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幻想言情 上膳書 351.撈起

《上膳書》351.撈起

宋丸子他們來黃泉是從無爭界強行破壁而來,中間驚滄瀾、無爭兩修真界的黃泉地,多鬼使鬼鬼仰馬翻,離開的時候,不過是閻羅派了一命鬼使送他們一路到了凡人界的黃泉口。

“之前諸位仙君來來往往多走無爭界通路,我們鬼大人偏偏說送宋仙君就得走這裏。”鬼使說道。

穿了黑子扛著大黑鍋看看天又看看地。

黃泉空空如也,隻有一棵蒼老的大樹正繁茂著。

那個等在這裏的將軍肯定已經等到了同樣等了他幾十年的人,如今也雙雙投胎去了吧。

宋丸子有點高興。

凡人界靈氣全無,宋歸雪自然回到了鸞羽之中,聽宋丸子跟絮絮叨叨:

“此間好吃的多不勝數,往東北走上百裏路,我記得有座城,小吃可是不,等來日,咱們一塊兒來嚐嚐……歸雪小姐姐,你一直沒有味覺,這可真是太無趣了,連陪吃都不行。”

宋歸雪不理

自顧自囉嗦了一通,宋丸子抬頭看了看,腳下流匯聚,便要縱而起,腰間掛著一對黑驢蹄子的鬼使連忙攔住了

“宋仙君,此間天道平衡一界匯聚,要是察覺到您這元嬰修為的大能,必是要驅逐您的,您何不就走上兩步……說不定就能看見想見之人了呀。”

“見想見之人?”宋丸子不由笑了。

說:“此界哪有我想見之人?想做之事也要二百年後才做,想做之事不得,所謂想見……見了也不過是又一場他人不懂我自嚐的生離。”

說完,指掌間流淌出星海,靈氣無聲匯聚,星在半空中凝集了一個門,這便是元嬰修士才能施展的破界之能。

抬腳走進去,背後是無盡懷念的地方,可連頭也不回。

Advertisement

元凰十六年秋,白日群星大作,九州皆見,時帝年高,群臣以國本難定,請立太子,帝笑曰:“群星遙遙在天,竟能知我朝國本?可知爾等心否?”滿堂無言。

朝會罷,帝招秦相相商,數日後,帝立先平帝次為皇太

野史有傳,以秦相孫、平樂長公主次子配皇太,秦相固辭之,此蘇家子終生未婚,死後留《觀星圖錄》九冊,乃星學集大之作,故,後世以“蘇星君”稱之。

其書第一頁所記,便是元凰十六年白日現星之事。

“群星如見故友,星輝映,不勝喧囂。”

……

“汆丸子湯好了,加芫荽和胡椒嗎?”

“芫荽不要,胡椒多些,再來點兒醋。”

熱騰騰的丸子湯上,灰白的胡椒浸在水麵上,漸漸轉深,一兒剛點進去的醋還沒來得及沉下去,漢子迫不及待地用勺子一攪,整碗湯的丸子都跟著轉了起來。

他迫不及待的溜著碗邊兒喝了一口湯,又舀了個丸子進了,眼睛都瞇了起來。

丸子是用豬和豆腐做的,有味兒又不膩,配上烤香了的餅,對蒼梧邊賣力氣的凡人和野修來說便是極好的一餐了。

一顆接一顆將湯裏的丸子撈幹淨,湯也喝了一半,漢子才拿起一旁的烤餅,先咬兩大口嚼得滿都是甜香氣,又把剩下的餅掰小塊兒扔進了湯裏,再把店家送的一點鹹菜末兒倒了進去。

勺子攪一攪,又是另一番連湯帶水的鹹香味道。

正是因為不喜芫荽葉在泡餅上,他才不願意在湯裏加那一味佐料。

漢子吃完了抹抹,就看見旁邊一對母也正坐著喝丸子湯。

“撈一撈,丸子上來啦。娘,是這麽說麽?”小小的姑娘氣,仰頭問一旁的年輕婦人。

Advertisement

“對。撈一撈,丸子就上來了。”

“丸子上來了之後呢?”

“丸子上來之後呀,我們宋師就回來了。”

“宋師回來之後呢?”

“宋師回來了,能做好多好吃的東西,什麽鬆子兒糖啊、米花糕啊,都是宋師做的。”

娘親說著,手把小姑娘的臉蛋上著的碎發撥到了一邊。

小姑娘發出了驚奇的喊聲,拿起勺子一本正經地對著湯碗說:

“撈一撈,丸子上來啦。”

在小姑娘的旁邊,一個老人也把勺子進碗裏,笑嗬嗬地說:“撈一撈,丸子上來啦。”

非隻他們,那開攤賣湯的老板長勺往湯鍋裏一轉,也說:“丸子趕上來吧。”

“撈一撈,丸子上來啦……”

聽著此起彼伏的輕喚,漢子無聲一歎,轉走了。

“宋道友啊宋道友,這些年無爭界上上下下從湯裏不知撈出了多丸子,你怎麽就忍心一直在那泡著呢?”

這漢子撓了撓頭上糟糟的金褐頭發,裏念念有詞。

宋丸子死之事玄泱界天道借著玄泱界食修之口遍傳各界,自然有人彈冠相慶,可也有人說什麽也不信。

正如無爭界的很多人,對他們來說,宋丸子是師長、摯友,是並肩戰鬥過的生死之,他們不信宋丸子死了,也不願意那麽個人就此消泯於天地間。

久而久之,無爭界的丸子湯裏就出了新的典故,一個人喝湯就多了一個人去撈,人們所想的不過是希念力匯聚個勺子,總有一天能真把從黃泉裏給撈出來呢。

如此若幹年下來,賣各式湯的見了,賣丸子湯的,則從西極到遠海,從蒼梧至北荒,可見是、魚、、各菜蔬等等能做丸子的,都做了丸子。

無論是否師承味館,食修和凡人廚子們都默默賣著丸子湯,喝湯的人說著撈丸子的話,懷著微小的願景,年複一年。

Advertisement

轉瞬間走出百裏遠,漢子離蒼梧越發遠了。

“要是腳程再快些,明日天不亮就能到臨照,說不得傍晚還能路過小水那裏,吃頓熱乎的。”

想到這裏,漢子,不,應該說是長生久的金不悅長老嘿嘿一笑,腳步又快了三分。

十幾年前,與“宋丸子死”消息同來的,是從玄泱界退到了無爭界的“不祭”食修和六天修士。

之前據說是被微予夢殺死的善鼎玄門長柒長老突然出現,傳天道諭旨說以宋丸子為首的“不祭”食修勾結逆天惡徒,犯有欺天大罪,六天則有了“以邪法蒙蔽天道,用心魔危害修士”的罪名。

那是從沒有過的天威氣象,半個玄泱界被滔滔雷聲所震,煌煌雷匯聚在煌華城上,長柒長老代天罰罪,當即便有幾個六天修士被天雷擊重傷。

其後,早就對“不祭”一脈不滿的食修和他們的擁躉便對那些“異端”亮出了屠刀。

那是一場遍及整個玄泱的“清剿”,四脈食修以為自己人多勢眾、基深厚,便可殺盡“不祭”食修,卻沒想到他們早有準備,不僅半數已經離開了玄泱界,剩下的也分散在西洲和靠近界門之地。

西洲沙人之剛剛平息,無數“不祭”食修在他們“同袍”的幫助下躲過了西洲世家們的追殺穿過沙海,在那裏有能吊打十幾個元嬰修士的黑袍魔修駐守,能讓他們直接借路魔界去往無爭界,不修為限製——隻是期間不能毫調用靈氣、天香豆做的臭豆腐得每個時辰吃一塊。

除西洲之外,哪怕是在天道的如此威脅之下,其他地方的“不祭”食修們也並非是舉世皆敵的,過他們好的小宗門、散修、凡人,在這一場亡命之途中都向他們出了援手,這其中甚至有其他派別的食修。

Advertisement

逆天不逆天的他們無從分辨,畢竟當初被人“立鍋招天”的是天道,現在說人家有大逆之罪的也是天道。他們不過是信自己眼中所看,心中所想,舌尖所嚐。

最危急的時候,是最後一批在東洲的“不祭”食修撤到了界門之時,與世無爭數千年的長柒長老帶著三名元嬰高手親至。

生死存亡之際,界門出現了傳說中的天地靈——芝仙。

還是兩個。

一胖一瘦兩個芝仙沒辦法一次帶走十幾個人去往他界,卻能直接讓長柒等人消失不見,趁著敵人混之際,被追殺的食修們逃出生天。

與“不祭”食修相比,六天修士們的遭遇就要慘多了。

托庇於微予夢的餘威,一般人不敢對他們出手,可敢對他們出手也就都是些輒能讓滅門絕戶的元嬰修士,若不是有一靈火莫測的木九薰一力護持,還有明鬼帶著六天“鬼兵”到支援,六天修士們絕難逃得命,即使如此,曾經威風赫赫的玄泱界一大勢力,活著逃到了無爭界的人數,不過七

這些人到了無爭界之後過得都還不錯,無爭界的靈中雖然還有煞氣,以調鼎手祛除煞氣之後,它們的效用也更甚過玄泱界所產,無論煉丹、煉還是做飯,自有妙。他們隨帶來的各種靈種,十幾年間也都在無爭界生發芽。

十幾年,對於修長生的修士們來說也不過彈指一瞬,卻也足夠這些人在無爭界有一片自己的天地。

比如在臨照城,這味館食修的大本營外麵就修起了一條幾十丈長的小街,來自玄泱的修士們在這裏建了攤位,與來來往往的修士們做起了買賣。各種頗有玄泱風貌的法、丹藥、陣圖、符咒擺在攤位上,伴著“不祭”食修們搗鼓出來的飯菜香氣。

味館與不祭兩脈食修同氣連枝,都繼承了宋丸子的道心與道法,可他們卻都不願意合流為一,無爭界的活人法與玄泱界的求生路,到底是不同的。

臨照城的城裏城外,已經默認了是分屬兩家的地盤。

可這天夜裏,兩邊的人湊到了一起。

因為又有從玄泱界傳來的消息。

駱秋娘手裏著玉簡,神有些凝重。

“玄泱界修士們的心魔之劫越來越酷厲了。”

如此說的依據並非是某個修士自己突破時候的,而是埋在玄泱界幾座大城裏的“釘子”算出來的。

前些年,幾座城的築基修士平均下來十個裏麵總有兩三個能進階金丹功,如今很多城一年連一位能功進階金丹的修士都沒有。

如此一來,修為進階與找死又有什麽區別?

心彤皺著眉頭,道:“怎麽就到了如此地步?玄泱界的天道難不瘋了嗎?”

駱秋娘細看玉簡,輕歎一聲:“非隻修士的日子不好過,天災不斷,人心離,各州凡人的日子也不好過。天道為了彰顯自己的威勢,已是無所不用其極了。至於它想要什麽……不過是要人怕,要人懼,要人……俯首帖耳,戰戰兢兢。”

說這話的時候,駱秋娘溫婉的眉目間是寒霜似的冷

“你看,前年中洲冒出來的敬天教如今已經有教徒數千,他們修什麽‘舍己敬天道’,修行還真比尋常修士快上許多,如今已經是一方大勢力了。這,便是天道想要的。”

讓不馴者死,給順從者,這等馭人之法,曾經的落月宗玩了上千年,駱秋娘一眼便能堪破。

心彤皺眉良久,才說:“如此,我們這些出玄泱界的修士更不能進階了。”

“下個月棲山那會送來一批製境界的藥。”

“多謝。”

看著駱秋娘,心彤出了真心激的笑容。

作為不祭食修在無爭界的帶頭之人,心彤知道他們能在無爭界立足是多虧了味館的幫襯,可除了宋丸子,又曾真心服過誰呢?

初到無爭界的時候,隻覺得味館大當家駱秋娘行止帶俗之氣,不像個修士,子也有些太過婉,二當家劉迷更是個言行俗的易怒之輩,不堪與謀。

時間久了,才漸漸發現宋丸子看重的人果然都有不凡之

駱秋娘雖然婉了些,心卻極為開闊,凡事不拘於一時一地,談笑間指揮若定,頗有胭脂將帥之風。

劉迷暴躁鄙之下心思細膩,教導徒子徒孫時極為用心,做事極有擔當,對敵人則是遇強更強。

更難得的是,這兩人各自悟出了自己的食修之法,食修資質上來說勝過自恃聰敏的心彤自己不知多。真本事在那,心彤怎麽也得尊敬。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