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有名氣的青樓子今夜都已有了去,大廳之中偶爾還能找到座位,街道上不時會傳來某某詩會某某公子有某某新作出爐的消息,這是今晚的重頭戲之一,隨後便能聽見某間青樓之中某位名記將這詩詞唱誦一番,隨後便又能聽到另一首佳作在某某詩會出爐的消息,才子們互相較勁,佳人們將這些才華飾上一層麗的緋氣息,大多數人賞著花燈、看著熱鬧,這樣的氛圍當中,便可魏晉韻,唐時風雅,也不過是如此而已。
詩詞之道自唐時便已興盛,此時又經過了幾百年的發展,雖然寧毅與秦老閒聊時會說上幾句“大才小才難說”,那是因爲他們的眼界已經沒有停留在普通的格局上。實際上此時國家的高層也已經顧慮到了詩詞無用的事實,到底當以何等標準取士是最近這百年來被反覆衡量的東西,朝廷科舉時而將詩詞排除在取士標準之外,時而又拿進來,不斷權衡,反覆不定。
不過,即便上層會有這樣的考慮,但實際上此時詩詞的地位至在整個大格局上已經達到了輝煌的位置,你若真能寫出一首好的詩詞來,那絕對是走到哪裡都不會缺乏尊敬和禮遇的,風雅的氣息,這是一個時代的烙印。自唐以來,繁繁浩浩的詩詞文化已經在這裡沉澱整個社會的底蘊,文明發展史上最爲閃亮的一部分,無數名作名篇如星斗恆沙,烘托漢文明中最爲重要的一環。
此時的江寧城中,烏巷、夫子廟這些地方是最爲熱鬧繁華的商業街,在這些地方,都有一個個商家所擺出的展示牌,各個詩會上能拿得出手的詩作陸續地聚集過來,偶爾有人大聲朗誦,也有的商家安排了會唱曲的姑娘唱上一段,街道上、附近的茶館酒樓裡,一個個大大小小的聚會中,文人學子們搖頭晃腦地點評著上佳的詩作,品評著何人的詩作能傳唱最久,即便是未曾讀書的市井小民,在這樣的氣氛下也能到這樣的意境,與邊之人品評議論,沾些風雅氣息。
濮園的六船連舫早已離開岸邊,沿著河流最麗熱鬧的一段緩緩行駛,即便是這樣,它也不是封閉的,十餘艘小船前前後後地跟隨在秦淮河兩側的岸邊一路行駛,偶爾接著人去到大船上,偶爾也載了人或是傳遞了詩作出來,如同小小魚兒伴隨的水上宮殿。上船的人會將今夜所出的佳作傳上來,也會傳上來一些故事和消息,例如有的宴會上某個大人宣佈了將兒許配給誰誰誰啊,或是哪個知名人誇獎了詩作出的年輕學子啊。
濮園詩會的詩作其實還算拿得出去了,早幾年也有過跟人買詩以應付這一天的事,但如今已經無需買詩,既然有錢,總能請到幾名真正有才華的人過來。雖然還是比不過最有名的止水詩會或是麗川詩會這些,但經過一番熱鬧的炒作,名氣還是會慢慢的起來。
中秋節的詩會,多會以月爲題,但自然不會一整晚只寫月亮,有的詩會上有限制,主人家比較強勢的,大家聊得高興,興之所至出個題目,詩會都是文人社團,也有比較針鋒相對或是暗暗較勁的,譬如止水與麗川,聽到那邊的題目之後,某人或許也會說:“說起這個,小生倒也偶得一首……”然後表淡定地與衆人品評一番,表面上自然要看不出存了爭鬥之心才行。詩詞這東西若真是到了很高的水準,倒也的確分不出高低,但如果差得很多,那佳作拙作,還是一目瞭然的。
這時候還沒到最熱烈的時候,詩會要開到凌晨,真正好的詩作不可能真是妙手偶得,每位學子多半都會準備一兩首得意之作,覺得自己的才華還不夠,沒必要在那些頂尖的人面前獻醜的纔會早早放出,而真正讓最頂尖的那批才子放出殺手鐗的高,往往要等到午夜時分纔會開始,若能在今晚這個時候獲得好的口碑,積攢了名氣,往後的仕途便也能順暢許多。
夜在這氣氛中不斷轉濃,月上中天,城市的氣氛還在不斷變得熱烈。蘇家的小小宅院裡,寧毅與小嬋則已經回了房間,從這裡能看的熱鬧已經看了一些,外面也開始起風了。
外間的喧囂聲約約的還會傳到這裡,主僕兩人算是開了一個小小的中秋晚會。由於對西廂記的細節記不太清,而且考慮到西廂記是教小姐的,寧毅最終還是給小嬋講了段西遊記。隨後小嬋也給他唱了兩個小曲,夾雜著跳得不是很練的舞蹈——據說是在某個表演上看見,然後自己學來的——蘇檀兒並沒有考慮過未來將三個丫頭送人或是取悅別人的想法,因此讓三個丫頭識字看書做刺繡以及幫忙管理使喚下人以幫忙做事,卻沒有教們樂歌舞,因此唱歌之類的雖然勉強會,但舞蹈還是不會的,只是跳起來倒也顯得輕盈可。
小嬋喜歡下五子棋,不過寧毅畢竟生了病,這種腦力勞還是要避免的,小嬋唱跳完之後寧毅給玩了個簡單魔,拿著一顆棋子在手上消失,然後在對方頭髮或者兜裡拿出來這樣的,小丫頭看的一驚一乍,寧毅笑著告訴了原理,小嬋笨拙重複的過程中,寧毅方纔道:“我要睡覺了,時間還早,小嬋你去濮園詩會那邊玩吧……對了,請柬就在桌子上……”
“等姑爺睡著之後我再去。”小嬋笑著說道。
“呵,那再給我唱首歌怎麼樣?”
“好啊,姑爺想聽哪首?”
這時的歌曲其實大抵都是詩詞,詞牌之類都有著固定的唱法,只是到得現代這些唱法就已經失傳了。小嬋會唱的詞曲其實也不多,兩人拿了一本詩詞選集在牀邊選歌。
“詠漁子……”
“這個小嬋不會。”
“憶江南這首呢?”
“這個會唱。”小嬋興沖沖地準備唱。
“算了,這首不喜歡。”
“那念奴姑爺想聽嗎?”
“這首水調歌頭倒是不錯,呃……水調歌頭……”
“這個會這個會。”
“會唱水調歌頭?”寧毅想了想,“喔,小嬋會多的嘛。”
“就唱這個嗎?”
“呃……還是另外唱一首,也是水調歌頭……”
寧毅閒得無聊,實際上是想起了王菲的明月幾時有,不過這年代的蘇軾似乎沒把這首寫出來,他讓小嬋拿來紙筆,趴在牀邊歪歪扭扭地往宣紙上寫詩,讓小嬋唱來聽,小嬋看得兩眼亮晶晶的:“姑爺寫的嗎?”
“喔。”寧毅想想,看小嬋一臉期待,聳了聳肩,“我寫的,給你了。快唱快唱。”
小嬋將那詞看了一會兒,按照詞牌韻律認真地唱起來,小丫頭唱腔輕靈婉轉,雖然不甚專業,由於太認真,中途反而唱岔了一次,但意境還是很棒的,寧毅聽完後笑了笑:“教你另外一種唱法。”
“呀?”小嬋眨著眼睛,“另外的……唱法?”
“嗯,我唱一句你唱一句,應該很好學……呵,主要是我想聽。”
雖然有些疑,但既然能學到東西,小嬋隨即高興起來,跟隨在寧毅邊的時間最久,因此也已經漸漸明白這個姑爺上常常會有些很神很有趣的地方,隨後在寧毅的教導下,房間之中,小嬋便照著那新奇的旋律將這首水調歌頭一句句的學起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不知天上宮闕……”
“唔,還不錯……今夕是何年。”
“唔,還不錯……今夕是何年。”
“……”
“嘻,姑爺唱下一句嘛……”
無論如何,不久之後,寧毅還是在這個時代聽到了多有些懷念的現代歌曲。往後如果有可能,倒是可以把現代歌曲抄下來教小嬋一個人唱,或者之後找個會譜曲彈奏樂的,把類似的曲子也給譜出來,反正自己私人聽聽就好,拿不出去登不得大雅之堂那也沒什麼。
“覺得怎麼樣?好聽嗎?”
“很好聽啊……”詞牌雖然有著固定唱法,但古代的這些歌曲與許多戲曲也同出一源,多是單聲音樂,就婉轉變化來說,比起現代歌曲終究是不如的,而且這首歌的韻律走的是和路線,相對這個時代也並沒有過分離譜,如果在這時候唱的是老鼠大米,小嬋估計不是被噁心死就是被嚇死,但這時候小丫頭著他的眼神儼然已經變了敬佩與仰慕,“姑爺還會作曲……”
寧毅笑起來:“這首歌自己哼哼就好,別到唱,你一個小丫頭,敢改詞牌唱法的話,指不定會被人說不懂事的,知道了嗎?”
“嗯。”小嬋捧著那張宣紙,用力點頭。
“好了……晚安。”寧毅爬進被窩裡,片刻後扭過頭,發現小嬋仍然坐在牀邊的凳子上著他,像是前幾天他冒時坐在牀邊守著一樣,擋下揮了揮手:“我沒事了,出去吧。”小嬋這才反應過來,趕快站起來往門外走去。
“喂,桌子上的請柬拿上,要不然當心不讓你上船……”
嚷一通,待到小嬋吹滅燈火拿了請柬出去關上了門,寧毅纔打了個大大的呵欠,城市的喧鬧聲仍在約傳來,窗上映著的些微芒卻也足以證明外面此時的熱鬧,他笑了笑:“一夜魚龍舞啊……”隨後,捲睡意當中。
小嬋背靠著房間的木柱子呆呆地站了好一會兒,確認寧毅是真的睡著了之後方纔下了樓,回到自己的房間裡點上燈,拿出筆墨紙硯來,趴在的桌子上將那因爲是在牀邊寫的而顯得字跡不漂亮的詞句又抄了一遍,小丫頭的筆字很小,有一娟秀的靈氣。將寧毅寫的字又看了幾遍,方纔紅著小臉放進屜最底層藏了起來,儼如做賊一般。
隨後,走出了院子,看見道路上沒人,方纔一路小跑去往大門那邊,到管事那裡要了一輛馬車與一個空閒的車伕,高高興興地往濮園詩會那邊湊熱鬧去了。
小丫頭嘛,終究還是很喜歡這種熱鬧的。
季清穿越到八十年代,搖身一變成了獨自帶四孩,被婆婆欺負到投河的小可憐。這還不算,她身上居然還揹著“破鞋”的名聲?季清擼擼袖子,拿財權、鬥妯娌、趕婆婆、搶房子、正名聲,風風火火全部拿下。唯一讓她犯愁的,是眼前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奇怪男人。不是要休她嗎,乾嘛把她壓在牆角醬醬醬醬。麵對一見麵就火急火燎的帥哥,季清嚥下一口口水,艱難表示:帥哥,雖然我是你老婆,但我跟你不熟好嘛!
穿成一個正欲造反作大死的王爺怎麼辦? 陸季遲的答案是:把自己變成傻子,把口頭禪變成“都聽皇兄的”。 昭寧帝對此很憂心,賜了個溫柔賢惠的媳婦兒拯救他。 然而…… 看著眼前這飯量比他還大,虐起渣來比他還狠,說起段子來比他還溜的少女,陸季遲:……讓我靜靜。 【表里不一偽白蓮女主vs根正苗紅傻白甜男主,甜寵虐渣日常】 【看文指南】 架空yy,請勿考據。1v1,sc,輕松甜寵文。
我叫李堯,我現在慌得一批。 我收到了已故死黨發來的信息,雖然她是個跟我玩的很好的妹子,長得也很俊,可該慌還是要慌的。 后來死黨說她穿越了,還成了法師…… 不知道為什麼,我臉上的笑容逐漸扭曲,甚至還有些興奮。 我知道,我可能要發了。 …… 李堯:“我明確要求你給我傳個地獄魅魔或者天界天使過來,波霸腰細大長腿最好,你怎麼給我傳了個狼人過來?還是公的!我告你講,我強烈要求換貨啊!” 林曉薇:“滾!” 李堯:“好的您嘞!”
李青穿越明初,機緣巧合下拜張邋遢為師,一直過著清閑日子。 恰逢馬皇后病重,御醫束手無策,朱元璋為治好馬皇后,派錦衣衛尋找仙人張邋遢。 無良師父率先跑路,李青被錦衣衛逮個正著,只能硬著頭皮進宮為大明皇后治病,至此開啟了他的大明之旅。 他曾經歷洪武一朝的血雨腥風,也曾卷入靖難之役的殘酷戰爭。 他看過永樂萬國來朝的風華,也見過仁宣之治的繁榮盛世。 他曾做過錦衣衛,也曾入閣拜相。 他戰過韃靼、瓦剌,也打過倭寇。 他與王陽明是摯交好友,也和唐伯虎游逛青樓、風流狎妓…… 他是一個被時間長河遺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