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這個世界不太對勁
張飛是劉備的結義兄弟?!
雖然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這麼寫的,桃園結義也算流芳後世。
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嘛。
但,這事兒真的是羅貫中虛構的啊。
歷史上的劉關張雖然“恩若兄弟”,但實際上他們的關係還是君臣,並沒有結義。
一直以來,張溪以爲自己是穿越到了漢末三國.現在看來,難道是穿越到了《三國演義》裡?!
如果是這樣的話.嗯,有些麻煩。
不過好在《三國演義》這書是尊劉的,對劉備一方的人多有化,就算與史實不符的地方也更多的是化劉備帳下將領。
只要注意,別在二爺面前說什麼“華雄是孫堅斬的,與你無瓜”就行。
嗯,嗯,就是這樣。
“那華雄確實爲孫太守所斬,當時二爺隨主公遠在虎牢關,怎麼可能分到汜水關陣斬華雄?!”
隔天,張溪詢問邊老吏時,老吏給出了一個讓張溪完全意想不到的答案。
這個世界的華雄,還真的是孫堅殺的。
而且吧,這位據說從起兵就跟隨劉備的老吏,對華雄的評價相當的低。
“那華雄又非呂布,不過是一無腦匹夫爾,孫長沙斬之足以,何須勞二爺親自出手!”
嗯,你這麼說,考慮過江東紫髯小兒的沒?!
嘛,紫髯小兒怎麼想暫時擱一邊,這裡面好像又有問題了。
“你是說,當時主公在虎牢關前?!”張溪試探的問著老吏。
一說起這個,老吏頓時眉飛舞起來。
“天下誰人不知,那呂布在虎牢關前連斬諸侯數員勇將,十八路諸侯束手無策,還是二爺三爺而出,與主公力殺敗那呂布”
得,居然真有三英戰呂布。
按理說,三英戰呂布這事兒還是羅貫中虛構的,按照歷史,劉備當時在公孫瓚,而公孫瓚嘛.呵呵,這傢伙確實參加了討董聯盟,但卻是在虎牢關之戰後口頭表達了結盟的意向,連一個兵都沒出。
可現在這位老吏說的這麼眉飛舞,簡直把這場三打一吹了劉關張的名戰那在呂布出場之前打墊場賽的華雄,怎麼就在汜水關被孫堅給斬了呢?!
話說,聯軍不會真的讓一個步弓手出馬單挑呂布吧?!
“什麼步弓手?!”老吏斜眼看了張溪一眼,相當不滿的說道,“也不知張主簿到底是從哪裡聽來的這種傳聞?!三將軍當初可是主公帳下校尉.雖不是將軍,但比那些諸侯帳下的那些自封的將軍,不知強多倍!”
嘛.伱們開心就好,反正都已經徹底套了。
覺這個世界,充滿了各種奇妙的不對勁。
張溪繼續耐著子,跟老吏談,終於從老吏的口中探聽出了劉備的“真實”發家史。
前期基本符合歷史,劉備先是隨著鄒靖討黃巾起家,因功獲得了安喜縣蔚的職,後來朝廷派人監察黃巾之中的冒領戰功現象,咱們的主公劉備無錢行賄,因此怒鞭督郵,掛印逃亡。
嗯,這事兒在這個世界也是劉備乾的,沒那貪酒的黑廝什麼事兒。
中間又經歷了幾次不太功的創業後,劉備無路可去,只能帶著關張投靠好大哥公孫瓚,無無職的當一個客卿。
接著歷史就在這邊突然拐彎了。
公孫瓚突然的就參加了討董聯軍,而且是正式出兵參加了酸棗會盟,爲了傳說中的“十八路諸侯”,而劉備也跟著一起來到了虎牢關前。
因爲“三英戰呂布”的英勇行爲,再加上戰前董卓爲了分化關東聯軍,借天子之手發出的大赦天下令,劉備名揚天下不說,還重新獲得了做的資格。
接下來劉備就在公孫瓚的手下,從平原令開始做到了平原相。
漢朝實行郡國並行制,平原相就相當於是一郡長,劉備也因此有了跟其他諸侯平起平坐的份,正式爲了漢末諸侯之一。
之後的事嘛,就又回到了歷史的軌道上。
劉備先是救援北海孔融,和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對抗袁紹,公孫瓚兵敗後,劉備被陶謙引徐州對抗曹,曹退兵後被陶謙留住,並在陶謙死後領徐州牧一路按照歷史走向下來,到了曹破呂布,劉備投靠曹回到許都,演義路線又開始風了。
劉備居然真的被大漢天子認爲了皇叔。
劉備確實是漢室宗親,這點上沒人懷疑什麼,當世人也是公認的。
但劉備真不是皇叔,因爲族譜上的輩分對不上。
如果按照演義裡的族譜來排輩分的話,劉備應該管劉協皇叔纔對。
但偏偏這時候演義路線發威,劉協居然在大朝會上當堂檢查族譜,並且當堂認劉備爲皇叔,並封劉備爲左將軍,宜城亭侯劉協是不是有什麼小心思咱們先不管,劉備這個皇叔的稱號卻是坐實了。
在之後嘛,就又回到了歷史的路線,劉備在許都低調做人數年,之後袁稱帝,劉備向曹請命,藉口截殺袁離開曹,奪了朱靈兵權殺回徐州,殺了徐州刺史車胄重新佔據徐州,後因爲“帶詔”事件發,劉備再次被曹所破,不得不往北投奔袁紹,袁紹遣劉備到汝南接應劉闢起兵,失敗後離開袁紹投奔劉表,最後被劉表安扎在新野縣抵抗北面曹的威脅。
張溪一路聽下來,再跟自己腦海中的記憶對比,發現好像這是一個歷史和小說事蹟兼有的世界。
基本上還是以史實爲主,但演義線路也會時不時的風一下,關鍵你還不知道演義路線到底什麼時候會風。
劉備的演義風還算好,基本都是往好的地方發展,不管是三英戰呂布揚威,還是被認作皇叔得名。
但咱們的關二爺,那就有點慘了。
最讓張溪印象深刻的,就是二爺的“土山約三事”。
這事兒演義線沒,它就是按照史實來的。
而且吧,徐州兵敗這事兒還被二爺視爲一生的黑歷史。
提都不能提的那種。
因爲當時的二爺,不是因爲掛念嫂嫂安危,這才土山約三事,降漢不降曹的。
這事兒演義線沒,所以二爺老老實實的按照歷史線的走線,在下邳城兵敗被擒,不得不降曹。
雖然後面確實掛印封金,捨棄榮華富貴,千里走單騎投奔落魄大哥劉備,但一路上並沒有過五關斬六將那麼決絕,所以嘛嗯,現在誰提這事兒二爺可是要跟誰瞪眼的。
老吏爲此專門提點了張溪,而張溪嘛,自然也沒這麼不開眼。
因爲上輩子沒看些雜書逛些論壇啥的,二爺的這事兒張溪早就知道了只是放在現在這個環境下,多有點不適應。
這個世界真的很奇怪,你不知道他什麼是按照歷史走向走,什麼時候一下按照演義線路走就很隨緣。
張溪因此不得不考慮,自己將來考慮事,到底應該以歷史爲線索,還是以演義爲線索。
比如說——三年後的長阪坡。
有一說一,現在的張溪對劉備,可沒有多忠誠度可言,而歷史上,劉備也沒有火燒新野縣城。
當時劉備是在樊城駐兵,並不在新野。
因此呢,張溪原來的想法是,實在不行咱留在新野縣,最後等曹大軍來了,隨大流的跟著荊州士族一起投降曹,也不是不可以接。
《三國演義》雖然尊劉貶曹,但不得不承認,曹確實是一個英雄人.如果不站在漢室的立場上考慮的話。
但現在不行了,這個世界,天知道會不會突然風一下。
那個演義裡超級喜歡放火的臥龍先生一出山,真的按照演義裡那樣,特地跑回新野來放一把火,那張溪不就必須跟著劉備走了麼。
而這一走,長阪坡那一戰本逃不掉。
不管是演義裡還是歷史上,長阪坡這一戰,可以說是橫遍野,而且死的大多是普通百姓。
歷史上劉備的兒都被曹軍給俘虜了,劉備更是拋妻棄子的帶著十幾騎逃跑要不是趙子龍開了無雙,哪有兩位夫人和阿斗什麼事兒。
真要到了那種況下,張溪就算想投降,估計也是被俘後投降.甚至都不一定能撐到被俘,搞不好直接就掛在通往長阪坡的路上了。
這事兒.得仔細考慮一下才行。
跟老吏聊完之後,張溪整個人都變得心事重重,但好在,已經臨近年底,大家的心思都放在了過年上,也沒人注意到張溪的不尋常。
而張溪回到客棧後,開始認真地考慮起自己的出路問題。
本來去招賢館面試找工作的時候,張溪其實並沒有想那麼多,只是爲了解一下燃眉之急,將來到底怎麼做,是降曹還是跟劉,張溪並沒有想的那麼遠。
但現在,必須開始提前規劃了。
畢竟這個世界不對勁,那就不能只考慮眼前,必須想的多一點,才能在這個世界上活的更久一點。
冷靜下來仔細思考,張溪發現,擺在他面前的,其實並沒有太多可以選擇的餘地。
對於一個現代人來說,知曉後期的發展,擺在自己面前的選擇只有三條——曹,劉,孫。
總不能現在還缺心眼的去投劉表吧,不說劉表還剩下幾年可活,有這個功夫直接北上投曹不行麼,也省的當個降臣啊。
可問題是,三家到底選誰好呢?!
(本章完)
分給朋友:
打工仔葉天穿越了,醒來後發覺自已竟然是一國之君。 當皇帝的感覺就是爽,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推倒母儀天下的皇後,摘掉童子雞的帽子,然後再酒池肉林,大開無遮大會。 愛江山,更愛美人,天下美女盡收後宮,這是他最偉大的理想。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穿越被下藥,撞見一絕色美男坐在火裡自焚……「帥哥,反正你也不想活了,先讓我救急一下!」某女撲倒在火中渡劫的邪帝,睡後溜之大吉。傲嬌帝尊醒來,咬牙切齒:「把那個女人找出來,本座要親手弄死!」君時月正沉迷宅鬥手撕渣男賤女不亦樂乎,邪帝滿身殺氣找上門,她以為自己死定了,誰知——「月兒想要什麼,本座給你!」「月兒想吃什麼,本座餵你!」「月兒想練什麼功法,本座陪你雙修!」軒轅大陸眾人一臉黑線:「帝尊,這就是您老所說的親手弄死嗎……」
回到一九九六年,老謝家的女兒謝婉瑩說要做醫生,很多人笑了。 “鳳生鳳,狗生狗。貨車司機的女兒能做醫生的話母豬能爬樹。” “我不止要做醫生,還要做女心胸外科醫生。”謝婉瑩說。 這句話更加激起了醫生圈裡的千層浪。 當醫生的親戚瘋狂諷刺她:“你知道醫學生的錄取分數線有多高嗎,你能考得上?” “國內真正主刀的女心胸外科醫生是零,你以為你是誰!” 一幫人紛紛圍嘲:“估計只能考上三流醫學院,在小縣城做個衛生員,未來能嫁成什麼樣,可想而知。” 高考結束,謝婉瑩以全省理科狀元成績進入全國外科第一班,進入首都圈頂流醫院從實習生開始被外科主任們爭搶。 “謝婉瑩同學,到我們消化外吧。” “不,一定要到我們泌尿外――” “小兒外科就缺謝婉瑩同學這樣的女醫生。” 親戚圈朋友圈:…… 此時謝婉瑩獨立完成全國最小年紀法洛四聯癥手術,代表國內心胸外科協會參加國際醫學論壇,發表全球第一例微創心臟瓣膜修複術,是女性外科領域名副其實的第一刀! 至於眾人“擔憂”的她的婚嫁問題: 海歸派師兄是首都圈裡的搶手單身漢,把qq頭像換成了謝師妹。 年輕老總是個美帥哥,天天跑來醫院送花要送鑽戒。 更別說一
一朝穿越,竟然成了彆人的後孃,而且幾個孩子,個個都長成了大反派。究其原因,是因為這個後孃太壞太狠太不靠譜。喬連連汗顏,還好老天讓她穿過來,從此以後溫柔善良耐心矯正,幾個孩子從豆芽菜變成了胖多肉。可就在這時,孩子們的爹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