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王謀反,加之叛國大罪,理應抄家,全家當斬,但念在眷與稚子無辜,涉事者殺,無辜者貶為庶人,遷出鹿王府,其黨羽涉及通敵、謀反者,殺之,無辜者罷。”
“安王……安王無召宮,但念在邊關戰功,以及朕當初承諾寬恕他一人死罪,便不再追究,從宗室過繼一子在他名下,襲安王爵,供奉香火。”
張丞相和關大人都是一驚,沒想到永明帝突然仁慈。
是的,仁慈。
這個旨意就算是仁慈了。
安王的罪也歸在無召宮,而不是謀反上。
安王出京之前求了“免一人死罪”,沒想到如今這愿落在他自己上。
容昭倒是不意外。
安王沒死,永明帝未必寬恕他。
但已經失去的兒子是不會威脅他的……
永明帝劇烈咳嗽,再次咳出,小黃門給他拍著口,太醫滿臉擔憂。
咳嗽過后,他的呼吸困難,聲音幾乎不可聞,卻艱難說出——
“接皇孫謹王回宮,冊封太子。”
嘩啦啦,從張丞相開始,跪了滿地。
太子已定。
這場鬧劇終于結束。
這道圣旨寫得很快,沒有任何人異議,如今朝堂上的員,不是暗里的謹王黨,就是已經厭倦爭斗。
張丞相親自拿著圣旨,一行人走出殿門。
朝漫天,又是新的一天。
-
謹王被冊封為太子,但并未舉辦任何儀式,永明帝病得越發嚴重,時常昏迷不醒,這種況下,太子做主取消大典。
鹿王黨和安王黨的后續事很多,還有邊關的事,太子十分忙碌。
永明帝倒下,太子是名正言順理這些事的人。
朝會都在永明帝的寢殿召開。
永明帝時常昏厥,所以是太子主持他們殿商議國事。
因著不是正經朝會,員都比較隨意。
張丞相如今也不大好,今日就并未到場。
這段時間他們都在太子手上干活,員們都十分滿意,如今的太子在理國事上面,與先太子仿佛。
所以哪怕皇上病重,朝中大事,依舊井井有條。
今日是有一樁大事商談。
吏部尚書道:“殿下,如今朝廷許多位置上缺人,是否要舉薦一批新的員朝為?”
一下子清理安王黨和鹿王黨兩個派系,還有之前倒下的寧王黨。
朝廷是真缺人了。
裴懷悲同意:“是當舉薦一批新的員,由皇爺爺過目。”
頓了頓,他又道:“只是,這次需要的員不,恐怕舉薦范圍要擴大些。”
這是不許大家族壟斷!
世家是被拔除了不,但還有許多。
而且,宦世家,朝中有人,舉薦的多半也是他們,太子想要他們擴大范圍,給其他人機會。
員們沉片刻,倒是沒有反對。
這時,一道人影從外面走進來,這不是正規朝會,偶爾有人進出也正常,并不引人注意。
但這人不同,這人什麼時候出現都很引人注意。
——容昭。
抬手行禮:“見過太子殿下。”
裴懷悲角揚了揚,抬手虛扶:“太傅,莫要多禮。”
他正要開口讓人再搬把椅子,就見有人趕站起來,給容昭空出一個位置。
容昭擺擺手,并未坐下。
就站在殿前,笑道:“聽聞殿下與諸位大人正在議論選之事,可是有何為難?”
滿朝文武面面相覷。
這話……有點悉啊?
怎麼覺得這丫頭又要一腳了?
選,怎麼摻和?
劉婉君緩緩開口:“太傅,這次選數量不,殿下希擴大范圍……不知太傅有何建議?”
容昭頓時輕笑,看了劉婉君一眼。
也對回以溫一笑。
真配合呀。
容昭收回視線,清了清嗓子,一臉嚴肅:“臣倒真有個好辦法。”
--------------------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見。
(……弱弱說一句,別罵我戲寫得不好……)
(這目前也沒戲啊?都是單箭頭……)
第138章 科舉
裴懷悲立刻道:“哦?什麼法子?”
容昭滿臉笑容, 角上揚:“太子,諸位大人,還記得臣選拔報社編輯以及銀行行長之法嗎?”
眾人一愣。
還是越發蒼老的徐尚書開口:“是那考試之法?”
容昭頷首:“對, 適合做什麼,有多能力,考一考,將答卷放在一起對比, 不就盡可知嗎?”
這倒是一目了然!
然而有人依舊皺眉, 遲疑道;“若是沒能答好……”
容昭理所當然:“這又不是只靠答卷選人,當然還要見人, 答完卷之后,排除一塌糊涂之人,將剩下人帶到我們面前,對比考卷回答問題, 豈不妙哉?”
在場人忍不住點頭。
確實是個好辦法, 同樣的問題不同的人答, 倒是能先篩掉不合適的。
“一則, 從無此等選先例,二則,若是一有才之人, 沒答好考卷,沒能面圣,豈不是就錯過了做?”還是有人提出異議。
容昭看向他,微微笑:“銀行行長不是嗎?”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