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種田之天命福女 第70章 帶著鄉親一起去

《種田之天命福女》 第70章 帶著鄉親一起去

自從那天后軒轅浩就住了下來,再沒提回京的話。趙父和焦氏也因他是千機門的人沒有過多的干涉。

族長因爲這次的事本來打算開春以後翻修一下祠堂的,但因爲乾旱家家都不寬裕而耽擱了下來。本來趙父想出這筆銀子的但子軒不同意,這個時候實在不宜出此風頭。得到答案的族長也沒來時的好心了。

本來趙玲玲就打算,開春以後說的。現在看到族長的樣子很是不忍就打算提前說出來。幾位族老到的時候,趙家的人正在吃飯。撤下飯菜請來了趙老爺子,他們開始談起了正事。

“遠山,咱們趙氏一族雖說不是什麼大族,可千百年來也都是仁厚一族,族人之間也都是和睦相,要不是災荒年月,大家日子過得苦,咱們幾個也不會厚著臉皮來求你!”一開始,族長就把姿態放得很低。

幾位族老也都表示,他們此次來老臨家也是迫不得己,村民們把希都寄託在他們上,想讓他們幫忙找個活路。

“族長,族老,我父親趙用亭也不是那忘恩負義之徒,其實就算你們不來,我也打算去找你們。今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那是肯定的,但現在還有比我們村更好的地方嗎?”子軒作爲本村唯一的秀才那話語權是很高的。畢竟他知書明理,他的眼與見識自然和村裡的很多人不一樣,想當然,今天子軒這幾句的讓他們的人都想了很多。

“族長大伯,‘有福同,有難同當’這八個字我趙用亭還記得。”於是按照他們一家事先商量好的把準備讓村民一起種辣椒的事說了出來。但有一點,必須完全按趙家的要求去做,並簽好協議,做不好要得到懲罰的。‘升米恩鬥米仇’的道理趙玲玲是知道的,可不想以後有的人怨恨他們家。雖然現在是好的,不過人心易變,還是決定把這種思想掐在萌芽當中。

Advertisement

當然,趙家還要在這個村子生存下去,那麼與各位族長、族老打道就是必不可的。

當村民們聽說新作,又有工錢,而且人家鴻運樓的管事當初還說了,這各家地裡的作照顧的好了,產量越高,給的工錢也就越高,所以大家都把這辣椒苗當錢寶寶似得,保護的可好了,不許自家的淘氣娃子上前。此乃後話暫且不提。

族長等人走了以後趙家的人都才歇了口氣。不管在任何時代、任何地點,人始終是羣居,趙玲玲無所謂,可趙父、焦母,趙家所有人不行,他們熱這片土地熱。所以趙玲玲纔會做這樣的決定。

日子過的飛快,轉眼就到了子軒要去省城的日子了。趙玲玲的徵得李瑞的同意下讓他做了大哥的書,趙父和焦氏得知趙玲玲這一舉後很是欣,也對子軒這次的遠行放心了不

臨走的早上,趙玲玲才把在軒轅浩那訛來的一封推薦信給了他,並囑咐他直接給院長不許看。這次趙玲玲的行爲讓軒轅浩意識到了家人對玲玲的意義,往後的日子對趙父和焦氏的態度好了不知多倍。

同時爲了討好趙玲玲還在各收集了各種的種子。這一舉嚴重獲得了趙玲玲的芳心。

“說吧,找我什麼事?”趙玲玲也不知怎麼了,和軒轅浩就不能好好說話。

“你上次託我,哦……”軒轅浩故意慢吞吞的,似乎是很喜歡看著趙玲玲著急。

“軒轅浩,你說不說,不說就算了。”趙玲玲看出軒轅浩是故意的,就假裝生氣道。

Advertisement

“好吧好吧。我也就是開個玩笑。”忍不住呵呵笑了兩聲,這才繼續說道,“玲玲。你不是讓我幫你留心。看有沒有什麼咱們這沒有的莊稼種子嗎。”軒轅浩自從知道了自己的心意後對趙玲玲不自覺的溫了許多。

“對。”趙玲玲忙點頭,一雙眼睛不由得睜大了一些。軒轅浩從來不說廢話,他這樣說,是不是他已經幫著找到了什麼新種子了。“你幫我找著了?”

軒轅浩就朝旁邊伺候的丸子揮了揮手。

“去把星帶回來的那個竹簍子搬來。”軒轅浩吩咐道,“搬的時候,小心點,別磕破了裡面的東西。”

丸子答應了一聲就轉出去了。

過了一會兒丸子就抱著一個竹簍子從外面走了回來。軒轅浩打開竹簍子的蓋子。

“我給你挑了這兩樣,……說是從海外傳過來的。說是產量極高,也很好吃。對了,這個東西做番薯,另外一個嘛……”

軒轅浩說到這,就停了下來,因爲趙玲玲已經從簍子裡用兩隻手抱出一隻圓滾滾的番薯和一個金燦燦的玉米棒子,上下左右的看,一雙眼睛亮晶晶地滿是喜悅。

趙玲玲喜歡這兩樣東西,這也就不枉費他下的一番功夫。軒轅浩看著趙玲玲,眼裡的笑意漾滿了眉梢眼角。

玲玲抱著這籃子,已經高興的都說不出來話了。

對於番薯,悉了。番薯,又紅薯,地瓜,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糧作品種。

利用番薯可以做出很多種味,地瓜稀飯,地瓜糖水,地瓜乾等,趙玲玲可是都非常喜歡吃的。還有地瓜可以製作地瓜澱,可以條。地瓜秧子也可以當做蔬菜吃,當然也可以用來做喂家畜家禽的飼料。

最重要的,番薯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它的畝產量非常高。據說,好的沙地,番薯的畝產可以達到一千斤以上。

一千斤,這在這個年代是個什麼概念,趙玲玲兒心裡很清楚。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