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帳中婚 第12章 第 12 章

《帳中婚》 第12章 第 12 章

第12章 第 12 章

杳然流火夜,薄雨送清涼。

從寢殿離開,君晟站在高高的碧砌,俯瞰嚴陣以待的前侍衛,長指輾轉在老山檀手持上。

這時,一小撥宮人走來,前後四盞宮燈,簇擁中間一名婀娜

朦朧不清,君晟恍惚瞧見了已故的師母景氏。

姚寶林拾級而上,搖曳生姿,扭得一衆前侍衛打量,卻渾然不覺,擡頭看向君晟,“君大人陪陛下說完話兒了?”

見君晟徑自步下階梯,掩了掩袖,“呦,大人不會是因為德妃與我避嫌吧?你們也不再是表親了呀。”

“娘娘言重了。”君晟腳步未停,不笑,卻不吝嗇笑,“臣只是沒注意到娘娘。”

盯著男人峻拔的背影消失在霧靄之中,姚寶林哼一聲,推開掌燈的宮人,走寢殿,吹了一夜枕邊風。

**

七月廿八,萬壽節的前一日,太師府琉璃苑草木扶疏,鋪陳開如詩畫卷,沈栩坐在庭院亭中背書,後有侍從搖著小扇。

一名心腹小廝走進月門,面帶喜,“稟公子,德妃娘娘帶回喜訊,陛下選中了公子的賀詞,大加贊賞。大夫人說,還要多虧了德妃娘娘將公子的賀詞放在最顯眼的位置。”

每逢萬壽節,朝臣都會抓住機會,督促家中未仕的子嗣為天子寫賀詞,以提前博得好印象。

今年送宮的賀詞,天子只贊了三人,沈栩在其中。

沈栩自是歡喜,面上不顯,也印證了他的想法,懷才不遇的多是寒門庶族,高門有為子弟有大把接近聖駕的機會和助力。

“替我多謝娘娘。”

小廝應“是”,又說起另一樁事,“聽賬房那邊說,老夫人給季家娘子準備了見面禮,價值百兩......”

Advertisement

百兩紋銀在尋常人家難以計數,如今落在沈栩耳中不過爾爾,可在聽到“黃金”二字時,還是些許震驚。

老夫人的偏心,顯而易見。

不過,他欠季綰的,不會覺得不平衡。

“季家娘子值得十裏紅妝,滿城桂花鋪路,百兩黃金算不得什麽,退下吧。”

小廝哈腰退去,頃折返回來,“公子,太師臨時換人,打算明日帶您赴萬壽宴。”

比起連連道喜的小廝,沈栩沒有寵若驚,不允許自己像個沒見過世面的傻小子。

這是他應得的。

沈栩的蛻變,太師夫婦看在眼裏,也因賀詞一鳴驚人,德妃譚氏所托,見機行事,讓天子得知了沈栩三年前被頂替落榜的事,繼而問責起負責科舉的禮部尚書。

“既被頂替,為何不在事後上報,補其舉人功名?”

科舉在大鄞朝是重中之重,禮部尚書訕訕抹額,“是臣的疏忽,沒有及時補,致使懷才士子落得個滄海珠之憾。臣思過、認罰。”

候在側的其餘臣子,皆記住了沈栩這個名字。

**

翌日清早,季綰送弟弟去往珍書閣,順便借來幾本醫書。

萬壽節宮城外熱鬧歡騰,沖淡了百姓對前陣子命案的恐慌。

蔡恬霜揣著兩把飴糖走進診間,一把撒在診臺上,一把塞進荷包裏,“今夜玉樓外有煙火宴,咱們也去瞧瞧?”

“何時聽說的?”

玉樓是京城生意最紅火的酒樓,建在水面上,四周潺潺淙淙,柳暗花遮。每年除夕、元宵和七夕還會舉辦煙火宴,引才子佳人詩作賦、紈绔子弟拈花弄月。能登樓的食客,必然是腰纏萬貫的,尋常百姓只能在水畔佇足。

可從沒見過在萬壽節舉辦的煙火宴。

蔡恬霜剝開一塊飴糖含進裏,甜得搖頭晃腦,“從街市上聽來的,是宮裏的姚寶林建議陛下要與民同樂。陛下不能輕易出宮,由姚寶林在玉樓舉辦煙火宴。”

Advertisement

怕季綰不識得姚寶林,蔡恬霜解釋道:“姚寶林是近來得寵的人,仗著盛寵,經常兌德妃娘娘。”

皇後、賢妃、淑妃均過了花期,在前爭寵最甚的便是德妃和姚寶林,兩人都不是善茬,常常針鋒相對。

姚寶林的提議,深得帝心,贏得漂亮。

後宮之爭與季綰相隔遙遙,但不妨礙去欣賞盛況。

“好。”

當晚,宮裏宮外張燈結彩,火樹銀花。各大街市人頭攢,尤其是玉樓外,滿看熱鬧的百姓。

出風頭的富家子弟,想要擲金撒銀登樓倚欄,卻被婉拒門外。

季綰姐弟帶著蔡恬霜在蜿蜒湖面的漂臺上,欣賞一盞盞被放水中的花燈。

花燈游魚,奐。

“好啊。”

雖是太師府培養出的護衛,可蔡恬霜還是被眼前的景吸引,拉著季綰蹦蹦跳跳。

季綰沒袖,靜靜觀賞。

既是與民同樂,除了姚寶林,朝廷來了不宮妃、貴婦,分布在玉樓的各個樓層。

譚萱斕從一衆宮妃中走出,百無聊賴地站在外廊上俯瞰,不知怎地,在樓外黑的人群中凝住了一抹影。

搭在闌幹上的手輕輕握住橫木。

“來人。”

季綰是在煙火竄起時,被宮人帶上玉樓的。

人們被絢爛煙火吸引,沒人再注意登樓的人。

“姑娘請。”

季綰步上七層,在一雙雙好奇的視線下,走到譚萱斕邊,宛若穿梭在爭奇鬥豔的花叢中。

雖是布,卻是德妃的客人,宮妃和貴婦們沒有過多在意,也沒太過非議,扭回頭,三五群地攀聊起來。

季綰走到譚萱斕邊,“民給德妃娘娘請安。”

被猜中份,譚萱斕微愣,良久,拉過的手,“君晟告訴你的?”

Advertisement

“民猜的。”

“那你很機敏。”

譚萱斕屏退側伺候的宮人,雙肘杵在闌幹上,仰頸眺星河,“本宮有一事想請你幫忙。”

“娘娘請講。”

“後宮是非多,本宮信不過那些被皇後控的太醫,日後會時常勞煩你宮。”

季綰正要回答,忽見一侍急匆匆走進來,與譚萱斕耳語幾句。

譚萱斕流出被責怪後的不悅,經風一吹片刻消散,轉而笑道:“君晟在門外等你,責怪本宮私自見你。先過去吧,切記,在這裏要寸步不離君晟的視線。”

季綰喜靜,自進門就很拘謹,卻在得知君晟也在時,浮躁的緒沉了下去。

欠欠子,隨侍離場,步上九層,腦海一直回著德妃那句似有似無的暗示。

玉樓共十層,越往上去,風越大。

最熱鬧的是姚寶林所在的七層,可謂珠寶氣齊聚一堂,朝臣們則是集中在低層攀談寒暄。

九層空曠,無人問津。

本以為還有其他人在,卻只見到一道孤影站在外廊上,背對房門,被煙火勾勒出寬肩窄腰的廓。

“大人怎麽不在宮裏?”

君晟回過,“姚寶林需要朝臣撐場子,陛下遣我來此。”

季綰走上前,與男人并立在闌幹前,欣賞起不同視角下的風景,半開玩笑道:“那真是好大的排場,能讓通政使做陪襯。”

綰在玉冠中的墨發被風吹得微,君晟看向長發飄的子,提了提角,將人拉過來,挨著自己近了些。

“暖和。”

有人甘願擋風,季綰沒有拒絕這份好意,下一息,青被人綰起。

看著親手為綰發的男人,季綰頭皮發麻,僵著不敢彈。

煙火斑斕,變換著彩映在他們的上。

君晟扯下闌幹上用作裝飾的花枝,纏繞在季綰的發尾,完一條松松垮垮的麻花辮子。

Advertisement

再不會被夜風吹起。

季綰搭在肩頭的辮子,“多謝。”

“說了,不必與我客氣。”

君晟斜倚廊柱,抱臂繼續觀賞煙火,勾的眼角微斂,察覺到簇簇煙火一點點向著玉樓的方向綻放。

姚寶林為顯帝王的盛寵,備下比除夕翻倍的煙火,離得遠觀賞尚且覺得壯觀,可當煙火如箭雨般竄向玉樓時,迫陡然倍增。

要起火了。

僅僅一瞬,八層和十層的闌幹被煙火點燃,竄起火焰,迅速蔓延。

“啊,燒起來了!”

“快撤離!”

賓客到驚嚇,作一團,樓外百姓瞪著眼,不可置信看著拔地而起的高樓冒起白煙。

大風助燃,轉瞬黑煙滾滾。

季綰驚愕,“不逃嗎?”

君晟看向起煙的旋梯口,又低眸看向面前的子,“逃得出去嗎?”

語氣平常到像在陳述一件不打的事,比天氣變換還要不打

下方全是驚聲,季綰竭力讓自己冷靜,跑到牆角的銅盆前打帕子和袖,想要捂住自己和君晟的口鼻。

可君晟量太高,踮腳難以支撐,索放棄。

事不驚是優點,可也不能一直站在這裏被煙嗆啊。

“來不及了,我們......”季綰俯瞰樓外,攥住男人的袖,“跳下去吧。”

在九層高樓,俯瞰了,何況是跳下去,可煙嗆的窒息湧來,季綰不做他想,使勁兒推了推君晟,“走不走?”

看著快要發怒的姑娘,君晟邊笑痕淺淺,點漆墨瞳映出燃燒的火焰,還有子生慍的臉。

別樣生

“為何要帶著我一起險?大可自己逃離。”

季綰快要無法呼吸,無暇他顧,“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火燒紅木的聲音噼裏作響,樓裏的賓客幾乎全部逃生,除了被困在八層以上的兩人。

旋梯口冒煙,外廊的闌幹被火吞噬,他們快沒有退路了,可縱使這樣,季綰仍攥著君晟的袖。

“君晟,我想活。”

一只大手突然扣住的後腦勺,將一方寬厚的膛,腳尖被迫一點點離地。

耳邊傳來“砰”的一聲,著火的闌幹被那人一腳踹開。

“吸氣,憋住。”

額角的碎發刮過柳眉,季綰聽見風與心跳織的聲音。

控制地下墜,卻被裹在一雙有力的手臂間。

來不及多想,隨著一聲聲“有人墜樓了”,二人一同墜清涼的湖水中,濺起層層水花。

湖水的沖擊拉開了兩人的距離。

季綰向上鳧游。

漂臺上的百姓所剩無幾,齊齊向的方向跑來,包括季淵和蔡恬霜。

“這邊,在這邊!”

憑借年掌握的一點兒水,季綰沒有立即上岸,左右尋著那人影。

驀地,腰肢一被人從水中舉起。

君晟破水而出,圈著游向臨近的漂臺。

被拉上岸後,季綰癱地坐在地上,視野裏是君晟單手解開革帶袍的作。

肩頭一沉,浸的緋紅袍罩在了上。

君晟單膝跪地,將攏進袍的子拉向自己,低頭與視線錯。

水珠自子的碎發滴落,蜿蜿蜒蜒落在男子的手背上。

繾綣,人狼狽。

**

季淵邊跑邊衫,一把罩在季綰上,不能言語的年微微發抖。

季綰借著力道站起,朝弟弟笑了笑,示意自己沒事。

蔡恬霜卻發現君晟雪白的中後襟上,滲出跡,想是落水時,背部砸在了漂浮在水面的闌幹上。

“大人傷了......”

“無礙,送娘子去車上。”

蔡恬霜噤聲,在大批侍衛靠近前,拉著季綰和季淵快速離去。

“卑職等來遲,請君大人恕罪!”

一名黑甲侍衛恭恭敬敬地遞上鶴氅。

君晟接過,為自己系上。

逃出來的賓客們大多乘車離去,譚萱斕的車還停在岸邊。

子從車裏走出,快步來到君晟面前,“可有傷?”

君晟淡瞥一眼,沒提背上的傷勢,屏退周圍的侍從,“娘娘安排的?”

周遭無其他人,譚萱斕一笑,“你總是避我不見,我只能自己謀劃了。”

“娘娘今夜樓,以試險,是為了洗嫌疑吧。”

今夜風大,掩人耳目,掩蓋了調轉燃放煙火方向的貓膩。

譚萱斕不答反問:“你既已察覺,要供出我嗎?”

君晟邊走向自己的車駕,邊擰去袖上的水,“太師府對臣有養育之恩,娘娘與太師府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于于理,臣沒必要拆穿你。”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