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踏枝 第394章 糧倉

《踏枝》 第394章 糧倉

大軍從商城往京畿,走的是道。

一路北上,可謂是暢通無阻,順利極了。

順利到,永寧侯看到那地界碑時,心中生了不

不過,他還是就地安營紮寨。

主帳紮起。

秦鸞泡了一壺茶,倒了一盞遞給永寧侯。

秦胤抿了一口,看著輿圖,全神貫注。

良久,他才放下抿完了的茶盞,了脖子緩神:“年紀大了啊……”

秦鸞聽他嘀咕,撲哧笑了,抬起手,啪得拍在了秦胤的肩膀上。

永寧侯側頭睨了眼,見肩後多了張明黃的東西,不由喜笑開:“還是阿鸞心。”

“您分明是在說我小氣吧啦,”秦鸞笑著道,“您不開口,我就不主拿出來。”

永寧侯聽打趣,哈哈大笑,乾脆出右手掌,平平攤著。

秦鸞二話不說,又取了幾張,按在了祖父的掌心。

“老夫可得收好了,”永寧侯樂著道,“一個個的,儘眼紅好東西,不藏好,全給他們搜颳了去!”

秦鸞聞言,樂不可支。

“哪兒就是‘一個個的’,誰又是‘他們’,”秦鸞毫不留地拆穿永寧侯,“能從您這兒搜刮好東西的,也就隻祖母一人。”

永寧侯被說得老臉一紅:“你祖母,關公,一人勝過千軍萬馬。”

這話裡,有得意,有誇讚,幾分揶揄,滿滿自豪。

秦鸞笑得不行。

這些時日,趕著行軍,自然也冇有多時間給做日課。

原先攢下來的平安符,用得多,畫得,便不如先前那般隨手就給好幾張。

當然,也冇到需要扣扣搜搜的時候。

祖父這兒,說也藏了十幾張,偏他就要喊“”,圖個樂子。

“您先前在琢磨什麼?”秦鸞笑夠了,問起要事。

“我們這一路,順利得有點反常。”永寧侯道。

Advertisement

秦鸞對此,亦有些會。

從商城起兵之後,沿途州府反應不及,愣是冇有一站出來的。

“京城那兒,聽說是忠勤伯指揮?”秦鸞又問。

永寧侯頷首。

先行的斥候陸續送回來些訊息。

京城這幾日守備森嚴起來,百姓進出城亦不如往時方便,城門裡外排起了長長的隊列,兵一個個檢查。

秦鸞還想問幾句,外頭傳了聲,說是“殿下回來了”。

很快,林繁掀開簾子進來。

他的上還穿著戰袍,秦鸞順手把他摘下的銀盔接過去,道了聲“辛苦”。

林繁悄悄衝眨了眨眼,走上前去,與永寧侯行禮。

“陳家倉調運的糧食都扣下來了,”林繁道,“馮靖看著,押回來。”

永寧侯頷首,指著輿圖與林繁道:“看來,京裡是打算死守了。”

此番起兵,京中會有幾種應對,他們先前都做過設想。

或調兵出城迎擊,或固守城池。

對趙隸來說,迎擊主些,擺開架勢,且隨著後續調集的各州府兵力,以及催促飛門關、以及南境出兵擒賊,倒也不失為一個應對之策。

不過,從林繁與永寧侯的立場來看,這就多了不麻煩。

倒不是打不過,而是,戰就有損傷。

同是大周的將士,永寧侯希把各種損傷到最低。

而固守城池,看似有高大城牆為依托,能拖延時間,等其他地方兵力來救,但卻太被了。

困守,繁華如京師,易守難攻如西州城,麵臨的都是同一個問題。

援軍到底來不來,什麼時候來?

城中的糧食可以撐得住嗎?

西州接了勸降,京師在人心惶惶時,又能多久?

在秦胤來看,忠勤伯選擇守城,並不是什麼好想法,反倒是對己方更有利。

因而,前兩天,永寧侯調兵遣將,分散了人手出去接管京畿一帶的糧倉。

Advertisement

年初時候,林繁抓了細馬貴。

馬貴把大周境糧倉的分佈、儲量了個

未免後續風險,當時把儲量分佈都調了一番,林繁主理馬貴的案子,對這一次調糧的結果也算是心裡有數。

雖說過去了半年,但數量變化不會很大,隻要添上新的秋糧倉而已。

這地糧草收的大致狀況,旁人未必能答上來,平長公主卻是如數家珍。

遠些的、如江南、兩湖那兒的糧倉,本不用管。

他們要盯住的,隻有從發兵到包圍京師前,這麼短短時間,能夠把糧草送進京城的那幾座糧倉。

除了由林繁帶人去的陳家倉,其餘糧倉亦派兵前往。

一直嘰嘰喳喳著要大展拳腳的秦鴛,跟著永寧侯夫人與季氏去了一

秦治帶著侄兒秦灃,去了一

長公主與林芷更是騎兵快行,繞過京師北上,意圖掐住北側的送糧路線。

對這幾糧倉,重在看守,而非掠奪。

一來,若後續圍京師圍了持久戰,這些儲糧對大軍亦是個補給。

二來,當地百姓亦要生存,兩軍戰時,底下州府最容易出渾水魚的事兒,有糧食在手,就能保證一旦有事發生時,百姓不至於肚子。

至於京城,隻要圍住了,就出不來,也進不去了。

圍城之勢達,那幾糧倉亦不再需要重兵把守,可以掉回來。

林繁的視線亦落在地圖上,道:“忠勤伯這守城、守得很怪。”

以老伯爺的本事,不可能看不穿兩者利弊。

“他守城,卻不是一言堂,”永寧侯道,“京裡熱鬨。”

“也是。”林繁笑了笑。

皇上有自己的想法,黃太師要“拖後”,還有其他人各不相同的立場,忠勤伯夾在中間了。

“老夫還以為,馮仲和安北侯就算不能主持戰局,好歹也能撈個副將,”永寧侯嘖了聲,“結果什麼都冇有撈到。”

Advertisement

意外嗎?

不是很意外。

皇上疑心重,難免如此。

同樣的,人心經不得猜忌,皇上越不信任,馮仲與安北侯也就會越偏向於林繁。

“老伯爺攬大帥,應是為了順妃。”秦鸞道。

“皇上對順妃心有芥,哪怕看在老伯爺的麵子上把人從冷宮放出來,也不會如從前般寵信,”林繁對皇上很瞭解,“一旦不再需要老伯爺出力了,還是一樣卸磨殺驢。”

尤其是,老伯爺年紀大了。

幾個兒子又不頂用,等老伯爺百年之後,誰給順妃撐腰?

永寧侯挑了挑眉:“老夫要是他,直接把城門開了!”

------題外話------

謝書城書友失憶不失你的打賞。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