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偏執太子是我前夫/歲時有昭(重生) 第134章 第三世

《偏執太子是我前夫/歲時有昭(重生)》 第134章 第三世

 姐妹二人雖無脈關系,但十分要好。

 沈一珍在上京的宅院就在鳴鹿山下,蕭妤得了戚皇后的首肯,在他們抵達鳴鹿山的第二日,便去鳴鹿院歇了幾日。

 夜里沈瑛睡去后,蕭妤披著件厚披風便去找沈一珍,同說起了在濟南府的事。

 沈一珍一聽便蹙了眉,道:“究竟是何人?”

 “再過兩個月,阿娘就知曉是誰了。”蕭妤笑瞇瞇道:“現下昭昭不能說,怕您和母后會嚇跑他。”

 沈一珍輕咳一聲,抬起茶盞抿了一口茶。

 的確是想派人去探一探那人的底的,若是個良人自然是千好萬好,若不是,那不管如何,都要勸一勸昭昭。

 偏生昭昭對兩個娘的心思得極清楚,小兒嚴得很。

 沈一珍除了知曉那人在濟南府,旁的一概不知。

 罷了,以昭昭的子,能讓看得上眼的人想來不會差到哪兒去。

 放下茶盞,轉而說起旁的事,“我聽拾義道,你開春便要開辦學了?”

 蕭妤笑著頷首:“父皇本就應承了,只要我及笄那年心意不改,就允我去學的事。”

 蕭妤時在宮里,都是跟著蕭烈去上書房聽太傅講課的。

 是直到十歲那年方知,上京的貴們到了十歲便不能繼續學經史人文了,只能拘在宅學琴棋書畫、學紅、學管中饋。

 蕭妤十分不高興,同嘉佑帝道:“男子能上國子監、能上府學、能上書院,子卻只能拘在后院學自己不喜歡的東西,真真是不公平。昭昭也要辦個學,讓想繼續學的子能繼續學。”

Advertisement

 如此驚世駭俗的話聽得一邊的汪德海忍不住抬袖子汗,但嘉佑帝卻沒有怪罪。

 自從戚皇后放寬了考取的條件后,如今是民間門的子也能考了。

 只民間門子想要讀書識字談何容易?

 戚皇后本就有意要在民間門開辦學,見蕭妤起了同樣的心思,便順水推舟道:“你及笄后,若是心意不改,依舊想要辦學,朕便讓你放開手腳去辦。”

 蕭妤這五年一直在鉆研這事呢。

 在何辦學,如何挑選先生,又該設置哪些課程,一件件一樁樁地去鉆研,總算在及笄這年弄出個章程來。

 待得開春,便要落實這事了。

 想世人知曉,子也可以有鴻鵠之志,也可以有報國民的志向。

 沈一珍爽朗一笑,道:“沈家每年都會撥出三盈利給你辦這事,阿娘出這筆銀子,不是因著你,而是因著你做的這事。”

 沈家是皇商,每年三的盈利,可是好大一筆銀子了。

 蕭妤當然不會拒絕,想要在整個大胤都推行學,銀子是不了的。不僅僅是學,還有給窮苦人家的孩子和路邊的乞兒辦的學,也想去做。

 “昭昭謝過阿娘!”

 蕭妤在鳴鹿院一直住到大年廿九,直到桂嬤嬤親自來催了,方啟程回宮。

 回去的路上,在經過城門外那驛站時,蕭妤特地車夫停了片刻。

 挑開車簾,著驛站的大門,道:“嬤嬤,我記得這驛站里種了幾株梅樹,這會該開花了罷?”

 桂嬤嬤順著的目去,不明所以道:“今歲的初雪來得早,想來是已經開花了罷。”

Advertisement

 蕭妤笑著收回目,進京趕考的舉子都是先宿在驛站里的,之后再進城去學子街。

 聽皇兄說,那人昨兒便已經在驛站住下了。

 蕭烈是四日前回到宮里的,蕭妤聽他提起濟南府的貪墨案才知,原來那位寫信又悄悄助皇兄搜羅員貪墨證據的人竟然是顧長晉。

 皇兄提起他時,眼里的欣賞是藏都藏不住。

 蕭妤頗有種與有榮焉的自豪,瞧瞧看中的男人,當真是不錯。

 蕭烈知曉顧長晉要進京趕考,本是想著捎他一程的。

 太子殿下的車輦可比他冒著風雪騎馬上京要舒適多了,但顧長晉卻婉拒了。

 他這是不想與太子殿下走得太近,免得在明年的科考給他和太子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尋常人得了未來儲君的青睞,大抵是喜不自,恨不能世人知曉太子對自個兒的看重。他卻極沉得住氣,心思亦是縝

 如此寵辱不驚,進退有度。

 難怪皇兄會贊不絕口、念念不忘。

 不也忘不了麼,知曉他為濟南府百姓做的事后,對他的喜歡又多了些。

 蕭妤其實很想去見見他的,只他這會要為會試做準備,不愿為了一己之私就去擾他。總歸明年金殿傳臚之日,他們也會再見面。

 思及此,蕭妤放下車簾,對桂嬤嬤道:“我記得膳房又進了一批新鮮的松子,除夕那日,差人做些松子糖,送到驛站去。”

 這會正值年關,住在驛站里頭的都是進京趕考的舉子。

 京里的豪富之家為了同這些未來的肱骨之臣結個善緣,除夕到上元這半月,日日都會派人送吃食送暖

Advertisement

 但送松子糖……

 桂嬤嬤還是頭一回聽說。

 只老嬤嬤從來不舍得拒絕自家殿下,聞言便應“好”。

 蕭妤想了想,又添了句:“再添一匣子飴糖,要林檎口味的。”

 那日顧長晉給的那袋飴糖便是林檎口味的,也不知他看到那飴糖和松子糖,會不會想起來?!

 如果喜歡本書請記得和好友討論本書節,才有更多收獲哦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