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長寧將軍 第 104 章 第 104 章

《長寧將軍》 第 104 章 第 104 章

這段地勢從空中俯瞰下去,兩側山麓連綿擴展,中間山脊高聳,好似一只正展翅飛翔的鸞鳥,所以才會如此得名。而鸞道,便是從“鳥首”位置延往北的一條天然通道,長達數十里。左昌王先前駐守的所在,便是修在“鳥首“位置的一座方堡,堡墻依山而建,有關有門,扼守南北。

對面,大批疾馳而來的狄兵不斷地上,卻被阻擋在鸞道口外。人馬越聚越多。馬匹狂嘶,狄兵怒罵,塵土飛揚迷目,殺聲震天。

與之形鮮明對比,垛口后的魏軍將士起初凝然不,直到敵軍漸漸進弓箭程,一名指令突然發令,箭陣齊發,噼里啪啦向對面,沖在最前的幾排狄軍雖也舉著盾牌擋護,架不住箭陣集如雨,試著沖了幾次,沖在前的人仰馬翻,被迫后退,而罵聲更甚。

一面高達數丈極是顯眼的華麗王旗從后卷來。旗下,熾舒在一支披甲騎兵的簇擁下現。他面帶怒容,厲聲喝道:“姜含元,祭天那日刺殺我的主謀果然是你!你這詭計多端的婦人!真若有本事,出來!戰!我告訴你,別以為據了此地便能制勝!趁早投降,你或還有生路可走,否則,等到破陣之時,莫怪我不給你機會!”

姜含元冷冷看著他狂怒的臉,巋然不

狄陣中的罵聲卻隨著他和甲騎的到來,迅速變了狂熱的嘯聲。

不計其數的狄兵高舉手中馬刀,齊聲吶喊:“殺死魏人!殺死魏人!”這吼聲如雷,撲向對面陣地,鉆進每一個人的耳中。

姜含元轉向站在近旁的崔久,微微頷首。

崔久挽弓,朝著對面發了一箭。

箭簇破風,挾著低沉而尖銳的呼嘯之聲,向著熾舒直而去。幾十個親衛立刻舉盾,朝他圍攏,待要集盾墻,將他護在后面。

Advertisement

熾舒大喝讓開,人非但不退,反而驅馬朝前,猛地拔出馬刀,架在前,等待那支正來的勁箭抵達。

不料箭的目標并非是他。

“咻“的一聲,它從他頭頂數尺之上的空中越過,穿了他后那面王旗的旗桿。

旗桿咔喇喇從中折斷。

隨著王旗從空中搖搖墜落,狄營的鼓噪聲漸漸消失,而魏軍驟然發出了喝彩聲。那聲音一陣接著一陣,一陣高過一陣,到了后來,仿佛大海中的連綿浪濤,以不可遏制之勢,徹底地下了對面的聲音。

姜含元目越過敵首,著漫山遍野持刃如林的狄兵,緩緩地握手中的□□,著它仿佛正在嗡嗡震著的待要飛天化龍般的強烈殺氣。

知道,又有一場廝殺到來了。在緩緩地沸騰,中如有團團的火在燒。

已經做好了一切的準備。等待的,便是這時刻的到來。

半個月后,長安收到關于鸞道一戰的戰報。

北皇熾舒駕親征,率兵猛攻數日,卻是寸步不得前行。

與此同時,趙璞領軍進幽州,等候多時的周慶和八部將士收到指令,渡過潞水。兩路大軍從東西兩個方向,同時進攻燕郡。

熾舒離開燕郡后,那里便由北狄第一猛將欽隆坐鎮。燕郡現在除了他手下的狄兵,還有晉帝招來的人馬,局面算是暫時持平。

全面大戰就此發。這也是決定著這場戰事最后走向的關鍵期。

從那日攝政王在朝會斬殺高賀過后,整個朝堂便徹底地安靜了下來。

除了必要的場合之外,其余時間,帝極面,平常更是聽不到他發的任何聲音。朝政全部是由攝政王一手控。

據說,帝是被攝政王給了起來。

Advertisement

皇帝尚且如此,何況臣下。

莫說別的人,就連方清,也覺漸漸看不懂攝政王了。

從前高賀一黨興風作浪,詆毀他意圖以戰養功,圖謀不軌,方清只覺荒唐。他堅決認定,攝政王不是那樣的人。

然而現狀,卻壞到了如此的地步:朝廷如若攝政王的一言之堂,他本人似乎對此也完全無意遮掩。與此同時,帝或是被他當日斬殺朝廷重臣的舉給嚇住,他就此消沉,上再無半點年君王當有的鋒芒和銳氣。

一切他都看得明明白白。

他擔憂不已,為此,先是私下找過賢王,想探聽賢王對此的口風。然而賢王報之以沉默。隨后他不得不在攝政王面前開口,婉轉提醒他這樣下去的惡果。

以攝政王之明,不可能聽不懂他的勸誡。然而他卻仿佛什麼事都沒有,當時聽罷,一笑置之。

至此,方清也不得不開始懷疑,攝政王是否真的另有所圖。等到北方戰事獲勝之后,他取帝之位代之,只是一個遲早的問題。

他就此也沉默了下去。朝堂里再沒有半句雜聲。提及戰事,言必稱勝。提及帥,更是夸耀功勞,無一例外。

這樣的況,一直持續到了前段時日,隨著晉國復立這個消息傳來,除了必要的聲討之外,另外一種聲音,也開始不脛而走。

那是流言蜚語。

也不知是從哪里起的頭,竟有傳言說當今的大魏帥,亦即攝政王妃姜含元竟和那晉室余孽皇甫容牽扯不清,二人關系匪淺,說他還是無生之時,西行歸來,消失了幾年,那幾年,人便落腳在了云落城,而姜含元明知他的份,卻瞞不報,不但如此,還收他做了面首。此事,云落人人皆知。

Advertisement

如今無生還俗,投靠北狄,復立故國,借他昔日的名北方晉人,和大魏為敵。且不說是否會因私而有通敵之嫌,是這件事本,追究起來,便罪責不輕。

自然,朝堂里,在重下,無人膽敢就此發半句的聲,表面依舊平靜如常。

然而民間,這個消息卻在瘋傳。

世人或不乏善良和正義,卻免不了愚昧,聽風便是雨,永遠都是人云亦云,一次又一次地被流言席卷,周而復始,樂此不疲。這回還是男風月之事,本就為人所津津樂道,更不用說這傳言當中牽涉到的幾人又是如此份。一時滿城風雨,消息傳到后來,添油加醋,不堪耳。

蘭太后自然也早就聽到了這個傳言,總算是長久以來絕灰暗頂下的一

也知,高賀一死,蘭榮便只能保,兒子手里那一道旨形同無。以束慎徽如今對朝堂的掌控,風評再如何惡劣,一時恐怕也是難以改變現狀。

不過,無論如何,算是能出一口惡氣。

不但如此,姜含元和那晉室余孽的風流韻事,如今世人皆知。不管束慎徽表面如何云淡風輕,這勢必會對他和姜含元的關系造影響。

只要這兩個人不和,對兒子就是好事。恨不得這風頭越大越好。

李太妃當日跌仆醒來之后,半不遂,太醫診斷卒中急風,如今況漸漸有所恢復,但還是行不利,說話含糊。

是明帝那道旨的唯一見證人,蘭太后還盼將來有天能出來再次作證,親自用心照顧。午后睡醒,正要去敦懿宮里探一番,聽到宮人的傳報聲耳,道皇帝來了。

心中一喜,待要迎出去,兒子已快步走了進來,屏退人,開口便問:“長寧將軍和那晉室皇子的謠言,是否母后所為?”

Advertisement

蘭太后對上兒子的眼,聽出了他話中的質問之意,一愣,隨即慌忙喊冤,連聲否認,“那人什麼事都做得出來!宮中又到是他耳目。母后怕惹他起疑,對你不利,如今連你那里都不敢多去一步,免得他以為你和你舅父私下通。”撇清自己后,趕忙又替蘭榮也解釋了一番:“也絕不是你舅父!母后敢拿命擔保!他一心為為你,如今忍辱負重,只求暫時先得自保,何況他的,至今還沒養好!”

說完,見兒子看著自己不作聲,心里涌出一陣傷,忍不住唉聲嘆氣:“戩兒,母后真不懂了……這事對咱們,難道不是好事嗎?他連高賀都那樣殺了,往后會如何對付你,可想而知!怎的母后看你卻好像還要替那姜家子說話?戩兒你莫忘了,可是他那邊的人……”

束戩沒等蘭太后說完,掉頭去了。

他走在宮道之上,漫無目的,心神恍惚。

那日朝堂驚變過后,所有人大約都道自己是被他給嚇住了。

或許確實如此。仿佛一記從天而落的重錘,瞬間將一切砸得碎。他整個人陷了極大的茫然和沮喪之中。

他也想不出來,那人當日最后對他說,最后會給他一個滿意的待,到底所指為何。

那天之后,他便什麼都不愿想,不愿做了。更不想見到任何人的面,包括那個人在。他的緒也仿佛停止波。反正一切的意外,哪怕北方戰事不利,那人自也能置。就這樣,他渾渾噩噩,猶如置事外,直到最近,知道了這個傳言。

這令他到了久違的極大的憤怒。

他半點也不信如今外面正在傳的關于和那個晉國皇子的事。毫無疑問,是謠言。

他至今仍記得剛認識不久時在賢王府的梅園里發生的那一幕。那時他偶然聞到了來自上的氣息。那是一種怎樣的氣息?很難形容。不是脂暗香,而是猶如下的郁郁青木所散發出的味道。他從沒聞過那樣簡單卻又人心曠神怡的氣息,以致深深印了記憶,至今沒有忘記。

這個人,便如同那種他難忘的氣息,不容任何穢味。他沒法容忍,在北方殺敵,而這里,長安,無知之人卻在到散播謠言,毀掉的名譽。

束戩不知自己是如何走進文林閣的。等他驚覺之時,他發現自己的雙足已停在外了。

這是當日朝變過后,他第一次來此。

外面的一個小侍大約沒有料到他會突然現,慌忙下拜,待要奔通報,被他阻了,隨即繼續邁步。

此間景,他再悉不過。軒窗臨風,庭木幽青。然而從前那些他臉的侍人都不見了。據說是去了江南。是人非,大約便是如此了。

束戩走了進去,看見那個年輕的星陸天元也在,正在和他低聲說著什麼。他一襲朝服,端坐于案后,仔細傾聽。他的神凝重而專注,影高貴而沉靜。

束戩忽然到自己是如此的莽撞,仿佛不該出現。他繼而悲哀地想,在這個人的面前,哪怕再過十年,自己恐怕也只配站在他投下的影里,抬起頭仰而已。

束戩忍住轉逃走的念頭,停了步,看見他已留意到自己到來,轉頭了一眼,示意陸天元暫停,隨即起

陸天元上前行禮:“陛下,殿下,小臣先行告退。”

束戩恍若未聞,一。他微微頷首。

“陛下請坐。”

陸天元退出后,他迎束戩座。

束戩沒,直立著說道:“外面謠言已傳這麼多日,你為何一直不聞不問?將軍不是那樣的人!”

是的,這謠言已傳多日,連自己也早就知道了。起初一直忍著,想他會有所反應。但是他卻沒有任何的靜。

“這些時日,我想明白了,將來你要怎樣都可以,現在我也無意手你事。但朝廷,必須維護的名譽。”

“傳謠之源,或是大長公主,至,和應是不了干系。”

“這個惡人,倘若你不愿做,我來做。治一個罪名,我再派我的人,到民間抓捕膽敢繼續傳謠之人,懲一儆百,謠言即止!”

束慎徽仿佛略意外,目凝落在他面上,片刻后,緩緩出笑意。

“長寧將軍若是知道,必會謝陛下信任。此事,臣也已有考慮,正想向陛下稟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