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兩萬斤是真不了,按照兩一斤的價格,周燃一口氣就能掙到四千塊錢。
四千塊,加上前段時間掙到的兩千多,手里攢了六千多。
要不是周慶禮需要給王麗付那麼高的彩禮,周燃手里就有了七千多的存款。
再繼續做點生意,回頭努力發展,個萬元戶不難。
到了八十年代,萬元戶都是了不得的存在,別說在這年代了。
劉爺一聽周燃能出兩萬斤糧食,眸子亮了幾分。
他是沒想到,周燃手里能有這麼多貨。
當然,周燃手里的貨能多一些,他肯定是高興的。
周燃能多拿點貨出來,他能從中間多掙些錢。
沈知安眸子里多了一抹沉思,其實他是好奇周燃從哪兒弄來的門路可以弄到這麼多糧食。
一個普通的鄉下娃娃,不是什麼管理糧站的大人,想弄到兩萬斤糧又哪是那麼容易的?
周燃不說,他也不會多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
就像他家里的事,他也沒有和周燃說。
劉爺高興道,“好,那咱們合作愉快。我先支付定金,等貨到了,我再付尾款。”
劉爺說著,拿了八百塊,也就是百分之二十的定金出來。
劉爺這樣,周燃見識到了人家滿滿的誠意。
兩萬斤糧食,周燃直接運過來給劉爺肯定是比較麻煩的。
于是周燃對于貨的方式提了一個要求,給一個倉庫,等貨弄到了,再喊劉爺他們來驗收。
劉爺還當周燃出于謹慎考慮,不讓別人知道糧食來源。
他們道上這樣的不,周燃這樣的要求很常見,所以劉爺爽快的答應下來。
縣城郊外,劉爺給安排了一間倉庫。
周燃是第二天獨自去貨的。
貨的方式很簡單,到了倉庫以后,直接從農場系統提貨。
兩萬斤糧食,也就是二百大袋大米。
倉庫很大,就算是擺放了二百袋的糧食也綽綽有余。
放好了糧食,周燃便去找了劉爺,讓劉爺幫忙收貨。
劉爺到了地方,清點了一下。
沒問題以后,將尾款結給了周燃。
“小姑娘,以后有糧食賣的話,再過來找我,價錢上肯定是不會虧待了你的。
周燃點頭,“好,劉爺,等下回有貨我再通知你。”
雖說和劉爺合作,不如自己親自賣出去掙錢,但是省了不的麻煩。
以后自己農場里的東西只會越來越多,不得不承認,這種合作方式對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掙到了四千塊錢以后,周燃有錢有了底氣,直接從劉爺手里買了不票。
布票,票,糖票之類的,都買了一些。
拿著錢和票,周燃直接去了供銷社,開啟了買買買模式。
之前錢不夠,所以周燃會著花。
如今手里六七千的存款,真沒必要省著。
至于回頭說錢的來源,就說和沈知安一起上山挖到了人參掙的。
一開始,何春花還反對上山,害怕進山遇到危險。
如今倒是不怕了。
沈知安一個人能碾殺死一頭野豬,只要周燃有沈知安的陪同,那就是安全的。
當然,如果周燃單獨一個人上山那肯定是不行的。
周燃去了供銷社,先給家里的侄子侄都買了麥。
麥能補充營養,喝不上,既然能買到這東西代替也不錯。
再就是按照每個人做一新服的標準,買了布料。
周家十幾口人,這樣一置辦下來,還真花了不錢。
不過對于周燃來說,眼下一兩百塊錢是在自己承范圍之類的。
買過了這些東西,周燃綁在了后座上,又去國營飯店買了兩只燒。
國營飯店的大廚手藝真沒話說,做出來的飯菜,味道比好多了。
人家到底是專業的廚子,肯定比強上些。
今天掙到了大錢,怎麼都得讓家里人一起嘗嘗鮮。
買好了東西,周燃才騎著自行車回到了生產隊。
因為買的東西多,還真引來了不小的注意。
那麼多的布料,哪個看了不眼紅?
鄉下人誰家能買一套新服的布料都難,更別說能買這麼多。
燒是黃油紙包著的,看不清里面有啥,倒是周燃騎著自行車,風一吹,香味兒就飄遠了。
“嘖嘖,周家這是發財啦?前些天他們家老三娶媳婦兒花了六百塊錢的彩禮,今個兒又買了這麼多東西,我看沒個兩三百下不來。”
“周家能發啥財?他們家就算勞力多,掙得工分多,一年下來,頂多比咱們多掙個幾十塊錢,哪來的錢這麼造的?
要說我,是周燃攀上了沈知青,人家沈知青有錢給的。”
聽到這個說辭,大家覺得有道理。
周家沒能力弄到這麼多錢,可是沈知安有啊。
人家說買自行車就買自行車,說蓋房子就蓋房子,一看就知道是個不差錢的主。
周燃運氣好,找了一個這樣的對象,帶著一家子發達起來。
王金梅聽到別人這樣的議論,眼更紅了些。
如果沈知安是閨的對象,周燃弄回來的這麼多東西還不得是他們家的?
這麼想著,王金梅趕找了錢小花詢問況,“你這死丫頭,你和沈知青的事兒到底咋樣了?你有沒有上心?你看看,人家周燃攀上了他,周家的日子過的多好?
周燃今天買的東西,都夠咱們家幾年的吃穿用度了。”
被王金梅這麼一催問,錢小花低著頭道,“娘,人家沈知青哪兒是那麼容易攀上的。
他本就不搭理我,我就是想攀上他也沒機會啊。”
王金梅氣的又了幾下錢小花的頭,“人家周燃那樣的姿都能勾搭上沈知青,你咋這麼沒用?連人家周燃都比不過,你丟不丟人啊?
我怎麼生了你這麼個沒用的閨?
真不知道養你有啥用兒!”
錢小花被王金梅這樣訓斥的有些委屈。
“娘,周燃還不是托了大伯的福,當初沈知青剛下鄉來,給他們安排一起干活兒,制造接的機會。
我那時候沒機會和沈知青接,才讓周燃捷足先登了。
現在人家沈知青當了老師,不用干活兒,我哪兒還有機會找上人家呢?”
王金梅自然知道日久生的道理,聽謝小花這麼一說,不由得慨著周家人心思深沉,提早做安排制造周燃和沈知安多接相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