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太子殿下他對我圖謀不軌 第48章 急報

《太子殿下他對我圖謀不軌》 第48章 急報

 三日后,

 將將好卡在了眾臣心里底線的邊上。

 今日的早朝可謂是劍拔弩張,爭吵不休。

 荀尚書和大理寺卿就差被眾人指著腦門子罵了,說著查個案查不明白就趕還人家盧氏“清白”。

 “盧太傅乃三朝元老,門生故舊遍布朝野,為我大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若讓這樣的老臣寒了心……陛下!是我大靖的之辱啊!”

 “臣附議!太子僅憑一些不知哪里來的流民和證詞就誣告范盧氏,還是在端佳節如此重要的日子,這是不敬師長,也是對陛下的藐視!”

 “胡說八道!一國儲君也是爾等能夠妄言的?太子殿下已經說了,查清事實也是還盧氏一族的清白,爾等胡攪蠻纏,百般遮掩,莫不是和那殺人放火,圈地民,賣鬻爵的人是一伙的?!”

 他們喋喋不休,坐在上面的皇帝卻有些昏昏睡。

 吵吵吵,大朝吵到小朝堂。

 他耳朵都快起繭子了。

 大殿里眼看著就要打起來了,陛下的大舅子,兼太子的小舅子他爹王尚書也站了出來:

 “陛下,朝中百的顧慮不無道理。殿下證據不足,陛下卻已然圈盧氏,倘若事后發現……豈不是太傅平白蒙不白之冤?”

 他中間頓那一下,眾人聽明白意思。

 太子也明白。

 所以他看向這個向來不喜歡自己,卻總裝得事事為自己考慮的親舅公。

 他一黑金四爪蟒袍,腰背筆直,比以往更多了幾分銳氣。

 此時他眼尾上挑,勾了勾角,問道:

 “王尚書的意思,孤在肆意構陷?”

 王尚書垂下了眼眸,一副為太子著想的語調:

 “非也!臣只是怕太子年,難免有為人所蒙蔽,思慮不周的地方……”

Advertisement

 “太傅畢竟教導你一場,若是太子有什麼不滿,和陛下私下進言便是,如此大費周章,若鬧到最后是個誤會,于殿下于太傅,都不好。”

 他說著,竟是太子此舉是因為不滿太傅的“私怨”。

 可真是他的好舅爺啊!

 太子冷冷的看了眼自己的父皇,毫不客氣地反問:

 “孤愚鈍,不知這有何不好?”

 “大靖律法寫得清清楚楚,凡民有訴,任何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應訴。”

 “有白家村上下一百多口人命,十幾姓人家不遠千里親赴上京告狀,哪怕告的是孤!是哪位親王!難道大理寺和刑部不該一查?”

 “還是說……王尚書覺得,就因為他是太傅?因為那是盧氏一族?所以他們就該凌駕于我大靖律法之上?凌駕于我大靖皇族之上?”

 這帽子不小,面對太子一字一句咄咄人的質問,眾人紛紛垂下了頭。

 王尚書睜大眼睛,目銳利地看著自己這個好外侄。

 “太子嚴重了,臣不敢!律法乃我大靖立朝的基所在,任何人都無法凌駕于律法之上,更不能凌駕于皇族之上!”

 大殿之上,王尚書說了這麼一番話,可太子卻仍舊追問:

 “天子犯法尚且要贖罪,所以,王尚書,還有諸位大人,盧太傅不該查嗎?”

 王尚書冷笑一聲:“自然,該查!”

 他猶豫了這麼多年,現在看來是自己想多了。

 這位尊貴的太子殿下,和他的皇祖父一樣,對他們這些世家是半點不留面的。

 既然如此,那他還有什麼心慈手的?

 就在他還要說些什麼,殿外突然傳來一聲聲急促的高喊。

 “報!”

 “八百里加急!”

 “冀州急報!”

Advertisement

 聽到“冀州”二字,王尚書神莫名,殿其他人亦是如此。

 這怎麼是冀州急報?

 ……

 著令旗的傳令兵一路暢通無阻,騎著快馬直城,到了承天門才翻下馬朝著太極殿狂奔而去。

 “冀州急報!”

 “稟陛下,屬下乃冀州守備軍崔將軍麾下,幽州茂縣、珙縣出現大批造反的流民,圍攻大理寺和刑部員,崔將軍已將人拿下,特來請示陛下!”

 他遞上一個火漆封口的信件,明顯就是他們那位崔將軍送來的。

 陛下邊的路公公親自下來將東西接了過來,確認沒什麼問題后給了陛下。

 可他們陛下懷疑自己聽錯了,于是特地問道:“造反的流民?”

 那傳令兵言之鑿鑿:“正是!流民共有五百人聚首,包圍了小南山,意圖殺害朝廷派往幽州的欽差大臣!”

 五百人。

 那確實是“大批造反的流民”了。

 聽到傳令兵的話,眾人有種塵埃落定的覺。

 就說嘛,怎麼會是冀州急報。

 現在就是有消息,也該是幽州的才對……

 誒?

 不是!

 怎麼幽州的事兒是冀州的守備軍出馬的?

 陛下拆開急件,一目十行地往下看,神由一開始的散漫漸漸變得凝重。

 “豈有此理!簡直喪心病狂!喪盡天良!”

 “傳令,崔榮親自把人全部押解歸京,若有頑抗,阻攔者,殺無赦!”

 “還有,讓崔榮務必護送大理寺和刑部的人平安歸京!朕倒要看看,何人敢當著朕的面殺人滅口?!”

 傳令兵得令,轉就要往回跑。

 也不知道他的馬還在不在門口……

 常年溫和的帝王突然了怒,嚇得眾人一肚子疑問都憋了回去。

 崔榮是冀州守備,怎麼可能突然出現在茂縣?

Advertisement

 又那麼巧合地帶了幾百人馬?發現了造反的“流民”?

 還救了大理寺和刑部的人?

 崔榮可是崔相的親侄子!

 王尚書心思百轉,視線在那位想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崔相和太子上打著轉。

 他記得東宮有位側妃,就是這老匹夫的孫吧?

 覺得自己想明白了些什麼,以至于隨即不朝臣開始就這八百里急報進行質詢,王尚書卻安安靜靜地退了回去。

 有那聰明的,也有樣學樣地漸漸沒了聲音。

 大理寺卿迎頭趕上:“陛下,不知犬子可還安在?”

 皇帝陛下:“……”

 你是多盼著你兒子不在?

 索他們這位陛下還算靠譜,路公公將急報上的容一字一句念了出來給大家聽。

 念完急報,眾人還要再問。

 就只聽得他們陛下丟下一句:

 “一切等崔榮把人帶回來再議!”

 隨后第一次在朝上拂袖而去。

 倒人心里惶惶。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