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軍事歷史 重生於康熙末年 第五百六十二章 本心

《重生於康熙末年》 第五百六十二章 本心

第五百六十二章本心

京城,曹家,東府,前廳。

見夜已深了,曹寅對孫玨夫婦與塞什圖夫婦擺擺手,道:「明兒還要起大早,你們先回去吧!」

平郡王夫婦白日裏也在了,因曹佳氏有些不適,兩口子先回去了。

曹穎的臉上儘是哀,曹頤也是紅了眼圈,到底是手足深,當姐姐的心裏也不好

兆佳氏這些日子臥床不起,李氏因前些日子累著,了胎氣在靜養。

如今宅,就是初瑜與靜惠妯娌兩個在張羅;外客則是曹寅帶著兩個侄子兩個姑爺料理。

熬了這些日子,曹寅瘦了一圈,老了好幾歲似的,臉上儘是乏

按照規矩,這自縊、吞金、服毒或者因意外橫死者,不能在家裏停靈治喪。這位那是「兇死」,是居家大忌,通常都是將靈柩停在廟裏預備喪禮。

曹碩這邊,卻是瞞下了死因。

就是曹穎夫婦與塞什圖也以為曹碩是急癥「病故」,沒有想到其他上面去。只有曹頤頭一次奔喪的時候瞧出不對,弟媳婦不在不說,連曹碩過去的丫鬟也都不見了人影。

私下詢問初瑜,初瑜原還遲疑著說不說,心裏躊躇不定。因這「封口令」是公公曹寅下的,初瑜雖不願瞞著曹頤,但是也不好違逆公公的吩咐。

正好曹寅那邊是要使喚尋那宗禮的底細,見曹頤生疑,便沒有瞞著曹頤,將真相對說了。

曹頤聽說是由賭博引起的這些事,又是關係到婆婆那邊的表親,這亦是滿心糾結。

曹寅讓好生孝順婆婆,不要理會娘家的事兒,這才是為人婦的本分。

話雖如此,曹頤卻終是埋了心事。

只是這關係到弟弟名譽,也不好大張旗鼓地尋宗禮算賬,只能使人暗中盯了,看他是行為不檢,無意牽連到曹碩;還是保藏了禍心,故意引曹碩賭博,另有所圖。

Advertisement

做了半年的國公夫人,曹頤應酬的宗親多了,也算是長了不見識。

「人心難測」這四個字,時時刻刻記在心頭。

雖說曹碩與不是同母所出,但是畢竟骨相連,平白這樣去了,也人心裏不落忍。

按照兆佳氏的意思,原是要給兒子做七七四十九天法事後出殯的。心裏雖是怨兒子不該如何不孝,但還是希兒子能早日投生,重新為人。

曹寅想了想,還是定下了「五七」出殯。

曹碩上面有嫡母嫡兄,又是年輕過世,總要給家裏老人往後辦後事留出餘地。

曹穎聽了伯父吩咐,帶著幾分擔憂,起道:「大伯,侄先去瞧瞧母親,然後再……」

話音未落,就聽到外頭腳步響,隨後是丫鬟低聲道:「太太,大,二!」

隨著說話聲,初瑜與靜惠扶著兆佳氏進來。

兆佳氏頭上系著額,雙眼已經是凹陷下去,看著憔悴得駭人。

除了曹寅,孫玨與塞什圖夫婦皆起,原本站在一邊的曹項與曹頫兩個也都垂手躬

「你怎麼出來了?好生歇著就是。」曹寅看著兆佳氏如此模樣,皺眉說道。

兆佳氏失了往日的銳氣,反應有些遲緩,半晌方回道:「大伯,明兒是三兒出殯的日子,這幡兒、盆兒的,總得安排吧。我心裏惦記著,是我這個做娘的沒用,生前委屈了他,這最後一程總要讓他面才是……」

曹寅見口無遮攔,「咳」了一聲,道:「我還正想問你這個……」說到這裏,對初瑜與靜惠道:「扶著二太太坐下。」

兆佳氏坐了,曹穎夫婦與曹頤夫婦才又相繼落座。

初瑜雖是曹頤夫婦的嫂子,但是因是媳婦,反而只能陪著靜惠站著。

「三兒沒有兒子,雖說娶了媳婦,卻是……母子一場,我這當娘怎麼能看著他自己『頂幡』……這脈最近的就是天佑這個嫡親的堂侄兒了,大伯捨得他過來給我們三兒打幡兒摔盆麼?」兆佳氏哽咽說著,眼裏出幾分祈求之

Advertisement

曹寅的心裏卻有些為難,這「頂幡」、「摔盆」是「承重」大事。

天佑是曹碩的親堂侄,給堂叔「頂幡」、「摔盆」也不算什麼,以後逢年節給堂叔燒紙上香也權當是孝敬。

只這「承重」大事,關係到名分,除了祭祀,還有財產。

二房這邊沒有分家,但是曹碩既然已經親,就是單起一支,往後分家都要留出他這支的一份。

等以後曹碩留下的腹子生下來,要是孩還好,沒有什麼說頭;要是男孩的話,反而是境尷尬,不如天佑這摔過盆的堂侄子名正言順。

再說,天佑是長房嫡孫,父母俱全,曹寅雖是為祖父,也不好代兒子、媳婦應下。

曹寅的意思,原是要安排曹項兄弟給兄長「摔盆」、「頂幡」的,因是同輩,就沒有財產、承重這些干係。雖說有些不足,也省得以後落下口舌。

現下,見兆佳氏這般祈求,曹寅心裏嘆了口氣,轉頭看了初瑜一眼,道:「媳婦,老大不在家,你來替他拿個主意,讓天佑給他三叔當一天兒子行不行?」

初瑜這些日子,也是難過不已。

雖說同這個小叔子接的機會不多,但是初瑜也喜他平素老實知禮。

再想著雖是隔房,但是丈夫待這邊堂弟堂妹們也是手足般,這要是回來得了消息,還不知會如何難過,的心裏就越發不好

聽公公想問,初瑜回道:「全憑老爺吩咐,媳婦無二話,大爺向來疼兄弟,就算在家,也是會應的。」

曹寅點點頭,道:「既是如此,我就做主了!」

他稍加思量,對兆佳氏道:「弟妹,既是你侄兒媳婦應下,那別的暫且不論,天佑明兒就給他三叔儘儘孝。只盼著老三的屋裏人生下男丁,就是大善。要不然的話,也問問三兒媳婦那邊,想要守的話,從族親里選個孩子抱進京來養。」

Advertisement

曹顒這一雖說有兩個兒子,但是曹家脈只有天佑這一獨苗苗。要是真給曹碩做嗣子的話,這也是不合禮法。

兆佳氏只求兒子明兒出殯能面,沒有想那麼多。

聽曹寅前頭應了,已經是激不已;待聽到問及媳婦守不守時,卻是怔住,有些失神。

曹寅問完,才發現自己失言。

曹碩沒了當日,別人能瞞得,侍郎府那邊既是親舅父又是岳家,如何能瞞得了?

曹碩寫了「放妻書」之事,也終是曹寅曉得。

雖說還沒有到衙門辦最後手續,但是從曹碩寫了「放妻書」那一刻起,兩人已經算是「合離」,再無干係。

曹碩停留這一個月多月,親戚眷不見如慧這位未亡人,也有奇怪的。

曹家這邊,對外的說法,是如慧子不好,過哀傷,回侍郎府調養去了。

這也是侍郎府那邊的意思,省得平添口舌,對死者與生者都不好。

明日出殯,如慧要是還不面,怕是就要瞞不住了。

不只曹寅想到此,兆佳氏亦是想到,卻是不心如刀絞。

要不是自己個兒著兒子見天去侍郎府,也不會讓兒子如此苦悶,也不會有今日這個局面……想到此,卻是連如慧與添香都恨上了……

「家有賢妻,不遭橫禍」,這話說得果然不假。

自己哪裏是娶來個媳婦,是討來個活祖宗,好好的人就這樣讓給折騰沒了……

想到添香,兆佳氏卻是比對比對天慧更恨得厲害。

攪和得家宅不安,早該一頓板子打死,也會有今日之禍。

這樣想著,卻是將靜惠、曹項、曹頫等人都埋怨上了。

靜惠是二房長嫂,當家理事,瞧見小叔子不對也不曉得管教規勸。曹項與曹頫兩個不曉得關兄長手足……但凡他能同人說說心裏話,也不會就這樣想不開去了……

Advertisement

兆佳氏使勁地握著椅子把手,攥得手心生疼。

就算這些年看顧得些,到底是自己個兒上掉下的,這天下間最難的,莫過於做娘親。

這十月懷胎生下來,拉扯到這麼大,就這樣眼睜睜的白髮人送黑髮人,這心兒都疼得不是自己個兒了……

屋子裏靜寂得怕人,家裏這些人今晚要「坐夜」,但是出門子的姑娘與婿卻不算是孝屬,

曹寅嘆了口氣,再次對曹穎同曹頤他們夫婦道:「先回去吧,這都什麼時辰了,明兒還要忙乎半天。」

孫玨與塞什圖白日幫著料理半天,也是有些乏了,站起來應下。

曹頤瞧著兆佳氏的模樣,雖說不忍埋怨,但是終究是親熱不起來。隨著曹穎,跟兆佳氏別過,裏仍是「太太」這樣的稱呼。

兆佳氏猶豫了一下,想要說什麼,終是沒有出聲。

曹項與曹頫送姐姐、姐夫們出門,曹頤見曹項旬月間老,也是頗為心酸。

想著曹寅的老態,曹頤終是有些不放心,止了腳步,轉對曹項道:「哥哥與小二都不在,如今你就多擔待些,你大伯畢竟上了年歲,你也要留心看顧些。」

曹項低頭應了,曹頤又對曹頫道:「小五,你是太太子,也要想著法子,多開解開解太太,方是做兒的本分。還有你伯娘那邊,也要多去看看,老人家最是心,現下也指定是不好。」

曹頫咬著點點頭,遲疑了下,小聲問道:「三姐姐,母親沒了三哥,正是悲痛,三姐姐不能認回母親名下,以慈心麼?若是如此,母親心裏也當能寬許多。」

曹頤聞言一怔,曹穎、孫玨、塞什圖等人也都過來。

過了半晌,曹頤方搖了搖頭,道:「你還小,等你做了父母就會曉得,這兒是娘上的,掉了就掉了。不是說想要補,就能補的。這切之痛,是免不了也無人可替。我父母親十年育之恩,尚未回報,為何要再認太太名下?」

曹頫訕訕地不再吱聲,曹項開口懇求道:「三姐姐,為尊者諱,過去的就過去吧。三姐姐心裏也別存埋怨,到底是……一家人……」

曹頤見了曹項小大人的模樣,他的腦門,道:「能說出這番話,到底是長大了。你心存仁厚,當有福報。我沒有存埋怨,我已是了太多福澤,豈可再貪心或是心存不滿?你放心,我是曹家兒,是你們的姐姐,記得自己該做什麼,當做什麼。」

這句話,卻是只有塞什圖懂了。

孫玨的神則是有些異樣,看著不善言辭的妻子,心裏頗有些不滿。

除去曹頤世的那點辛外,曹頤這番話本當是從妻子這個長姊口中出來才對。

才小姨子見姐姐笨,自己個兒將姐姐沒想到的說了;還是倚仗著國公夫人的份,擺出這個譜來,視他們這姐姐與姐夫如無

二門外,孫家與國公府的馬車已經套好。

曹頤請姐姐曹穎先登車,曹穎謙讓了一回,見執意如此,便扶著婆子的胳膊先上了馬車。

孫玨在旁見了,這神方算是好些。他剛要吩咐車夫駕車,就聽到馬蹄聲響。

侍郎府的馬車到了,在眾人的詫異聲中,穿著一素白的如慧下了馬車……

且不說曹碩的出殯如何風,靈前摔盆的天佑如何乖巧可,捧著牌位的恆生像模像樣地按照母親代的完了差事……也不說那年輕的未亡人弱不勝,送殯途中哭暈了數次……

數千里之外的曹顒等人,在離開喀爾喀郡王的駐地后,又往北行了三日,終於到達此行的目的地……土謝圖汗國中旗的烏爾格……

烏爾格,蒙語「宮殿」之意,至今不滿百年,是蒙古活佛哲布尊丹的駐地。

雖名位宮殿,但是這裏並沒有城郭與殿堂,不過是活佛的帳篷游移在這附近一帶,在這附近弘揚佛法、接信徒朝拜罷了。

眼的蒙古包與裊裊炊煙時,曹顒的臉上也是添了笑意。

那些侍衛們亦是忍不住高聲歡呼,心裏都是說不出的暢快。那隨行的五十蒙古八旗兵,則是噤聲,將手掌放在前,神變得莊重肅穆起來。

在蒙古人的心中,活佛就真是活著的佛啊,最是崇高無比……

雖然眼前看著還不若前面逗留過的那個鎮子繁華,但是四千多里,用了一個多月的功夫,終是到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