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朱雀橋 第26頁

《朱雀橋》 第26頁

葡萄篤定地點頭,倒是流月一下子笑出了聲,道:“哪有這樣的說法?姑娘又是聽了葡萄的胡話吧。”

陳鸞忽而有點不好意思地抿,低笑道:“我這幾日觀察出來的結論,似乎就是這樣的。”

去了心中的一塊大石,這幾日的心也跟著好上不,不再整天惶惶不可終日。

早間又下了些雨,非但沒能一掃夏日的燥熱,反而像是以天地為籠,為這渺渺人間更添幾分煩悶。

青石小路蜿蜒狹長,陳鸞今日穿的蓮青金線繡榴花長,走時珠環相撞,叮咚作響,走出清風閣幾步,想到梨花軒那位,下意識地皺眉,問:“怎麼沒見二姑娘的人?”

流月才要上前一步回話,就見梨花軒的一個婆子滿臉喜,帶著某種得意,福了福回稟:“大小姐安。今日早上姨娘子不適,大夫診出了喜脈,二小姐想陪著姨娘,就不去觀龍舟了,特要老奴來向大小姐告個罪。”

四周俱寂,陳鸞臉上笑意褪盡,聽見自己的聲音,一字一句冷靜地道:“既然如此,就勞你待我去恭喜姨娘。”

手心攥著帕子,芊芊手指青白,怎麼也沒想到,這一世竟發生了這樣的變化。

前世,康姨娘生了恒哥兒,肚子就再也沒有過靜。

直到死,也沒有再蹦出個一兒半出來!

第14章

許是念著端午節慶,在下了一場雨后,天便放了晴,金黃的過如洗的云層,一束束照下來,拂過人間萬和又帶著些微熱度。

陳鸞的心跌落到谷底,思量著今生前世,確實是沒有聽說康姨娘再有過孕。

Advertisement

踩著青石子路,問同樣滿臉憂的流月,聲音刻意得有些低,“今日那邊是什麼況?”

流月明白的意思,斟酌著道:“姑娘,國公爺自那回老夫人氣昏過去,便對康姨娘多有冷淡,這小半月里,僅僅只去過一回,還是為了三公子的親事。”

陳鸞腳下的步子一頓,而后又若無其事地問:“親事?”

康姨娘一日沒有坐上主母之位,陳昌恒便只能在高門貴族的庶或寒門小戶的嫡中挑挑選選,一日都越不過半分去。

哪怕他是這鎮國公府唯一的男嗣。

原以為,為了這門親事,康姨娘與陳申都還得再搗鼓出什麼幺蛾子來,卻沒想,兩人老老實實,卻出了這樣出人意料的事。

可沒忘記祖母無意中提及,康姨娘在懷著陳書恒的時候,幾次三番都打著嫡妻的主意,如今十數年過去,只怕對那個位置更加勢在必得。

只是那個位置,寧可給別人,也絕不會讓們如愿染指。

流月見不好,換著話安:“姑娘不必憂心,就算姨娘這胎再得個公子,也搖不了您的地位,老夫人是站在姑娘這邊的。”

陳鸞神,卻是輕曬著搖頭,“一個就已是忍痛割,若再來一個,再堅定的立場也會有所搖。”

一旦這一胎又是個男子,那將康姨娘扶正這事,基本就會被提上日程了。

這樣一來,國公府兩位公子皆是嫡子,親事或是未來承襲,皆可名正言順。

在老太太心里,沒什麼比這個更重要的了。

真是讓人頭疼得慌。

Advertisement

陳鸞由流月扶著上了馬車,等了一炷香的功夫,便由巷子盡頭駛來一輛馬車,簾子上繪著一個威猛的蒼狼圖騰,在下熠熠閃著金澤。

是南王府的馬車。

陳鸞聽著車轱轆的聲音,挽了半卷車簾,出一張致清嫵的芙蓉面來,對面的車簾子也被人掀開,沈佳佳含笑幾眼,而后問:“這是怎麼了,難得尋個借口出來好好玩會,怎麼還愁眉苦臉的?”

自家府前,陳鸞搖了搖頭,并沒有說什麼。

兩輛馬車,一前一后停在京都最有名的酒樓門口,今日是端午,人比往日多上許多,人聲鼎沸的,皆笑語歡聲。

沈佳佳駕輕就地引著從后門進,執著的手聲音清脆如玉珠落盤,“我預先半個月就人來定了個雅間,聽說近幾日新出的杏仁燒茶與蓮葉羹滋味都是一絕,等會咱們嘗嘗。”

“咱們先吃吃茶用些糕點,等會子再去朱雀橋上看龍舟,今年定又是不同的花樣場景。”

陳鸞玉手托腮,蓮青的袖口往下落一截,出小半段如凝脂一般的,以及皓腕上那水頭極好的玉鐲子,空空落落的掛著,不勝楚。

“來前吃了早膳,這會沒什麼胃口。”理了理袖口細微的幾朵褶皺,道。

沈佳佳素知,稍皺了皺眉,問:“可是出了什麼事?”

朝左右低了聲音問:“是不是八皇子……他沒有應下?”

陳鸞扯了扯角,白凈的耳子突然泛起可疑的暈紅,拿帕子往沈佳佳跟前招了招,道:“不是這事,只是府上的姨娘又有喜了。”

Advertisement

沈佳佳表一松,捻了塊玫瑰糕送到邊,也不吃,只是瞧了片刻,斟酌著對說:“鸞兒,鎮國公府不是小門小戶,當家主母之位空懸十數年,已是老夫人念舊,咱們都十分清楚,鎮國公府早晚會迎進一位主母。”

“不管這主母是從外來的,還是從府上選的。”

陳鸞愣怔片刻,而后低眸,輕聲道:“這樣的道理,我如何不知?只是如今府上的姨娘有喜,若是再誕下一男,膝下兩子一,主母之位,自然是要落在手中的。”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