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初唐大農梟 第二十一章 於秋的商業謀劃

《初唐大農梟》 第二十一章 於秋的商業謀劃

馬車跑起來可比人推著獨車,挑著擔子走路要快的多,不過一個多時辰,車子就駛進了村子,頓時,在村裡留守的婦人和小孩就全部都圍攏了過來。

趙七娘,王二孃和秦十三娘最先從馬車上跳了下來,也不知道他們剛纔在馬車上和趙河張康幾人說了些什麼,黝黑的臉上,此刻有些不自然的紅潤掛在上面。

蘇定方打量了一眼村裡這些牽著娃的婦人們,覺心裡有些堵,嘆了口氣道,“還真他孃的是一村子的寡婦。”

說完之後,他就邁著大步子朝村子裡走去,一些男孩子被他上的皮甲和腰間的戰刀吸引了注意力,下騎著掃把,一個勁的追問他是不是帶兵的將軍,然之後,這些孩子就爲了他在村裡遊逛的嚮導。

“大家幫忙把東西卸下來。”於秋下車拉開了車門之後,朝孫大娘和陳五娘他們喊道。

兩大車的麻布袋子給人的視覺衝擊力還是很大的,當大家知道里面裝的其實是黃豆,並非麥子或麪之後,卻是一臉詫異。

按照於秋的既定計劃,賣饅頭的錢,應該是買麥子,磨面蒸饅頭,繼續賣錢,直到賺夠所有食用和還債的麪,如果只是賣村裡那點糧種磨的面,可賣不了幾天。

等大家看到了車下滿滿一竹框的鐵之後,臉上終於出了驚喜的表,這些工能夠大大的提高們的勞效率,如果稍後開始打理田地,會事半功倍,於秋如果將主要的金錢都投到了這些鐵上,倒也有可原。

有大傢伙一起幫著忙活,兩車黃豆和一筐鐵很快就被卸了下來,發麪的活計,於秋給了張喜兒趙七娘們,他自己最先要做的,是把調味料搞好,其中,鹽就是他要理之後才能用的調味料。

Advertisement

看到他將大顆大顆的鹽塊放進了裝著清水的大陶鍋裡,張喜兒幾次三番想要勸阻,都被於秋用眼神給瞪了回去。

看來,就算要拿鹽去煮鹽布,也用不著這麼多,而且,得往陶鍋裡放可以吸鹽的麻布啊!

況且,這明明就是可以直接食用的鹽了,爲什麼非要煮水?一鍋就煮掉了半鬥,這不得把人鹹死?

可這東西如果直接放在菜裡面吃,於秋並不覺得它能夠讓菜味到哪裡去,至,那些黃黃的沙子就足以讓所有食的口全無。

提純鹽的方法對於後世一個上過高中的正常人來說,基本都沒有什麼技難度,像於秋這樣讀過高中的餐飲行業從業者,更加沒的說,幾個婦人在他的指揮下,很快就準備好了過濾的麻布,裝有炭的毒布包,並且按照他教的融化,稀釋,過濾,毒,蒸餾,燒晶,研沫的過程,開始忙碌了起來。

至於於秋自己,則是將那些買回來的香料磨,用不同的陶罐裝了起來。

在他忙活著給蘇定方幾人做一頓富的晚餐的時候,洺州城裡卻因爲他今日的到來,掀起了一撥熱議。

於秋之前當衆說的那些廣告詞,被人翻來覆去的拿出來研究了,研究完之後,他們倒是不覺得於秋賣饅頭是個多麼暴利的營生了。

畢竟,麪的價格擺在那裡,於秋所賣的饅頭的個頭也不小,如果用這般繁瑣講究的工序,才能讓麪餅變的蓬鬆好吃,其實有點得不償失,而但凡搞試驗的,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只是有幸嚐了一回饅頭滋味的人,無比懷念這種鬆可口又易消化的麪食,期他明日再來的時候,自己能夠多買一些。

Advertisement

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和范盧氏在集市上經營鋪面的三位掌櫃也在黃昏的時候約在一起了個頭,所說的事,自然也是有關於秋。

雜貨鋪的掌櫃王召率先開口道,“兩位兄臺今日不會是故意來破壞小弟的生意的吧!”

“還真是來故意來破壞你生意的。”米麪鋪子的掌櫃盧十七得意一笑道。

藥鋪的掌櫃崔進笑著指了指盧十七道,“我是來破壞他的生意不假,你就純屬是來搗的了。”

“哼,你們兩人若是這般沒安好心,可別怪我今後不跟你們講禮數了。”王召板著一張臉道。

看他這副姿態,盧十七和崔進對視一眼,收斂了笑容,其中盧十七道,“咱們在這洺州城混跡了有十多個年頭了吧!可不要告訴我,你今天沒有會到我的意。”

“那斷然是不可能的,不然,他也不會和我一起跟進到八十錢。”崔進接過盧十七的話,大有深意的看了一眼王召道。

“難道你們不覺得,補八十錢太多了麼?”王召不再佯裝發怒,用詢問的眼神看向盧十七和崔進道。

聞言,盧十七笑了笑道,“不多不多,我家總管事說了,北地今年的惡戰不會停,現在才二月,還有大半年時間呢!再過幾天,咱們還得再加點,把咱們手中更多的銅錢換帛,以免拿在手上貶值虧損,而在夏之後,如果咱們有更多帛在手,與草原上來的外商易貨的時候,就能佔據主權。”

戰爭持續,價就會繼續飛漲,銅錢持續貶值,那麼,更方便運輸和與外商易貨,且有保暖功能的帛,與銅錢的價值差距就會越來越大。

今天他們之所以當衆唱這麼一出,就是想告訴所有人,他們將會以高於市價八十錢的價格,用銅錢兌換帛,以此來吸引所有想要消費的人,先把帛拿到他們這裡來兌銅錢。

Advertisement

就比如買饅頭的人,你拿一匹生絹去找於秋買,那麼只能得到一個饅頭,但是,你拿一匹生絹去他們三家店鋪中兌換銅錢,卻是能得到一千零八十錢,再用一貫錢去買一個饅頭,就能省下八十文。

一般人不是做生意人,並不會考慮一匹生絹和一貫銅錢的長遠價值,他們能省八十錢,幹嘛不省呢?

所以,大多數人會先拿各種帛到這三人的鋪面中兌換銅錢之後,再去買於秋的饅頭,想要購買其它貨的人,也大致會如此,畢竟,兌換一下,能省出不錢。

當然,這個八十錢的補,只是他們推帛升值,銅錢貶值的一個起步價格而已,稍後,他們還會往上加,讓更多的人拿帛來換他們手中的銅錢。

要知道,他們三人手中把持的行當,都是戰爭時期缺的資,前幾年的時候,就已經將整個地區一大半的銅錢收刮到了自己手中。

而將大量的帛掌握在了手中,就幾乎變相的壟斷了北方與外地的商貿,因爲,地的商人爲了方便運輸,基本都是收帛,胡商易貨,更是隻要帛。

盧十七得到了總管事盧士讓給他的部消息之後便知道,銅錢接下來,又將進大半年以上的貶值期,這波作,肯定能爲家族賺上一大筆。

現在,他們倒是更希多幾個像於秋這樣的傻瓜,弄些好東西出來吸引別人消費,如無意外的話,於秋下次還是以同樣的價格到集市上賣饅頭,就只能收到銅錢了。

他們不知道的是,饅頭於秋是不可能長期賣的,而且,於秋配合他們做這一場戲,本就是爲了今後能夠收到更多的銅錢做準備。

自從他發現黃豆比米價便宜一半,只是麪的三分之一左右的價格的時候,於秋立即想到了另外一樁更來錢的買賣。

Advertisement

賣豆腐。

這是一個味,且本收益比賣饅頭高的多的項目,雖然在漢朝時期就已經有人會用糙的工藝製作豆腐,但是它並沒有爲隋唐時期大家的日常食,所有史料和詩詞,都沒有提及豆腐的。

可見,漢朝時期的豆腐製作工藝十分落後,打出來的豆腐並未解決脹氣和口的問題。

的豆腐製作工藝,作爲餐飲業從業者的於秋卻是爛

他在後世經營的餐飲店面中,都會使用自己打的豆腐作爲食材,一斤黃豆,大約可以打兩到三斤豆腐,以現在集市上食的行來看,一斤豆腐賣個兩貫錢,絕對不問題,以於秋今日購的黃豆的本價格來算,一斤黃豆不過100多錢,卻能賣出五六貫的價格,盈利比例達到了五六十倍。

如果是加上許自己製作的鹽和香料,油脂,做味的鐵板紅燒豆腐,那麼它的售價還能再翻一倍,達到百倍以上的投資回報率。

而今天做了五百個饅頭,於秋卻消耗掉了五十斤比米麪鋪子磨的更細的麪是原材料的本,就將近二十幾貫,投資回報率才二十多倍而已,與製作豆腐出來售賣,有巨大的差距,作爲一個明的商人,於秋當然是願意製作投資回報率更高的豆腐出來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