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梟虎 滿周歲 大宴賓客

《梟虎》 滿周歲 大宴賓客

滿周歲 大宴賓客

說來,這涼房還真是布置的很得寧悠心意,哪怕不是為了做那事,單是陪趙虓在裏邊讀讀書,吹著夏日的暖風,抱著兒子賞賞湖景和荷花也足夠怡人愜意了。

幾日來四面的簾子總是放下來遮著的,今兒辦完事,寧悠整好衫,便將兩側的簾子拉了起來,讓湖上的清風攜著花香吹進來。

趙虓則是懶得整理,見拉起簾子來,也無甚所謂,側躺在羅漢床上瞧睡得正的兒子。

寧悠瞥他一眼,領敞著也不扣,著一片黝黑膛,實是看不下去地上前給他攏著:“您也注意些麽,妾簾子都拉開了。”

“我就是打赤膊有人敢說我?”

“馮李二位可敢。”

他嗤聲,倒是乖乖把領整了整。

寧悠笑,“您也怕他兩位規諷啊?這幾日妾還以為您都不在意這些個了。”掃一眼寅兒,面上有些紅,“方才兒子還醒著呢就猴急地辦事,也就虧得他小,還不懂這些。”

“就趁他小才領他在這兒,大了誰帶他,跟這兒礙事。”

“有您這麽當爹的?”

“我爹可不就這麽的?我三歲的時候還和泥呢,可四五歲就開始習武健了。我娘又不好,哪有人管我啊?他小子不比我小時候有福得多。咱們就好好培養教育他一個,等往後有了老二老三了,就讓他這當兄長的帶著照顧。”

寧悠了靸鞋偎上榻,“您倒是想得省事。”

趙虓把摟過去,“這不好麽?老大照顧弟弟們,天經地義。”

可是出生皇家的兄弟,爭名逐利的,哪能像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樣相互關照扶持呢。您的二哥時照顧您,如今呢?兩個人還能有親兄弟的淳樸麽?寧悠心裏這樣想著,但卻是萬萬不敢在他面前說出來的。

Advertisement

想起一直沒顧上跟他說的大寺偶遇,便轉了話鋒道:“妾這次回京城,去大寺為母親誦經時上一個怪和尚。”

“怎麽個怪法兒?”

“我與他不過頭回見面,他便認出我來,還與我說憂心之事不日便可化解。我覺他狂言妄語,敷衍過去沒有理會,誰曾想不幾日父上果然將咱們將士的錢餉賞賜下來。”

趙虓不以為然地笑笑,“許就是歪打誤著地那麽一說,就上了。”

寧悠見他回應并不熱絡,知道他這也就是礙著的面子才如此說。他向來厭煩裝神弄鬼之人,兩年多前有人推薦一名西門宗卓的奇人給他,說這人自小學習幻,頗有幾分本領。趙虓見後,那人表演了一出奇戲“水火”。

當時張德謙和親衛將領們都在,看了都覺頗有些神奇。這若是換了其他主上,興許要把這人喜得不,再不濟也得是予以重用。畢竟以,以火毫發無損,這讓軍士學會了上戰場豈不所向披靡?

但趙虓當時就覺他這不過變戲法罷了,端不上臺面來,只笑笑作罷,將人遣走了。

想起這遭,便問他:“您該不會是以為妾要給您舉薦什麽奇技巧之人吧?”

他果然道:“難道不是?”

“也非如您想得那般。他一番論道卻還頗為高深。”寧悠便將寂行當日高論原封不地講給他聽,又提及了住持大德對他的評價以及他此前在南法華寺事跡。

他聽完挑挑眉,只有四字:“一介狂僧。”

“我起初也覺得他狂傲孤高,但回來路上越想,越莫名覺得他應該會得您欣賞。”

“得了吧。”趙虓連連擺手,“伺候不了這般人。”

“您可把陳公護得什麽似的。”

Advertisement

他苦笑聲,“一個他折騰我還不夠啊?”

“當然不夠。藩國這般多事務,王府僅張公、陳公二人建言獻策還是太不足了。妾這些日看,他們二人也是辛苦,況陳公也只擅軍務,在治國安邦上頭多有些力有不逮。您也需要開言納諫,廣招賢才才是。”

“你這說法我認同。可他寥寥數語,你便覺得他一個普通和尚,就有安邦之才了?”

“倒也不是。只是覺得他想法別一格,有種不條條框框約束的跳。這樣的人往往不是鬼才就是瘋子,若真是鬼才,能為您所用,豈不是件善事麽。”

“究竟如何,見面一試深淺便知。只不過他如今還在京城的話,我如何得見他?”

“他四海游歷,行無定所,也不知會去向何方。只不過走前特意給我留話,說有緣必會再見。”

趙虓置之一笑,“這和尚,神神叨叨的。”

冀北之地,酷暑雖難熬,但到底是比南方要好得多,熱得日子也的多。順安今年難得雨水多了不,農民倍歡喜,但相隔百裏外的甑城卻遭了殃。一連下了三四場暴雨,沖毀澹州一段運河,致幾千畝良田被淹損。

趙虓帶著邱士釗和幾千軍士抗洪賑災,忙了兩個多月,才是把災民安置妥當,又整修加固堤壩,恢複耕種。待這波災過去,夏天也過完了。

夏暑一消,寅兒周歲,抓周時左手抓了只小石馬,右手抓了把寧翊送的小木劍,其他的書本、筆、笏板則是看也不看一眼。這可把趙虓給高興壞了,大手一揮便令人大擺宴席,非得為此慶祝一番不

順安幾司衙署的長錢渚、蔣墨,喻覲、韓修竹、劉詩甫、宋捷等人,都指揮使朱雍、指揮副使唐文進、僉事左雲廷、于仲霆,以及王府衙長史司馮國棟、李文星、都相司張德謙、陳棠及其他府、世子所府教授等人,長廷三衛、上直衛諸將領,全都被邀請到府裏來吃酒。

Advertisement

趙虓在前邊宴請群臣,寧悠則在後府招待這些員將領的夫人們和小姐們。

寧悠年紀尚輕,這些夫人們則大多歲數大著。所以哪怕居高位,也自始至終謙恭有禮。尤其對年長的錢渚、蔣墨兩位夫人,更是噓寒問暖,關懷備至。

一見面,便是詢問近來天氣轉冷,諸位夫人是否注意添寒。又對剛隨蔣墨調任過來不久的蔣夫人特別關切,北方秋涼乍冷,問可還習慣。

蔣夫人寵若驚道:“勞王妃您記掛著,妾在順安還真是蠻適應的。冀北不僅氣候宜人,風景更是雄渾廣闊。前些日出行,遠眺群山蒼茫,層林盡染,堪稱壯詩意之韻,實在讓妾這自小長在江南的婦人開了眼界。”

寧悠笑笑:“說來也有趣,我母親也是南方人,可我卻一日都沒在南方生活過。打小就在北方長大。”

錢夫人道:“難怪王妃您上頗有些南方子的嫻靜與婉,又兼之北方子的韌與直率。二者相契,實在宛若天。”

這樣場合,吹捧與奉承自來是不了的,寧悠對這樣恭維的漂亮話也從來只是含笑接納,并不回應。

開席後,道:“今兒這宴席,雖說是為世子周歲慶賀,但諸位大人們、夫人們到府上來恭賀,我與殿下念至深,是以亦想借此機會答謝、勞各位。男人們在外為冀北、邊塞百姓殫竭慮,咱們人們宅亦是辛苦。今日既有個機會大家坐在一,咱們就不必拘泥,放松放松,難得自在一回吧。”

率先端起杯來,夫人們也都跟上,氣氛這般也就活絡了不,幾個格直率的婦人也一掃拘謹,笑盈盈地接著的話聊開來。

這樣場合往往得靠酒助興,否則一桌人大眼瞪小眼,都不好意思開口聊天,那場面自然冷清尷尬。但只要幾杯酒下肚,一喝得面紅興,話題也就多起來,談論也滔滔不絕起來。

當然,人的酒桌與男人還是本質不同的。夫人們再喝,也矜持著,絕不會像前頭那幾桌那樣喝得東倒西歪,行酒令的行酒令,吹牛的吹牛,詩作賦的甚是還起朗聲誦讀起來。

寧悠的酒量不好,又要主持局面,便不敢喝多了,小飲兩杯聊表心意。

待宴席散去,將夫人們一一送回,又在後院門前等著接趙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