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失憶後被反派獨占了 番外一

《失憶後被反派獨占了》 番外一

沈稚與沈夫人相視一眼,沈夫人道:“也只能如此了。”

八月底,正是秋高氣爽之際,裴慎帶領護衛,護送祖孫三人回京。

這一走就是兩個多月,好在年年一路上都還算適應,一行人在天氣徹底冷下來之前抵達京城。

不出三日,整個京城都在傳墜崖亡的沈家千金不回來了,還帶回一個兒,聽說還是時任江南巡的定國公府大公子親自護送回來的。

“我聽說沈夫人也是一起回來的,其實去金陵不是為探親,其實是照顧這母倆呢。”

“這麽說沈家早就知道兒沒死?也沒聽到風聲傳出來呀。”

“肯定知道的,你沒見那沈家千金的墓地都封閉多久了?沈尚書也許久不去祭拜了。”

“聽說那孩子就是裴侍郎的兒,兩人剛定了親,還沒來得及舉辦婚禮,就一同去了南直隸,如今又一道回來了。”

……

當然,最震驚的當屬定國公和昭長公主。

裴慎坦白之前,也上裴識和裴朗旁聽,昭長公主得知真相時簡直瞠目結舌,震驚不已。

聽到“還活著”、“一直在我邊養傷”的字眼時,已經是震愕不止,而後又聽到“與我生有一”,昭長公主腦海中幾乎一片空白,久久不曾反應過來。

定國公思忖片刻,問出了關鍵:“你當初救了,卻對外默認已墜崖亡,實則私自將養在邊?”

這一說,長公主就明白了,“你這是瞞著我們所有人,眼睜睜看著我與你沈家伯母痛不生,卻絕口不提已被你救下,不不將人送回來,還騙與你私定終,生了孩子?”

說到最後愈發疾言厲,這都在裴慎預料之中,是以他也只是波瀾不驚地應了個是。

Advertisement

長公主握手掌,脖頸青筋直跳,可一想到他在江南諸多兇險,甚至險些喪命,那一掌終究沒能揮下去。

又看向裴識和裴朗,見他兄弟二人亦是面平靜,忽然想到什麽,“阿朗,你也去過金陵,想必也見過綰綰和那孩子了?”

裴朗瞥一眼他大哥,沉默地點頭。

長公主吼道:“你回來怎麽不說!”

又看向裴識,“你屢次三番想去金陵,也早就知曉綰綰還活著?”

裴識嘆口氣,“阿娘莫要怒,我們也是後來才知道的,為綰綰的名節考慮,才一直沒有對外聲張。”

長公主聽到“名節”二字,更是怒從心起,又擡手指著裴慎道:“人家好好的姑娘,原本應該明正娶,順順利利嫁到咱們家來,嫁的如意郎君,結果鬧現在這般!如今是不想嫁,也不得不嫁了!我還真是小看了你!”

難怪他這幾年連家都不回,原來是把人養在外頭了!

不過這也像他能做出的事,當初他不就為了綰綰,把裴識調去河南了嗎?甚至眼睜睜看著兩個弟弟在崖下苦苦找尋,看著裴朗很長一段時間都活在疚自責之中,他兀自像個沒事人一樣,原來早就把人藏起來了!

裴慎也不辯駁,只道:“事已至此,還請母親親自上門,為兒求娶。母親若是想補償綰綰,往後待進門,多多善待便好。”

長公主恨不得咬碎後槽牙,一把將手邊的陶瓷茶盞拂落于地。

可縱是心中再氣惱,也匆匆與定國公商議過後,當日便請人一同到沈府下聘。

只是這回不宜大張旗鼓,對外就宣稱聘禮是一年前就送過來的,以此混淆視聽。

長公主一過來,沈稚就帶年年到偏廳,朝磕了個頭。

Advertisement

長公主眼淚都要掉下來,趕忙將人扶起,到底是自己疼到大的小姑娘,如何能不心疼,又如何不愧疚。

長公主聲淚俱下:“好孩子,活著就好,是我們家對不住你……”

又低頭去看那跪在地上小小的孩子,待年年擡起頭,看到那玉雪可的小臉,長公主心中的愧疚之下,更多的驚喜湧現出來,不敢置信地看向沈夫人,“這……這就是年年?”

沈夫人嘆息一聲,慈地看向年年,“年年,這是你祖母。”

年年好奇地瞧著眼前貌的婦人,地喊了聲:“祖母。”

長公主聽得心都化了,這輩子沒生出閨,就生出了三個心的兒子,拖了二十幾年還未親,做夢都想當祖母,沒想到真有一天,有個乖乖糯糯的小寶貝喊祖母。

來之前,昭長公主腦海中一片混,還沒能讓自己完全冷靜下來,所以對于裴慎那句“育有一”,與其說期待,更多的是茫然,心裏有一簇火苗在燃燒,但又看不見不著,直到親眼見到這個娃,那種虛無的欣喜終于落到實

“好孩子,快起來吧。”

長公主拿出給年年帶的見面禮,是一頂鑲有各種珍珠寶石的絨花頭冠,還是長公主生母榮康皇太後在周歲時賞賜的。

沈夫人也認得那發冠,心想這母子二人雖不對付,但論慷慨大方,還真是如出一轍。

“謝謝祖母。”年年接過頭冠,戴在了頭上,櫻花的發冠更襯得糯可

長公主覺得乖巧的模樣就像墜落人間的天使,這麽可的孩子竟然是的小孫,若非生得太像,實難相信這是那個沉狠辣、肆意妄為的豎子生出來的。

Advertisement

長公主轉看向沈夫人,嘆息道:“你說說這都是什麽事兒,教養出這麽個悖逆之徒,我真是……無見你。”

沈夫人嘆道:“罷了,綰綰若非得他相救,只怕早就命喪黃泉了,如今只當是造化弄人吧。”

長公主拿出聘禮單子,遞給沈夫人,“事已至此,再多的愧疚也無用,看來綰綰注定是我們家的兒媳,的聘禮,我是這些年早早便準備好的,今日我給雙份的聘禮,就當彌補大郎這幾年來對的虧欠。”

沈夫人看到那幾尺長的嫁妝單子,珠寶、綢緞、田莊、鋪子不知凡幾,險些倒吸一口氣。

“這事的確是大郎一念之差,可他到底救了綰綰命,在金陵又救多次,險些失了命,過去那些事就讓它過去吧。”

長公主嘆息一聲,想起年前二郎去金陵見那所謂的故,實則就是去見綰綰,後來裴慎重傷,二郎想去金陵探,被言辭拒絕,當時他其實也是想去看綰綰的吧,甚至三郎回京後也時常魂不守舍的,問他也不說,長公主如今全都明白了。

拉過沈稚的手,最後又問:“綰綰,你不必顧慮大郎,只告訴我,你願不願意嫁給他?你若不願意,本宮也會想辦法替你做主……這些聘禮原本就是給你準備的,就算你不肯嫁到我們家,將來也是給你的添妝……”

沈稚沉默片刻,道:“殿下,我自被您疼到大,早就視您為半個母親。大哥哥救了我,沈家也很激他,即便後來我們鬧得不太愉快,可如今有了年年,我也不求其他了,我就和大哥哥一起把日子過好,將來他若還欺負我,我再找殿下為我做主。”

長公主拍拍手背,終于笑道:“好,好!你就安安心心嫁到我們家來,誰也不敢虧待你,大郎若對你不好,我第一個不饒他。”

沈稚含笑點點頭。

長公主說完,又瞧向年年,“這孩子大名可起了?”

沈稚還未回答,就聽年年氣地道:“爹爹說我裴慕。”

長公主忙問:“是哪個慕字?”

沈稚自己都不好意思說,年年就搶著道:“慕就是爹爹很阿娘的意思。”

沈稚臉頰微微泛紅,蹲下把年年抱起來,低聲道:“年年別胡說,你小小年紀懂什麽。”

年年嘀咕:“是爹爹說的。”

長公主與沈夫人相視一眼,彼此也都笑了。

尤其是長公主,心中五味雜陳,一時眼眶都有些熱。

好像這麽多年看到的都是他那張或冷、或僞善的面,他淡漠疏離,薄寡恩,似乎從來沒什麽人或事能讓他記掛于心。

從未想過,這個長子竟也是個有、有、有的人。

兩家請人擬了幾個良辰吉日,二月、三月、五月分別都有幾個不錯的日子。

可沈稚歸來,親人團聚,沈家自是希在家多住一段時日。

至于裴慎那頭,看都沒看後面的月份,就選了二月。

兩家商量過後決定折中,定在三月二十八迎親,對外就宣稱是補辦的婚禮。

裴慎縱是心中再急,也只好妥協。

衆人都在議論裴沈兩家締結良緣之時,喪子喪的平康王咽不下這口氣,一大早就跪在紫宸殿外,請皇帝做主。

皇帝只能把人請到書房,又召來沈尚書和裴慎,讓他們自己解釋。

裴慎的說法就同外頭傳的一樣,只不過模糊了年年的出生月份,說是長樂郡主慘死之後才遇到的沈稚。

平康王當即跳腳,怒目圓睜道:“若是發現還活著,為何不回家,你與沈家又為何藏著掖著不肯外傳!還有,你說你們當時就了親,為何我與陛下到現在才知曉?”

裴慎從容一笑,“舅舅當時接連喪子喪,一氣之下臥床不起,那時若再聽到沈府千金回來的消息,豈不是要氣得一命嗚呼,是以暫未外傳。”

平康王怒發沖冠,氣得一口氣堵在口險些上不來。

沈尚書也道:“小墜崖雖被人救下,但也深重傷,甚至顱導致失去記憶,能活下來已是奇跡,為了讓安心養病,沈家這才沒有外傳。”

平康王怒道:“你們翁婿二人如今是一條船上的螞蚱,自是早早統一口徑,可憐我長樂生一年牢獄之苦,後又慘死在外,裴大人當年可是此案主審,連人活著都沒查出來,這難道不是失職之罪!”

裴慎聽到那聲“翁婿”,角微微揚起,倒有幾分舒心,他朝皇帝拱手道:“臣的確有失職之罪,願陛下責罰。”

平康王正要請皇帝嚴懲,卻又聽裴慎道:“只是陛下明鑒,當初對長樂郡主的責罰,本就已是從輕論,本朝律例,凡謀殺人,造意者斬,加功者絞,若傷而不死,則造意者絞,而加功者杖一百、流三千裏。郡主殺人未遂,當初大理寺的判決非但不重,反而是從輕置了。”

平康王臉鐵青,憤憤盯著他,“長樂哪裏是殺人未遂!頂多是管教不嚴,作惡的是那惡仆!”

裴慎冷笑道:“究竟是不是那惡仆,你我心知肚明,真若是那婢行兇,那胞弟又如何會對郡主痛下殺手。何況郡主慘死街頭,也是平康王府的人接回去的,比大理寺沒有任何幹系。”

兩方爭執不下,皇帝又開始頭痛起來。

尤其平康王如今子雙亡,人家死去的兒卻活生生地回來了,他不鬧上一鬧,如何能解心頭之恨。

可要他為這件事降罪裴慎也不大可能,畢竟裴慎在江南這一年立下不大功,這些功勞單拿出來一樣,都足夠功過相抵。

最後只得以失職之罪,罰了裴慎三個月俸祿,又作為安,賞賜了平康王一些田地。

平康王自知裴慎此次立下大功,甚至還生擒反賊,如今已是朝廷肱骨,皇帝如何肯他?罰俸真是最不痛不的懲了。

心中縱是萬般不快,平康王也只能咬碎後槽牙領旨謝恩。

書房議事過後,皇帝單獨留下了裴慎與沈尚書,先是慨沈稚大難不死,又是恭賀兩家喜結良緣,還賞賜了沈稚不金銀和名貴藥材,沈尚書寵若驚,趕忙謝恩。

最後皇帝才說起正事:“朕這幾年龍違和,力也大不如前,幾個不的兒子又接連犯事,實在是太人失。”

裴慎與沈尚書相視一眼,皇帝這是有冊立太子之心了。

皇帝先前收到裴慎的書信呈稟,以及劉植投靠淮王意圖謀反的證據,已將四皇子圈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