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砂印已解,疼痛漸漸散去,衛瑤卿轉離開。
風起,百年古杏簌簌落了一地。不多時便有三人出現在了天師道口,徘徊了片刻之後如有約定一般同時出現在了古杏樹下。
“那隻鎮宅的鬼已經被人收了。”說話的人,若是衛瑤卿在的話,能認出就是不久前曾見過一回的崔遠道邊的魏先生。
魏先生旁的兩人同是士,聞言不由驚訝不已:“連點靜都沒有,這麼快!”
“是上次打了硃砂印的那個人麼?”
“不敢肯定是不是同一個人,但絕對是個高手。連點打鬥的痕跡都沒有,眨眼的功夫就收了那鬼,不是收服之人手段太高還能是什麼?”魏先生不由皺眉,“也不知道那人什麼來頭,不過手段不會低於司的五位天師。天下士奇人輩出,果然不能小覷。”
“還好在楊公回京之前發現了那隻鬼,若是楊公相看風水時看到了,那才出大事了。”其中一人一副心有餘悸的樣子。
“楊公是風水大家,什麼形沒見過?你們多慮了。”魏先生搖了搖頭,嘆道,“罷了,收了最好,我等回去吧!”
三人口中說的楊公是司的五位天師之一,名楊筠鬆,別號亦玄,世人又稱他“救貧先生”,因爲喜好走街串巷,替人指點風水而得名。是風水堪輿的頂尖高手。
“說起來,楊公好端端的,怎麼會離京?”一個士時分不解,“先前楊公不是在替聖上選址皇陵麼?”
“李修緣年紀輕輕就登上大天師的位子,論資歷,論家世,這個位子怎麼的到他?楊公自是不滿。”另一個士不屑的撇了撇,“還不是出賣了前大天師自己的岳父大人得來的位子,這等人的人品自然人不齒的,司中看不慣他的又不是沒有。”
“李修緣實力是有的,否則前大天師也不會這般重他。”魏先生嘆了口氣,“你們再不滿可以私下說,何必在這裡說這些話?小心隔牆有耳。”
士乃天下奇人,尤其進司的,確實有幾分能力,有能者難免脾氣有些古怪,清高而氣傲,張家是延綿了幾百年的士世族,前大天師不管出資歷都足夠了才人不敢多說,如李修緣這樣半路出山的,司的人能服氣纔怪。就算同是程厲盛一派的人,也未必會服李修緣。
“衛六小姐,你回來了?”回去的時候,正見李歡人已坐到了觀席上,手裡還拿著一隻墨食盒,見回來揚了揚手裡的食盒。
衛瑤卿走過去坐了下來:“來時倒沒注意你帶了小食來。”
“方纔讓人去買的。”李歡笑道。
“多謝。”衛瑤卿點頭坐下。
一旁的崔琮看著笑而不語。
“衛六小姐何必那麼客氣呢!”李歡了鼻子,似乎有些尷尬。
“你結人以誠,我總是要銘記在心的。”衛瑤卿接過了食盒。“怎麼到觀席上來了?”
“君寧下場要多練練,正好多出一人,我便過來坐了,總不能冷落了你……你們。”
衛瑤卿點頭:“多謝。”
崔琮不喜小食,看衛瑤卿了一塊山楂卷兒放進口中,李歡臉上笑容卻漸漸淡了下來:“雖然之前因爲那件事,我們跟武三郎約好的打馬球是打不了,但接下來一段時日,我卻是不能來了。”
“爲何?”
一旁的崔琮突然開口:“是國子監的六藝試吧!還有一個半月的功夫。”
九月又被長安世族年們戲稱爲“試月”,四年一度的科考,三年一度的欽天監試考覈,國子監的六藝試等等一系列數得上名號的考試均在九月。
“如此,倒是要準備一番了。”不曾進過國子監,但張家族中的孩子也有國子監的,自然知道六藝試的重要,考得好的,說出去也能沾上幾分,若是考的不好,那就有些丟人了。
李歡在國子監的績不錯,國子監分四院:太學院、四門學院、書學院、算學院。雖說明面上四所學院各有所長,但私下都認爲太學院最好,宗室子弟,一品大院家眷大部分在太學院讀書,是讀書,也是權貴互相結的途徑。
衛家也有在國子監讀書的子弟,伯父衛同知的獨子,衛家的嫡長子衛君臨就在國子監的四門學院讀書,不過那是之前了。自從衛同知出事後,他也被在衛家長房的院,國子監的課也暫停了。
京兆府牧居正二品,除卻家世外,李歡確實是因爲讀書讀得好才進的太學院。
“九公子今年可準備參加六藝試?”李歡似是隨意的問了一句,“聽聞九公子從8歲學國子監開始,到如今參加過七屆六藝試,每年都有單科第一的牌子手。”崔九郎的名聲可不是空來風。
“這倒是不清楚。可能參加一兩科,也有可能不參加吧!”崔琮笑了笑,倒也風霽月,“我有疾,一向甚理會這等事,不過聽說九弟今年準備場科考,族裡的十三弟也要提早學了。回去倒是可以打聽一二。”
“不必不必。”李歡連忙擺手,“原本你我隨意一提,旁人若是多心了便不好了。”
崔琮笑了笑,也不再多提。
李歡轉頭又問衛瑤卿:“聽君寧說你要參加今年的欽天監試考試?”
衛瑤卿點頭,俏皮的眨了眨眼:“不過我可沒有你們這麼大的力,我父親考了二十年的欽天監,我考上十年若是能上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聽這般打趣,李歡、崔琮都笑了出來。
何太平擔心了一整天,直至晚上睡前,還覺得有幾分不可思議,今日衛六小姐去打馬球居然沒出什麼事,鬆了口氣的同時,有幾分慶幸。
只是他沒想到等到第二日就出事了,而且是連著兩件大事接踵而來,第一件便是司的五位天師之一的楊公楊筠鬆回長安城的途中遇上雲麾、歸德兩營練演習,回京路過的楊公不小心被誤傷摔斷了。第二件事來自國子監,幾個太學院的學生打架,有人被換了院,國子監的學生打架,何太平可不覺得這是小事,弄的不好就是宗室世族間的鬥。
章節報錯
大明朝正德十二年冬,徐晉穿越到江西上饒縣一名窮困潦倒的儒童身上。這一年,明朝皇帝朱厚照正在邊鎮宣府遊玩。這一年,江西寧王朱宸濠正暗中運作準備謀反。這一年,家徒四壁的徐晉尋求出路,最終選擇考科舉,從縣試、府試、院試,再到鄉試,一路過關斬將,卻一步步捲入了寧王朱宸濠造反的漩渦……
一覺醒來,穿越古代,成為被打入冷宮的皇家棄子。囂張跋扈的奴才,陰險毒辣的妃子,冷漠無情的帝王……楚嬴劍走偏鋒,好不容易掙脫冷宮枷鎖,轉眼又被發配到邊疆苦寒之地。什麼?封地太窮,行將崩潰?什麼?武備廢弛,無力抵擋北方賊寇?什麼?朝廷不予援助,百姓要舉家南逃?危機環伺,人人都覺得他已窮途末路,然而……不好意思,忘了自我介紹,哥前世應用科學專業畢業,最強特種兵出生,種種田,賺賺錢,打打仗,還不是手到擒來?!
華櫸穿越到水滸世界的大宋,無意中救了徽宗,從此開啟獨攬朝政的權臣之路。 除奸臣,罷貪官,平強寇,橫掃遼金西夏,收服四夷。 “朕封華卿為宰相、樞密院使,總領朝政,今后朝政大事皆交給華卿處理,不必再向朕請示。” 誰說權臣只能擋道,權臣也能護國保民,安定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