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這些問題,趙俊臣早在潞安府之時,就已是想到了應對之策,此時見德慶皇帝詢問,亦是信心十足。
“先說著第一個問題。”趙俊臣輕輕揮著手中折子,說道:“在許多朝中大臣看來,陛下南巡純屬面子功夫,并無實際意義,這實在是迂腐之語、陳舊之思,我大明疆域廣闊,正所謂天高皇帝遠,最是容易鬧出各種問題,而浙江安徽等地,又是我朝鹽糧重鎮,更是不得有失,正需要陛下南巡,巡視地方,強調帝王存在,傳播帝王威儀,讓地方員與地方耆老由此而對朝廷心存敬畏,加強中樞與地方之聯系,了解百姓民生與疾苦,難道不正是南巡的意義所在?為了這些意義,難道為南巡花上三五十萬兩銀子還算多嗎?”
頓了頓后,趙俊臣繼續說道:“陛下南巡,實為憂國民之心,若日后還有人敢以‘南巡并無實際意義’為理由,阻礙陛下南巡,陛下大可以直接把他拿下問罪,或是藐視君上用心良苦,乃大不敬之罪,或是別有用心,瞞地方況,更是謀逆大罪。”
聽趙俊臣這麼說,德慶皇帝微微點頭表示贊賞。
雖然德慶皇帝很清楚,他之所以南巡,只是因為皇宮呆膩了,想去江南山明水秀之地走走散心罷了,哪里想過這麼多事?
不過這些冠冕堂皇的話,不管在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都是不可或缺,所以德慶皇帝亦是把這些話語暗暗記在心中,等著日后用來反駁朝中眾臣,類似的理由他也能想出許多來,卻沒法像趙俊臣這樣說得漂亮。
不過,實際的銀錢問題沒能解決,一切都只是紙上之言,所以德慶皇帝雖然點頭表示了贊賞,卻并沒有多說什麼,只是示意趙俊臣繼續說下去。
而見到德慶皇帝的神,趙俊臣亦是明白了關鍵所在,所以也加快了語速,繼續說道:“至于第二個理由,稱陛下為天子,就應該坐鎮京城,不可輕離,否則容易就容易生出子,在臣看來,更是可笑,這天下都是陛下的,難道陛下想去地方都不可以?若是陛下一旦離京,天下就會生出子,那究竟是陛下的問題?還是臣子的問題?更何況,關于國家建設,朝中諸般觀點,相爭相斗,各有各的道理,陛下不去地方實際了解一番,又如何能制定國策?難道僅僅聽信臣子的一面之詞?古往今來,所有昏君聵主,皆是不了解民生國,被臣子欺瞞之君王,陛下您英明神武,又民如子,又豈能僅僅坐在紫城中任由臣子擺布?陛下為帝王,就應該獨斷乾坤,依臣看來,那些臣子之所以反對陛下巡視地方,怕是用心可疑。”
聽趙俊臣這麼說,德慶皇帝又是點頭不已。
趙俊臣之言,馬屁拍的恰到好,正合了德慶皇帝自詡圣君、好大喜功的子,再想到這些日子以來滿朝文武的反對,不由的,竟是讓德慶皇帝產生了“滿朝臣子無數,唯有趙俊臣深知朕心”之慨。
而此時,趙俊臣亦終于說到了阻礙南巡的關鍵所在。
“至于第三個問題,即南巡勞師眾驚擾民力的問題,以及第四個問題,即南巡耗費巨大但戶部銀錢不足的問題,其實是一分二、二合一的問題,歸結底,朝中大臣們的這兩個觀點,可歸納為四個字,即勞民傷財。雖略有道理,但在臣看來,只要變通一番,亦是頗容易解決。”
聽趙俊臣這麼說,德慶皇帝亦是來了神,瞪了趙俊臣一眼后,道:“莫給朕繞關子,快快說來。”
他之所以急招趙俊臣回京,就是為了用趙俊臣的理財之,解決這些問題。
雖然德慶皇帝催促,但趙俊臣卻沒有急著回答,反而向德慶皇帝問道:“陛下,恕臣冒昧的先問一句,陛下南巡之時,難道就必須要住在行宮之中嗎?陛下真的想住行宮嗎?”
德慶皇帝眉頭微皺,問道:“怎麼說?”
趙俊臣說道:“依臣看來,陛下這次南巡,雖說是為國為民,為了江山社稷,但未嘗不可以順便在江南散散心。”
趙俊臣口中的“未嘗”、“順便”,其實就是德慶皇帝南巡的主要心思,當
然趙俊臣不會明說。
見德慶皇帝點頭,趙俊臣繼續說道:“既然如此,陛下又何必刻意住在行宮之中?行宮雖然建造的豪華大氣,可顯皇家氣派,但不管是巡視,還是游玩,皆是不便,且行宮的各建設,與陛下的紫城又有何區別?又哪有新鮮可談?千篇一律,又哪里能讓陛下散心?”
看德慶皇帝似乎明白了一些,趙俊臣繼續說道:“與行宮相比,江南園林,向來是江南之地最大的特與景,素有‘城中山林’之譽,以水景、古樹、花木、疊石為主,巧于借景,素雅而富于野趣,造園如作詩文,必使其曲折有法,與宮廷景相比,卻是另有一番味道,陛下想來是有見到的。”
見德慶皇帝面向往之,趙俊臣笑道:“既然如此,陛下您又何必非要住在行宮之中?若是南巡之時,住在那江南園林之中,豈不是更好?”
德慶皇帝問道:“你是說,不建行宮,改建園林?”
趙俊臣笑著搖頭道:“臣雖有此心,為陛下您建一江南園林風格的行宮,然而園林之建造,怕是耗費還在行宮之上且不談,那建造園林的時間,更遠遠要超過建造行宮許多,沒三五年的功夫,是無法形的,又哪里能來得及?更何況,江南園林之,盡在那些私人園林之中,臣的意思是,陛下南巡,大可不住行宮,而是住在江南現有的那幾著名園林之中。”
見德慶皇帝略有猶豫,趙俊臣繼續說道:“臣計算過了,陛下南巡,就算能省擇省,也需要三五十萬兩白銀,在其中,行宮的建造與修繕,占了最大頭,至需要十五萬兩銀子,若是陛下改住江南園林,這一大筆銀子,或是大可省去,或是可用在增加陛下儀仗之上。”
頓了頓后,趙俊臣繼續說道:“而那些江南著名園林,如今大都掌握在那些江南富豪手中,陛下若想要住進,自是他們的榮幸,那些人可是有錢的很,到時候,只要臣對他們稍加暗示,為了爭取陛下住之資格,這些富豪又豈會吝嗇?到時候,別說三五十萬兩銀子的費用,就算是再翻上一倍,怕也沒有問題。”
住別人的房子,還要別人倒銀錢,看似荒謬,但趙俊臣說的理所當然,德慶皇帝聽得也是理所當然,連連點頭。
而趙俊臣的話還沒有說完:“如此一來,陛下南巡,完全可以不耗費戶部銀錢,甚至還能增加庫收,既然如此,又如何有耗費巨大戶部銀錢不足之憂?至于勞民,亦主要是因為建設行宮時的征集民力、占用民宅,若是陛下住在那些江南園林之中,又豈會驚擾民力?反而陛下您南巡之時,諸般采購,還會增加百姓收,既是如此,又如何會勞民傷財?”
聽到趙俊臣說了這麼多,德慶皇帝終于被說服了,想到自己南巡自在之余,不僅能為國家創收,還能讓百姓致富,實乃是千古未有之舉,不由得意大笑,道:“世人皆言俊臣你理財之天下第一,朕今日終于信矣!!”
趙俊臣笑道:“那還不是因為陛下識人之明,用人有道?若不是陛下,臣如今怕還只是個落魄書生罷了。”
聽趙俊臣這麼說,德慶皇帝愈加的得意了,對于趙俊臣,德慶皇帝在這一刻滿意至極。
………
德慶皇帝去了心病后,興致頗高,又與趙俊臣談了許久,趙俊臣趁機把四川鹽務改革以及為為劉長安請功的折子呈了上去。
四川鹽務改革關系重大,德慶皇帝只是謹慎支持,同意放到朝中討論,至于劉長安的請功折子,德慶皇帝卻只是看了一眼后就恩準了。
又與德慶皇帝談了一些閑話,趙俊臣見德慶皇帝面現疲,就知趣的告辭了。
然而,剛剛離開養心殿,趙俊臣就看到,太子朱和堉正在一群太監的前呼后擁之下,向著養心殿走來。
~~~~~~~~~~~~~~~~~~~~~~~~~~~~~~~~~~~~~~~~
PS:三江票,蟲子現在排名第二,而且快被第三名趕上了,求支援。另,繼續厚求推薦和收藏。
曾經,蘇晚晚被全網嘲沒禮貌耍大牌,是全網最不願讓自己愛豆合作的藝人。但突然有一天,蘇晚晚變了。一手古琴一手笛子一個比一個厲害 一支舞蹈艷冠古今 一手書法張揚大氣 就連性格……都和以前不一樣了 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只是一個從古代來的靈魂而已。一個為了實現夢想不斷努力,還不小心當上了團寵的靈魂。當總裁的大哥:妹妹,哥哥給你量身打造了一部電影!當影帝的二哥:妹妹,哥哥免費陪你演每一部劇!當電競冠軍的三哥:妹妹,哥哥帶你直播漲粉兒!被三個哥哥擠到一邊的某總裁:寶寶,你想要什麼我都給你,咱不跟哥哥玩兒了行嗎? (這文沒啥,甜就行了!)
江柔第一次看到那個男人是在審訊室里。落魄、沉默、陰鷙.狠辣的眼神,嘴角嘲諷的笑,但這人無疑又是好看的,哪怕已經四十了,眼角染上了細紋,依舊俊美非凡,很難想象他年輕那會兒是什麼模樣。這人叫黎宵,是警方追蹤了十一年的逃犯,這次能將他逮捕歸案,也…
作精江茉穿書了,穿成年代文里繼姐的對照組,兩人命運的分歧點從嫁人開始。繼姐是書中女主,搶了原身的婚約,嫁去軍區大院,從此福星高照,風生水起,過得幸福如意。而原身,嫁給了隔壁村的糙漢。雖然糙漢以后會發家致富,賺大把大把票子。可原身嫌他只會賺錢…
李青穿越明初,機緣巧合下拜張邋遢為師,一直過著清閑日子。 恰逢馬皇后病重,御醫束手無策,朱元璋為治好馬皇后,派錦衣衛尋找仙人張邋遢。 無良師父率先跑路,李青被錦衣衛逮個正著,只能硬著頭皮進宮為大明皇后治病,至此開啟了他的大明之旅。 他曾經歷洪武一朝的血雨腥風,也曾卷入靖難之役的殘酷戰爭。 他看過永樂萬國來朝的風華,也見過仁宣之治的繁榮盛世。 他曾做過錦衣衛,也曾入閣拜相。 他戰過韃靼、瓦剌,也打過倭寇。 他與王陽明是摯交好友,也和唐伯虎游逛青樓、風流狎妓…… 他是一個被時間長河遺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