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都市爽文 鑒寶無雙 第八百四十三章 江東巨眼,影青異色

《鑒寶無雙》 第八百四十三章 江東巨眼,影青異色

鄭老師聽老尚這麼說,便也沒有再說話,微笑著點點頭。老尚畢竟是辦事主任,而且現在確實也沒結果。

實際上,在來的路上,梅小梅也告訴了吳奪一些況。

其中一點就是,鄭老師認為這應該就是一片柴窯瓷片, 所以這一件六棱金杯,不失為一個重大發現。

同時,據走私者的供出的一部分況,這件六棱金杯,是上個月在蘇南一墓葬中被盜掘的。

同一批走私文中,有好幾件是出自這個墓葬,初步判斷是明晚期的墓葬,墓主份疑似富商。

不過,走私者從盜墓團伙手中接貨, 易比較蔽,目前尚未有這個盜墓團伙的確切線索。

吳奪在聽之前,對金杯的金質和年份是有判斷的。

從金質來看,含金量應該在七到八之間,類似于現在的18k金,這個度比較適合鑲嵌。

如果含金量太高,質地偏,估計瓷片現在就有可能掉下來了。也不能太低,含金量太低了金不好看,而且不上檔次。

而金杯本和鑲嵌瓷片的年份,從工藝細節上來看,大致符合明代特征。

吳奪搭上金杯,湊近仔細“看”起來。

吳奪首先聽到的,居然是明代的一位大收藏家。

此人名華夏,字中甫;不玩古的人可能沒聽說過這個人, 但這個人真真了不得。

先聽一個外號:江東巨眼。

一個人未必人如其名,但是外號往往是不會錯的。“江東巨眼”這個外號,足見其眼力。

華夏的經歷也不尋常, 他大概生活在明代弘治到嘉靖年間,無錫人,太學生。年時游學各地,還拜過明代圣人王明為師,中年又和文徵明、祝枝山等人打一片。

Advertisement

華夏在書畫上的眼力最高,但凡他收藏的東西,不僅是真跡,而且是品。他有一專門放置藏品的宅子,名“真賞齋”。文徵明就為了這個真賞齋,先后畫過兩次《真賞齋圖》。

華夏在書畫上眼力最高,另外對青銅、金石、古籍善本也研究頗深,他收藏的上三代青銅、金石、書畫、古籍善本,藏品之富,在明代就聲名赫赫。

如今真賞齋址仍在,屬于省級重點文保護單位。

而這件鑲嵌六片瓷片的六棱金杯,當年就是華夏的藏品。

華夏的瓷收藏并不多,眼力應該比不了其他品類。至于他怎麼得到的這六片瓷片吳奪沒聽到, 但是鑲嵌于金杯, 確實是出自他的安排。

至于后來這只金杯如何輾轉、如何為一個明末蘇南富商的陪葬品, 吳奪也沒聽到。

當然,這一點其實并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瓷片的年份和真偽。

吳奪繼續聽。

哥鈞定五片瓷片,和吳奪目力鑒定的結果一致,都是到代的真品,修整打磨時間則和華夏的鑲嵌制杯時間相吻合。

而那片“柴窯”,卻不是柴窯!

這是一片北宋饒州窯影青瓷片。

饒州窯,其實就是JDZ窯。

JDZ的瓷,在明清窯廠時期,算是一個至高點。但實際上,東漢時期這里就開始燒造瓷了。

宋真宗景德年間正式建鎮,故名JDZ。

但在宋代,JDZ窯只是南方民窯之一,名氣自是比不了汝哥鈞定五大名窯。

正是在北宋時期,JDZ制出了一種很特殊的瓷品種,作影青,也青白瓷;介于青瓷和白瓷之間,同時有點兒發藍。

這個影青瓷,其實大致符合“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特征。所以,有人懷疑影青瓷,很可能就是柴窯。

Advertisement

這一點吳奪不敢茍同,但也沒有特別深研究過。

影青瓷片,吳奪本來不需要聽也是能鑒定的。

但是,這片瓷片,太特別了!宋代饒州窯影青瓷,雖然也是發亮發藍,胎薄釉,但和這種極為特殊的“天青”還是有明顯區別的。

或者說,宋代饒州窯的影青瓷,從目前已知的實來看,從未出現過這種

話又說回來了,若不是特別,華夏也不可能將一片民窯瓷片,和有準窯“統”的五大名窯瓷片并鑲于金杯之上。

甚至吳奪猜測,會不會華夏覺得這就是柴窯瓷片呢?畢竟他在瓷上的眼力稍遜一籌。

而且這片影青瓷的太特別了,可算作“異類”。

吳奪若不是能聽,也本無法判定。北宋和后周,年份上又很接近。

就算是影青瓷片,這六棱金杯,仍是珍品。

吳奪徹底聽完之后,緩緩放下了六棱金杯。

而后不等他們發問,便開口說道,“汝哥鈞定確實沒有問題,汝、鈞、定是北宋瓷片,哥是南宋瓷片。但這一片天青瓷,我看是影青。”

老尚聽后,微微皺眉;梅小梅則追問道,“確定?”

不待吳奪接話,鄭老師就笑道,“我跟瓷道快四十年了,從未見過這種的影青瓷。”

吳奪則先看向梅小梅,“我的意見是北宋晚期的影青瓷片,只不過極為特殊,確實罕見。”

隨后吳奪又看向鄭老師,“老爺子,北宋晚期和后周世宗時期,相差大概一百五十年,如果咱們局里有比牛津熱釋檢測更為準的方式,可以通過檢測得出結果。”

熱釋檢測陶瓷年份,出現一兩百年的誤差是很正常的,所以吳奪才說“更準的方式”。

Advertisement

鄭老師應道,“檢測暫時放一邊。小吳先生,我想問你眼力觀測是如何判定的?”

“我并不能判定一百五十年的年份差。”吳奪微微一笑。

“那如何篤定是北宋晚期影青瓷,而非柴窯瓷片?”

“老爺子,您說跟瓷道快四十年了,北宋晚期影青瓷的基本特征,應該很悉。這一片瓷片,全都符合,只有特殊,目前無有對應的實。”

吳奪微微一頓,繼續說道:

“但目前沒有,不代表沒出現過。

再者,這片瓷片的施釉,不是完全均勻,有一小釉偏薄了一點點,而這一,就和影青瓷的相近了。

這件瓷,或許當年施釉之時,釉調得偏稠了,才出現了這種特殊的。”

吳奪腦中急轉,東拼西湊,也就能說這麼多了。這件瓷片,實際上很難說出明確的鑒定證據;吳奪聽得確鑿,卻又不能說。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