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耽美BL 夫夫孩子熱炕頭 74

《夫夫孩子熱炕頭》 74

除此之外,石宏大還買了些棉花和棉布回來,給家里人做棉

這些東西的接手者是宋氏母,這娘倆兒整天別的活兒不手,就是悶頭做服,于良吉告訴劉宋氏,晚上別針線,省得熬壞了眼睛,白天也是做一會兒歇一會兒,他們家又不是著急穿,不需要趕工。

倆從來到這里大半年了,習慣了之后也不再那麼張了,知道主家跟當時說的一樣,是個好人家,吃得好休息的也好,倒是氣好了不

偶爾也能個面,跟劉宋氏也說些話了。

150 踢翻快樂

吃晚飯的時候,于良吉就跟石宏大說了,他把錢分給了大家,并且沒有聲張,是趁著走禮的時候送去的,幸虧于家有一千多兩的現錢和一些散碎銀票,勉強夠分了。

石宏大就把自己帶回來的銀票和銀角子都給了于良吉,讓他收起來。

“我還把甘草杏的事兒跟老村長說了。”于良吉說完別的事,就開始顯擺自己的功偉績了。

“老村長怎麼說?”甘草杏的事,早在小于舉人做的時候就打算分給村里人了。

“咱家還有不甘草杏,賣了吧,得了錢,老村長會讓村里人知道的,到時候不愁他們不主來套。”于良吉早就跟老村長說好了。

“那就行,明天十五了,咱們家……花燈就別想了,弄點月餅吃吧。”石宏大本來想買花燈回來的,但是想到于家畢竟去年才死了當家人,不適合大張旗鼓的慶祝,連小于舉人出去送禮,用的都不是紅的包裝。

“早就讓黃廚娘做好了,明天咱們啥都不干,就在家里懶著!”于良吉用喝酒的氣勢喝了一碗瓜菜湯下去。

這是秋天老瓜菜吊的湯,有一子清香味兒,而且一點油水都不放,他覺得好喝。

Advertisement

“還懶著呢,最多不做什麼力活,別的活兒還是要做的。”石宏大給他夾了點兒蘑菇到碗里:“家里的布匹棉花的看看夠不夠,不夠要趕添置,眼看著就要冷了。”

“今年沒有多木柴,不如買點煤回來?”于良吉吃掉碗里的東西,提議。

木頭畢竟,枯樹也不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柴火剛收回來暫時還燒不了多

而且燒炕做飯可以,取暖的話,他們家可是地暖,鍋爐也得用一種耐燒的燃料才行。

“我早想到了,在縣里定了一千斤的蜂窩煤,過幾天他們給送來。”好的煤炭是朝廷控制的,但是像蜂窩煤這種民用的東西,不控制,就是價格貴了點,一般都是大戶人家用來燒爐子取暖的,因為耐燃。

農家人取暖用自家的苞米桿兒,高梁桿,葵花桿之類的東西,還有就是苞米瓤子,冷的時候最多燒點木柴,就像去年的于家那樣,但是需要半夜起來看火。

“這個好,這個定的好!”于良吉高興了。

吃完飯走了走消食兒,然后洗了個澡,等頭發干了,就上炕熄燈哄孩子睡覺,然后倆人躺在炕上還在小聲的說事兒,因為要準備過冬了,很多東西要提前弄好,去年是因為守孝,可以不考慮吃的事,今年冬天他一定要給大人孩子都補一補。

家里的苞米一粒都不打算賣了,都留下,人吃馬嚼的都要糧食喂養,家已經弄了不表青飼料,家里那麼多大牲口呢,這一冬天可全都指著這些青飼料和糧食養活了。

尤其是家里的馬匹,這東西比老牛都要慣些,還有驢子,家里已經置辦了大石磨,每天沒事就讓驢子拉磨,磨個新鮮的玉米,豆之類的東西。

Advertisement

說著說著就睡著了,月清涼如水,一瀉而下,照在寂靜的院子里,好似白晝一般。

民間重視的節日不多,多以節氣區分,清明,端午,中秋,重算是除卻除夕之外最重視的節日了。

如今中秋,北方不如南方溫暖,雖然才中秋,可已經涼颼颼了,比起后世的溫室效應,如今的才是純天然節氣。

已經有冷風刮了起來,就這才中秋節而已!

去年的中秋節,于良吉沒過來呢,于家那個時候兵荒馬的,也沒心思過節。

今年不一樣了,一切都慢慢的上了正軌。

一大早起來,于良吉就震驚的看到了宋氏母

這二位怎麼面了?

然后他就知道為什麼面了!

宋氏母送來了秋裝,新的,心繡制過的儒衫,從頭到腳 ,包括加里,帽子、腰帶和子,鞋子等等,還有各種配飾,玉佩,香囊,荷包……

宋嬸子親自給于良吉梳了一個包包頭,然后給他戴上了帽子,于良吉心想幸好昨晚洗澡了,不然肯定一睜眼睛,就要被攆去浴室!

換了一服,廣袖長衫,跟那天見付大柱子似的,甚至比那天還嚴重點,因為那天給他打扮的是黃廚娘,今天可是宋嬸子!

穿服什麼的,于良吉可以接,但是在看到宋嬸子掏出好幾個胭脂水之后,他就炸了!

“這是干啥的?”于良吉抖著小聲音問宋嬸子。??ОоК.∩∑τ

“給您絞臉傅。”宋嬸子一臉認真。

“別開玩笑了!”于良吉整個人都要不好了!

他雖然現在跟石宏大關系曖昧,但是他也是個純爺們兒不是?沒想當人妖!

真的!

他發誓!

“……?”宋嬸子不明白了。

Advertisement

“不!”于良吉蹦噠了起來:“以后這玩意兒離我遠點,家里胭脂水都給的用,男的誰用小老爺我開了他!”

宋嬸子雖然不懂“開了他”是什麼意思,但是看小老爺青白的臉和眼中明顯的厭惡,知道不是什麼好事兒。

“這是干什麼呢?”石宏大出去活完筋骨,打了一套拳法,回來就看到于良吉穿戴一新,但是為什麼氣氛不對?

“我不要脂抹!”于良吉看到他來了,趕飛奔過去,廣袖飄飄,好像謫仙一般。

看到石宏大眼前一恍惚,然后于良吉就躲到了他后,出半只眼睛,對宋嬸子手里的胭脂水,警惕的簡直一比那啥。

“好了好了,不就不。”石宏大哭笑不得把人從后揪出來:“準備準備,吃飯了。”

宋嬸子只好帶著自己的東西一福后里去了,后來于良吉才知道,一般讀書人見客的時候,都要修飭一下自己,有大戶人家的爺什麼的,臉上起痘痘之類的,會適當的一些遮掩,不是太娘,而是對客人的尊重。

于良吉臉上是沒有痘痘的,但是有點蒼白,宋嬸子想給他敷點腮紅看著氣好些。

不過于良吉堅決不同意!

早飯吃的豬白菜餡的大包子,喝的雜糧粥,配的自家新腌制好的,拌了香油蔥的小菜。

吃好了早飯,孫大爺正好送來了熱豆漿,黃大廚還留下了半板豆腐,劉文喜付的現錢。

孫大爺還給帶來了節禮!

不多,就四斤五香豆干,一對野山,豆干是自家做的,山是家里人去地里收拾田壟的時候逮的。

“一點東西,別嫌棄。”孫大爺笑呵呵的將東西給了前來拿豆漿的小于舉人。

Advertisement

“哪兒能呢!”于良吉一點都不客氣的親自接了過來。

孫大爺的笑容就更燦爛了:“快回去吧,我去村里轉了一圈,也會去過節了。”

盡管是中秋,老爺子還是很早就做好了豆腐。

如今在了圍墻,村子里都安全了很多,他老人家打算冬天也不停歇了,不多做,一天做一板水豆腐,五斤干豆腐,反正天氣冷了豆腐一天不吃也壞不了。

大不了干了做豆腐干,實在不行的話,水豆腐就放外頭變凍豆腐,一樣能賣的出去。

“哎,您老慢走啊!”于良吉笑呵呵的跟老頭兒告別,拎著東西回去了,豆漿歸他跟孩子們,東西讓黃大廚拿去理。

于良吉知道,自己要是扭一下,這老人家心里肯定 不痛快,自己還不如大大方方,跟以前一樣,給啥都不嫌棄,給啥都收著,當然,限于他們能拿得出來的東西。

今天要是給的是價值百八十兩銀子的茶葉,他肯定不會要。

那種東西也就只能是縣太爺送的起,別人不需要考慮,肯定沒人送這麼貴重的禮給他。

不過孫大爺剛走,喬小五就過來了,拎著自己設套抓到兩只活的野兔,和一串榛蘑。

都是野味兒,尤其是榛蘑,還是喬小五進山砍柴的時候順手撿的,但是不多,這東西能賣上價格,燉小也非常味。

給小于舉人送來當節禮,再合適不過。

于良吉接了東西,還給喬小五帶了好幾塊烤好的月餅回去。

不一會兒兩位先生親自來了,正式走禮,林杰送了于良吉自家娘子烤的月餅,洪澤濤送的是他自己打獵之后自己烤的兔子!

黃大廚對他的烤兔子很興趣,黃廚娘對林洪氏的月餅表示普普通通。

然后是張家二叔和二嬸子過來,拿的也是自己家的特產,今年張家種了五畝地的瓜子,給于良吉帶了十斤;送走張家夫妻,楊大哥過來了,送的是他自己抓的一對野和楊大嫂秋天那時候采的秋木耳。

然后是邵鐵匠家,于良吉的那個手粒機沒讓他賺一筆手工費;還有老倪家的,于良吉可是定了他們家的大豬,給的價格也高;然后是車家等等,陸陸續續的都有了人來送禮,于良吉都收下,走的時候多都給帶了四塊到十塊月餅。

上午大家就在走禮和接待之中渡過了,中午吃的很盛,四菜一湯,野燉蘑菇,燉豆角,清炒土豆片和果仁菠菜,打了紫菜蝦皮湯。

中午熱乎了些,黃廚娘等一幫婦已經將曬好的干菜都收了起來,菜園子里日漸凋零,很多蔬菜都生不了,家里的大棚已經蓋好了玻璃,里頭的土地也都翻新過了,就剩下籽兒種菜了。

于良吉早就讓人買 了菜籽兒回來,自家也有不菜籽兒可以適當的種下去一些。

只是現在還不是時候。

一上午十八里鋪的人就都走遍了,因為戶數,下午就沒有人再來回串門兒了,都留在家里做點什麼,跟家人過節。

于家也是如此,黃大廚正在力的做豬頭,這可是要上供的,早在當天拿回來的時候,他就瞄上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