼。

剛回京不久,但也聽說了齊國公獨進宮給太子擋災的荒唐事。

但是眼下,才剛剛把人對得上號。

方才趙寶珠和邵雪晴們嘰嘰喳喳的說話,還沒多想,現在看來,是把齊國公獨在京中樹敵無數這一點,也對上了。

但太子為什麽會在家面前誇……

姚雲英心中十分不解,按照聽聞的太子脾,太子實在不像是個會隨意誇人的人。

細細看著,這位齊國公獨看上去模樣分外致,杏眼櫻桃,饒是在江南住了這麽多年,也沒見過這樣瓷娃娃一樣的人。

且穿著打扮氣度非凡,面對家也毫不畏懼。

難不太子對……

姚雲英收回視線,也收回了自己沒有據的想象。

雙手在桌下絞著手絹,心中忽然有些忐忑。

宣德候府不算大家,過的十分清貧。

今日元宵燈會這樣的大場面,即便是穿戴上自己最好的裳首飾,但在這一衆貴當中,也顯得樸素。

更何況邊坐了裴宜和趙寶珠這兩個在穿打扮上最是用心的貴

若不是氣質清冷,尚有幾分貴氣在,否則這二人簡直就要襯得如同婢一般。

都是子,哪有人不喜穿戴,更何況也是出高貴的貴

姚雲英不過是知道自己家境一般,所以勉強說自己是不喜穿戴罷了。

宣德候府好在家世清白,父親雖職不高,但幸好哥哥們爭氣。

自己也是在家中苦讀詩書,才的名號可是實打實的努力得來的。

但即便如此,宣德候家也是漸漸在走向落寞……

若自己能嫁皇家,對家族便是最大的助力。

所以當自己在江南接到消息說家和皇後看中自己之時,便馬上上船直奔汴京而來。

姚雲英學識出衆,果然對的下闕也得到了家賞識,連帶著皇後也笑著誇了兩句。

領了賞,眼神控制不住的瞥著側的裴宜。

但裴宜卻沒怎麽注意到的視線。

坐在桌邊,小手杵著臉蛋,已經覺得無聊了。

有一口沒一口的吃著桌上的點心,擡眼著遠廣場外的游人,心裏便生出幾分羨慕。

在這高臺子上看,倒也不是不好看,只是不如在下面看著有意思。

嘆了口氣,準備找個機會就回東宮去。

想起剛才家說的話,扭頭問向姜都知:“太子殿下怎麽會去家面前說我學習啊,這不是把我架的下不來臺嗎?”

是什麽水平,太子還不知道嗎?

勤學的話在家面前一說,等讀的時候了餡怎麽辦啊。

姜都知笑笑:“殿下之前答應姑娘說會去向家求,好讓姑娘去上學,估計是那時候說得。都是場面話,姑娘不必擔心。”

宜吃了口點心,點點頭,嘀咕道:“那你看今日,還是我自己給自己掙來的機會,可見太子的話也沒多管用。”

姜都知見這幅頑皮樣子,便只是笑笑沒再說話。

去宗學讀不是小事,怎會家今日應允,後天就去的呢?

不過是太子早就說家,宗學那邊也早就準備好了,今日在元宵節這樣的大場面上,家順水推舟賣了個面子給齊國公家。

顯得自己恤臣子,關臣子家人罷了。

莫說是裴宜今日對詩對的好,若是對的驢不對馬家也會說讓去宗學好好讀書。

姜都知正想著,忽然後傳來一個細微的聲音。

“都知……都知……”

他回過頭去,來人是二大王邊的一個小黃門。

見姜都知回頭,小黃門低聲道:“都知,我們二大王請宜姑娘去花園一敘。”

姜都知皺眉,這小黃門便不敢再說話了。

那日醉酒,二大王在花園裏和裴宜拉拉扯扯的,好在是沒被人看見,怎麽今日又要湊上來?

姜都知頓時生出些護裴宜的心思,低聲呵斥道:“去告訴二大王,今日人多眼雜的,有什麽話等日後讓他去東宮說。”

小黃門哪敢違抗姜都知的話,趕就回去稟報了。

結果過了片刻,那小黃門拿了個錦盒就回來了,又低聲在姜都知耳邊耳語了幾句,隨後姜都知便收下了錦盒,放到了裴宜的桌子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