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直至宵前,喬氏才帶云黛回了國公府。
安人也是件很費氣力的事,云黛回到清夏軒時,只覺得心俱疲,一坐上長榻,就歪歪倒下再不愿起來。
娘見這般模樣,又是心疼又是驚奇,一壁催著翠柳紅苕趕端晚飯來,一壁奉上溫熱的紅棗枸杞茶關懷道,“姑娘不是去伯府了麼,怎的累這樣?”
云黛懶懶的撐起半邊子,打發琥珀先回屋歇息,等屋里沒旁人了,才將伯府的見聞與娘說了一遍。
娘聽得直皺眉,待云黛說起孫氏日脯熱、夜有盜汗,疑似是肝葉生瘡之癥時,更是連連驚嘆,“喬夫人那樣和善的人,怎就害了這個病?聽說這個病可難治了。”
“舅母是多年積勞疾,肝氣郁結,我猜此次之事只是病發的因。”
云黛側過臉,著窗外晦暗朦朧的花影,輕嘆道,“大家庭的正妻真是難當,不但要管理宅中大大小小的庶務,還得管著后院那幫子姨娘通房、庶子庶。伯爺又是個多風流種子,這些年可是苦了舅母。”
“給人做正妻的,都要忍常人之不能忍。莫說像喬夫人那樣的太太,便是尋常男人兜里有個三瓜兩棗,不也想著納個小妾,或是去勾欄尋個紅知己?喬夫人啊就是太重了,但凡手段狠辣些,心思放寬些,也不至于將自個兒憋這樣。”
娘這般說著,打眼見著自家姑娘眉眼間的淡淡迷惘,連忙止了話茬。
可不能再說下去,要是嚇著姑娘,讓姑娘對婚這事有所恐懼,那真是罪過了。
想了想,溫聲勸誡,“姑娘也別太悲觀,也不是所有了親的都像喬夫人那樣。遠的不說,單說咱們國公爺,他待夫人是一心一意的好,婚這些年還不是甜如,似海。”
云黛眼中有一瞬間明亮,卻又很快暗了下去。
“可世間像國公爺那般的男兒之又,多是喬伯爺、周二郎之輩。”
云黛白小手托著乎乎的腮幫子,青未褪的面容上浮起自嘲,“我這份……能托國公府的名頭嫁個殷實,已是不錯的歸屬。倘若未來夫君要納妾,我又有何資格不許呢?又不是長安城里的公主郡主,可以對駙馬郡馬有所約束……”
娘噎住,一時也不知該如何勸,只干道,“姑娘還年輕,這些事先別想了。”
沒多久,丫鬟們端上晚膳。
云黛心郁郁,胃口不佳,喝了小半碗碧玉粳米粥,夾了兩塊雙菇醬燜排骨,小半碟玉蘭山藥片,便擱了筷子,命人備水沐浴。
夜沉沉,窗外月影昏昏。
琥珀替云黛侍弄好頭發,剛準備告退,云黛突然住,“琥珀姐姐,你是明年便要嫁人去麼?”
這突然地一問,先是琥珀愣了一愣,旋即紅了臉,答道,“是,等明年開了春奴婢便出府去莊子上了。”
云黛見酡紅的臉,心頭好奇更甚,“我聽他們說,那人是夫人給你配的,好像是莊子上的。”
琥珀答答道,“是,他胡貴全,父親是西郊莊子的管事,原是喬家的家生子,后來隨夫人陪嫁過來。他自個兒也求上進,如今在夫人手下的當鋪當個二掌柜。”
琥珀服侍喬氏多年,這幾年又妥帖伺候著云黛,喬氏自不會虧待的婚事。
如今見琥珀尋了個好人家,云黛也真心替高興,說了兩句祝福話,又問道,“琥珀姐姐,那你自己中意他麼?”
“奴婢私下里也見過他幾回,他人不錯的,是個踏實過日子的本分人……”
說到這,琥珀眼角眉梢染了笑意。
云黛見狀,心想,這大概是喜歡的吧。
見自家姑娘若有所思的模樣,琥珀略一思索便明白是怎麼回事,于是彎腰攙著從梳妝鏡前起,笑道,“姑娘放心,夫人待你如親兒一般,自會給你挑個妥善好夫家,你且莫因著旁人的事,喪了自己的信心。”
“我知道的。”云黛朝琥珀出一抹笑,“夜深了,你也下去歇著吧。”
琥珀屈膝退下。
上說著知道的,然而夜里躺在錦繡榻里,白日在喬府的見聞像是走馬燈似的一遍一遍在腦海中閃過。
也不知道胡思想了多久,實在累得撐不下住眼皮,云黛才昏昏睡去。
等再次醒來,已是日上三竿,眼睛下還多了兩團淡淡的青——
實在是太白,如白紙染墨,但凡出現一點瑕疵,就格外的明顯。
琥珀們見著了,又是拿冰給敷眼睛又是拿香膏涂抹。
云黛則是放空思緒,從昨夜的輾轉反側得出一個道理來——
有些事多想也無益,該是怎樣就是怎樣,與其空想不安,倒不如先過好眼前的日子。
喬氏昨夜似是也沒睡好,云黛來給請安,問過兩句便讓人下去了。
云黛從歸德院退出來,稍作歇息,便帶著昨日采購的藥材往慈和堂制藥去了。
正值秋日,山石間芭蕉翠綠,院門旁的桂樹已然長滿金燦燦的碎花,風兒一吹,甜香沁脾。
屋十幾扇雕鏤隔扇敞開,丫鬟婆子們正忙著拆卸夏日的墊竹簟,換上秋日樣式的毯子與幔帳。見著云黛過來,紛紛行禮,另有一婆子上前,哈腰恭敬道,“云姑娘,老太太在后院的清廈逗鸚哥呢,您去那邊尋吧。”
云黛笑著道了句謝,穿過廳堂,只見四面出廊,綠窗油壁,沿著走廊擺著不奇珍蘭花,分外清雅。
謝老夫人就坐在廊下,逗著那只綠鵝黃冠子的的鸚哥兒。
“祖母萬福。”云黛上前行禮。
那鸚鵡機靈得很,一見到云黛就喊,“云丫頭來了,云丫頭來了!”
謝老夫人和婆子丫鬟們都笑一團,老夫人笑罵道,“你這扁畜生,云丫頭豈是你能的?”
鸚鵡又著,“老太太吉祥,老太太吉祥!”
云黛也忍俊不,挨著謝老夫人坐下,“這小東西學人說話越發利索了。”
“可不是嘛。”謝老夫人笑應了一句,又指著桌幾上擺放著的糕點,“你來得正好,灶上新蒸的桂花糖糕,還熱乎著呢,你快嘗嘗。”
話音剛落就有丫鬟端上銀盆伺候凈手,云黛拿帕子干手指,一只手拿筷子夾著糕點,另一只手放在下頭虛托著,仔細嘗了一口,果然甜糯,滿口生香。
“這桂花糖糕滋味極好。”評價道。
“你喜歡吃就多吃些。”謝老夫人笑著,目落在眼下時停了一停,“你昨夜沒睡好?”
云黛吃糕的作一頓,小舌輕輕了下角,低低嗯了一聲。
謝老夫人問,“為何沒睡好?”
云黛默了默,輕聲道,“在想事。”
謝老夫人眉梢微抬,看了眼旁的婆子,那婆子立即會意,帶著一干丫鬟退下去了。
“昨日去了趟文慶伯府,嚇著了?”
謝老夫人往后的墊子靠去,從廊外灑在的上,那石青錦緞的暗紋閃閃發,半闔著眼睛,懶散又閑適,“來,與我說說,你這小腦瓜子里都想了些什麼。”
云黛放下吃剩的半塊桂花糕,沉一陣,將伯府的場景說了,又說起與玉珠的擔憂。說著說著,有些懊惱,輕輕靠向老夫人,“祖母,要不我不嫁了,讓我一直陪著你吧。”
“說些孩子話。”謝老夫人手刮了下的鼻尖,松弛的眼皮垂下,似是想起什麼般,輕輕笑了聲,“不過我做姑娘的時候,也曾這般想過。后來呢,男大當婚大當嫁,遇上老國公,還不是嫁給了他。”
頓了頓,問云黛,“來,云丫頭,與祖母說說你喜歡怎樣的兒郎,祖母給你做做參謀。”
說起喜歡,難免,支支吾吾好一陣子,才道,“相貌不用太英俊,端正便可……主要是好,知道上進……若是能自是更好……”
謝老夫人恨鐵不鋼地看向,“你生得這般好相貌,品行又好,聰慧溫雅,對兒郎的要求怎忒低!”
云黛語塞,“……低麼?”
謝老夫人見狀,無奈又惋惜的嘆了口氣,抬手拍著的背,忽的又問,“那你可曾想過嫁去隴西之外?”
云黛心里咯噔一下,不覺想起昨日玉珠那句戲言。
先是搖了搖頭,須臾,垂下眼睫道,“能留在隴西自是最好。若、若是夫人相中了隴西之外的人家,我都聽夫人的。”
“你啊,就是太懂事了。”
謝老夫人褪下腕間的南紅珠串撥起來,慢慢道,“要我說,無論是男子還是子,都該往外走走,瞧瞧外頭廣闊的天地,而不是囿于宅之中。想我當年在閨中,最聽商許氏的故事,也想像那般走南闖北,當然我是沒有經商天賦的,我原想行醫濟世,那時我的姊妹們都笑我異想天開……再后來,到了擇婿的年紀,我上頭幾位姐姐都嫁了,也到我了……”
這還是云黛頭一回聽謝老夫人說起婚嫁往事,兩只耳朵不由豎了起來,認真聆聽。
“一家有百家求,何況我乃是清河崔氏,長安一堆好兒郎們由著我選,可我都瞧不上。”說起家族時,謝老夫人語氣中是掩不住的驕傲,角微翹,繼續道,“我第一回見到你祖父時,他曬得黢黢黑,又高又壯,跟個大黑柱子似的,我瞧不上。后來得知他是隴西國公府的,是商許氏之后,我才多看了他兩眼。”
哪知就因著多瞧了這麼兩眼,反倒被老國公給惦記上了。
他覺著崔氏溫婉賢淑,生得花容月貌,還朝他暗送秋波,定然是心悅于他。
年郎的喜歡總是轟轟烈烈,那時他只在停留月余,臨要走之前,火急火燎上門求親,還許下一番山盟海誓。
“我那時也是昏了頭,千里迢迢嫁來了隴西。每回爭吵,我要收拾包袱回,他就拿話哄我,說等兒家,便陪我游歷山河。哼,信了他的鬼話,他人說沒了就沒了,倒也真忍心閉眼,留我一人給他看家護院養孩子。”
說著說著,謝老夫人眼窩變得水洼洼的,深吸了一口氣,有幾分傷的勸誡著云黛,“子出嫁之后有許多不由己,好好珍惜做姑娘的這段時吧。我尋思著等二郎和三郎秋闈績出來,若是真的中了,便要收拾行囊去長安參加春闈,你不如隨他們一同去,到外頭走一走,看一看,眼界打開了,心也能開闊些。我說句不中聽的,你們喬家舅母就是養在深閨里,日讀些誡、兒經之類的,又被爹娘溫室花兒般養著,遇到事自個兒咽下,無排解……”
當初兒子要娶文慶伯府的喬氏,心里其實不大樂意的,可兒子喜歡,也不想做什麼拆散有人的惡婆婆,就按兒子心意娶進來。
有一說一,喬氏這個兒媳婦還是很不錯的,規矩懂禮無挑剔,就是太,得虧是嫁到他們晉國公府,若是嫁去那些有妾門戶,估計跟嫂子孫氏一樣蹉跎出心病來。
云黛聽到老夫人這話,心頭猛地跳了好幾下。按捺住心底的雀躍與期待,小心確認著,“祖母,我真的可以跟哥哥們去長安嗎?”
謝老夫人就喜歡云黛眉眼間這鮮活靈的勁兒,慈笑道,“能不能去,全看你二哥三哥爭不爭氣了。”
云黛彎起眼眸,“肯定可以的。”
三哥哥難說中不中,但二哥哥一定行的!
“若真一個不中,再過兩月你跟我去姚州玩。你小姑母可一直想見你,上回來信還我帶你一塊兒。”
“好啊,祖母待我最好了。”云黛笑得開懷,腦袋蹭了蹭老夫人的胳膊。
謝伯縉由丫鬟引到后院,一眼就瞧見長廊之下云黛依偎在謝老夫人旁笑語盈盈的撒模樣。
神容嫁給山宗時,他還是那傳說中的天之驕子。但還沒與他做過一日真正夫妻,她就帶著他給的和離書被送歸家中。家人問起山宗,她理直氣壯答“死了呀!”某日,雄關漫野處,那人在她眼前“詐了屍”……很久後,邊關驛道,貴女車駕與悍勇兵馬狹路相逢——神容望著男人,下巴高抬,眼神睥睨“求我,或可考慮再與你做回夫妻。”山宗抱臂,嘴邊一抹痞笑“你何不到我跟前來說。”
嫁給桓墨的時候,桓墨父母去世不久,家產也被族人侵占,金寶珠告訴自己她這夫君前半生不容易,她以后定要對他好。 所以大婚當夜桓墨跑去從軍,她也沒怪他。 后來桓墨一紙書信說要她去京城置辦起一個將軍府,她也帶著盤纏去了。 最后桓墨說他有了個喜歡的女子,金寶珠想了想,自己身體不好,有個人體己的人陪伴夫君也好,便就點了頭。 ** 人人都說金家會選女婿,當初一個沒人要的小白臉,一眨眼也被封侯拜將,連帶著金寶珠這麼一個商戶女也平地青云成了侯夫人。 一開始金寶珠也覺得是自己運氣好。 直到后來金寶珠孤零零的死在床上才想明白,原來這“運氣”其實是人家的,她不過白白占個名分而已。 而吃了一輩子虧的金寶珠萬萬沒想到自己死后居然又回到七年前! 這次她想明白了。 夫君什麼的要不得,她還是得當她的商戶女! 【女主HE】、內有狗血失憶梗~~
杜家有女,成親三月,丈夫領皇命披掛出征,從此聚少離多。成婚五年,丈夫戰死沙場,馬革裹尸。她流盡眼淚,過繼族子,青燈古佛,換來一座貞節牌坊。這是她一生榮耀,亦是一世桎梏。年老之時,她才知丈夫之死是一場陰謀,卻已無仇可報。她看到滿院子的花,就如他掀開蓋頭的那一日,她聽見爽朗笑聲,一如他在她身邊的那些年。她知道自己活不長了,她站在牌坊下,手扶冰冷石柱,她不要這貞節之名,她只要他能陪她到老。她不要養別人的孩子,她要他們的親兒。若能回到從前,她絕不讓丈夫枉死,絕不讓仇人善終!
【文案】 楚懷嬋及笄那年,稀裏糊塗地被被一紙詔書指給了不良於行的西平侯世子。 傳聞那位世子四處留情,聲名狼藉,更欠了長公主獨女一樁風流債。 她想,也好,日後相看兩厭,樂得清靜。 卻不料,後來,她成了他珍之重之的心上明月。 孟璟這一生,有過年少時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的眾星拱月, 也有過後來雙腿被廢纏綿病榻、嚐遍世態炎涼的落魄之態。 他孑然一身,曆經百難,從深淵裏一步步爬起, 將自己脫胎換骨為一個無心人,對人情冷暖冷眼觀之。 卻不料,在這途中,摘到了一彎瑤臺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