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武俠仙俠 到地球去 第14章 禦書房的匾額

《到地球去》第14章 禦書房的匾額

年天子諸厚昭明天將臨朝議事。

得知這一訊息,文淵閣大學士、閣首輔楊亭湖楊大人長長舒了口氣,在心上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

年天子上次臨朝還是在一個月前,整整有一個月時間,年天子竟然沒有麵。

楊大人多次要求進宮覲見,但都被長公主拒絕了,說是皇上正在閉門研修一門武技。

楊亭湖並不相信長公主的這一說法,曾任太子師的他,是皇上曾經的老師,當然瞭解皇上的脾,自小頑劣叛逆的皇上,雖然喜歡習武,但他從來就沒有安靜過哪怕一個時辰,又怎麼可能會耐下子閉門一個月足不出戶呢?

因此,他一直懷疑皇上是不是離宮出走,又鬧什麼幺蛾子去了!

而最近一個月的批紅,從字跡上判斷,就沒有一份是皇上親筆的,全部都由長公主代批。這更增加了他的疑慮。

當然,長公主批紅,這並沒有違背例,因為這是先皇的安排。

先皇臨終旨,太子繼位年,長公主在下嫁前可代太子決斷朝政數年。

這位長公主也確實賢明聰慧,理國事大氣從容,批紅更是簡明扼要,一語中的。

長公主之所以有這樣的能力,皆得益於早年曾姓埋名就讀於西山書院,到了書院良好教育與鍛煉。

長公主賢明,到朝臣們的稱頌,更得到大旻帝國子民們的敬仰。可畢竟是長公主,不是大旻帝國的皇上,那個叛逆的年天子諸厚昭纔是國之本,這一點,所有大旻帝國的朝臣們心裡都很清楚。

可一國之君居然一個月不見朝臣,這能不讓他這個閣首輔憂心忡忡嗎?

好在,年天子在一個月後,終於出現了,楊首輔也終於如釋重負。

Advertisement

送走傳旨太監錢寧後,楊首輔轉迴文淵閣,對值班閣大臣兵部尚書李夢及戶部尚書秦勤道:「兩位大人,準備一下這幾天待奏議題,明天上朝庭議。」

戶部秦尚書皺眉道:「這幾天,接連收到幽州、豫州等北方府縣奏摺,說是北方春旱嚴重,希朝廷出麵賑災!」

兵部李尚書也皺眉道:「穀關總兵耿飛虎送來八百裡急報,北漠國小王子率領一隊狼騎在關外攻城掠地,搶奪財,並屠殺了幾千個大旻子民!」

楊亭湖聽完,嘆口氣道:「接連的天災**,大旻帝國又不太平了,明天就選這兩個議題,其他的事就不要庭議了!」

…………

第二天黎明,紫城太和殿前鐘磬齊鳴,三聲鞭響後,年天子諸厚昭終於施施然上朝議政了。

群臣山呼萬歲後,錢寧宣道:「有事上奏,無事退朝!」

戶部尚書秦勤急忙出列,奏道:「幽州及豫州一十八縣遭遇春旱,請求朝廷賑災!」

錢寧收了奏摺,供在書案上,年天子開啟看了看,問道:「幽州豫州的倉難道無糧?」

秦勤奏道:「北方糧倉,在去年年底前已被軍部調空!」

諸厚昭皺眉道:「楊卿,你有何良策?」

楊亭湖奏道:「隻有徵調江南糧援北賑災。」

諸厚昭揮手道:「那就速速徵調,戶部派員督察!」

秦勤應了聲『遵旨』退回朝列後,兵部尚書李夢接著出列奏道:「啟稟皇上,穀關總兵耿飛虎八百裡急報,北漠國小王子率領一隊狼騎在關外攻城掠地,搶奪財,並屠殺了幾千個大旻子民!」

年天子聽罷,臉頓時鐵青,不待奏摺呈上,便將書案拍得山響,吼道:「我大旻帝國的軍隊為什麼不出擊?帝國的何在?還急報,報什麼?報來報去,那個狗屁的小王子早就跑啦!」

Advertisement

李夢不急不忙道:「皇上息怒,這北漠國的小王子雖然年輕,但驍勇善戰,詭計多端,穀關遊擊將軍關山率領八百軍騎追擊,遭到了小王子狼騎伏擊,全隊陣亡,因此,耿總兵不敢再擅自出兵,特急報軍部,請朝廷定奪!」

年天子抓過奏摺仔細看了看,冷笑道:「隻兩千左右狼騎,我帝國的軍隊就束手無策了?難不他們狼騎中混有魔法師不?」

仙吏司丞胡不凡出列奏道:「我駐關仙吏查證,這次北漠國明教並未參與其事!」

年天子目凜冽地盯著李夢道:「難不軍部任由小王子狼奔虎突,在我大旻帝國的疆土耀武揚威?」

這時候,楊亭湖奏道:「皇上,小王子隻是年輕狂,頤指氣使,不足為慮!他隻是打劫財,折騰夠了後,自會離去。眼下,我守關軍隊糧草不足,不宜與北漠國開戰。更何況帝國北方遭遇百年不遇旱災,朝廷當務之急應當全力賑災,以穩定關局勢為重點,所以臣以為,當命長城各關總兵,堅守關隘,嚴防蠻騎突即可!」

李夢、秦勤等朝臣立即附和道:「臣等附議!」

諸厚昭的目掃遍兩側大臣,竟沒人站出來說主戰的話,不由氣惱至極,站起,一句話沒說,拂袖而去,將文武百晾在了大殿裡。

大臣們麵麵相覷,楊亭湖搖搖頭,隻好率領文武百退出了太和殿。

…………

諸厚昭回到書房,餘憤難平,連摔了幾個瓷杯,恨恨地罵道:「我大旻帝國養了一群蛋,蠻子跑到家門口來耀武揚威,居然說是年輕狂,真是豈有此理!」

錢寧嚇得大氣都不敢出,對值守的太監急忙使眼。值守太監會意,悄悄溜出去了。

Advertisement

的,狗屁小王子,有朝一日,朕親手抓住你,打得你跪地求饒,看你還敢在我大旻帝國疆土上撒野……」

就在諸厚昭喋喋不休地怒罵時,值守太監忽然大聲稟報:「長公主駕到!」

諸厚昭愣了愣,竟生生憋住了尚未出口的怒罵,起迎了出來。

長公主進了書房,見滿地的瓷碎片,秀眉微蹙了一下,錢寧與值守太監趕爬地上收拾去了。

長公主牽著諸厚昭的手,在側麵的榻上坐下,目像蝴蝶,繞諸厚昭飛了幾圈,諸厚昭心頓時平復了些。

「皇姐,按我的意見,明明應該是千真萬確的事,大臣們卻極力反對,」諸厚昭委屈道:「你說我這個皇帝當的有意思嗎?」

長公主微微一笑道:「皇帝,你也知道盲人象的典故。有時候,我們自己認為是千真萬確,可事實上卻偏偏是大錯特錯,為什麼?

因為我們站錯了角度!

就比如說,小王子挑釁這件事,如果站在普通人角度,他一拳打過來,我一拳還過去,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可是站在皇帝這個角度,快意恩仇卻未必是正確的做法。

我大旻帝國幅員遼闊,關外之地並不富庶,隻有量的牧民遊民居住,因此,隻要北漠國小王子進不了關,隻在關外擾,並不影響我大旻帝國大局。

可目前,帝國北方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災,影響人口達幾百萬,如果理不好,會出現大量流民,甚至引起,這會搖帝國的基。

所以,舉全國之力,做好賑災,纔是當下要解決問題的重中之重!」

諸厚昭聽完,沉默了一會,他不得不承認姐姐分析得有道理,但是,就因為這樣,帝國的尊嚴,皇家的榮耀,就可以置之不顧了嗎?

長公主那會飛的目,落在書房正中的匾額上,幽嘆一聲道:「有時候,握的拳頭比出去的拳頭更有威懾力!」

書房正中的匾額是太祖親筆書:韜養晦。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