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小舅,其實沈硯知也搞不清到底是哪一支親戚。
他只記得有一年暑假,他坐在天井里吃西瓜,小舅來借錢,被姥姥打了出去。
那時候小舅還有頭發。
現在,蹭發亮。
楊家有禿頭基因,傳男不傳。
沈硯知不聲地了一下自己的頭發,心中祈禱:你們可別離開我!
“小舅,我們婚禮拒收禮金。”
“啊?這麼好的斂財機會不好好珍惜,你真是……唉!”
沈硯知當時就有點惱火,深呼吸一下穩住了,“你借錢干嘛?”
“我接了一個大項目,正好差一點。”
“什麼項目?”
“現在是保階段,我不好同你多講。”
聞溪拉了拉沈硯知的袖,提醒他別上這種低級的當。
沈硯知當然不可能相信小舅的話,只是怒其不爭,“跟我母親借的錢還了嗎?”
小舅頭,的頭皮越發亮,“我姐又不差那點錢。”
“……”
每個家族,有爭氣的,自然也有不爭氣的。
不爭氣的子孫,會不斷刷新底線。
“你小時候小舅還抱過你,給你當馬騎,怎麼,你現在大了,出息了,借點錢都不肯?”
這口氣讓沈硯知恍惚,借錢的這麼囂張嗎?
“小舅,你好好說借錢做什麼,我得知道。”
“呵,京城的公子哥就擺架子,當了,瞧不上親戚。”
聞溪聽不下去,但作為剛嫁過來的小輩,不適合開口,于是,干脆拉著沈硯知直接走,“我要去逛宅子,一會兒就關門了。”
誰知,小舅還追過來,一把拽住沈硯知的胳膊,“救急不救窮,小舅不是窮,是急,硯知,你還認我是小舅,你就給我一百萬。”
沈硯知注意到,小舅急之下說的是“給”,而不是“借”。
怕是母親借出去的錢,就沒有收回來過。
這時,姥姥突然拿了個撣子,快步沖出來,手起刀落就是打,“一百萬,想得,一分錢都不給!”
小舅抓著沈硯知,躲他背后去,“大伯媽,您老別沖……哎呦……別打……”
沈硯知和聞溪想勸勸,主要是擔心姥姥的。
但是,姥姥發起火來氣焰囂張,誰都攔不住,邊邊罵,“你爹媽罵我兒是斷尾,你個兔崽子從小就欺負。”
“幾兄弟分家,因為我生的是兒,田地山頭都沒我的份,你們幾家背地里笑話我,生不出兒子等同于斷后。”
小舅被打疼了,嚷著求饒,“都是陳年往事了大伯媽,您大度點……”
里面還有幾位長輩,躲在房檐下聽靜。
姥姥知道他們在聽,放開聲音道:“事不發生在你上你當然說得輕松,以前是看在老頭子的份上,我不罵你們姓楊的,現在老頭子都走好幾年了,我該罵罵,該打打,該出氣出氣!”
滿天飛,小舅連挨好幾下,沈硯知也無辜被了幾下。
“大伯媽,分家時我還小,與我無關啊。都是楊家人,老宅我也有份,大伯說捐就捐,不公平。”
姥姥氣笑了,“聽聽聽聽,這才是你的心里話。”
“分家時,你們生了兒子的拿走了大頭,我們拿的是小頭,老宅破舊最不值錢,是你們不要的。家產早就分得清清楚楚,你爹媽出去揮霍完了,你又回來討,你也有臉?!”
“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去京城擾從心幾回了?你拿當提款機?”
“還不夠,現在又要拿兒子當提款機?”
“楊仕林,你就是個惡鬼!”
姥姥把撣子都打斷了。
小舅那潔的腦門上很明顯有幾個×,再不跑,他怕老太婆去拿刀。
“滾,以后別來了!”
姥姥最后把手里半截撣子扔出去,“滾遠點,再來再打,除非我死!”
聞溪和沈硯知一左一右拉住姥姥。
“姥姥,別發火,傷。”
“他已經跑了姥姥,您別氣了。”
姥姥的緒說來就來,說收就收。
深呼吸兩下,手了兩下耳鬢的頭發,整了整衫,然后暢暢快快地說:“吼,這頓火我憋了一個月,終于發出來了,舒服。”
“小溪,嚇到了吧?姥姥平時不發火。”
聞溪一笑,豎起大拇指,“姥姥,您健步如飛,英姿颯爽,狠絕果斷,是人當中的標桿。”
姥姥被逗笑了。
沈硯知問:“小舅總這樣?”
“可不,三天兩頭討錢,好好過日子也就罷了,他是拿去賭。他爹媽沒管好他,死了留下這個禍,他也不家,就知道吃喝嫖賭。楊家的列祖列宗見到這種不肖子孫,氣得棺材板都蓋不住。”
姥姥說完,沈硯知看到那幾個躲著的親戚紛紛跑走。
那幾個躲著聽的,有老有小,都是姓楊的。
可直到小舅跑走,他們也沒出來說句話。
“楊家家大業大,敗家子也多,他們過來住,我管飯,要錢,沒有。”
“你母親面,不愿意與他們撕破臉,我從前也面,總是笑臉相待,但他們得寸進尺。”
“硯知,將來我死了,你把家里貴重的東西收好,把這宅子也一并捐出去,斷了他們所有不肖子孫的念想,你和你母親也斬斷這些胡攪蠻纏的親戚,別再往來。”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饒是大富大貴的楊家,也有。
財富是把雙刃劍,既能給人幸福好運,也能給人帶來困苦災禍。
權力是把雙刃刀,既能送你上天,也能拉你下地獄。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登高易跌重。
楊家傳承百年,風風雨雨,沉沉浮浮,早就領悟了這些道理。
紹城的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
沈硯知撐著傘,傘面大部分都倚向聞溪。
聞溪一路走一路拍,手機鏡頭本裝不下這煙雨江南。
“杭城北有個古鎮你知道吧?”
“嗯。”
“建筑院也有參與,要新建仿古建筑,還要建一個乾隆行宮,這里真是來對了。”
沈硯知有點醋意,“出來度月還想著工作?”
“哎呀,順便嘛,將來等我設計的房子落地,請你去打卡。”
“行,聞大建筑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