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現代言情 花信風 第223頁

《花信風》 第223頁

他笑了下:“不要等,今天晚上要陪客,還不知道幾點結束。”

且惠站在二樓,靠在實木欄桿上,目送他出了門。

也去洗澡換服,難得今天這麼早起來,做點事也好。

一個上午,都待在沈宗良的書房里,裹著毯子,用他的電腦寫申博的個人陳述。

不知道京大今年和去年的模板是不是相同?

畢竟招生說明還沒出來,不過應該也快了,每年九月下旬都會公布的。

個人陳述寫起來不算費勁,只要三千字左右,談一談對報考的專業,也就是經濟法的認識。

難的是且惠還遲遲未筆的攻讀博士學位研究計劃。那個不能于一萬字,得按照撰寫指南來,還要由學校打分,最后和面試分數一起,構的總績。

那天從總部出差回來,在路上和沈宗良聊過以后,且惠反復斟酌了很久。

這個人,說好聽一點,是在人世態上有所欠缺。坦白些講,就是玩不轉八面見那一套,在各種復雜的人際關系里,總是找不好那個平衡點。

與其花這麼大的力,做著一項繁瑣重復的工作,可能還做不出什麼績,不走門路的話,一輩子也混不到高位上。

那還不如投興趣的領域去。

寫到中午,且惠肚子咕咕了,才關上電腦,下樓去吃飯。

剛出書房沒幾步,看見一樓坐了兩個嬢嬢在聊天。

且惠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鏡。

哦,走眼了,背對著喝茶的的那個,是姆媽。

Advertisement

幾天沒見董玉書,下樓時腳步輕快,“媽媽,你怎麼到這兒來了?”

董玉書站起來說:“沒事,我就來看看你。”

且惠笑了笑,又對倒茶的喻阿姨說:“這是你的朋友啊?”

董玉書了一下的額頭,“沒發燒吧你?人家阿姨在這里做事的。”

湊近了一些些看,哦了聲。

隨即不好意思地笑了:“對不起啊,阿姨,我這個低反還沒好,總是暈暈的,看也看不清楚。”

喻阿姨笑著說沒事,“鐘媽媽留在這里吃飯吧,我去布置餐廳。”

董玉書哎了兩聲,“麻煩了。”

董玉書聽不懂,“什麼低反?”

“低原反應。”且惠解釋自己創造的名詞,做了個梯的手勢,“突然從高原上下來,醉氧呀,和喝醉了差不多的。”

“瞎講八講。”

且惠挨到了邊坐,抬起媽媽的手來對著看了看,“哇,這個鉆戒很漂亮哦,葛伯伯眼關好。”

“不要這麼夸張了,讓阿姨聽見笑話你。”董玉書看了看餐廳,把手出來說:“我們昨天領證了。我是來把家里的鑰匙給你的。”

第87章 chapter 87

這大概就是媽媽和沈宗良的區別了。

一個二十多年來, 反復提醒要端莊,要守著孩兒家的規矩,否則會鬧笑話。

另一個呢, 總是告訴不用在乎別人的目,沒什麼可笑的。

且惠低了低眉,心里比較了一番后,自顧自地笑起來。

還說什麼呢?能和媽媽這麼淡然相,已經很好很好了。

Advertisement

推辭道:“不要。房子是您買的, 您自己留著。我人都要去京市了,要房子做什麼啦?”

“你怎麼又要去北邊了?”董玉書盯住問,轉念又想到一種可能,低了聲音, “是不是沈宗良要調回去了?”

且惠說:“不是,他剛來,說也要一兩年吧,我是去讀博士。”

盡管董玉書極力主張孩子要多讀書, 上有學歷當依傍。

但是讀博士......聽起來就費腦子,又要花上個三四年才能畢業,并不是很贊

可來之前, 就才剛說服了自己,以后不再干涉兒的決定, 是不是太快打臉了。

董玉書勉強笑了笑:“你喜歡就好,我沒什麼意見,那沈宗良呢?他年紀不小了吧,你們是讀完博再結婚, 還是什麼時候......”

幾天之前媽媽還態度堅決,言辭剛烈地反對他們在一起, 這一竿子又說到了結婚,且惠都轉不過這個彎來。

細長的指尖抓了抓,全粒面皮的沙發沒起任何痕跡,倒是且惠臉紅了。說:“那我怎麼知道?他又沒說結婚的事。他都不急,我更不急了。”

“噢喲。”董玉書恨鐵不鋼的,手指了指,“還真是別在華江待著了,這也要人來教。他都多大歲數了,又是那麼一副沉穩子,心里急得要死,也不會表現出來的呀。”

且惠的頭抬不起來似的,咬著笑:“那我不管的,沒說就是不太急。看他到幾時沉不住氣。而且,我們這麼長辰沒在一起,都不知道他是什麼安排。”

Advertisement

董玉書笑拎不清:“他要有別的安排,就不會到現在還打。真是差大輩分了,聽說連他的侄都要當媽媽了。那他是在等誰呀?”

“這個我就不曉得了呀。”且惠故意這麼說,拉起媽媽去餐廳那邊,“哎呀不說了,我們去吃飯吧,肚子老早就了。”

董玉書在這里吃過飯,且惠陪在花園里坐了會兒。

午后一陣暖風吹來,梧桐樹葉晃悠悠地往下墜,不一會兒,又堆滿了幽深的小徑。

喝著兒泡的茶,澤金黃,茶湯濃厚,回甘生津而迅猛,層次也富。董玉書嘗了一口就放下了,“我喝喝自己的茶葉渣子蠻好,這麼名貴的老班章,給我喝也是浪費。”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