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大宋狂婿 第四十章 同物書院

《大宋狂婿》 第四十章 同物書院

因為是秋天舉行的鄉試,在放榜之時,已經接近立冬了。

如今的大宋是一年一考,所以時間安排上非常湊,鄉試之后不過一個月便舉行會試,也就是大約在小雪時分舉行。

而殿試則是由皇帝與史臺商議之后宣布時間,一般況下是在冬至這段時間舉行,也就大約是在會試的一個月之后。

大宋與古代的華夏類似,有條件的舉人,會帶著家族亦或是由縣府資助的驢馬上路,沒有條件的只能靠著雙,蹭車蹭船,想方設法地在這兩個月進京趕考。

故而家里富足的舉人,大多都會選擇提前出發,來到京都參加會試,能請到更好的老師的同時,也能在這兩個月里,安心備考。

現如今,京都中了舉的舉人,無一不是在自己的府中,或是去到書院進自己的書法與算學,故而如今經常能聽到消息的舉人,只有蕭揚一個。

人人都說他算學不好,但是又從來沒見過他去請教任何一個老師,或是去書院學習,還在天鴻樓當著所有人的面,承認收了一個天奴作為天衛。

許多不服的舉人,都在閑暇時嘲笑他破罐子破摔,果然是早就沒落的蕭家子弟,也就上功夫了得,一點見識都沒有,一個解元就已經知足了,殊不知后面的考試一場比一場重要。

但蕭揚又怎麼可能告訴他們,你們的算學,實在過于簡單,他本不需要準備,需要準備的只有把自己那一手字練得更加盡善盡,但即使不練,他現在的水平也是京都頂尖。

故而即使是蕭揚完全不做準備,他也有把握拿到今年的會元,但蕭揚不管是為了那一個商牌,還是為了自己與蕭家的前途,他也得確切保證自己奪得會元。

Advertisement

他翻開強子為他搜集而來的歷年會試的算學考題,一直筆直書到晌午,才在蕭母的提醒下,喝了一碗小米粥,稍作休息。ωWW.166xs.cc

他翻看了一下自己答題的正確率,都在九以上,但始終與標準答案有一些差距,雖然結果他都算對了,但是畢竟蕭揚沒有參加過會試,很多細節并不能做到盡善盡

解答的過程中總是會因為題目過于簡單,掉一兩步,蕭揚不知道這會不會影響最終績。

為了解,他詢問了蕭母,得知京都最著名的書院,同書院,應該就有他要尋找的答案。

書院乃是朝廷創辦,京都中的大家子弟,幾乎都在里面讀過書。書院出過的大儒,大學士,可謂是數不勝數,許多人都會在空閑時回到書院進行講學。

這時就是京都的文人最興的時候,都破了頭想要一聽這些大人的指點,以點醒自己,能中舉當,從此平步青云。

但要進同書院,除了付大量的錢財作為學費,剩下的只有展示自己的才華,得到書院的認可,方能進

若是既無錢財,也無才華,同書院會把人拒之門外,這也是人人都向往同書院的原因,隨便走出一人,不是世家子弟,就是才華橫溢之人。

這天下午,學習告一段落的世家子弟從同書院中走出,還沒走遠,就被一勾人的酒香奪去了靈魂。

他們循著香氣而去,只見兩個一高一矮的小販,在賣著酒,一架板車上堆放著十幾壇酒,一壇打開著,正是香氣的來源。

Advertisement

而那兩個小販也正在吆喝著:“大宋新出酒,數量不多,價格實惠,瞧一瞧看一看啦!”

他們自恃見多識廣,嘗遍京都食,竟還有他們沒嘗過的酒?

他們走進一通詢問過后,兩個小販拍著脯,自信滿滿:“這些爺,我敢騙您嗎?這些酒可是我從一位釀酒師傅那里高價購來的新酒,若幾位公子不滿意,這酒就送給諸位公子了!”

酒,乃助興之,所謂詩與酒,向來都是二者并存的,李白被人稱為詩仙的同時也被人稱為酒仙。

對文人來說,飲酒不作詩,酒再好也無味,作詩而無酒,詩再好,也終究了一些酒興。

至于這些早早就是老酒蟲的世家子弟們,詩作得好不好另說,酒他們倒是會品,但他們向來看不起街邊的小商小販,若是真的有實力,那為何酒樓沒有呢?

街邊的小商販,在他們眼里,與那些野狗沒有太大的差距,為了一口吃食搖尾乞憐,不停吹噓自己的商品有多好,但實際呢,只有他們與買過的人才知道。

那群子弟沒有一個人被說,眼里都是懷疑與不屑,原以為是哪家大酒廠產出的新酒,沒想到是兩個小商販,頓時升起了離去的心思。

但商販最重要的就是察言觀,見公子們都不相信,瘦矮小販笑呵呵地開口道。

“諸位公子,我們可是有商牌的,諸位公子隨時可以來這里找我們。”

“而這酒是我們高價買來的,早就聽聞同書院的公子們對酒的造詣最深,所以我哥倆才會推個板車過來,給各位爺嘗嘗。”

Advertisement

“誰知道我們才剛開了一壇,諸位公子就已經聞到酒香,要我說,可都是緣分啊!”

說著他還把商牌拿出來,給領頭的那位士子,經過一番查看之后,那人點點頭。

一群人才興起來,這酒是真的香,早就勾得他們三魂不見了七魄!

不過,他們乃富貴之人,為了自己的面,才拼命地維持住形象,再好的酒,豈能屈尊降貴在此地品酒。

可若不品,這酒香實在人……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