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刺目的白一閃,馮牧早渾過電似的一麻,然后好像被一雙手猛力拉走,也就那麼十分之一秒的時間,回過神來,猛然看見正對自己的幾排同事,非常蒙。
此刻的正站在會議室前方的主講臺,但事實上應該坐在聽課席上,且也一直坐在聽課席上。所以,看見聽課席上正坐著的自己時,心里除蒙外,還到巨大的驚嚇——
坐著的那個是我,那站在這里的我是誰?
我是誰——幾千年來各路哲學家都想不明白這個問題。
許是臺上之人做了太久的停頓,而且表一改往日,顯得很不正常,坐在第一排的社會新聞部副主編老洪出聲提醒道:
“單主編,怎麼了?”
單主編?馮牧早傻乎乎地眨眨眼,下意識抬起雙手一看——
這不是的手!不是的服!不是的!這這這——???
腦中一片空白:我——我怎麼變單鷹了?!!
咱們還是先從培訓會開始前一天捋一捋吧。
天有些寒,奕國大排檔過了晚上10點就沒什麼客人,學徒二、服務員阿珍、小、太早就回去了,馮奕國還是要等到12點才打烊。11點多,送外賣回來的馮牧早順手把燈箱摁滅,拖進門來,再練地把卷簾門放下一半,省得忽然冒出幾個醉漢要再續一攤。
“回來啦~”把電車的鑰匙往桌上一扔,“我覺店要紅啊老爸,電視臺那邊連續兩天我們的外賣,說不定明天就有食記者來探店。”
馮奕國這會子習慣地抓幾茶葉,泡上一壺茶,一邊聽深夜新聞,一邊坐在收銀臺后面看今天的流水,要是收還算不錯,他就會拍拍膝蓋,哼幾首走調的曲子,如果慘淡,就會默默煙。小本生意,能不能維持也就靠這每天的利潤。小小一個店面,賣簡餐,也賣小炒,實惠可口,不咸不淡地維持著生計。
生意再忙,他還是記得今天是兒22歲的生日,早就做好小湯圓等著。他沒什麼大志向,只盼著兒今后一生平安健康。
父倆簡單純樸的小日子,可不就像這簡單純樸的紅糖小湯圓。純糯米的小球球,煮了浸在紅糖水中,撒一點干桂花,撒一點甜豆,冬日的夜晚最是暖。
“嘿,阿早,許個愿吧。”
“對著湯圓許愿?”
“湯圓比蛋糕更靈哦。”
鑒于歷年的生日許愿都沒實現過,馮牧早閉上眼睛,雙手合十,里默念道:“反正許了也白許,我就希——自己忽然引起單鷹大神的注意讓他覺得我跟外頭的妖艷貨完全不一樣于是對我青睞有加瘋狂追求上演一出霸道主編上我的傳奇!”
“你許愿還是念經啊?”馮奕國科打諢道。
馮牧早笑著坐下來吃,湯圓又黏又燙,呼哧呼哧地吹:“我同學老早就說越看我們的招牌和燈箱越像‘賣國大排擋’,能不能換一個?”
“你是要換個招牌啊還是換個老爸?”馮奕國不以為意,“像我這種每天都關心國際政治和百姓民生的國人士是正不怕影子斜,管別人說什麼。”
電視屏幕上的男主持人臉凝重:“近日,多國以打擊與恐怖分子勾結的勢力為由,聯合對Y國開展空襲……”
許是全球經濟政治進多事之秋,許是無其他話題可續,向來關心國際風云的馮奕國和從不看國際新聞的馮牧早各自默默抬頭看著。
節目結束,馮奕國一邊喝茶一邊走向后廚,一條略跛,雖然他一再自欺欺人說是因為早年學廚切墩給得有點短了,就像趙本山忽悠范偉那樣,可識點的都知道是一次車禍造的,盡管沒給他帶來什麼巨大的不便,可本就不安分的老婆,也就是馮牧早的媽媽,頭也不回地離了。
馮牧早對父親車禍一事毫無印象,只記得很多年前班級里幾個男生圍著罵“沒娘的野種”“弱智”的嘈雜聲音,噩夢!
點煙的聲音傳來,馮奕國也不知是調侃還是自嘲:“唉,外國人民依舊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啊……”
馮牧早苦笑:其實我們父倆相依為命的日子也不見得不水深火熱啊。
簡單漱洗一下,馮牧早趕睡了,明天要開每日頭條報部培訓會——
前三年里嘻嘻哈哈好像天永遠塌不下來的皮猴子們大四時忽然就覺到世事艱難,每天帶著苦大仇深的表奔波于公務員考試培訓機構和人才招聘會,馮牧早也不例外。好在平日里績不錯,學院副院長引薦到了一家不錯的報社“每日頭條報”實習,一邊賺稿分,一邊等著參加報社的招聘考試。
每日頭條報在全國許多省份都有記者站,但因為本部在威市,有著對本地戶口人員降分錄取的優惠政策,所以馮牧早在混個臉后考上正式編制的可能蠻大,也格外珍惜實習的機會。
報社依托威市的頭條新聞網站建立起強大的信息網,加上近幾年高薪挖角好幾個國有名的記者,做得有聲有。其中最強勢的版塊就是“深度調查”,首席調查記者單鷹幾年來連續曝四六級考試作弊營銷集團、某保健品傳銷門、某項目環評與建設方部易等大事件,讓每日頭條報更加名聲大振。
明天的培訓會主講就是年紀輕輕就穩坐深度調查部頭把椅的單鷹。
馮牧早聽同事們八卦,單鷹是頭條報從帝都重金挖角的超重量級人——名校國際政治與新聞學雙學位,當過一陣子戰地記者,后來又在帝都新聞日報時政版負責國際新聞時評,之后轉戰社會新聞版,以一篇《“千里排污”背后的黑利益鏈》劍指化工企業KD集團廢理貓膩,一戰名。
馮牧早所在的社會新聞部在7樓,深度調查部在9樓,他的大名如雷貫耳,然而也僅在電梯或者樓下偶遇過他幾次,驚艷同時又有些,但人家目不斜視,從來也沒正眼看過這個小明。
再說,人家是揭暗面的調查記者,自己是每天關注那個小區下水道集堵了、這戶人家寬帶斷線一周都沒人理的民生小記,按理說也不會有太多集。
每日頭條報的實習記者不,報社也非常注重培訓提升,除非遇到特殊況,否則每個月1號都會組織培訓,主題不同,新聞寫作、新聞攝影、題材挖掘、職業道德等等都有涉獵,報社的人都可以來聽,求同存異,共同促進嘛。
馮牧早當然不敢怠慢,早早就來了,找了個中間些的位置坐,同事們也陸續到齊,且居多,整個報社的實習記者到齊不說,連負責打掃衛生的大媽也來蹭課,來自威市傳大學的春沁還特地在上補了補阿瑪尼斬男釉。恐怕除了單鷹本人之外,全報社都知道,春沁有意單鷹。
像們這個年紀的孩子,仰男神的理由都淺。學校里,長得帥的老師差不多都是這個待遇。
離培訓開始時間僅剩一分鐘,馮牧早聽到邊的幾個生輕輕“哇”了一聲,忙抬頭看過去,單鷹走了進來,模樣是周正的帥。之所以說周正,是因為他不也不糙,短發沒有刻意打理的痕跡,卻利落清爽,黑西裝映襯他穩重的氣質,舉手投足間優雅大氣,但總不熱絡,拉遠了些距離,讓他更像皚皚雪山間盤旋的梟鷹。鼻薄,眉,上挑的弧度顯出幾分男人的氣;眼,犀利中帶著幾分悉世故的中庸。看你的時候,那目像是《史記》中的春秋與戰國,縱是刀劍無眼、雄霸一方,卻總帶著文史家慈悲的浪漫。
馮牧早有點呆,許是第一次正面仰大神這麼久,回不過神,心中的傾慕有如在板塊的山峰,越升越高。
“單老師真帥。”旁的同批實習記者梁晶晶是個骨灰級言小說好者,自詡對帥哥有著爐火純青的鑒賞力,閱遍各路寫手對帥哥的彩描寫的,現在居然用了這麼大眾的一句話去評價單鷹,可見,遇到這般值的大神,所有修辭方法都是耍流氓。
馮牧早無語地瞥了一眼:“瞎說什麼大實話。”
梁晶晶沒忍住,噗嗤一下笑了。再看一旁的春沁,除了傾慕外,眼中還有一勢在必得的兇猛。
單鷹今天主講新聞的深挖掘,聲音迷死人地好聽。沉,穩,音調高似珍珠落進玉盤,低似大提琴幽幽獨奏,一抹磁。閉上眼睛,聽著就是,仿佛置于明月下,溪流蜿蜒漫流過的巖石,意境悠長而雋永。
說到留心觀察事,從中尋找線索,他舉了個實例,分析準,切點十分清奇。
只見大屏幕上顯示著一張剪報掃描件,剪報上的照片里,一個大人帶著一個小孩和一只土狗,他們跟前的報紙上放著三串滿滿當當的鑰匙。
“2014年8月,隆岡鎮村民孫某拿著三串鑰匙,登報尋找失主。”單鷹的語速不疾不徐,“據他說,看門狗將鑰匙叼來給小孩當玩,他不知三串鑰匙怎麼會同時失。孫某當時不會想到,三串鑰匙背后藏著一個大新聞,甚至關乎三個人的前程。”
馮牧早一頭霧水,只能繼續聽。
單鷹修長的手指在控區輕輕一撥,鑰匙的清晰特寫出現在大屏幕上。
“三串鑰匙看上去普通而雜,細心觀察卻可以發現每把鑰匙中都有三把形狀、樣式差不多。分別是——一把十字鑰匙,一把奇形怪狀的黑雙排鑰匙和一個門鑰匙扣。經過鑒定,三串鑰匙上分別掛著的三把十字鑰匙一模一樣,可以說,都可以打開同一個門。”
大家屏息凝神,靜靜聽他說下去。
“同一把鑰匙,卻分別掛在三串不同的鑰匙上,說明失鑰匙的不是同一個人,而是生活在一起的三個人。一個人的鑰匙失很正常,三個人的鑰匙同時失,顯得有些古怪。”
馮牧早被他說得有些怕怕的,腦海中不為他的講演配上恐怖片中的背景音樂。
“再看這把黑雙排鑰匙,長得比較特殊,還有個類似商標的英文刻在上面。”單鷹換了張圖,“這是一把保險柜的鑰匙,這個牌子的保險柜當年因涉及專利侵權,老板被外國企業告得傾家產,工廠倒閉,銷售出去的數量極其稀,產品被勒令銷毀,存量不多。鑰匙的三個主人家里都擁有這種保險柜,這種概率太低了,除非,他們三人都與保險柜廠家有什麼聯系。那個倒閉的保險柜廠家就在荊市,當時,我問了幾個荊市的同學和朋友,荊市最近有什麼新聞。”
單鷹停頓了一下:“他們告訴我,三個來自荊市并且住在同一個宿舍的大四男生失蹤一周,他們的父母報了警,還到分發尋人啟事。這三人的父母都曾經是保險柜廠家的職工,工種不同,但都在保險柜被銷毀前搬了一個藏在家里,當時廠里很多職工都這麼干。”
“那后來怎麼樣了?”春沁的胃口已經被吊得高高,迫不及待地發問。
也就是這個時候,發生了一開頭那個事——
馮牧早發現自己變了單鷹,正站在臺上被迫繼續說故事,而底下的那個“馮牧早”,此刻用一種自己絕不會出的疑與嚴厲織的表盯著這邊,雖不像這般不淡定,可卻能篤定——
那個“自己”是單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