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軍事歷史 大靖梟雄 第105章 造船

《大靖梟雄》 第105章 造船

“來吧,你們從旁邊支個桌子,都別張!”

看到漁民們的反應,知道他們不敢靠太近,干脆就從旁邊吃好了。

“哇,這個什麼海蠣子長的丑,還好吃啊!”王彪連干一大盆,吃的不亦樂乎。

“你悠著點,小心竄鼻!”宋小川看了也是一陣頭大,海蠣子是好吃,但也不能這麼吃啊。

“這個八爪怪,好像比海蠣子還好吃!”韓芳吧唧吧唧,意猶未盡。

因為他們人太多了,抓的螃蟹明顯不夠吃。

“你可真會吃,要知道這玩意兒在京城比羊還貴!”

什麼!比羊還貴!

要知道大靖年間,羊可是非常貴的,要九百文錢才能買得到一斤。

比一個大活人的一年的人頭稅還要高,所以普通老百姓大都一輩子沒吃過羊

沒想到一個小小的螃蟹,竟然比羊還要貴。

“放心吃吧,反正咱又不花錢!”宋小川指了指大海的方向。

“哈哈哈……對啊,吃起來,吃完咱再撈!”

劉鐵柱反正有使不完的勁,恨不能把整條海岸線的礁石全都掀了,然后抓螃蟹吃。

宋小川沒管鹽田的事,其實鹽田一點都沒耽誤,已經全部打理好了。

漁民們本來就懂鹽田的管理,只是他們沒有販鹽權,不敢私自手。

私自制鹽和私自販鹽一樣,都是殺頭的罪。

如今這里了宋爵爺的封地,他們自然就是爵爺的人,爵爺讓干啥就干啥。

古法制鹽就是利用汐,把海水引進鹽田,讓太慢慢的曬。等到水蒸發掉了,底下的結晶就是鹽。

這個方法制鹽速度太慢,而且制出的海鹽有苦味。

宋小川改進了一下方法,讓他們在旁邊用石頭修很多個結晶池。

等海水蒸發的到一定濃度后在其中加調好的溶,這個析出的過程,會讓一些雜質沉底部。

Advertisement

把飽和鹵水引結晶池,將底下的雜質重新導回海里。

飽和鹵水在結晶池里,會逐漸變一塊塊的結晶鹽。.七

“這些鹽好白好干凈啊!”

漁民們也是第一次見到,一曬出來就這麼干凈的鹽。因為他們不懂,如何把海水里的可溶雜質析出來。

過濾掉泥沙只是第一步,析出那些可溶雜質,才是鹽口好的關鍵。

看著一袋袋鹽裝車,就跟看到一車車銀子似的,宋小川的心大好。

用馬車運鹽,效率有點低啊,費用也很高!

他這種方法雖然比買別人鹽提煉鹽,本要低一點,但還是不夠理想。

要是能用大船把鹽運到江州海口,再順著江水一路往西穿過江州運到慶州。

慶州跟濟州挨著,從那里再換馬車能節約很多本。

一輛馬車能拉一千五百多斤,去掉車和車軸、車等的三百多斤,能拉的貨也就一千多斤。

船就不一樣了,隨便一艘貨船就能載重幾百噸,換算過來有幾十萬斤。

用貨船拉一趟,等于馬車跑幾百上千趟。

要想長期做鹽的生意,不得不考慮運輸問題。

宋小川找漁民們問了一下,他們表示沒有貨船,只有漁船。

想要貨船可以從煙州或者江州購買,也可以請人專門給打造。

既然如此還請啥人啊,自己做得了。

他自己本就懂技,手底下的兵有很多以前就是匠人。

木頭的采購很容易,從最近的縣城買就行。

好幾十個匠人一起手,剩下的人幫著采購和運輸,抬抬搬搬啥的幫點忙。

一艘載重一百噸的貨船,大概是長十米寬三米的樣子。

宋小川覺得那樣太小了,一次運的太不過癮,要弄起碼得造一艘載重五百噸的船。

江船是平底船,而海船則是尖底船。他們這艘船要從海里去江里,到底應該怎麼選呢?

Advertisement

海船的尖底是為了吃水深,在波濤洶涌的海里足夠平穩。

運鹽的路線是順著海邊到大江的海口,不到海水深的地方去,因此稍微有點弧度就行了。

弧度不能太大,大了的話在江中行進,有可能會刮到底。

聽完主公的要求,匠人們開始忙碌了起來。

就在他們忙的熱火朝天的時候,陳家正在召開家族會議。

討論的問題是就是從他們家族跑出去的兩個晚輩,陳肖和陳德被殺的事

“他倆雖然違背祖宗規矩,到外面給人家當鷹犬,但畢竟是我們陳家的人啊。”

“是啊,對方敢殺他倆,就是不給陳家面子。”

“這個面子不能丟!必須給我找回來!”

陳家一幫老人,坐在一起討論,如何置宋小川的問題。

他們如何得知仇人名字的,當然是劉青派人送的信兒。

他在信中說,陳家兩位青年英才投奔了公爵家。代表公爵去找宋小川談判合作的事,結果在那里被害死了。

這一頓火上澆油,可是把陳家的長輩給惹惱了。

他們也不調查一下事的原由,立馬決定對宋小川進行報復。

手之前他們還有一點顧慮,那就是宋小川的爵位問題。

畢竟是朝廷封的爵位,他們要是了爵爺,朝廷可能會派大軍過來討伐。

“這個好辦,殺完隨便栽贓給哪個山頭兒就是了。”一名腦子靈活的年輕人,給出了一個主意。

“好辦法,濟州地界哪個山頭實力最強?”陳家老者問道。

“我聽說是獅子嶺!”

“行,那就借用一下他們的名氣了。”

幾名老者一拍桌子,就這麼決定了下來。

宋小川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經被盯上了,還在欣賞剛做出來的大船。

用厚厚的木板做,并且刷了五遍桐油,這樣可以很好的防腐防蛀。

Advertisement

大靖年間的船只,航海時候借用風帆為力,人劃槳作為輔助力量。

在江里航行的那些船,則是以纖夫為主要力,說白了就是岸有一群人用繩子拉。

這種方式費時費力,而且速度非常的慢。

宋小川想了想,干脆給船的兩側裝上明

所謂明就是半截出水面的子,一共四個子,兩側各裝兩個。

每個子上有十二個葉片,子轉的時候,葉片會撥水面,就仿佛有四十八人在拼命劃船一樣。

通過傳桿連接到船部,里面則是四排腳踏。用他用腳踩得的力量,就可以把力傳輸出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