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玩宋 第17節

《玩宋》第17節

聽就能到劉玄德的求才若之心。

王雱一聽沈括的話,立刻知道糟了,好像又餡了。他閉著,堅決不再往外蹦一個字。

王安石似笑非笑地瞅了自家兒子一眼,裝,你裝,學了東西就不信你憋得住不用!

玩了三天,王雱幾人把月湖一帶都遊遍了。

也許是因為王雱的開過,王安石第三次上門還真請了幾位大儒。其中一位就是沈括這段時間時常登門拜訪的樓鬱樓先生,他脾氣最疏放豁達,答應過來之後當即把家裏的事都給兒子打理,收拾了幾件裳跟著王安石一塊來找王雱幾人。

王雱一見到這位樓先生,就有種不祥的預

樓先生年過半百,康健,頭發花白了,胡子也半黑不白。他有雙銳利的眼睛,跟鷹隼似的,瞧得王雱心理發怵。

這位樓先生有點嚇人啊!

王雱一路裝乖賣巧,絕不給這位看著就像教導主任的樓先生半點挑他刺的機會。武興反倒坐不住,路上搞了兩次事,被樓先生訓得跟孫子似的。王雱與鄭③

王雱說是沈括留下的,實際上這稿子是他磨著沈括給畫的。

沒錯,畫的。

這是王雱讓沈括給畫的連環畫,沈括才十六歲,畫工不算特別湛,不過作為大眾讀已經很不錯了。

Advertisement

這段連環畫故事畫的是《三顧茅廬》,前麵有沈括寫的小序,從他借讀樓鬱樓先生藏書時的所見所聞,引出劉玄德三顧茅廬的故事。

《三國誌》裏關於三顧茅廬的容提及得,除了王雱說的那句,剩下的便是《出師表》裏的‘三顧臣於草廬之中’,於是整個故事全得靠王雱藝加工了。

沈括聽王雱說完整段加工過後矛盾衝突特別明顯、特別刺激的《三顧茅廬》,頓時靈發,迫不及待地按照王雱的意思把它給畫了下來。

王雱得了一份稿子,拍著小脯給沈括保證:“這書一定會大賣的。”

沈括到底是個年人,對於把自己的作品刊印冊這種事非常期待。不過他這人實誠,最開始還把創作過程也寫了下來,表示這《三顧茅廬》由他與王雱一起完,整個故事甚至全由王雱口述!

王雱一臉嚴肅地反對:“這不太好,我還小呢,不想出名。”他對沈括說,“再說了,你要是說這是我寫的,別人還不得懷疑我在給我爹炒作?”

沈括好學不倦:“什麽炒作?”

王雱如此這般地給沈括解釋了一番,沈括學完了新詞兒,這才點頭把這一部分刪了。於是他寫的序裏頭隻記錄了王安石三請士的過程,說是這事兒激發了他的創作靈

Advertisement

沈括把稿子給了王雱,留下家中地址後便回杭州去了。

王安石這才知道王雱每天跑出去攛掇沈括做什麽。

他拿過稿子看完了,也覺得這故事非常彩,既現了劉玄德誠意十足的求才之心,也現了諸葛孔明的過人才華,節更是環環相扣、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王安石不由誇讚:“沒想到這沈家小郎君還有這樣的才華,把這《三國誌》裏短短的一句話編得真夠彩。”

王雱心道,這可是經過千百年考驗的華片段,什麽戲曲啊、評彈啊、影視劇啊,翻來覆去都不知道改編多次了,想不彩都難。

當然,王雱也跟著誇:“對的,沈哥編故事真厲害!我和沈哥說好了,把這稿子送到方叔那印出來賣,要是能賣出很多本的話沈哥就能攢不錢買書啦。”

王安石對好學的後輩一直非常喜,聽完後點點頭,把稿子收了起來,表示回頭會連著寫到開封的信一起送出去。

王雱見說了王安石,心滿意足地練字去。經過這麽久的勤學苦練,他懸腕寫字手終於不會抖了,可喜可賀!

《三顧茅廬》第二天就隨著驛馬去了開封。王雱煞費苦心借沈括的手畫這段《三顧茅廬》,自然不是為了吹諸葛亮,故事不是重點,重點是沈括寫的序裏頭他老爹為鄞縣請了五位居大儒。

文教,也是地方建設的重要部分!做了事怎麽能不吹吹牛呢?做了好事一定要說出來讓人知道!

他老爹這人不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