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臨高啟明 第225節 金豬

《臨高啟明》 第225節 金豬

這一期的《戰爭史研究》也是真理辦公室出品的黑材料系列,這黑材料也不用專門的創造發揮,只要把遼東經略的幾前后矛盾的地方放在一起,再帶著上帝視角一看,基本上都會得知大明的遼東戰局毫無前途可言,莫說什麼“復遼”,純粹是一個給大明放的爛瘡。

茍循禮講完,李廣元才長長出了口氣,覺自己剛才聽得好張。對他們這樣的廣東鄉村的大戶來說,遼東的戰事雖然有所耳聞,但近乎于“傳說”,誰也不認為這事和自己有什麼關系。但是這些文章即關注戰場局面又從戰略層面上來解讀,還包括了后世的地緣學說。分析的廣度和深度遠超舊時僚的所謂“兵事”。

張之余,他也微微有些詫異,因為說得原本是髡賊,為何扯到了東虜上去了?這才真是一個天南,一個海北,八桿子都打不到一起去。

和尚特意談起此事,顯然是有什麼要的事要說。他當下屏退左右,問道:“這遼東戰事危矣!只是這與廣南又有何干系?”

茍循禮點頭道:“老爺果然燭千里!”繼而又低聲道:“老爺想必也看得出來:遼東戰局已然完敗之勢。”說著他看了看羅和英,對方亦是微微頷首。

亦茍循禮這種不學無之徒來說,遼東戰局的那點知識全是投考了石翁之后才陸續知道的。但是現學現賣并不影響效果。見李老爺果然上了心,胃口也被吊了起來,他知道時機已到,當下又把聲音得更低,拋出了準備已久的“萬人敵”:

“朝廷有意要和東虜議和,盡棄關外之地,關寧鐵騎撤回山海關。不日南下剿滅流寇,驅逐髡賊。”

“什麼?”李廣元大吃一驚,關寧鐵騎的名頭他多多也聽到過一些。

Advertisement

“老爺您想,這關寧鐵騎是朝廷每年花幾百萬糧餉養著的兵,撤回關,依托山海之險,堅城之固,肯定用不著如此之多的兵強將。難不都留著白白消耗糧餉嗎?關的局面,流寇橫行,髡賊猖獗,都是朝廷的腹心之患,這一二年,必有大兵南下痛剿。”

李廣元聽了,不覺點了下頭。羅和英看到海象和尚這顆“萬人敵”炸已然起了作用,知道火候已到,立刻上來煽風:“這只是傳言。以在下以為,朝廷公然議和不大可能--畢竟這華夷之辨的份量太大,只怕是當今圣上也不敢下這個決斷。不過,私下行款大有可能。”

李廣元忙問:“如何私下行款?”

“自然是派遣使談了。之后大約會把關外的關隘城邑全部棄守。兵將百姓全部撤回關。這些將兵撤回關,依托長城防守,東虜斷然是再也不能南下劫掠了。并且,關外空余之地,也會引來蒙古諸部,到時候東虜和蒙古諸部再廝殺一番,也就沒有什麼力氣南下了。這也是目前最可用之策。”

海象和尚道:“以朝廷來看,這大約也是唯一可選之法了。這幾十萬兵將聚集遼東,戰之不勝,又要耗費巨額糧餉。關又是生煙冒火,連中都的皇陵都給燒了,倒不如全數撤回關使用。”

“這麼說,朝廷是要南下用兵了?!”

“只在早晚之間了。”海象和尚十分篤定的說道,“若非如此,我等何必冒此風險,四串聯?實話告訴你吧,這廣州府所轄的各縣,都有忠義之士,秣馬厲兵,只等朝廷大軍一至五嶺,便要群起而響應……”

自古功名最人心,李廣元在東莞富甲一方,也算是一方的豪強。奈何族中沒有舉人、進士,出去總覺得矮人一頭,尤其是每次出門,經過其他村落,每每看到旗桿,都是異常的失落。

Advertisement

這還只是虛名,論到功名的實利那真是太多太多。只從婚姻而言,一個門當戶對的好便說不完。想想縣里幾個科舉大族的氣焰,自己也只能仰其鼻息,不敢造次。

想到這里,猶如鬼迷心竅一般,不得朝廷趕南下,自家好“起兵響應”。甚至有些“時不我待”之:“不知朝廷天兵何時才會南下滌群丑?”

日已西斜,土路兩側的水稻頂著沉甸甸的稻穗彎腰低頭無比的恭謙,遠的池塘里青蛙不知疲倦的爭吵著什麼。稻田中食的鳥兒突然被夯實的腳步聲驚飛到半空中,急急忙忙的飛到一棵樹上,排排站好,驚恐的看著聲音的主人順著土路走來。

見此人,面頰消瘦,胡子拉碴,一摞滿補丁的短打,肩背部又有新磨出來的孔,也不穿鞋,赤著一雙烏黑的大腳,有力的走在土路上。背上背著一個包袱,肩上一邊掛一個鼓鼓囊囊的搭璉,一邊扛著大半草袋的糧食。腰間掛著用柳枝串著一串泥鰍。

來人名李修杰--當然這個名字只在宗譜上存在。平時大家多他“金豬”。今年三十出頭,家就在前面的李家圍,雖然姓李,卻和本地的李家沒有半分關系。其祖從外地逃荒至此,在這里與人為長年幫工落戶。直到了生了金豬的父親,有一次李廣元的祖父做壽,尋了門路去求了老太爺,這才和李家聯了宗了祠堂。

了祠堂,李家的家境便有不好轉。祠堂里對各個房門多有些照顧。見他家無田,便將宗族里的族田佃了十幾畝與金豬的祖父耕種,又撥給草房三間。這才算是有了房屋田舍,從此安居下來。

金豬這一代,因為家里兄弟多,老父死后,兄弟分家,他連半分薄田也沒分到,只分到祖屋--三間草房,為了這三間草房還搭上要贍養老娘。只能又走上了祖父的老路,與人當長年過活。

Advertisement

原本以金豬的家境,娶老婆基本上是妄想。李廣元的娘走了宅管事娘子的路,又去求,李廣元看在他家三代人賣力的分上,便賞了家里的一個作婢給他作老婆。這媳婦原是北面逃荒來得,為了活命賣給了李家當奴婢。

有了家室不便再當長年,再說家里還有個老娘要將養。金豬改以打散工謀生。他外出干活,媳婦便在家中照顧有咳癥的老母,還在房前屋后種了幾洼菜地,另外又從莊中大戶人家接些洗補織的活計補家用。金豬便跑去逍遙圩上給人抗活。

逍遙圩是十多里外江上的一個渡口,來往東莞和廣州的商旅多經與此,圩中又有各林立買賣,打些散工卻也是不愁的,加上逢年過節族里公倉總還有些米分。有些年景竟比幾個佃種田地的兄長要好上許多。只是自打髡賊占了廣州,江上行船便了些許,圩上的客商也多有惴惴,不敢多做買賣。連帶的金豬這樣的散工所得比往年也了幾分。金豬估著,馬上就是稻,田間快要大忙,短工的需求激增。不如便回家中看看,忙完稻收再和家里的再好好商量一番。

天剛黑時就來到家門,家中還如原來那般歪歪斜斜的樣子,黃泥的院墻多有崩塌,又用竹籬細細的補上,只是屋門楣上新著一支紅燈籠,金豬打量了幾眼便邁步走堂屋。

妻子并不在家,里屋的李母卻聽得腳步聲,斜倚在竹床上,一陣咳嗽后,大聲的喊:“誰?誰呀?”

“娘,是我了,我回來了。”金豬摘下包袱和搭璉,又抱著草袋將米倒米缸中。

李母早已批穿鞋,來到了堂屋。“金豬啊,咳、咳,金豬回來了。”說著接過李修杰手中倒盡大米的草袋,仔細端詳著兒子,發現兒子沒有穿鞋,不由得問道:“你咋沒穿鞋呀?你鞋子呢?”

Advertisement

當時的百姓多不穿鞋,農村百姓更是以腳為常事。但是金豬做得是裝卸搬運的活計,在碼頭上奔走卻不能不穿雙草鞋,否則極易被碼頭上的各種碎砟劃破皮。而這草鞋也并非自己打制,有專門的草鞋匠制作。

“一雙穿爛了,另一雙卸貨掉江里了,明日去上工再買就是。”金豬似乎不大在意自己的鞋,只是摘下腰間的一串泥鰍,給母親,“娘,這是我路上捉的泥鰍,聽說吃這個對你的咳病有好。蓮娘呢?天都黑了都不知道回來做飯,跑啥的?”

巧蓮是他媳婦的閨名,因為兩人并無孩子,便喚做蓮娘。

李母接過泥鰍,掩又咳了幾聲,為蓮娘辯解道:“蓮娘是去跟著黃仙姑修法求藥去了。估著快回來了。”

“修法,修它勞什子的法!”金豬由于近期得的工錢不如往常,心里一直著一邪火,不由的破口罵道:“年輕婆娘不在家里安生,野馬浪闖的,又跟老田家媳婦那樣讓人拐了賣了,才好是吧。我才幾天不在家,這婆娘又皮了,看我不一頓!那個黃仙姑又是哪里的野狐仙,勾搭良家,也不知是何來的拍花婆子。”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