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梟虎 良人伴 義無反顧

《梟虎》 良人伴 義無反顧

良人伴義無反顧

瞧著這一家四口溫馨團聚的畫面,龔道榕一時覺著自己和莊邈顯得有些多餘了。

他左右琢磨了半晌,理出個頭緒來,倘若王妃和世子、郡王三人都被放回來照顧冀王,那瞧這意思是,朝廷八也是對讓一個病重的王爺千裏迢迢趕到江州去就藩這事于心不忍,準備給他再寬限一陣兒了?

既然如此,那他還擱這兒著什麽急啊?這不是皇上不急太監急麽。于是跟莊邈兩個人互相使了個眼,帶來的詔書也沒念,就道了聲告退先回去了。

待龔道榕出去了,趙虓才問起這將近一年時間裏母子三人在上京是怎麽過的。不必多言,母子三個與他一樣,亦是日日寢食難安,提心吊膽。兩個孩子起初還有些新鮮,久而久之就開始想家了,更不要說如何地思念父親,如何地為自己的前途到擔憂。兩人嘰嘰喳喳,又你一言我一語地描述起這回是如何化險為夷。

趙虓聽到保兒裝肚痛逃開衛兵去東宮的馬,終是噙著淚笑出來,“這辦法是誰想出的?”

保兒道:“是兒想的。”

寅兒附和:“保兒演得可像了,差點兒將我都騙過去,更不要說醫丞和那兩軍。兒還給他們塞了兩粒金豆子,就是臨走前爹您特意給我的那一把,兒都用來打點這些軍們了。”

趙虓稱贊兩個兒子沒辜負他一番厚,又好奇問保兒:“你們回來那陣上京的天氣已涼了吧,你能裝肚子痛,那一的汗又是怎麽裝出來的?”

保兒有些赧然:“兒自小就是一張就容易冒汗,那會兒急,兒就迫自己回想學堂上先生問兒,兒卻答不上來問題的景,自然急得滿頭大汗了。”

趙虓不由大笑:“關鍵時候還能想到利用自己的弱點,你倒是個機智的。像你爹我。”

Advertisement

寧悠他手,道:“您還說呢,在京城知道您病了,妾是心焦如焚之餘,又幾分慶幸。倒不想您這老病如今竟然幫上了忙。”

“也算因禍得福了吧。”趙虓,忽然地才發現頸邊一道新鮮傷痕,忙拉湊近細瞧,擰眉道:“這是怎麽?”

寧悠躲開些,不願再提:“您就別問了。”

他急:“怎能不問!?誰對你如此?”

“您知道了如何,難道還能沖回上京去為妾出氣麽?妾既已平安回來了,就勿深究了。”

趙虓無言反駁,眼裏的熱意像能將融化了,拉過的手到邊吻著,將再度攬到懷裏,讓靠在自己肩膀上,“是我的不是,讓你和兒子了這般多的苦。”

“您別這樣說,如今咱們一家人又團聚了,只要咱們在一起,其他的都不重要。”

趙虓嘆一聲,一顆心是百轉千回,“是啊,你們能回來,這是天不絕我趙虓。有你們在我邊,我還何懼何畏?”

一年了,趙虓旁空、夜夜孤枕,對寧悠早已是想得肝膽俱痛,直發誓若回來了,此生便再不要與如此分離。到了夜裏頭,哪怕這老病才剛好一點兒,也抵不過對蝕骨灼心的盼,上的痛苦、心裏的憂慮什麽也都顧不及了、拋卻了,腦海裏、眼裏此刻只剩下一個

夫妻倆連燈火都顧不得熄,迫不及待地重重吻在一起,相擁著火急火燎地扯了彼此的衫,幹柴烈火地倒在了榻上。

這一宿,鴛鴦頸,抵死纏綿。

忙活幾趟了深更,趙虓沒個饜足還要再來,卻忽然一下子熱得如火燒心,汗湧而下,不得已才只好放開,又去泡冰桶解火。

寧悠才知道後悔,待他回來,不免連連自責:“都怪妾沒勸你收著些,人家醫正早都提醒過了,您這病發作的時候最是忌諱行房的。”

Advertisement

趙虓才不在意,又急急回了榻上把摟到了懷裏,怎麽也膩不夠似的道:“我樂意。”

寧悠拿他無法:“您也不是大小夥子了,多大歲數了,還樂意?再這麽地任,再不仔細惜著您這子,沒一副好板,拿什麽與他們鬥?拿什麽護著妾和兒子們?”

趙虓覺說得有理,但就是:“我子好著呢,一點小病而已,有什麽大不了的。”

寧悠不與他爭,眼下還有嚴峻的事要論:“今兒這龔道榕過來,便是催促您去江州吧?他暫是回去了,後邊又怎麽辦?”

“能拖一日是一日,待拖到拖不下去那日……”

便是舉兵了。

“咱們手上現有多兵馬?”

趙虓道:“真正歸我差遣,只有上直衛兩千餘人,長廷三衛一萬餘人。”

“也就是,總共只有一萬出頭?”

“是啊。”

己方只有一萬來人,順安駐守的軍有多呢?將近四萬。更不要說朝廷還調走了冀軍五萬人,鄧宗澤手下帶著軍兩萬人在建孜駐紮防備,可以隨時支援。這樣的境下起兵,真有幾分勝算嗎?上直衛和長廷衛的將士,得每人都能以一當百,恐怕才有贏下的可能。

又問:“那我們有多、糧草?”

趙虓苦笑一聲,“準備了這幾個月,勉強打出了千把刀槍,萬把支箭。糧草也就只夠一到二月罷了。”

就這麽些,能夠他們撐幾場仗?

寧悠便不再問了,再問下去只會讓自己更加悲觀而已。

與趙虓不同,事事總喜歡有計劃、有籌備,心裏踏實了才去做,趙虓卻是個妥妥的行派。許多事若讓來看,就那樣草率是必不會功的,但趙虓卻總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都到了如今這地步了,再要事事周全已是斷然不可能的,不論前路險峻幾何,也只有拿命去賭了。

Advertisement

趙虓看看:“是不是頓時就對我這荒唐丈夫沒了信心了?”

寧悠道:“您才說錯了,恰是更有信心了。”

“為何啊?”

“你與我,連同諸將士,如今已是徹底沒了退路,這才真正置之死地而後生。若真準備得萬般充足才敢舉兵,那證明還是貪生怕死。貪生怕死之徒,又能什麽事?”

趙虓苦笑一聲,“你總如此安我。可是我卻還是得說句實話,咱們這一舉兵,可就真的開弓沒有回頭箭,別無抉擇,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這條路的前頭是什麽等著,沒人知道。你當真願陪著我麽?”

“妾與您是夫妻一,不陪著您,還有別的選擇麽?”

“倒也是。”

寧悠本是調侃一句,活泛一下略有些凝重的氣氛,但見他竟是真有些失落,便偎進他懷裏,“縱是赴死,只要是與您相伴,妾也心甘願。”

趙虓摟,吻在發頂,“往後再不許言與我赴死之類的話。”

不知為何,同樣的話聽得別人說是惡心,從他口中說出來卻歡喜耳順。聽他這樣有些專制地斥責自己,因他才是真正,為想著。

“妾如此說只是為您寬心……”

他卻認真:“那也不許。便是我死,也會護你命。為了你和兒子,哪怕只有千萬分之一的可能,我也要給你們母子生的機會。”

寧悠鼻腔一酸,淚落下來。

趙虓的臉頰,也有些哽咽,卻是給鼓勁兒:“堅強些,不哭了。往後我是你的天,你做我的地,我護著你、你撐著我,我們夫妻二人同心相伴,定能一往無前,功千古。”

“堅強些”,這個父親曾經最說的三個字,如今又像接力似的換了趙虓來對說。

從這一刻起,是生是死,王敗寇,是改寫歷史還是被釘在造反的恥辱柱上遭後世的唾罵,有何重要?人生一遭,得如此人相伴,還有什麽不能義無反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