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軍事歷史 太夫人的榮華富貴 第136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夫人的榮華富貴》 第136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

昌華郡主其實一直在心里盤算著, 想要婚后依然住在郡主府。

并非是不孝順不愿意奉養公婆,實在是因為太孝順,不想自己母親孤單一人。

難道在一對新人里, 只有男方的父母需要孝敬, 方的父母卻被拋在腦后?世間不該有這樣的道理。

昌華郡主以為自己需要用上一點點技巧再配上一點點手段才能達這個目的。

@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然而萬萬想不到,還沒等到兩邊正式親, 本不用自己費盡心思找個合適的時機用最為穩妥的口吻提出來,安信侯府那邊就鄭重地表明了態度,說什麼賜府邸不好空著, 待到年輕人婚之后,不如一年里的大多數時間,一起住在郡主府里。

以為需要自己“爭取”才能得到的東西, 就這樣輕而易舉地送到了手里。

昌華郡主心里自然有所

很多事自來都是兩好并一好, 安信侯府既然這樣為著想,便也重新撿起禮單, 看看婚后見禮時送給大家的禮是不是還需要繼續斟酌, 送些更合人心意的。

等到詹木寶和江岳回到府里, 詹權的親事已經提上日程。

按照此時的風俗,如果家里有人新喪,那確實不好舉辦婚事, 畢竟喪事和喜事之間有沖突。

但如果只是遷墳, 就不會礙著喜事了。

甚至遷墳一事,大多都是子孫孝順,才會想著要幫亡人遷墳, 而孝順這個品質最為世人看重, 這是家風純善的現。

故而在詹權親之前,安信侯府打算先把遷墳一事辦了。

@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挑了一個風水上極適合遷墳的日子, 直接在先侯爺的墳地周圍找了合適的地方新起了兩座墳,一座是供先侯爺的父母合葬,另一座則是供詹水香和周富夫妻合葬。

Advertisement

遷墳的時候,大家都去了。

不僅是詹木寶江岳夫妻,還有詹權,連在“寄宿學校”里戰“高考”的詹木舒都特意為此事請了假,還有木蕾生的小四和金寶珠生的雙胞胎姐妹,全都做孝子賢孫的打扮。

在萬商的潛移默化下,從頭到尾都沒有人提出雙胞胎姐妹是不是有參與的資格。

在許多百姓心中,安信侯府自來無小事。

府里有人婚了,百姓必然要湊這個熱鬧;現在府里為亡人遷墳,百姓也都一路跟隨。

這里頭還有許多人是詹水香的“”,趁著這個機會想要瞻仰一下“偶像”。

百姓中倒是有人覺得奇怪,怎麼孝子賢孫的隊伍里還有倆雕玉琢的小姑娘? 因為對安信侯府的信重,他們只是奇怪,沒有不長眼地跳出來說于理不合。

甚至還有人一直幫安信侯府想理由,當即有人自認為想明白了,淡定地說:“都說外甥似舅、侄肖姑,詹水香的侄豈是一般人?必然要勝過別家的兒郎無數倍。

待我日后有了兒,若是有幸像詹水香一樣厲害,我家的族譜給單開一頁都!” “嗯,這麼說的話……我老家那邊有位孝,也是在族譜里留了名字的。”

路邊就有婦人抱起了咿呀學語的兒,哄著說:“回頭你阿爺想想辦法,他不是說他認識五溪鋪技堂里的人麼,咱也去技堂學本事!咱也和莊大人一樣當!” 兒就咿咿呀呀地說:“當!!” “哎呦!真有志氣!”婦人喜得不行,直把兒摟在懷里。

遷墳是有流程的,待到孝子賢孫們依次往新墳里填了土,流程便走到了尾聲。

萬商把詹木寶拉到一邊說悄悄話:“等我以后死了,你切記把我單獨葬啊。”

Advertisement

頓了頓,又說:“讓靜華道人和先侯爺合葬。”

詹木寶有些不解,但沒有反駁萬商的話。

時人其實很看重合葬的資格,有些人娶過繼妻,等到過世,原配子和繼妻子就極有可能為究竟是誰的母親和親爹合葬而吵起來,要是繼妻的子更有出息,那更是會吵得昏天暗地,吵得老死不相往來。

萬商說:“我和先侯爺……實在是生疏。

而且我……我一個人住大房間都住習慣了,死了也想自己一個單間。

所以千萬千萬千萬別讓我和先侯爺合葬。

記住了沒?” 詹木寶便點點頭:“記住了。”

萬商心說,對詹木寶是放心的,但誰知道子孫后代里面會不會蹦出個腦子冒泡的?所以還要自己記著這事,估著快要死了,留個囑下來,切記讓獨葬。

詹木寶雖然聽話,卻不聽萬商說什麼死不死的,抿了抿,抗議道:“母親年華正好,待到母親百歲,我還要給母親祝壽。

不,母親得奔著一百二十那樣活。”

“行行行,只要我健健康康沒大病,活一百二也的。”

萬商開玩笑說。

在詹權和昌華郡主金敏行正日子的前幾天,茍太監奉皇上的口諭來安信侯府里送水果。

皇上給侯府賜水果,這是常有的事,什麼天南地北不常見的果子,或是常見但不應季的果子,只要皇上那邊得了,只要能分出一點來,總不會落下安信侯府。

不過茍太監是個大忙人,除非遇到要事,若不然萬商其實不常見到他。

茍太監宣完口諭,不等他自己開口,萬商就很有眼力勁地拉起了家常:“過兩日我們府里有大喜事,大管事您若是不忙,不如來府上喝一杯喜酒,沾沾喜氣。”

Advertisement

既然茍太監因為某種原因高看詹權一眼,那麼詹權的親宴,茍太監肯定是愿意參加了。

茍太監眉一挑,雖然沒有拒絕,卻說:“會不會驚擾他人?” 萬商懂了。

茍太監是真心想來參加婚禮,不想在宴會上和別人社

以茍太監在皇上面前的地位,許多人背地里厭棄他,當面卻要結他,所以只要他出現,就會被

萬商就說:“我原本就有意在院里擺上一桌,不招待外人,只招待自己人。”

之前詹木寶親時就這樣,院里擺一桌,金寶珠、木蕾、萬迎霜、萬向幾人都在這桌。

萬喜樂為了照顧思玉,也在這桌。

萬商的大嫂詹花花最后也選了這桌。

茍太監要是想來院吃飯,萬商就再設一個小桌,回頭去五溪鋪請了莊頭劉大山他們來陪客,不會真的辱沒茍太監,而劉大山他們也不會對著一位太監結不已。

聽了萬商的話,茍太監矜持地點點頭:“就這般安排吧。”

送走茍太監后,萬商連忙去找靜華道人。

畢竟是親兒子的婚事,哪能不參與進來呢?而靜華道人以前當過家,現在籌備個親宴什麼的,肯定是沒問題的。

得知要為茍太監再開一桌,靜華道人有些訝異。

“我倒是覺得……茍太監不是真的高看老二本人。

其中的因由怕不是要落在昌華郡主上?”靜華道人小聲地問。

先侯爺在世時,也從未聽他提過和茍太監有

萬商想了想說:“老二和郡主親,襄國公府那邊也會設宴,茍太監不去那邊赴宴,偏要來咱們這里,說明就算他是和那邊有舊,卻也不希這層關系被人注意到。

所以咱們就裝作什麼都不知道。”

茍太監費盡心思瞞的,沒必要給他捅出去。

靜華道人連忙點頭:“我自是知道輕重的。”

別管茍太監此人在外口碑有多不好,他待安信侯府始終不薄。

再加上太夫人對茍太監這個人從無不滿、更無不屑,靜華道人相信萬商的判斷,就覺得茍太監不壞。

靜華道人對自己現在的日子滿意得不行,先侯爺剛過世時,總擔心一家子被世家害了,結果愣是想不到那麼張揚的世家會落得現在這樣的下場,侯府竟安全了。

@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可見,聽太夫人的話肯定是沒錯的。

等到只剩下萬商和烏嬤嬤兩人,嬤嬤猶豫了一會兒:“太夫人您有沒有覺得茍太監……他與襄國公夫人有些相似?”雖然嬤嬤手里毫無證據,但相信自己的眼力。

萬商愣住了。

和襄國公夫人荀一默同為百花會員,皇上又為兩家兒賜了婚,所以和荀一默也算是有了

之前為了用魔法打敗魔法,傳萬商被神仙托夢賜下了一夜印書之法,萬商就是請了荀一默在金家酒樓的大箱子里取文章,以示公平公開公正。

萬商也相信烏嬤嬤的眼力,有些遲疑地問:“我第一次見荀夫人時,確實覺得瞧著面善,好似有一些眼

但非要說和茍太監像,好似……好似也沒有吧?” 烏嬤嬤搖頭:“他們不是那種特別像的像,而是需要特定角度去看的。”

說著,烏嬤嬤就擺出了一個姿態,頭稍微低下來一點,下微微往里收,然后角微微上提,笑不齒地顯出一個嫻靜的微笑。

這是荀夫人臉上常有的一個表

茍太監卻很這樣子。

他向來是張揚的。

他臉上也幾乎不會有嫻靜的微笑。

他只會冷笑、壞笑、似笑非笑。

萬商有些恍然:“所以,難不茍太監和荀夫人有親戚關系?” 兩人的姓氏不同。

但茍太監的這個“茍”,據烏嬤嬤所說,他自認是皇上的狗子,原本是想直接拋棄自家姓氏,直接自己“狗太監”的,還是皇上覺得這樣不文雅,最后改了“茍”。

這點就和萬商的兄長萬茍差不多,萬茍的小名狗兒,這是他親生母親起的,過繼后不想丟開親生母親給他的唯一的東西,還是想自己狗兒,最后便折中取了“茍”字。

萬商若有所思:“皇上應當不會隨隨便便改人姓氏。

如果原本的姓是荀,然后去了一橫變茍,這好像說得通。”

烏嬤嬤又提醒道:“荀夫人好似也是沒有娘家的,說是世里走散了。”

茍太監同樣是沒有來歷的,誰也不知道他在為皇上的心腹之前,生活在哪里,家人都是誰。

萬商忙說:“可不能再說下去了。

既然是茍太監費盡心機瞞的,咱們沒必要尋究底。”

烏嬤嬤自然明白萬商的意思,不打算得罪茍太監,只小聲地說:“我只是覺得如果茍太監真的非常在意荀夫人和昌華郡主,那麼以后都不用擔心他會對府上不利。”

更多容請搜索QQ頻道:西圖瀾婭 萬商笑說:“他忠于皇上,咱府上也忠于皇上,自然不存在誰對誰不利了。”

上說著漂亮的場面話,萬商心里的疑卻更深了。

茍太監如果真和荀夫人有親戚關系,為什麼不相認呢?他又是如何變太監的?他上真的藏著好多謎團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