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吉時已到 161 能贏本侯的還未出生

《吉時已到》 161 能贏本侯的還未出生

“幾位尚書大人當中,只馬尚書是范祖籍,倒是不難猜。”衡玉笑著道:“再者,我與馬家大郎是好友,去歲時曾聽他偶然提及過,說是明年春日會接一位妹妹進京。”

婦人聽得意外又很快了然:“原來如此……”

再看向衡玉的眼神,便更加友善了兩分。

“姐姐竟認得我那位兄長?且是好友嗎?”孩子有些驚訝,有些好奇:“兄長他竟提起過我進京之事麼,他是……什麼樣子的?”

這位兄長是父親正室所出的嫡長子,長五歲余,自有記憶起,便只見過一回——有一年父親回范祭祖,他曾同行,那時不過五六歲而已。

再之后,父親的越做越大,也愈發繁忙,便甚至會親自回范了。

也因此,此番前來京師這陌生之,想到要面對那些本沒有怎麼相過的“家人”,孩子心中難免有些忐忑不安。

那些所謂“父親要將待價而沽”的想法,便也是這些忐忑使然。

“你這位兄長是個好廣闊,行事隨意的中人,且你與他的眉眼有五分相似。”衡玉笑著道:“放心,你們兄妹定是合得來的。”

說著,看向孩子懷中抱著的木劍,道:“馬家家風一向不算刻板,尚書娘子雖與人接來往,卻非是傳聞中那般冷淡矜傲,而是弱之故。又因近年來多是閉門禮佛修心,有些人屢犯攀附不上,才漸傳開了些謠言,做不得真的。”

原來是這樣嗎?

聽得這番話,孩子心中對赴京的排斥消解許多。

婦人的眉眼也有了一笑意,像是終于放心了些,激地福行禮:“多謝姑娘提點告知。”

“客氣了,隨口閑談罷了。”

Advertisement

“還不知姐姐姓什麼呢?”孩子滿眼期待地問。

衡玉含笑:“家中姓吉,我名衡玉。”

“姐姐的名字真好聽!”孩子的眼睛笑了彎月:“我馬映柳,這是我姨娘,姓馮!”

衡玉便頷首。

“姐姐和這位郎君,也是要回京師嗎?”孩子旋即問。

見衡玉點頭,孩子便問:“那……之后到了京城,我可以去尋姐姐玩兒嗎?”

“自然。”衡玉笑著道:“到時讓你兄長帶著你便是了。”

孩子連忙欣喜點頭,又忍不住心中激,仰著臉向衡玉問道:“吉姐姐日后開書院的話,定會教訓之外的書吧?”

衡玉緩聲道:“男子所讀所習之,來日子也盡可學得。”

“當真!”孩子振地險些要蹦起來。

衡玉認真點頭:“子習文,本也不該只為迎合風弄月,訴閨閣之怨,為他人紅袖添香,亦或是用以持中饋等刻板印象——讀書為開智,為明理,先為己思再為天下思。”

孩子再次聽得呆了去,一時只覺置浩瀚江海,尚不知邊際在何。

“可……子學來那些作何?”婦人側的婆子也聽得了神,此時忍不住問:“子又不能科考做……學了又有何用武之地?”

“如今子是不能科考,可這些子的兒,兒的兒呢?自吾輩而起,今日既有薪火相傳,守先待后,腐朽舊制便終有更迭之日。”聲音輕緩平定。

“姐姐說得沒錯……總有有人開此道!”孩子激得紅了眼眶,神卻是興無比。

突然覺得自己在參與謀劃一件驚天地的大事!正事!

婦人看著衡玉,有些失神。

Advertisement

今日聽到的話,是以往從未曾聽過的。

心中的震驚,不比兒來得

或是見識所限,覺得小姑娘多有些異想天開——子地位卑賤,千百年皆如此,這條路哪里是這麼好走的?

但是,無論如何,哪怕撞個頭破流,卻也好過如們這般一潭死水啊。

一潭死水意味著永遠不可能會有改變。

而這些愿意開此道,肯去試錯,甘愿去撞得頭破流的小姑娘們,雖好似有些癡人說夢,但無疑是值得敬佩的。

總要有人敢做夢,夢都不敢做,何談其它呢。

懂得不多,但也認得一些字,無人同說且罷了,既有人細細地將道理給擺明了,那還是聽得懂、能勉強分得清好歹的。

婦人有些慚愧地笑了笑,小聲道:“妾也幫不上什麼忙……只能燒香祈愿吉姑娘早日得償所愿。”

“姨娘怎麼幫不上忙,別再扔我的劍燒我的書便是幫忙了……”馬映柳在一旁小聲地嘀咕道。

婦人無奈嗔了一眼。

衡玉見狀笑了笑,道:“便不叨擾了。”

馬映柳連忙福,眼睛彎彎地道:“姐姐,那咱們回京后見。”

衡玉點頭,與蕭牧一同離去。

看著那兩道影走遠,婦人才道:“回去吧。”

馬映柳頓時不滿地努起:“姨娘竟還是不準我練劍嗎?吉姐姐都說了,父親和母親兄長沒那般刻板的,是您太過杞人憂天了!”

“我……”婦人嘆氣:“你今早連早食都沒用,總要吃飽了才能有力氣折騰吧?先回去吃飯。”

孩子這才出笑意,挽住婦人一條手臂:“多謝姨娘!”

婦人忽然有些慨。

兒許久不曾與這般親近了……

此前也反省過,是不是自己矯枉過正,但又實在心中沒底,極怕兒長別人眼里的異類,一輩子都會毀了。

Advertisement

但方才那位姑娘的那些話,好似一顆定心丸,總算得以安心些許。

人果然是要讀書明理開智的,自己找不到答案的,學來的道理會告訴伱。

而人有了答案做支撐,才能于這諸事喧囂的世間稍稍從容些。

婦人一路思考著,好像從來不曾這般思考過。

那小姑娘的話仿佛還在耳邊回響,徐徐道來,卻有著經久不散的力量。

“說來,那姑娘說自己姓吉,喚作吉衡玉……老奴怎覺得有些耳呢?”婦人邊的婆子若有所思地道。

“嬤嬤又不曾來過京師,緣何會覺得耳?”孩子問。

“啊,老奴想起來了!”婆子面一時頗彩:“今早天剛亮時,聽驛館里頭的人暗下說起什麼吉家姑娘在此……還說京師里的養婿特意尋到此地,來迎回京呢!”

養婿?”婦人大驚。

京師里的風氣,竟是開放包容至此麼?

還是說,就這姑娘獨樹一幟?

馬映柳也呆了呆,旋即眼中的欽佩神往卻是愈發濃烈,又不由猜測道:“那養婿……該不會就是方才那位郎君吧!”

“老奴看也像,說是長相尤為俊,倒是對上了……”婆子恍然道:“我說呢,怪不得如此安靜乖順,站在那兒都不敢說話的!”

還未來得及走遠的藍青

他家郎君八倒是想,可惜不上。

“侯爺方才怎麼都不說話?”穿過竹林之際,衡玉隨口問。

“你字字珠璣,發人深省,本侯只有聆聽學習的份兒了。”蕭牧的語氣似往常與時一般隨意,然而卻不含分毫打趣之意。

“我也覺得我的話多了些。”衡玉笑了笑,看向前方道:“其實我本也不是個說教的話癆來著——”

Advertisement

“嗯,我知道。”出了竹林,是一條狹長小道,道路兩側的桃樹枝葉展著,蕭牧走在衡玉前面半步,說話間抬起左手,替撥去面前一枝擋路的桃花——

“這世間子的聲音甚能被人聽見,既遇到你眼中的可救者,可同行之人,與們多說些便是在行好事,亦是為你日后將行之道鋪路。”

他的聲音很緩和,衡玉微低頭,自他臂彎下躲過被他撥開的桃花枝,角不微微彎起。

“知我者侯爺也。”玩笑般嘆道:“你總知道我在想什麼,想做什麼。”

蕭牧眼中有一笑意:“此前你不是曾說過,你我同行,此道不孤嗎?若連這點覺悟都無,如何能做你吉夫子的同行者——”

“對啊,侯爺還曾答應過,日后要幫我出資建學呢。”

蕭牧微微轉頭垂眸看向,低聲問:“本侯不是洪水猛吧?”

他指的自是與馮氏談及的那句“天下男子皆是洪水猛嗎”——

衡玉也看向他,四目相接,頰邊眼底皆溢出笑意:“真論起來,侯爺應當是鎮宅救世之祥瑞神。”

這是什麼說法?

蕭牧好笑地看著:“怎麼,待日后你開了學,本侯要蹲在你書院門前做石獅不?”

“那怎敢勞駕?到時自是要給侯爺于書院中立上一面功德碑的,其上便書,于某年某月,蕭節使出資建此學,功德深遠,應被后輩銘記相傳,永香火供奉……”衡玉一本正經地思索著道。

蕭牧笑了一聲:“那還真是多謝。”

滿挾桃花香氣的清風吹過,二人步調一致地往前走著。

“不過我倒有些好奇。”走出了落滿桃花瓣的小徑,蕭牧問:“你可擔心自己所言過深,會遭人誤解曲解嗎?”

“莫說誤解曲解了——”衡玉道:“便是我自個兒,今日醒來,也常覺得昨日之言有諸多不足,好似腦子進水。人總是在時刻變化前進著的,可總不能因為想法尚未完無暇,便不敢吐,就此噤聲吧?那樣豈不是要做一輩子的啞了?”

“我私認為,在此境況下,開口表達的意義應當在于,哪怕被誤解,但只要說出來,對對錯錯,是是非非,有撞也好,有爭論也罷,卻總是能引人思考的。”衡玉認真道:“有思考方能有進步,方能集思廣益,而后修正改進,對吧?”

蕭牧點頭,并不掩飾自己眼中的贊甚至是教之:“甚為在理。”

片刻后,他道:“我還有一件事亦十分好奇。”

“只管說來。”衡玉微抬眉看著他,像是做好了要與他好好切磋探討學與人生哲理的準備。

“你與馬尚書家的郎君關系頗近?”

衡玉有些猝不及防——怎突然問起這個來?

“是有此事。”回過神答道:“我們常一起蹴鞠,也算是在蹴鞠場上不打不相識了。”

“此人的蹴鞠踢得很好嗎?”蕭牧不咸不淡地問。

“數年前他牽頭組了十來位家子弟,搭了個班子,算是近兩年京中郎君里最出的蹴鞠隊了。”衡玉道:“去年一整年十余場蹴鞠賽都無敗績,每場比賽都打得十分彩。”

蕭牧“哦”了一聲。

衡玉忽然想起什麼似的看向他:“侯爺時也蹴鞠吧?”

時雖未見過他,但他的名號是聽過許多次的——時家小將軍年意氣風發的事跡,也略有些印象。

“隨便踢一踢罷了。”蕭牧負手道。

衡玉“嘁”了一聲,這臭屁的神態可不像是“隨便踢一踢”啊。

“那待日后有機會,我私下約了馬文哲出來,咱們切磋切磋如何?”故作挑釁地道。

蕭牧:“本侯可不欺負小孩子,踢哭了回去尋家中大人告狀倒也麻煩。”

“不知哭得是誰呢,侯爺是怕輸了,戰無不勝的英名就此毀于一旦吧?”

“你想得委實多了些,蹴鞠能贏本侯的人恐怕還未出生。”

“……”

二人你一句我一句,走進了書房里。

藍青一路聽著,只覺自家郎君多有些稚了。

但這份稚里,卻似有幾分年時的痕跡。

“你要同我說何事?”蕭牧進了書房中坐下,便問衡玉。

衡玉隔著小幾與他對坐:“我的事不著急,侯爺先說吧。”

蕭牧便也不耽擱:“昨晚嚴明與白神醫外出閑逛之際,發覺有人在城中暗中重金尋醫。”

至于為何“暗中”尋醫,仍能被嚴明二人發覺,自然是醫者自有醫者的門路,既是尋醫,自是要在醫者之間將消息傳開。

“暗中?”衡玉看著蕭牧,低聲音問:“宮里的人?”

他既特意提起,自不會是閑事。

蕭牧點頭:“需尋醫相治之癥,同長公主殿下此前信中所提及的圣人所患病癥,十分吻合。”

衡玉思忖著道:“已在民間尋醫了,那看來必是宮中的醫們束手無策了……”

說著,便問:“白爺爺可說了有無相治之法?”

治不治先不說,得先問能不能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