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句道歉。
五月初五,端節的時候,押送郭勤威頭顱的車隊,了長安。
端節,這一日,楚國屈原被臣所害,自沉于汨羅江,以殉國,也恰在這一日,自刎而亡的郭勤威,頭顱被送來長安,一切之中,如同冥冥注定。
裴觀岳就坐在西市酒肆,冷眼看著朱雀街上,百姓好奇圍著押送頭顱的車隊,指指點點,他清晰的聽到“敗將之將”、“恥辱”、“自刎”、“不失骨氣”這些議論,他面無表的,飲下一杯燒春酒。
面前似乎浮現當初兩個年分道揚鑣、擊掌為盟的場景:
“我此去長安,定能封侯拜相!”
“我此去邊關,定能登壇為將!”
“雖一展宏圖,也不會忘記兄弟義!”
前兩句話,都了真,他了三品尚書,他也了天威軍統帥,但最后那句話,卻了幻影。
裴觀岳金杯,來長安之前,他從未想過,長安是那般大,大到本沒他這個寒門子弟立足之地,那些世家公子,每一個都是穿金戴玉,無比尊貴,明明沒有尺寸之功,卻靠著家族蒙蔭登上高位,這到底,憑什麼?
長安的風霜,將年的意氣漸漸磨滅,最后留下的,只有蓬的野心和。
同樣是人,憑什麼他們能擁有的,他沒有?
既然無法改變污濁的世道,那就加吧,比他們更污濁,更不堪,良心,道義,全部都丟棄,只要能得到權力就好。
裴觀岳看著朱雀大街上,緩緩行著的車隊,他一字一句道:“勤威,你不要怪我,要怪,就怪你選了太后,而不是圣人。”
他斟了一杯酒,對著車隊的方向,緩緩灑下,縱然他明明知曉,車隊箱籠之中,裝的只是一個假頭顱。
他最后說道:“還有你最看重的崔舒,我馬上,送他下去陪你。”
第91章
蓬萊殿中, 宮燈搖曳,熏香裊裊,珠簾后, 太后倚在榻上,聽著黃門侍郎稟報, 說郭勤威的頭顱已經到了長安。
緩緩閉眼:“知道了。”
黃門侍郎試探問道:“頭顱如今正置于大理寺中, 太后需要讓盧淮呈上看看麼?”
誰都知道, 郭勤威乃是太后一手提拔的將領, 沒有太后支持, 郭勤威組建不了天威軍, 更無法做到安西都護府副都護的位置,可以說, 郭勤威是大周赫赫有名的一面旗幟,也是證明太后功績的一面旗幟。
郭勤威鎮守關道的時候,太后對其極其信任,要錢給錢,要兵給兵,如今郭勤威慘死, 首分離六年,所以黃門侍郎自然認為, 太后心中傷, 或許,會念起舊, 想看看郭勤威的頭顱。
但太后連眼睛都沒有睜開,只是漠然道:“無能之輩, 有何好看?”
黃門侍郎悚然一驚,他突然想起, 郭勤威除了是太后將外,還是太后被迫還政的罪魁禍首,若非六年前的落雁嶺一戰,如今朝堂之上,還是太后一手遮天,哪有盧裕民他們的立足之地?他這著實是揣錯了太后心意,黃門侍郎戰戰兢兢道:“臣不該提起郭勤威這個敗軍之將,臣有罪。”
他這句話,又無端惹惱了太后,太后冷聲道:“你是不是以為,吾很厭惡郭勤威?”
黃門侍郎懵了,他小聲道:“難道不是嗎?”
否則,怎麼會斥郭勤威是無能之輩。
太后已然不耐與他解釋,閉目不語,自從那日從佛堂回來后,脾氣愈發差了,黃門侍郎見太后不悅,心中更是害怕,他忽想起郭勤威頭顱了長安,代表崔珣叛國一案很快就要開審了,而數日前太后一個臠寵煽風點火,希太后殺了崔珣,結果反而被震怒的太后杖殺,黃門侍郎心想,太后或許是在惦記崔珣,所以這段時日才格外心不好,他于是道:“太后,崔卿還被囚于家中,盧黨這是想置他于死地,請太后準許臣前去崔相公府邸,商討解救之法。”
“解救?”太后卻嗤了一聲:“如果他自己都不能救自己,那這種廢,要來何用?”
黃門侍郎聽著,又是一懵,太后看起來并不是很想救崔珣,但,不是說崔珣是太后最喜的臠寵麼?這是怎麼回事?
仿佛是看出他心中疑問,太后終于緩緩睜開了眼睛,看著珠簾外年輕忠厚的黃門侍郎,忽嘆了口氣:“梁平,你做事穩妥,謹慎仔細,但揣上意,并非你所擅長,這黃門侍郎,不適合你,你去戶部任職吧,那里才合適你。”
梁平愣了愣,然后便熱淚盈眶起來,他的確不會揣上意,這黃門侍郎,雖然是他辛辛苦苦得來的職,但當上后真是痛苦萬分,而戶部不像黃門侍郎可以時時靠近天,可著實比較適合他,他激道:“謝太后。”
太后恩威并施,讓梁平對恩戴德,梁平謝恩之后,太后卻又說了句:“崔珣叛國一案,如何過堂?”
梁平道:“聽說,是準備鐐銬加,押進囚車,前往大理寺過堂,不過,盧淮不太同意,說是嫌犯,還沒定罪,不能這樣。”
太后輕笑:“盧淮,倒是個直臣。”
梁平道:“盧淮確實耿直,公私分明,但他一個人,也拗不過盧黨。”
他還有句話,沒敢說。
盧淮一個人,更拗不過圣人。
太后又閉上眼睛,久久未語,良久,才緩緩道:“泄憤泄了一個月,也夠了,還想把人往死里辱麼?”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