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雅騷 第43章 8股第1篇

《雅騷》 第43章 8股第1篇

茅屋五間,張原跟著祁彪佳進到左起第二間,這茅屋雖然簡陋,但打掃得乾乾淨淨,臨山的兩扇長窗采甚好,屋也寬敞,擺放著六張杉木書桌,這木桌隻刷一遍桐油,桌還有樹皮未刨淨,靠左窗的那張書桌已有一個青年士子在伏案書寫,祁彪佳朝那士子施了一禮,聲:“黃兄早。” 那黃姓士子擱下筆,起還禮,又向張原拱了拱手,問祁虎子:“這位是——”

張原作揖道:“在下張原張介子,是來向啟東先生求學的。”

黃姓士子道:“在下江州府彭澤縣黃霆黃默雷。”自報姓名後便無二話,指了指壁間粘的一張福建竹紙,就坐下執筆邊想邊寫。

張原見這個九江來的黃默雷戴方巾穿襴衫,顯然也是生員,劉宗周在這裡收的學生除了神祁彪佳之外都有生員以上的功名,張原心道:“希我能為第二個例外。”

祁彪佳走過去看壁間那張紙,念道:“暴虎馮河,富貴可求。”看了張原一眼,到左邊一張杉木書桌邊坐下,他的仆人將書籃放在書桌上,就先回去了。

張原也過去看那八個墨字,行楷端莊老,極有功力,應該就是劉宗周所書,張原心想:“這“暴虎馮河,富貴可求”就是今天的作文題嗎?”

看那祁虎子,取個小瓷瓶,倒了幾大滴水在硯臺上,開始不不慢地磨墨,這年僅十一歲的神眉頭微蹙,顯然是開始張思索了。

張原也就不多問,不懂可以多看,他要先看看祁彪佳怎麼寫這四書義作文,暴虎馮河與富貴可求都出自《論語·述而第七》,是兩段毫不相乾的話——子謂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者也。”這是暴虎馮河的出,而富貴可求的原文是——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Advertisement

所謂截搭題,就是把經書語句截斷牽搭湊一個作文題,這是以限制思維的方式來辨察考生才智之高下,用條條框框來訓練考生循規蹈矩的行政素養,所以說八文雖然說弊端不,但絕對是高智商者的專利,寫好八文比寫好律詩還難,戴著鐐銬舞蹈而能應節合拍並姿勢優,這豈不是本事?只是生試甚至鄉試很多考都只看第一場七篇八文,有的甚至只看第一篇首藝就決定錄取與否,這就有了很大偶然,有那事先恰好練過這題八的,就僥幸中式了,但絕大多數中式者都是智力高超之輩,八文是高智商遊戲,這些聰明才智之士往往將大半生力用於琢磨怎麼寫好八文,別的一概不聞不問,再怎麼聰明也會被訓練得循規蹈矩腦筋僵化,也許這正是朱元璋創八取士的初衷,他就是要讓天下讀書人把聰明才智用在這上面,磨去他們的棱角,如此,朱氏王朝統治就固若金湯了。

張原唐宋名家的古文讀過不,《古文觀止》也曾讀,八文卻沒讀過,隻知八文是要代聖賢立言,就是模仿聖賢的語氣來闡述對經義的理解和發揮,把自己代孔夫子,從孔夫子的思維角度去考慮事,這也需要一定的想象力,而八文的基本格式是破題、承題、起講、正文,正文必須用兩兩相對的四組有邏輯關系的句子——

書室裡陸續又來了三個士子,年齡最大的那個都快四十歲了,比老師劉宗周還大,劉宗周萬歷二十九年二十四歲中進士,

今年應該是三十五歲,這三個士子看了壁上那截塔題,各自忙忙碌碌開始作文,也沒人搭理張原。 書室總共六張桌子,五張有人了,剩下那張桌子一直沒看到人來,張原心道:“沒人最好,歸我了,我先看看祁虎子是怎麼寫這篇截搭題四書義的?”見祁彪佳執著筆腦袋微搖,已經在紙上寫了好幾行,便走到他邊去看,還沒等他看清楚上面的字,祁彪佳就扭頭說:“介子兄,你別站在我邊,被人盯著看我寫不出來,等我寫好了,再借紙筆給你。”

Advertisement

小神還很有講究,張原笑笑,踱開去,祁虎子都不讓他看,別人更不好去看了,正覺有點無聊,忽聽窗下那個九江生員黃默雷輕聲道:“張兄——”

張原走近前去,黃默雷指了指書桌上那張寫滿小楷的竹紙說道:“這題我已作好,張兄可以參看一下,就是不要照抄,不然啟東先生會趕你走的。”

張原本打算參考一下別人是怎麼寫的,一聽黃默雷這話,卻暫時不想看了,能寫什麼樣就怎麼樣吧,反正我的確是沒有學過八,我隻按經義去聯想去發揮,微笑道:“多謝黃兄,黃兄既已寫好,就借我筆墨一用。”

黃默雷道聲:“張兄請。”就離開座位,出了書室。

張原端端正正坐下,鋪開一張福建產的竹紙,在硯臺一角篦了篦筆尖,開始寫了起來,字寫得不算好,卻也勉強能看了,寫滿兩百字還意猶未盡,又取了一張紙寫了小半張,這生平第一篇截搭題算是作好了,擱下筆一抬頭,就見幾步外一個中年儒士站在那看著他——

這儒士三十多歲,方臉,清瘦,眉骨和顴骨聳起,鼻梁也高,整個臉部線條剛直峻刻,很嚴肅的樣子,也不知是何時就站在那裡了,張原作文太認真,沒注意,這時一見,料想就是劉宗周,趕道:“學生張原拜見啟東先生。”

這中年儒士就是劉宗周,微微一笑, 說道:“我聽友人說起過你,你以《春秋》為本經?”

張原不知道是誰對劉宗周提起過他,見劉宗周神態溫和,看來是對他印象不錯,神一振,恭恭敬敬答道:“回先生的話,學生才讀畢春秋三傳,領會不深,今日前來就是想拜在先生門下求學。”

Advertisement

劉宗周點點頭,說道:“這題四書義你也作了嗎,拿來我看看。”

張原道:“學生以前沒學過製義,這題只是隨意發揮,並不合八規矩,請先生指正。”說著,將兩張竹紙呈上。

劉宗周接過眼睛一掃,眉頭就是一皺,字寫得不佳,看著心裡不舒服,且看看寫的是什麼吧——

“徒手搏虎,徒涉河,此皆勇無謀,夫子特設為譬喻,非謂子路實有此。臨事而懼,好謀而。臨事能懼,好謀始定。用舍不在我,我可以不問。行軍不能必勝而無敗,勝敗亦不盡在我,然我不可以不問。懼而好謀,是亦盡其在我而已。子路勇於行,謂行三軍,己所勝任,不知行三軍尤當慎,非曰用之則行而已。夫子非不許其能行三軍,然懼而好謀,子路或有所不逮,故複深一步教之。而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此言不可求而必得。若屬可求,斯即是道,故雖賤職,亦不辭。若不可求,此則非道,故還從吾好。吾之所好當惟道。故言暴虎馮河乃是言道,兼亦有命。富貴可求重言命,兼亦有道。知道必兼知命,知命即以善道。”

——————————————

雖然寫得辛苦,也要努力寫出那種味道來,請書友們多多鼓勵支持。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