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之道:「莫要再送,夜已深,英臺兄回去吧,莫讓令弟牽掛。」話音未落,就聽湖岸那端傳來祝英亭的呼喚:「阿兄——英臺阿兄——」
祝英臺笑道:「子重兄,那我走了,明日再見。」袍袖一擺,轉而去。
……
三月十九日辰時,陳之、劉尚值來到吳郡署衙,吳郡中正、散騎常侍全禮擢拔上來的吳郡十二縣近百名士子冠楚楚齊聚一堂,每人一張烏木小書案,書案上除筆墨紙硯外,還有一塊刻有縣名和人名的竹牌,這竹牌有兩套,一套由各縣的縣相,讓其負責核對本縣等待品的士子,若有差錯,由各縣縣相負全責。
錢唐縣縣相馮夢熊比陳咸晚一日到達吳郡,因為定品之前不便與本縣士子多接,所以馮夢熊並未召陳之來見,昨日核定份分發竹牌才見到陳之,也未多說什麼,但笑意中明顯比對劉尚值等人多了幾分親切。
九十六名士子持竹牌對名座,江東最富庶的吳郡十二縣年輕一輩的英才濟濟一堂,高堂上據席端坐的是揚州史兼本州大中正庾希、吳郡太守陸納、丞郎褚儉,再就是十二縣的縣相和州郡的一些屬。
先是由各縣縣相唱名,被念到名字的士子要起向堂上諸吏行一個揖禮,然後坐下,這一縣一縣報來,很快到錢唐縣,都是先報士族子弟之名,然後才是寒門學子——
陳之因為初定為六品,所以排在劉尚值之前,聽到馮縣相唱到他的名字,便起袍袖一展,兩臂張開再抱攏在前,深深一揖,正待坐下,卻聽高堂上的庾希說道:「錢唐陳之,退出此次定品,在堂外廨亭聽候置。」
陳之子一僵,馮夢熊、陸納,乃到堂上除了褚儉之外的吏和學子都是大吃一驚,陳之的品行、才學、聲可以說是參加本次近百名學子中最出的,庾大中正何以一聽陳之的名字就讓他退出定品,難道是不用考核直接定品?但看庾希那略帶嘲弄的臉,似乎不是這樣的事吧。
陸納一招手,示意陳之稍待,問庾希道:「庾中正,何故讓陳之退出?」
庾希公堂之上還在甩著手中的麈尾,淡淡道:「陳之品行太劣,沒有資格參加定品。」
陸納皺眉道:「庾中正哪裡聽聞陳之品行低劣?或是小人謠言,庾中正萬勿輕信。」
一邊的褚儉道:「讓陳之先退出吧,不要影響了其他士人的定品,是否謠言等下再議不遲。」
褚儉這話很毒,只要陳之現在一退出,那污點就象烙印一般怎麼也消除不盡的。
陳之朗聲道:「庾大中正明鑒,在下讀聖賢書,重品行猶更甚於命,庾大中正說我品行太劣,無異於置我於死地,請庾中正容我自表清白——」
庾希見陳之人俊出眾,更增嫌惡,冷笑道:「你有何清白?」
陳之反問:「敢問庾中正,那我又有何品行低劣之?」
宅男文科生穿越到一個莫名其妙的大明朝,起點很低,身爲粗鄙小衙役,科舉之路是沒指望了,且看主角如何歡歡樂樂從市井之間走出一條另類風格青雲之路.順便揭秘大明官場體系的種種規則!
朱壽一覺醒來,穿越到了大明洪武年間。家境還算富裕,可他震驚發現,自己竟是一個患有腦疾的人。算了算時間,太子朱標即將早逝,朱壽便趕緊跟一直照顧自己的爺爺商量一件大事。“老頭子,太子朱標馬上就要死了,咱們趕緊跑路吧!”一句話,就把爺爺給震驚住了。朱壽覺得,爺爺這是咸吃蘿卜淡操心,可直到有一天,爺爺穿著龍袍出現時,他懵了。“啥?”
十二年前,他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救國難于危機,怎奈何功高蓋主,群臣妒能,慘遭鳩酒賜死,幸得天命存活。十二年后,天下再次動蕩,國之將覆,當年手下八位虎將千里迢迢尋他領兵出山,卻不料,他早就看透了權利漩渦,一心只想做一個廢物贅婿,守護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