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如月道,“清芷,我們進去吧。”
楚清芷點了點頭,然后四人一起走進了書院。
他們一踏書院大門,就被守門人攔住了,“你們可是書院的學生?”
這就是古代的門衛嗎.....楚清芷打量著守門人,二十五六歲的青年,材高大,面容正氣,“不是,我是送我兩位弟弟來書院報名的。”
守門人公事公辦道,“書院報名時間已經過了,你們半年后再來。”
半年后?黃花菜都涼了,楚清芷自然不愿意,“報名時間過去多久了?”
守門人道,“已經過去三天了,人家都已經開始上課了。”
楚清芷掃了眼滿臉失的兄弟倆,問守門人,“不能通融一下嗎?”
守門人有些生道,“抱歉,誰來了也一樣,無法通融,不過你們倒是有一個機會。”
柳暗花明又一村,楚清芷問,“什麼機會?”
守門人指了指大門正前方的一個木質告示牌,上面著一張白紙。
“白紙上有一道考題,至今書院無人能答,你要是能把題目解出來,就可以獲得院長的接見,到時候報名就是院長一句話的事。”
楚清芷看過去,“如月,旭沅,旭堯,你們在這里等我,我去看看。”
沈如月肅著臉點點頭,“好。”
楚清芷向告示牌走去,白紙上只畫著一個圈兒,像這樣.....“0”。
楚清芷,“???”
這是什麼奇葩出的題目,這樣的題目有人能答對才怪!!!
吐槽后,楚清芷凝神想了想,提筆寫下……
答案一:“得天象也。”意思是天命所歸。
答案二:“無方也。”意思是有規矩才能方圓。
路過的人看到楚清芷在那兒寫答案,紛紛圍過來看,看著看著,臉上不由出驚嘆和佩服的表。
“妙啊!妙啊!!”
“我們怎麼沒想到?”
“沒有看到答案的時候,覺得無比困難,現在看到答案,只覺得豁然開朗。”
立馬有人去告訴院長有人在答題,而且答案妙不可言。
院長一聽,竟然親自走了過來,眾學子紛紛為他讓開一條路。
院長來到了告示牌前,“兩個答案都既符合了題目,又借喻了治國之道,妙哉,妙哉!”
院長眼睛發亮,整個人看起來紅滿面,似年輕了不。
激的心平復一些后,他看向楚清芷,“姑娘,這是你寫得答案?”
楚清芷把筆放到桌上,開口,“是我寫的。”
院長對楚清芷執禮,“姑娘大才。”他直起,“這題目困擾了我五年,今日終于得以解開,多謝姑娘解。”
院長慨萬千,又忍不住佩服道,“姑娘,你是怎麼想到這兩個答案的?”
“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楚清芷暗暗道,幾百年的智慧,不是開玩笑的。
院長自我做心理建設,肯定是自己太故步自封了,這位姑娘思維比較活躍開放,反而領略了其中的真意,“姑娘是個有大智慧的人。”
楚清芷謙虛道,“院長過譽了。”
院長暗暗道,這道題目就算是誤打誤撞,那姑娘的學識和才華也不可小覷,“姑娘,不知道你來書院是為什麼?”
楚清芷回頭指了指兩個小的,“我帶弟弟們來報名。”
“報名啊,我馬上安排。”院長給楚旭沅和楚旭堯招手,“你們過來。”
楚旭沅和楚旭堯沒有,而是看向楚清芷。
楚清芷給兩人招手,兩個孩子這才跑過來,這讓院長一陣側目。
家里的男孩兒一般都比較調皮搗蛋,不大可能聽姐姐的話,這對兄弟倒好,唯姐姐是聽。
楚清芷向兄弟倆介紹道,“他是院長,問好。”
兄弟倆齊齊道,“院長好,晚輩楚旭沅(楚旭堯)。”
眾學子看著即將門的小師弟,紛紛暗道,好聽話,好乖的孩子。
院長打量著兄弟倆,一個九歲,一個七歲,都是讀書的最佳年齡,有這麼一個出的姐姐,弟弟自然也不差。
于是院長起了考較之心,“你們學過詩句嗎?”
兄弟倆一起點頭。
院長滿意地點點頭,“那你們誦一首聽聽。”
楚旭沅低咳一聲,開口,聲清脆,“這種詩的詩名“風”,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竹萬竿斜。”
意思是,風能使晚秋的樹葉落,能催開早春二月的鮮花,它經過江河時能掀起千尺巨浪,刮進竹林時可把萬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眾人聽后,紛紛愣在原地,腔一激回,如醍醐灌頂,振聾發聵,許多無言。
院長慢慢收起震驚的表,細聲問,“旭沅,你誦的這首詩是誰寫的?”
楚旭沅回頭崇拜地看著楚清芷,“我五姐啊。”
院長看楚清芷猶如看到了詩神下凡,“姑娘,你還會作詩?”
這是一個朝廷局面,大家爭權奪利,很有人靜下心做學問的時代,古詩詞匱乏,已經許多年沒出過這種卓絕的詩句了。
總不能說自己是剽竊.....楚清芷坦然地接了院長佩服的目,“寫著玩兒的。”
院長抑著激地問道,“姑娘還做了其他詩句嗎?”
楚清芷輕輕拍了一下楚旭堯的肩膀,“你來念一首。”
楚旭堯有些靦腆,在楚清芷鼓勵的目中,小聲說道,“這是寫月亮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意思是,小時候我不認識月亮,將它呼作白玉盤。又懷疑是瑤臺仙人的明境,飛到了天上。
院長心澎湃,目閃,眼角的皺紋都好似舒展開了一些。
他激地說道,“好詩,好詩,再也不會有比這更好的形容月亮的詩句了……”
學子們眼里紛紛出欽佩,看著人群中的三姐弟,滿是嘆服。
大家完詩句的魅力后,院長親自帶兄弟倆去報名,然后把人分到了甲字班。
書院里每一次招收學子,都會分教舍,最好的教舍就是甲字班,甲字班的夫子是水平最高的。
報了名,院長又派人將三姐弟送到書院門口,叮囑兄弟倆明日來書院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