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荷並沒有直接盜走《扁鵲神篇》,也沒有選擇在這個節骨眼上手,而是停了三天。因為事過於嚴重,如果在朝廷還沒有發難之前,王家人發現《扁鵲神篇》被盜,及時與崔家人做好了應對準備,將會發生不可預計的後果,危險系數太大。
必須想個法子,既可以盜走《扁鵲神篇》,又能夠讓王家人安心。
王階已經恢復,王家的喜宴依舊舉行。
等一切風平浪靜之後,杜荷再次潛王家等候。
這天夜裏,張氏對著鏡子卸妝,就在站起的時候,杜荷在暗用一塊小泥球,在了張氏的膝蓋麻經,讓整個人不控制,撲倒在了化妝臺上。將化妝臺上的東西都打翻在了地上,包括一盞油燈。
「啪」的一聲,油燈碎裂,燈中的油火四濺,嘭的一下,燒了起來。
窗外的杜荷趁著張氏摔倒,無暇他顧的時候,點燃了早已準備好的棉球,棉球上吸滿了火油,將棉球丟在了床腳蚊帳。
棉球一下子就化為了灰燼,但火油與那微微的火力卻足以點起易燃的蚊帳。
大火轟然而起,很快就蔓延了整個床鋪。
張氏一個婦道人家,何曾見過這種場面,嚇得大呼大,跑出了房間。
杜荷等得便是這個時候,以最快的速度,飛窗而,取出《扁鵲神篇》,接著又將一本與《扁鵲神篇》相似的書簡藏化妝盒,接著從懷中取出一個小瓷瓶,將瓷瓶中的倒在了化妝盒上。
小瓷瓶里裝的是無味易燃的素油,而那本代替《扁鵲神篇》的書簡也是在素油中浸泡了三天,遇火即燃。在這雙重保護下,只要些許時間化妝盒與盒中的書簡就能夠化灰燼。
杜荷做好這一切,沒有任何遲疑,將瓷瓶里剩餘的素油塗抹在屋易燃的地方,點上了星星之火。
杜荷觀察過這間屋子,知道屋子附近並無水源,只要火勢一起,想要熄滅,難如登天。趁著人還未來之前,他從窗外離開了房間,藏在著火屋舍附近的大榕樹上。
為防萬一,杜荷還是決定親眼瞧瞧王固的反應在下結論。
在張氏的呼喝下,三名家丁匆匆趕來,他們手中拿著掃帚,也無多大的焦急。他們聽張氏說打翻了油燈,引起了大火,並沒有多重視,還以為是婦道人家驚慌失措,誇大了災,來到現場才真正的慌張起來。
因為杜荷的暗做手腳,短短的時間裏,整個屋子幾乎都要燃燒起來了,火勢越燒越旺。
冬季未過,寒風呼嘯,火借風勢,甚至有蔓延的跡象。
家丁終於意識到事態嚴重,他們有的大聲呼救,有的拿著掃帚,不斷的打著蔓延出來的火苗,希能夠阻止火勢蔓延。
等到救火隊真正到來的時候,臥房裏已經讓大火裹住,人是無法了。
聞訊而來的王固看著已經著火的房屋,將張氏拉倒了一旁,細聲詢問。
杜荷看著他們,但因距離太遠,聽不清說些什麼,但卻能看出王固有些懷疑,但張氏卻一直搖頭。
王固確實起了疑心,現在面對李世民的打,門閥世家大多都選擇以退為進,求穩為上。可是這幾天,王家連續出事,實在讓人不得不懷疑,是不是有人刻意針對,或者發現了什麼?
不過都沒有結果,前些天王階中毒,群醫無策,但當天晚上王階卻神清氣爽,不藥而癒,好像比以前更加有神了。最後只能得出一個吃壞了東西鬧肚子,這麼一個結論。
沒過幾天,又起了火。詳細查問下來,火確確實實是張氏的意外,並非是他人縱的。
王固也只能將這一切歸於巧合了,打算選個良辰吉日,去道觀燒香問道,去去府上的戾氣。
王府人多,火在眾人齊心協力下撲滅了。
不過因為救援的不及時,最先燃起的臥室已經塌方了一半,沒法子住人了。
王固心繫《扁鵲神篇》,讓人即刻清理現場。
倒塌的瓦礫碎片,屋樑斷壁,盡皆出去。
王固在漆黑的現場找到了那個裝有《扁鵲神篇》的化妝盒,此時此刻也只能依稀分辨是化妝盒的影子了,因為屋子倒塌,燒黑的化妝盒被了三段,出了裏面藏的書簡,書簡在烈火中化為了竹炭,更甚至化為竹炭灰,字跡什麼的早已分辨不清。
王固呆了半響,長嘆了口氣道:「燒了,也好,天意如此,不可強求……」
早在當初,崔中平就讓他將《扁鵲神篇》燒了,以防泄。只是王固捨不得,對於一個書醫之人,讓他燒過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他實在是不忍,糾結再三,選擇了深藏。
如今因為意外,《扁鵲神篇》化了灰燼,王固也只能將這一切歸為命運。
藏上樹上的杜荷,看到這一幕也放心了,沒有《扁鵲神篇》的阻礙,只要告發一切,朝廷便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崔王兩家連拔起。
當天夜裏,杜荷離開了王府,回到了客棧。翌日一早,便,返回長安。
經過七日急行,杜荷走直道,直抵長安。他先過府與家中的長樂、李雪雁聊了會兒,又逗了逗小寶兒,小百合,直到天暗下,估著杜如晦就快到家了,這才前往蔡國公府。
母親章氏見到杜荷回來,一陣抱怨,說他太不顧家,出征一兩年,回來還沒有半月又離家了。
杜荷笑著虛心接,心中也很是慚愧。他總想著能夠空下來,好好的陪陪家人,但實際上忙完了這事,另一事接而來。每每想著空閑,卻無法空閑下來,兌現自己的諾言。
也許這就是在場,不由己吧!
好在家中三,賢良淑德,能夠會他的難,並且給予支持,給了他莫大的鼓勵。
杜荷與大哥杜構閑聊著,沒等多久,杜如晦便走進了大廳,見到杜荷,先是一怔,隨即道:「來我書房吧……」
沒見到三個兒媳婦以及孫子孫,杜如晦立刻明白杜荷來是找他商議要事的。他心知杜荷越來越穩重,若無大事,不會來找他這個爹爹商議,沒有任何的遲疑。
這位老人,幾乎將他的一切都獻給了大唐,獻給了對他有知遇之恩的明君聖主。
杜荷點了點頭,特地吩咐了一聲,在商議事期間,任何人都不許靠近書房,哪怕是端茶送水,也不行。
「什麼事,讓二郎如此慎重!」杜如晦坐在了書桌前,看著站在面前這位能夠讓自己引以為傲的兒子。
杜荷先將李泰寫給崔中平的信遞給了杜如晦,道:「父親,先看看這個……」
「可惡,魏王殿下竟有心弒母……」杜如晦見信后,也記起了當年杜荷無意間發現的那個,聯繫上下,當即得出了結論,氣得鬚髮直抖。作為飽讀四書的大儒,杜如晦心中對於忠孝節氣看的比生命更加重要,李泰意圖弒母,這是敗壞人倫道德底線行徑。
杜荷接著從懷中拿出那《扁鵲神篇》,翻到記載「戎果」那一頁,遞給杜如晦道:「在看看這個……」
杜如晦簡略的說了說醫學上的一點門知識,什麼是藥的溫熱寒涼。
杜如晦如杜荷一樣,開始有些遲疑,不明白為什麼「戎果」明明是醫治長孫皇后的良藥,為什麼信中卻要殺長孫皇后,思量再三,留意到後面「肝氣疾」患者不能服用的字樣,漸漸了悟了,震撼道:「這是要弒君……崔中平好大的膽子。」
杜荷認同道:「這一路來,二郎也想了許多,發現弒君的可能,遠遠大於弒后,因為弒君比弒后,更有效果,更加安全。」
「怎麼說?」杜如晦問道。
「這弒君與弒后罪名都是一樣,都是足以滅九族的大罪,所以弒君與弒后,真沒什麼差別。有膽子弒后,必然有膽子弒君。假若長孫皇后枉死,以陛下對皇後娘娘的,勢必糾察到底。也許崔中平做的很,可誰也不能保證事天無,不留一點線索破綻。反之,陛下一死,便沒有人為他出頭了。太子即將失勢,魏王、吳王虎視眈眈,那時候誰繼任皇位才是第一要事,哪裏還會去在意陛下是自然病故,還是被人暗中了手腳?這樣反而能夠避免被查的危險。如果我是崔中平,也會選擇弒君……」
杜荷低沉的說著,這些都是他當初沒有察覺的在路上相通的,越是深分析事,越能肯定崔中平利用李泰,弒君之心。
杜如晦默然點頭,杜荷的分析確實合合理,配合已經到手的資料,已經能夠證明李泰、崔中平的罪行了,他指著李泰的那封信與《扁鵲神篇》道:「這兩樣東西,二郎是怎麼得來的?」
杜荷如實以告,李泰的信源自於長孫無忌,沒什麼好說的,取《扁鵲神篇》的曲折,他詳細說明。
杜如晦沉默了許久,將信、《扁鵲神篇》收了起來,道:「此事二郎就別管了吧,給為父理,你已經接太多皇室醜聞,過於深的干涉這一些,對你的仕途之路,有害無利。」他說著,眼中閃著耀眼的芒。
這一次,早已沉寂許久的名相,要準備活一下筋骨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力。)
古代玄醫傳人穿越八零年代成了人見人嫌的小寡婦!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看著麵前的瞎婆婆,癱公公,還有年幼的小叔子,以及周圍時不時冒出來的極品,貝思甜繼續磨練自己醫術的同時,不忘開掛虐渣! 某兵哥哥摟著媳婦,“關燈,該去造娃了~” ~~~
職場女強穿越古代努力進城生活 第一卷分家記 雉水縣高莊村住著李高地一家人。李高地有李滿囤、李滿倉、李滿園三個兒子。兒子們大了,李高地為了孫子的前途,決定分家。結果分家后,李高地忽然發現事情似乎和他想的不一樣––三個兒子各自奔著自己的前程,呼嘯而去。 預收文:穿越之大男人不好做 預收文案: “做人難,做女人難,做名女人難上加難”這句話曾是現代文藝女青年趙任怡的口頭禪。 在被穿越大神變性成國公府嫡次子后趙任怡方才知道當年的自己真的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內容標簽:性別轉換宮廷侯爵...
林易秋穿越了。 琴棋書畫樣樣都不會的原主(當然,重生過來的她也不會。 )笑面虎的繼母,綠茶妹妹,白蓮花情敵,面對這些標配,她以為是個宅鬥模式。 病床的相公一朝甦醒,家裡的門檻年年換新。 這王走了那王來,將軍府比軍機處還熱鬧。 皇帝中毒,太子下馬,重臣遇刺。 她恍然,哦,原來是權謀戲啊。 記憶里唯一給過她溫暖的爺爺在十年前留書自殺。 案情逐漸浮出水面,是自殺還是他殺? 兇手是誰? 撕開一個個偽裝,層層迷霧散盡,最大那隻黑手終於無所遁形。 外科醫生穿越還兼職玩起了刑偵,這算是又跨界了么? 可是她只想在古代開家醫館賺點小錢做個不向相公伸手拿銀子花的女強人。 她有金手指在手,能從閻王手裡搶人,皇帝老兒都在排隊就診,呵呵,何愁不能發家致富。 “相公,你鬥你的,我醫我的,你收權,我收錢,等天下太平,咱們把題材鎖定來種田。”
秦畫穿越成四品京官的嫡長女。渣爹寵妾滅妻,氣死母親,還想送她去為妾。她可不受這氣,敲登聞鼓、過御庭司,以女告父、鬧他個天翻地覆,成為京城第一悍女!明宸,惡名昭彰的鎮北侯。打過皇子抗過旨,砍過高官虐過王,乃京城第一紈绔。為避皇子強納側妃,悍女主動出擊。三留三戲,美酒佳肴,勢要為妻!誰料紈绔將計就計,英雄救美,溫柔小意,蓄意謀娶。悍女對上紈绔,看看誰才是京城第一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