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大夏文聖 第178章:江中郡難,朝廷賑災,官員貪墨,嫌命長了?

《大夏文聖》 第178章:江中郡難,朝廷賑災,官員貪墨,嫌命長了?

「如若懸燈司提前通風報信,想來問題不難,隴西郡之難,也算是能定住了。」

顧寧涯出聲,道出自己的想法。

「恩,隴西郡終究還是天災問題,眾志城,八方來助,糧草穩定,自然能遊刃有餘,太子藉助這等機會,也可穩固儲君。」

顧錦年出聲,也是如此認為的。

不過提到儲君之位,顧寧涯的神不由微微一變。

「錦年,你是已經選擇了太子嗎?」

他看向顧錦年。

儲君二字,別人提無所謂,但顧家提的話,多多有些其他分在當中啊。

畢竟顧家量太大,尤其是顧錦年,整個顧家在陛下的眼中,肯定不如顧錦年,自然而然,顧家現在可以抉擇出皇帝。

「順其自然。」

「太子仁厚治國,這是一件好事,大夏王朝歷經開國之戰,又遭遇種種戰,的確是需要一位仁君治國,使國家修。」

「但天命之爭浮現,也需要去鬥爭,秦王也不錯,只不過長之分,是自古的道理,侄兒無意牽扯儲君之爭,到時候讓他們自行理。」

「陛下若是選擇太子,侄兒就安心輔左太子,如若陛下選擇秦王,侄兒也會安心輔左秦王,僅此而已。」

顧錦年出聲,表達了自己對儲君的想法。

無論是太子還是秦王,各自都有各自的優勢,只不過長的問題,終究是天下人認可之言。

說到底還是兩個人都有優勢,但太子的優勢要大一點。

當然,若是太子真做了一些錯事,或者是做了一些不好的事,顧錦年也不會支持太子。

玉輦

顧錦年算是聽明白了。

只要太子不犯錯,那太子登基就沒太大問題了。

「可若是陛下非要問你呢?」

「錦年,秦王跟咱們顧家關係很好,小時候一直跟著老爺子,老爺子也說過,秦王算他半個孫子。」

Advertisement

「這個時候你該怎麼辦?」

顧寧涯繼續出聲問道。

一時之間,玉輦氣氛有些凝重了。

秦王的確與顧家關係很好,從平日裏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來,秦王是真把顧錦年當做親兄弟,這誼擺在這裏,要說沒有一點影響是不可能的。

畢竟顧寧涯其實就是比較偏向秦王的。

「到時候再說吧。」

「還是繼續聊回災。」

顧錦年不想談論這個話題,至永盛大帝現在還活著,老當益壯,十年只怕都不會出什麼大問題,何必糾結未來的事

「恩。」

顧寧涯也沒有繼續談論這個敏話題,而是繼續開口道。

「戶部來信,保留大夏基本開銷之外,多餘的銀兩,可購買五千萬石糧食。」

「考慮到大規模購買糧食,會引起糧價增長,故而選擇一個月購買一千萬石糧食,這個可否?」

顧寧涯詢問。

「可以,再讓戶部配合兵部刑部,告知大夏百姓,可以不賣糧,但決不允許隨意漲價,糧價增長波,只要在合理範圍一切好說,若有人膽敢藉此機會,發國難財者,一律殺無赦。」

顧錦年點了點頭,同意戶部的要求,一口氣買五千萬石糧食,肯定會惹來巨大的市場波,一個月一千萬石,算是比較平穩。

再由戶部,兵部,刑部,三大部門聯手打糧價增長,也算是穩定民心,不然真的飛漲起來,可能災區不,大夏部就先了。

「好。」

顧寧涯點了點頭,記錄下來,到時候要統一送回京都。

不過,就在此事,一道聲音從玉輦旁響起。

「侯爺。」

「指揮使大人。」

「後方騎兵來報,太孫來了,要來找侯爺。」

「是否相見?」

隨著侍從的聲音響起,玉輦當中,顧寧涯和顧錦年皆然不由出好奇之

Advertisement

尤其是顧寧涯,更是喃喃自語道。

「這個小混蛋怎麼來了?」

不過話音說出,顧寧涯馬上閉

李基是太孫,罵他小混蛋,不就是罵太子大混蛋,皇帝老混蛋嗎?

萬幸這些都是自己人,否則的話,這話要是傳了出去,鐵定挨一頓狠

「讓他來。」

顧錦年出聲,雖然不知道李基為什麼能來,但顧錦年沒有阻止。

如此,半刻鐘后,玉輦停了下來,很快滿臉堆笑的李基走了進來。

「錦年叔。」

「寧涯叔爺。」

走進玉輦,李基顯得有些風塵僕僕,他吐了口氣,接著隨意坐在枕上,笑呵呵的看著兩人。

隨著他坐穩沒多久,玉輦再一次啟程,沒有半點停頓。

「李基,你怎麼來了?」

「不會是太子爺走了,你自己熘出來的吧?」

看著李基,顧寧涯有些好奇了,也很張李基是不是私自跑出來的,這要真是跑出來的話,那就麻煩。

「叔爺,你怎麼這麼瞧不起人呢?」

「我李基是那種人嗎?我好歹也是太孫啊。」

李基有些鬱悶,自己好歹現在也已經滿十五了吧?再過幾個月就滿十六歲,正常點來說,十六歲都可以及冠,就是大人了。

怎麼說的好像自己跟小孩一樣?

「太孫又如何?你還不是照樣去勾欄?」

顧寧涯顯得很隨意,要是太子爺他可能不會如此,太孫就隨便點了,等他當皇帝,三五十年後吧。

「叔爺,咱能不提這件事嗎?」

「是我聽說我父親叔叔他們都去抗災了,我為太孫,要是不去那顯得多沒出息啊,所以就跟我皇爺爺說了,爺爺也準我過來。」

李基出聲,道出原因。

聽到這話,顧寧涯點了點頭,也在稍稍沉思,琢磨皇帝的意思。

Advertisement

顧錦年大概明白。

想讓李基跟在自己邊學點東西,順便去見一見民間疾苦。

這是一件好事。

不怕皇帝狠,就怕皇帝心,寵溺後代,怕他們吃苦。

李基這種人,就應該丟出去挨點社會毒打,不然不了才。

「行。」

「既然是陛下的意思,這段時間你就跟在我邊,記住沒事別跑,災之地,兇險萬分,就算你貴為太孫,也別來,出了事,我不一定能護得住你。」

既然是皇帝的意思,顧錦年也就不啰嗦什麼,但該代的事還是得代清楚。

「放心,錦年叔,我老實的很。」

李基呲牙一笑。

對他而言,這趟出來,一來是見見世面,二來就是離皇宮,孩玩心更重一點,至於救災之事,可能在這種權貴上看不到任何一點樣子。

畢竟他們可不覺得百姓再苦能苦到什麼地方。

「六叔,我們繼續說。」

顧錦年沒有理會李基,而是與顧寧涯繼續商議賑災之事。

「東林郡大火,一半靠大夏將士,一半靠仙門,讓禮部楊開楊大人親自出面,找仙門借求雨符,能借多借多,再請仙門出手,降雨解決這件事。」

「若仙門能出手,東林郡之難,不算太難,只需運輸五百萬石糧食前往東林郡即可。」

顧錦年出聲,這是他針對東林郡的解決方桉。

找仙門出面,解決大火。

山林火勢,將士們只能在外圈地帶,砍伐樹木,製造出隔火帶出來,但火勢如虎,如若來不及在外圈地帶砍出隔火帶,很容易出大問題。

仙門出手,制火勢,大夏將士高強度配合,就能有效制。

「好。」

顧寧涯繼續記錄。

東林郡之事,也算是給予了解決方桉。

「南越郡的話,讓魏王第一時間,疏散百姓,同時讓工部以最快速度將寶船制好,運往南越郡,雪災不可怕,可怕的是化雪。」

Advertisement

「而且讓魏王調查清楚,南越郡突降大雪,必然反常,可能有妖,要小心一些,護住百姓為上。」

「所有將士,預備抗洪。」

「也運輸五百萬石糧食至南越郡。」

其實拋開江中郡的政治問題不說,南越郡在顧錦年看來,才是災最恐怖的地方。

大雪冰封,看似影響的只是百姓生存,可真正可怕的,是化雪。

一但冰石融化,大雪堆積河,很容易引發至洪災。

若發生洪災,那就是天大的麻煩,南越郡可是有大夏蓬江的主幹之地啊,南越郡要是發生洪災,一路向下,到時候引發的麻煩,可不弱於江中郡之危。

所以必須要提前抗洪,做好防範措施,可以允許洪災發生,但絕對不能影響太多人。

「明白。」

顧寧涯將這些全部記錄下來,三大郡的事,顧錦年也算是有了一定的理。

當下,顧錦年也鬆了口氣。

「先到這裏,其餘等消息吧。」

他說完這話,便靠在枕上稍稍瞇了瞇眼,休息一刻鐘再說。

「李基。」

不過閉著眼睛的時候,顧錦年緩緩出聲。

「在。」

「錦年叔。」

李基立刻出聲,給予回應。

「京都有什麼事沒?」

「有沒有什麼針對我的消息?」

顧錦年開口,他瞇著眼睛,語氣平靜道。

「啊........」

聽到這話,李基有些語塞,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說。」

顧錦年澹澹開口,可卻帶著一種不容拒絕的氣勢。

「呃......有倒是有。」

「不過我也只是聽說的,是什麼況,我不知道。」

「好像是說,有些藩王送了奏摺京,彈劾你殘暴不仁,屠殺忠良,而且江中郡之災,認為錦年叔你完全就當做兒戲,為了一己私慾,想要獨攬大權,奔著建功去的。」

「而且史臺也彈劾了。」

「大夏朱學一脈,也聯名上奏,說了一些不好聽的話。」

李基出聲,同時一直在觀察顧錦年的表,要是顧錦年不開心,他就不說了。

不過他發現,顧錦年顯得十分平靜,沒有任何一點波瀾,雖然閉著眼睛,可面容上一點變化都沒有。

「這群狗東西,有什麼臉指責我大侄子?」

「他娘的,一個個就知道唱反調,讓他們出主意又一個個怕惹事。」

「大夏如此之災,錦年站出來,是這份擔當,就比這些王八蛋強百倍。」

「太孫,等以後你登基了,一定要記住,這些讀書人,一個個都是老巨猾的存在,心思鬼的很,以你的智慧,只怕很難跟他們對抗,索你就不如當個暴君。」

「不服就殺。」

「反正以後太子爺登基了,肯定會好好治理國家,你就坐就好,殺點文臣,也安心福。」

顧寧涯開口,渾然不把李基當外人,一番話說的十分直接。

「六叔。」

「別犯渾。」

這時,顧錦年出聲,提醒了自己六叔一句。

李基以後能不能當上皇帝是一回事,但這些話不能教。

萬一真了個暴君,算誰的?

「叔,我覺得叔爺說的沒錯。」

「有些讀書人,心黑的很,前幾天的事我都知道,你力排眾議站出來,為我大夏定國策,振軍心,穩民意,這般人除了潑冷水以外還會做什麼?」

「紙上談兵一個比一個厲害,真遇到事又害怕背鍋。」

「真要我以後當了皇帝,我絕對狠狠的殺,一群廢。」

李基開口,這話多帶點奉承的味道,看來這小子是真懂事了,知道跟顧錦年搞好關係是有好的。

當然也有一部分的確是李基本能想法,畢竟他還年,很多事都不懂,就喜歡用最簡單的方法去解決矛盾。

「胡言語。」

顧錦年睜開眸子,澹澹的斥責了一句。

「基兒,好好記住。」

「帝王,要懂得平衡之,文武平衡,這些文臣雖然心思複雜,但至是顧大局,要是讓這幫武將來治理國家,遇到事就是打,什麼王朝經得起這樣糟踐?」

「利用別人的長,去制衡他人的短共濟,才是帝王之道,明白嗎?」

顧錦年出聲,認真教導對方。

「哦。」

李基聽后,只是回了個哦字,而顧寧涯則有些無奈道。

「錦年,你這說的太玄乎了,我也納悶了,咱們顧家都還是一群莽夫,你爹充其量不就是個讀書人嗎?」

「怎麼生出你這個麒麟兒啊,實話實說,你剛才那番話,跟朝堂當中那般文臣一模一樣,無論是語氣還是這調調。」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