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輕小說 我組建了最強劍客集團 第3章 古牧町,上線!金發女主角,上線!【5300】

《我組建了最強劍客集團》 第3章 古牧町,上線!金發女主角,上線!【5300】

適才的“飛腳”,并非普通的飛腳。

簡單來說,他是葫蘆屋的特殊信使!通程“迅鴿”。

唯有在組織部傳遞什麼重要信息的時候,才會用到迅鴿。

之所以打扮普通飛腳的模樣,便是為了掩人耳目,份。

速歸大坂——著信紙上的這行大字,桐生老板緩緩地蹙起眉頭。

桐生老板所經營的這間千事屋,姑且算是葫蘆屋在江戶的分部。

兩地一直有保持通,定期互傳信件,報。

哪怕沒什麼事,桐生老板也會向大坂送去一封“請安折”,既表示江戶無事,也說明自己還未死掉。

一般來說,倘若是發生了什麼需要即刻告知桐生老板的事,都會直接在信紙上寫明。

信上什麼也沒寫,就只是讓桐生老板盡快回去……今日的這種狀況,實在罕見。

若無必要,大坂方面肯定是不會折騰桐生老板的。

畢竟,江戶與大坂之間隔著小半個日本呢。

綜上所述,便只有一種可能了——發生了不方便在薄薄的信紙里面詳談的事,故而才那麼突然地召他回大坂……

“……沒辦法了,久違地回去一趟吧。”

桐生老板一邊呢喃,一邊收好手中的信紙。

這時,大橘貓多多從里間竄出。

“喵~喵~喵~”

興許是了吧,多多蹲伏在桐生老板的腳邊,發出撒般的聲音。

桐生老板笑了笑,手抓弄多多的下

“多多,要委屈你陪我出一趟遠門了。”

既然要暫時離開江戶,那自然也要帶上這頭大橘貓才行。

要不然,這頭生慣養,肚皮得快地,完全喪失捕獵能力的大貓,準得死不可。

Advertisement

“喵~喵~喵~”

多多得更歡了,仿佛在說:嗯!本喵知道了!別廢話了,快去拿魚干過來!

經過幕府的長期經營,從江戶到大坂……或者說是從關東平原到大坂平原的路線,已經無比

倘若雇頂轎子,連一個星期都不用就能安然抵達大坂。

——剛好也順路去看看橘君和主……

青登在想念桐生老板——后者亦然。

說起青登和木下舞……桐生老板的心念猛地一

他低頭看向手中的已然折好的信紙——不知怎的,其心間驀地浮現出不詳的預……

……

……

京都,壬生鄉,新選組屯所,青登的辦公間——

唰啦、唰啦、唰啦、唰啦……

不時響起的翻頁聲了房間外唯一的聲響。

青登伏首于案前,全神貫注地閱覽著一本陳舊的、比磚頭還要厚的大簿子。

這塊磚頭……啊、不,這本簿子并非它,正是大津的政府賬簿。

相比起新選組的賬簿,大津的賬簿無疑要厚重得多、復雜得多。

記賬是這樣的,軍隊的賬簿頂多記錄輜重的收支狀況,而藩國的賬簿需要考慮的就很多了。

大米、小米、胡蘿卜、茶葉……種種農作的收支況。

平整道路、開鑿水渠、維護堤壩……五花八門的開銷。

購買石材的花費、聘雇民夫的花費、賣出茶葉后的收、兜售瓷的收……

一行行名目、一串串數字……直人頭昏眼花!

青登畢竟不是專業的會計,沒有那麼強大的專業知識。

一不留神,就會看錯、看

即使是在“神腦+9”、“過目不忘”等天賦的加持下,他也依然看得頭昏腦脹,不堪重負。

Advertisement

就這麼又堅持了一會兒后,他不得不暫且歇息片刻,將視線從賬簿上挪開,“呼”地長出一口氣。

這一剎間,他頓時有種“便多日后,終于拉出來了”的解放

“真的得要盡快找個稱職的室長才行了啊……”

正當青登暗自慨的時候,忽然間,房外響起輕盈的、像貓一樣的腳步聲。

伴隨著“嘩”的一聲細響,房門被拉開一條細——木下舞探出頭來,出可的半顆腦袋。

“青登,你在忙嗎?”

“我現在剛好在休息,怎麼了?有事想說的話,就進來說吧。”

木下舞聞言,當即閃,施施然地移步至青登的跟前。

“嗯?青登,你在看賬嗎?”

城磚似的厚實賬簿,想不引起木下舞的注意都很難啊。

青登苦笑一聲:

“是啊……真是一項不討人喜歡的繁瑣工作啊。”

“里頭都是寫得什麼破玩意兒啊……”

“真想直接點起一把火,將這本爛簿燒掉……!”

他言簡意賅地向對方解釋著自己在檢查大津的賬簿時,所遭遇的種種狀況。

為異鄉人的青登,自然不了解大津的底細。

大津目前的糧食產量有多;府庫里有多存糧;大津每年的商業營收是多……如果連這些最基本的經濟狀況都不掌握的話,那青登這個藩主未免就當得太失職了。

若要了解一個地方的經濟狀況,最簡單直接的方法便是翻看賬簿。

每一年的糧食庫、出庫;每個季度的費用支出……只要閱覽賬簿,便可一目了然。

大津的賬簿……姑且稱其為“大津簿”,此前一直是由大津奉行所來負責保管、記錄。

Advertisement

江戶幕府的行政效率一直是出了名的低下。

在“世卿世祿”的制下,只要不犯大錯誤,員們就不怕丟飯碗。

如此,便養了“干嘛那麼認真?隨便搞搞就可以了”的場風氣。

于是乎……大津奉行所的歷代領導班子對賬簿的記錄,主打的就是一個隨

乍一看,記錄得滿滿當當,好像很盡職盡責的樣子。

可仔細一看,里頭有著大量的自相矛盾之,甚至是令人啼笑皆非的地方!

收了3184文銅錢,支出了2899文銅錢,為何會有290文的盈余?

安政七年(1860)春季從日和村收來的850石大米到哪兒去了?

為什麼總是憑空多出來一些不知從何而來的錢糧?

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與這些奇葩況相比,那些鬼畫符般的難懂字句倒還算是親切了。

經過長年累月的積累,“大津簿”已經變為一個巨大的屎山代碼!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