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梟虎 心忐忑 避而不見

《梟虎》 心忐忑 避而不見

心忐忑避而不見

寧悠并不想理會寧武,不管他是揶揄嘲諷也好,妒忌生怨也罷,自充耳不聞,與父親和姨娘進了門去,和樂融融一片。

寧武自討個沒趣,父母親也懶得對他搭理,他便默默跟在一旁,看著寧悠與家人言笑晏晏,不再出聲了。

傍晚舅舅一家過來,小舅董惕守和舅母楊氏、二房文氏,領著表哥董仁城和表嫂蘇氏,兩個表妹,才五歲多些的表弟董仁堅,一歲多的外甥,熱熱鬧鬧地跟們一家湊了一桌。這還是寧悠親兩年以來頭一回一家人湊這麽齊整,坐在一

小舅最初是父親帶在邊起義的,他讀書還,卻實在不是什麽帶兵的材料,父親就安排他在軍中做些後勤調度一類的活計。今上稱王時,命他為河東軍兵馬曹判、轉運副使,後來他又調任雲州衛轉運使,回到京城後累如今的兵部員外郎。

表哥董仁城則是走了寧翊原不願走的路,被今上點為勳衛帶刀侍從,在外廷當差。

董仁城自小也與寧悠和寧武玩兒在一,不像寧武總欺負,他卻是個古道熱腸的子,很有長兄風範地攔著寧武,還對他說對待弟妹應當呵護友。寧武不服氣,便將矛頭轉向他,這哥倆因此總是鬧到打作一團。

如今三個玩伴都大了,各自了家,也有了各自的兒。寧武家的長子都兩歲多了,聽說去年又抱了小的。董仁城比寧武歲數小,親也晚些,這才剛有的兒子。

寧悠見著表嫂抱著小外甥,惹人心得很,便挨著坐在一起,逗著小家夥喊表姑,說些喂養育上的私房話。

不大會兒董仁城探過頭來,問:“殿下可幫著你帶兒子麽?”

寧悠道:“自然幫著帶,那是他親兒子,他不帶誰帶?”

Advertisement

蘇氏便順水推舟地提醒:“你瞧,人家殿下藩國事務那般忙碌,還在外帶兵,回到府裏照舊是幫著帶兒子的。你卻總是見天往外跑,和你那幫子朋友兄弟喝酒玩樂,不知回來陪陪兒子。”

寧悠心說得虧沒讓寧翊去外廷當差,看看,這進去了果然是每日閑得無所事事。尤其表哥這喜歡廣朋友的,可不是被拉著一道墮落了。

董仁城鼻子,沒吭氣。

舅母問:“鹿兒,怎麽不等世子大些帶著一起回來,也讓我們瞧瞧小家夥。”

寧悠解釋了原委,這次主要是為著回來探陛下和母後的,所以不宜耽擱那麽久。待往後有機會,再帶著寅兒一起回來看親人。

一直沒說話的寧武忽然上一句:“下次回來,哼,不知道什麽時候了。”

他坐在對面,寧悠視線投過去,本想向他表明自己的不快,他卻不與對視。

父親沖他道:“好了老二,你兄妹倆私下裏吵吵鬧鬧去,一家子都在,說這些不中聽的話。”

寧武這個混不吝,居然是頂道:“我說錯了麽?嫁到那邊塞之地,嫁給那麽個……”

父親見他又要口出狂言,一拍桌子喝止道:“夠了!”

小舅忙是出言圓場,“哎呀,好了好了,好容易咱們全家人聚在一,鹿兒也難得回來,都開開心心的。召威,你就說兩句、氣你爹兩回吧,大老遠跑回來,總惹你爹這般生氣,哪像個長子的樣兒啊。”

兩個長輩都發了話,寧武才是消停了。

可寧悠心裏卻很是不痛快。

與寧武這也兩年多沒見了,親時人家要長兄相送,他非是不從,最後是寧翊把從府裏送出去的。親禮自始至終都沒見過他的影子,這便是口口聲聲疼的兄長的做派麽?

Advertisement

一晃兩年了,難得見上一回,為何他心裏這個坎兒還過不去,這疙瘩還沒解開?他自己過不去便罷了,何故非得拿到臺面上來,惹得一家子都陪他不歡喜?真個自私、稚!

寧悠氣著他,不這晚上家宴全程再沒看過他一眼,就這幾日回來,也是躲在後院孝順姨娘不出去。

父親若在書房,便過去伺候,為他按按肩,捶捶背,跟他講講外孫和趙虓的事。若他在前頭,能見著寧武的場合,就一律避著。

這日休沐,便在書房研著墨,陪父親寫字。本說著旁的事,他忽然問:“我怎看你這些天老躲著你二哥?是那日他口不擇言,惹著你了,你生他的氣呢?”

寧悠能怎麽說?只得敷衍地嗯了聲。

“他打小不就跟你這麽鬧騰著,惹你也是關心你嘛。這回是聽說你回京,特意告假回來看你的。你氣消了就去見見他,省得他頂著一張臭臉天天在我跟前晃悠著。”

父親哪裏知道他惹的緣由是什麽?還像小時候那樣鬥、打鬧麽?若真是如此倒好了。

寧悠問:“他是怎知道我回來的?您給他去信說了?”

寧桂勇瀟灑落筆,走筆如龍地寫完一個大字,“我閑的跟他說這些。”

那還能有誰,只有太子給他通風報信了。比起趙虓,他跟太子兩個的關系卻好得多,不單單是好,以前更簡直可說是鞍前馬後,跟屁蟲似的。

寧悠忍不住蹙了眉,心煩意間,定睛看父親寫的,卻是個“靜”字。

便令自己靜下來,欣賞了一會兒,道:“爹,您這字寫得越來越有味道了。”

寧桂勇卻擺擺手:“嗐,瞎寫。你爹我一介人,拿起筆來練字也沒有多年,還差得遠呢。”

Advertisement

寧悠想起趙虓似乎也說過這話,忍不住笑:“目前看著,您比殿下是寫得好多了。”

“不敢不敢,我哪兒能排到他前頭去。”

他們岳丈和婿兩個相起來有趣得很,對彼此是一個塞著一個的謙虛恭敬。父親對趙虓是以臣禮侍之,趙虓則是誠惶誠恐地卑謙。只要見面,那必是點頭哈腰,岳父泰山長、岳父泰山短地喊著。這般恭,尊敬,實在無可指摘。

趙虓對的家人更是一向不錯,哪怕登基後并未在場上予以重用,可該的爵位,俸祿和榮華卻是一點不,甚是可算絕無僅有的。

尤其對寧武,他多次說話做事不給趙虓留面子,趙虓都不曾計較過,後來也無非就是將他支得遠了些罷了。爵不降、俸祿反升,這對一帝王來說簡直是山海般寬廣的襟了。

所以寧武到底是在挑趙虓的什麽病?還是真就是如同到的那樣,他竟置們之間手足緣于不顧,了那不該有的心思?

寧悠兩世都沒搞清過這個問題,也沒想搞清過,可總這麽逃避、躲著不面對,它便不存在了麽?

于心裏,還是希寧武這個當大舅哥的,能真正認可、順從趙虓這個妹夫。畢竟他將來是要登上皇位的,寧武總這麽鬧不對付著,誰敢說這世趙虓還能不能忍?

他不為自己打算,總要為膝下的子孫計較吧?這個當妹妹的,當姑姑的,又能坐視不理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