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時祁松了口,謝令窈心里松了半口氣,但還有另外半口氣依舊懸著。
太夫人極惜江時祁的羽翼名聲,但凡外頭有什麼流言蜚語,雖不會搖彼此退婚的決心,但總歸會耽誤些時間。
謝令窈想的是,未免夜長夢多,此事宜早不宜遲。否則等拖到簡州那邊遲遲等不到他們親的消息,親自來過問時,恐怕再想退婚就麻煩了。
巧在瞌睡來了正好就有人遞枕頭。
吳嬤嬤帶了兩封帖子來梧桐居。
“謝小姐,這是徐家和孟家送來的帖子,他們聽說您到了京都,想請您去他們府上見見。”
謝令窈接過帖子道了謝,眸閃了閃。
祖父一生清廉高潔,為人和善親敬,當年在京都與他好的可不僅僅只有老侯爺。
這徐、孟兩家當年與謝家關系同樣頗好,不僅如此,這兩家也是當年江家同謝家為定下婚約而找的五個見證人其中之二。
這徐家老太爺如今尚在,他與謝令窈的祖父同樣是過命的。
有些話,若能得他出面去說,比謝令窈和江時祁空口白牙說上一百句都更管用。
于是下午時候,謝令窈便已帶著帖子敲開了徐家的大門。
徐家也沒想到上午送了帖子去江家,下午人就到了門口,聽了下人來報,徐家老太爺和太夫人慌忙帶了兩個媳婦竟親來接了進府。
謝令窈被簇擁著一路到廳里坐下,有些寵若驚。
回想起前世,徐家也對頗為照顧,即便前世自來京都一直到親都拘在侯府,從未去過徐府拜訪。但只要在外面聽見有人詆毀或者嘲諷謝令窈,徐家的幾位夫人都會為出頭說話,甚至徐家太夫人還在謝令窈生產后帶了厚禮親自來看過。
謝令窈知道他們是因為敬重祖父所以對屋及烏,但也承。
謝令窈原本的計劃就是主找上徐家,向徐老太爺表達自己想要主退婚的心思,并請他出面去同其余四位見證人表明況,自從這樁婚事便就此作罷。他們便不會再懷疑是因為是江家看不上謝家如今的門第從而拒絕履行婚約,然后對其進行聲討。
這樣江家太夫人也不會因為害怕影響侯府的名聲而放緩取消婚約的步伐。
謝令窈還在愁這樣突然而然地上門有些冒昧,沒想到徐家先給下了帖子。
前世可沒收到過徐家的帖子,想來是江家太夫人怕謝令窈利用徐家來施讓江時祁盡快娶,才干脆都不讓謝令窈去見他們。
徐家太夫人自見了謝令窈,臉上的笑意就沒下去過。
這謝家小姐生得秋水為神、芙蓉如面,比花花解語,比玉玉生香。明眸皓齒、發挽烏云,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貌、傾國傾城之容。
是貌也就罷了,偏還有禮有度,儀態大方,神從容,讓人瞧了心里直歡喜。
徐老太爺見了謝令窈欣地點了點頭:“不錯不錯,你雖是個娃,可眉宇也有你祖父當年幾分英氣。”
太夫人瞪了他一眼,嗔怪道:“行了,你不會夸人就別夸!”
說罷又笑意盈盈地看向謝令窈:“窈兒,本來我是想著你初來京都,事多繁忙,想著晚些時候再請你來,可偏他就急得不得了,說讓我遞了帖子試試看,若你實在不得空,他就去侯府看你去。”
若不是怕在江家難做,他們又怎麼會讓人生地不的謝令窈自己來徐府。若非謝令窈來得突然,他們怎麼也會派了人去親自接來。
謝令窈有些驚訝地看了看慈眉善目的兩位老人,原以為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都沒有人真心期待的到來,卻不曾想原來還有人一直惦記著。
這種認知讓的心里浮出了暖意。
“窈兒多謝老太爺和太夫人的掛念,我來了京都也不過是理一些閑事,談不上忙。正說要來貴府拜訪,倒是巧了,今兒個一早就收到了帖子,便這會兒子就過來了。”
徐老太爺點點頭:“沒耽誤你的事便好。你初來京都,吃住可都還習慣?”
謝令窈只含笑答:“都習慣,只是這兩日倒春寒,天兒比簡州冷了不,您和太夫人也萬萬要注意自己的子才好。”
太夫人越看謝令窈越歡喜,眼睛都笑瞇了一條:“好好好,我們也都好,等天兒暖和了,你和江家那小子的婚事估計也要提上日程了,屆時,我們都去喝你的喜酒!”
徐老太爺見謝令窈神微僵,臉也跟著變了變,沉聲問道:“江家那邊是不是……”
他急著要見謝令窈,也是之前就聽說在客棧住了幾日,侯府那麼大個府邸,竟還讓遠道而來的謝令窈去住客棧,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在那個時候,他就知道江家對這門婚事多有不滿,恐有悔婚之嫌。
這門婚事為何會定下,他比誰都清楚。
當年若不是謝令窈的祖父不管不顧為江家翻案,以他的才干,謝家怎麼也能在京都有一席之地,哪里又會淪落到如今的模樣!
若江家真因為這個而不與謝令窈完婚,他必定聯合其他四家,就算鬧到大家臉上都過不去,也要把江家忘恩負義的名聲定死!
見謝令窈垂頭不語,徐老太爺在心里已經有八分認定了自己的猜想。
難怪謝令窈上午接了帖子,下午就來了府上,想必也是有要請他做主的意思。
“你放心,江家現在再是如日中天,他江時祁再是朝廷新貴,我也不怕他們,你有話只管明說,我們都會替你做主!”
太夫人眼里閃過心疼,忙起把謝令窈拉到自己的邊坐下。
“窈兒不怕,你與江家小子的婚事是老侯爺親自定下的,他們現在想翻臉不認,沒那麼容易!”
謝令窈有些尷尬地摳了摳指尖,小聲道:“不瞞二老說,窈兒今日的確是有事相求。”
四雙義憤填膺的眼睛齊刷刷看向謝令窈,大有立即去為討公道的意思。
謝令窈聲音愈發小了:“窈兒想請老太爺作證,取消我與江時祁的婚約……”
一朝穿越,家徒四壁,呃,家徒一壁都沒有。 原本以為是穿越到種種田,養養狗,逗逗鳥,養養包子的悠閑田園農家生活。 竟然是沒有想到,一朝穿越到逃荒災難大部隊之中,沒錢、沒糧食、那還剩什麼?多得隻剩下張口吃飯的人了。 長姐看著一家子餓的麵黃肌瘦、痩骨嶙峋,排排張口吃飯的口,先是填飽肚子還是填飽肚子,長姐擼起袖子就是幹,帶著全家填飽肚子,奔向小康生活。
郁朱穿越成了玉府的新生嬰兒,沒等她弄明白自己算是魂穿還是投胎前忘了喝孟婆湯,便發現一個血淋淋的現實:玉府面臨著滅門的命運……作為口不能言,足不能行的嬰兒,她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