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一早,待醒來,趙懷安已經出門了,只留了三個地瓜,并著一瓷盆清的不能再清的糙米粥在鍋里。
他自來如此,出門的早,就會把一早的口糧準備好,趙家窮,一人一個地瓜一碗粥,已經算是正兒八經的飯了。
青姐兒見出門,歡喜的同打了招呼,忙去桌邊擺碗筷。
業哥兒原本還在院里坐著院里劈柴,見起來,也忙去鍋里端地瓜。
羅婉兒一愣,適才發覺,這兩個孩子竟在等著吃早飯。
“我哥去送孤本了。”青姐兒盛著飯,邊同說著話,眼里滿是笑意。
羅婉兒輕輕點頭。
趙懷安上午會去送孤本,下午不是下地干活就是關在房中看書,這些,都記得。
如今,趙懷安不在,倒覺的胃口大開,連著就喝了兩大碗粥,引得兩個小家伙連連側目。
羅婉兒想起原主平日那非珍饈不吃的做派,也不意外他們的反應,只催促著他們吃飯,也不多話。
飯后,找了個木桶,便帶著兩個小家伙出門了。
如今天尚早,想趕抓點魚去鎮上賣,依著原主往日去鎮上買脂的記憶,這鎮上離趙家極近,來回也不到半個時辰。
早些去,還能趕上早市。
正想著,一道拔高的音量就傳來了:“喲,這不是懷安他媳婦兒嗎?這提個桶是要去哪兒?”
羅婉兒一抬頭,就對上了俏那上下打量的視線。
那意味深長的目,引得羅婉兒一陣挑眉。
“聽說你昨兒個和那馬桂枝鬧了一頓,咋地,你還真看上兒子了?”俏見不說話,不由又湊近了一些。
迎著那張興味兒十足的眸子,羅婉兒幽幽笑道:“聽說,昨兒個趙金寶爬你墻了?”
俏面上一僵,羅婉兒角一勾,已經提著木桶走了。
適才穿過兩家房子中間的小路,青姐兒就湊了上來,格外歡喜道:“大嫂嫂,你可真厲害,這后河村可很有人能說的過俏嬸兒呢。”
平日里就不喜歡那俏,誰讓那人總直勾勾的盯著他大哥看。
羅婉兒不置可否,三人只行到屋后的趙家五叔新修的青瓦房,羅婉兒就察覺到了一子讓人惡心的目,扭頭看去,郝然看見渾是傷的趙金寶正坐在院子里。
俏顯然是下了死手的,趙金寶這臉都腫了包子,手上腳上都包著厚厚的布巾子,儼然是傷了筋骨。
活該!羅婉兒嗤笑連連。
本就長得極為好看,此番晨披灑下來,照在那張明艷姣好的臉上,竟是說不出的勾人。
趙金寶吞了一口口水,想開口,卻扯了傷口,疼的他只能惡狠狠的看著。
要不是走不得,他恨不得立馬將按在地上,將昨兒沒干的事兒再干上一回。
穿過了青瓦房后,青姐兒方才支吾道:“大嫂嫂,金寶哥為什麼那麼盯著我們看。”
羅婉兒腳步不頓,瞇眼笑道:“興許,是被打傻了吧。”
后傳來了青姐兒和業哥兒的聲音,三人說笑著進了鬼葬山,鬼葬山中靜謐不已,羅婉兒抓了滿滿一木桶的魚,又扯了些藤蔓蓋在了上面,算是起了遮掩作用,這就帶著兩個孩子下山了。
本想讓青姐兒和業哥兒留在家中,自己去鎮上的,畢竟兩個孩子還小,陪著走那麼長的路,實在是費力。
可青姐兒非得跟著去,羅婉兒也沒有法子,只能揣了沒開封的胭脂水,引著他們往鎮上去了。
后河村離鎮上極近,大概走了小半個時辰,他們就到了。
鎮子極小,橫豎也不過才兩條街,但這街道上卻格外熱鬧,三人一路走去,就只見路面兩邊都擺滿了小攤子。
有賣山貨的,有賣布匹的,還有賣吃食的,羅婉兒稀奇的往兩邊打量著,也沒見著賣魚的,就一路往街尾走。
好不容易走到了頭,也沒見著賣魚的地兒,跟人一打聽,方才知道這鎮上本就沒有賣魚的。
一時啞然,索就將背簍放在了攤附近。
原主往日來這鎮上,不是買布匹做服,就是買胭脂水,哪兒知道別的價,所以,就跟人問起了魚價。
那賣的是個長相富態的中年男人,看著倒是格外好說話,目往羅婉兒三人打量來,面上一笑,直接就回了一句:“豬十文,魚八文。”
羅婉兒跟他道了謝,又草草算了一陣,自己這木桶里大低有三十四魚,一魚賣上十來萬,那至還能賣大四百來文了。
一想到那是四十多斤的錢,眼里就是一亮,那巖石里的魚可不,若是日日都來賣,一月下來,也能賺不了。
只是,事實證明,實在是想的太容易了一些。
足足站了大半個時辰,才賣了兩條魚出去,賺了二十來文,期間,來來往往的人倒是不,可大伙兒問了價之后,就走了。
羅婉兒尋思著價格許是喊高了,再有人來問,忙又降了兩文錢,結果,買魚的人就多了不。
不一會兒,竟就將木桶里的魚給賣完了,站在街邊,將賺來的銅板一個一個的數了清楚,一共三百五十多文錢。
雖是和自己估算的差了一些,可羅婉兒還是極為滿意。
拿了十文錢出來,將攤老板的秤還給了他,又順道割了兩斤,打算晚上做紅燒吃。
因著灶間調料不齊全,羅婉兒又拿了十文錢出來,買了些油鹽醬醋,雖然不多,倒也勉強算是將調料給湊齊了。
臨出門時,還買了一小包冰糖塊,讓業哥兒和青姐兒分著吃。
之后,自然就是去胭脂攤上退胭脂了。
鎮上賣的胭脂,都是貨郎背在簍里,走街串巷喊著賣的,今兒個也不知道那貨郎在不在。
心里才想著,就見一個穿著布短的販子正在街邊賣著:“十文了,十文了,所有胭脂都十文錢一盒了!”
聲落,那人扭頭就看到了羅婉兒,霎時間,眼里一亮,徑直就朝走了過來。
“羅姑娘,今兒個又是來買胭脂的?那可巧了,我這里可又進了一批胭脂,格外好用,才三十文錢一盒!我給你看看?”那貨郎殷勤的說著,也不等羅婉兒應答,放下了簍子就要給羅婉兒看貨。
剛剛才的樣樣十文,轉眼就變了三十文?
羅婉兒皺了皺,又發覺業哥兒和青姐兒的目齊刷刷的凝在了的上!
“大嫂嫂······”青姐兒喊了一聲,言又止。
羅婉兒面上訕訕,哪兒不知道他們這是怕又掏銀子買這些,輕咳了一聲,朝輕點了點頭,這就手,將兜里的胭脂一并掏了出來。
“小哥兒,你看看,我這些胭脂都是不曾用過的,我可否?”羅婉兒話還沒有說完,那貨郎的臉就變了變,“姑娘,你這買都買了,哪兒還有退錢的道理?我哪兒知道你有沒有用過?”
說著這話,他適才的殷勤之全無,背起簍子就想走人。
羅婉兒蹙眉,就要拽住這人的簍子,卻聽一道惱怒的聲傳來:“羅婉兒!你,你竟然又賣懷安哥的書買胭脂!”
羅婉兒蹙眉,一回頭,就看到人群里站著一個穿紅,格外好看的姑娘。
那姑娘大約十五六歲,正紅著眼瞪。
“是月牙姐。”耳旁傳來了青姐兒的聲音。
羅婉兒恍了恍神,忽就記起原主嫁來沖喜時,曾被這人擋過去路,據說是后河鎮最好看的姑娘,還曾是趙懷安的未婚妻······
父親是鎮國將軍,母親是丹陽郡主。慕云月一出生,就是帝京最耀眼的明珠。不出意外,她該是下一任皇后,榮華富貴,享之不盡。可偏偏,她遇上了婁知許。少年熾烈如驕陽,在她十二歲那年,單槍匹馬救她出敵營,照耀她后來那麼多年。為了他,慕云月同家里鬧翻,拿…
沈家滿門英烈,只剩下雲黛一個小姑娘。 晉國公感念沈父的救命之恩,將九歲的小云黛收爲養女,接進府中。 入府當天,晉國公領着雲黛,對他三個兒子說:“以後這就是你們的小妹妹,你們要寵着她,護着她。” 謝大高冷寡言,看她一眼:“嗯,知道了。” 謝二溫柔儒雅,輕搖紙扇:“小妹好。” 謝三鮮衣怒馬,擠眉弄眼:“以後哥哥罩着你!” 面對性格各異的三位兄長,寄人籬下的雲黛怯怯行禮:“兄長萬福。” * 時光荏苒,雲黛出落得昳麗嬌媚,絕色傾城,無數世家公子爲之神魂顛倒。 謝二爲她寫情詩,謝三爲她跟其他公子打架。 他們私心裏,都不想再拿她當妹妹。 就在各路桃花氾濫之際,有大淵戰神之稱的晉國公長子謝伯縉攬過雲黛的腰,帶到謝二謝三面前,平靜宣佈:“叫大嫂。” 謝二謝三:???
這日大雨滂沱,原本要送進尚書府的喜轎,拐了兩條街,送入了永熹伯府。 毫不知情的寧雪瀅,在喜燭的映照下,看清了自己的新婚夫君。 男子玉樹風逸、軒然霞舉,可一雙眼深邃如淵,叫人猜不透性情。 夜半雨勢連綿,寧雪瀅被推入喜帳,亂了青絲。 翌日醒來,寧雪瀅扭頭看向坐在牀畔整理衣襟的夫君,“三郎晨安。” 衛湛長指微頓,轉過眸來,“何來三郎?” 嫁錯人家,寧雪瀅驚愕茫然,可房都圓了,也沒了退婚的餘地。 所幸世子衛湛是個認賬的,在吃穿用度上不曾虧待她。 望着找上門憤憤不平的季家三郎,寧雪瀅嘆了聲“有緣無分”。 衛湛鳳眸微斂,夜裏沒有放過小妻子。 三月陽春,寧雪瀅南下省親,被季家三郎堵在客船上。 避無可避。 季三郎滿心不甘,“他……對你好嗎?” 寧雪瀅低眉避讓,“甚好,也祝郎君與夫人琴瑟和鳴。” 季三郎變了臉色,“哪有什麼夫人,不過是衛湛安排的棋子,早就捲鋪蓋跑了!雪瀅妹妹,你被騙了!” 寧雪瀅陷入僵局。 原來,所謂的姻緣錯,竟是一場蓄謀。 衛湛要的本就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