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現代言情 在落日之前 第12章 Five Days

《在落日之前》第12章 Five Days

 吃完早午飯,陳弦打開百葉窗,好像打開了一整面墻能極好的燈帶,隨即皺眉關上,回頭問:“江城的夏天總是這樣嗎?”

 孟頔收拾著桌上的外賣包裝盒:“火爐城市。”

 陳弦笑了笑:“夏天的杭州也是。”

 “你去過杭州嗎?”回到桌邊的板凳坐下。

 孟頔說:“去過,老師帶我們去國流過。”

 陳弦側目:“待了多久?”

 孟頔說:“五天。”

 陳弦問:“什麼覺?我是指杭州。”

 孟頔很直觀地說:“價高。”

 陳弦蹙眉:“你的回答好現實。”

 孟頔又說:“文明程度也高。”

 陳弦抓抓頭發:“畫家應該這麼回答嗎?”

 孟頔笑問:“畫家該怎麼回答?”

 “嗯……”陳弦支著下想了會:“杭州的景人文?原諒我對文藝工作者的刻板印象。”地指出:“你的回答不會是為了適應我這種俗人吧?”

 “不,那段時間都在學校酒店館來回跑,本沒空細賞,”孟頔過掉這個無法給出滿分回答的提問,回問:“北京呢,你去過北京嗎?”

 陳弦點頭,開始回憶:“初三暑假去的,跟旅游團,作為我考上重高的獎勵——國父母什麼時候才能不那麼實際?搞得親子關系如同一場接一場權錢易。”

 在句子的末尾,揚聲慨。

 孟頔笑:“什麼印象?”

 “很iconic,故宮,頤和園……長城……還有紀念館,”細數著:“那時我們還瞻仰容,你要知道當時我年紀不大,周圍大人們的表都好奇又虔誠,但我覺得害怕,我第一次直面死亡的實,它離我很遠又很近。”

 “這居然是我印象最深的事,比一溜煙跑上八達嶺還印象深刻。”

Advertisement

 “給你看個東西,”陳弦從手機相冊里翻出那時的合影——準確說并非手機合影,而是從相冊里拍下來的膠片照,“旁邊笑容可掬的人是我媽媽,鐵劉海的是我。”

 孟頔湊近細看:“你那會多高?”

 陳弦說:“就知道你要這麼問。”

 因為在合照里,比媽媽矮了一個頭,整個人看起來很瘦小。

 “我媽兩米,我一米八,”陳弦開玩笑道:“不是,那會兒我只有152,導游還問我是不是小學畢業出來玩,我父母都面尷尬,我發育得晚,進高中才條。”

 陳弦后覺道:“不對啊,你講話為什麼沒一點北京口音。”

 “你是說這種?”孟頔飛速切出京腔。

 陳弦笑:“對對——那個味出來了。”

 孟頔跟著微笑:“我在家才這樣講話,出去都說普通話。”

 “你是不是也會講俄語?”

 孟頔:“嗯。”

 “英語呢。”

 “會。”

 “還會什麼?”

 “日語。”

 陳弦震驚:“你該不會是傳說中的那種海淀娃吧,從小就掌握八國語言。”

 孟頔莞爾:“怎麼可能,日語是后面看漫學的。”

 陳弦立刻用日語問了句“紅豆泥???”。(真的嗎?)

 孟頔被逗笑,認真道:“本當です。”

 他講日語比講中文還要溫十倍,陳弦提議:“你哪天不畫畫了,還可以去做聲優。”

 孟頔說:“講俄語你就不會這麼說了。”

 陳弦默不作聲了幾秒。

 孟頔問:“需要我示范嗎?”

 陳弦抿笑搖手:“不用了。”

 —

 午后,兩人從飯桌轉移到沙發。

 陳弦從旅行箱里找出平板,撐放到茶幾中央,隨便找了部電影打發時間。

 抱安靜地看了二十分鐘,旁的孟頔忽然開口:“你回杭州就要上班了?”

Advertisement

 陳弦盯著屏幕里走的小人:“嗯,九月就職。”

 “國企私企?”

 陳弦目不斜視:“市場監管局,信息化崗位。競爭激烈,就錄兩個,有個浙大的男博士生免筆試,我純靠個人實力殺出重圍。收到通知的時候,我們一家三口都松了口氣,父母尤其高興,立刻把我的績和公示發到家庭群,然后親戚們開始用大拇指刷屏。”

 淡定地豎起拇指。

 孟頔立刻笑了。

 他問:“你自己呢,覺怎麼樣?”

 陳弦說:“平靜的開心吧。”

 孟頔問:“因為結果在預料之中?”

 陳弦回:“不在預料之中,只是做好了面對各種結果的準備,好壞都一樣。”事實是,沒有失敗過,杜絕風險的方式是做最不容易出差錯的選擇,然后盡可能讓自己功。

 倏地回頭看孟頔:“你喜歡現在的生活嗎?”

 孟頔頓了一下:“你是指大范圍的現在,還是小范圍的現在?”

 陳弦替他作答:“你一定喜歡。”

 孟頔沒答,只問:“你呢,你喜歡現在的生活嗎?”

 陳弦肯定道:“談不上喜歡,但也談不上不喜歡,一直走在自己想走的路上,很穩妥,在我看來安全就是幸福的核心,但有人覺得希才是幸福的核心,不停地想象著前方的綠洲和花園,但我覺得有個路標就可以了,耶,我到了這里,打卡拍照,我不是很在意那里到底麗。”

 “你呢。”不再關注電影,一眨不眨地看著孟頔:“什麼才是你幸福的核心。”

 這個問題似乎難到孟頔了。他沉默了好一會:“我也不清楚。”

 他出迷茫的神

 “興趣不是嗎,繪畫?”陳弦為他的困而困

Advertisement

 而孟頔清晰地答道:“繪畫是共生關系,就像呼吸和四季。”

 “工作被你形容得浪漫死了。”

 “有麼?”

 陳弦無法忽視自己油然而生的羨慕,在學業和工作上絕對做不到這種“天人合一”。

 “我這人是不是很無聊?”終于去看電影,但已經串聯不上之前的劇

 “沒有,”孟頔語氣意外:“你怎麼會這樣想?”

 因為一直在說服自己,陳弦在心里答道,就這樣說服一個又一個自己,以至于失去破殼的勇氣。但也不可否認,自洽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求生本能。

 “因為你比我有意思多了。”

 “明明你比較有意思吧?”

 “是你。”

 他們陷了反彈的怪圈,只為了證明對方比自己活得更有意義也更加繽紛。

 最后陳弦終結話題,回到最初:“想好了嗎?你的幸福核心。”

 孟頔說了個完全意想不到的答案:“可以是你嗎?”

 陳弦錯愕地睜大了眼睛。

 男生很快填上一句話:“就這幾天。”

 講這話時,他眼睛純凈得像個嬰兒,神態間總有種難以抗拒的天真。陳弦想到了一個說法,對人來說,喜歡源自崇拜,但總能激發出母,寬和與憐憫。

 不知道為什麼,有一點潸然,在對方發現前快速挪去了他面前,以史上最快速度“投懷送抱”。

 孟頔接住了

 他深吸了一口氣,又緩緩地釋放出去,陳弦能察覺他腔的起伏,像漂浮在藍而的海面。

 落。

 好像在擁抱一個會呼吸的星系。

 有一秒鐘,有一些念頭在劇烈涌,“孟頔,跟我走”,或者是,“孟頔,你想不想當我男朋友”,但終究沒有讓它們口而出,因為太自私,算準了他一定會答應;也不安全,是概率/事件,不到死亡的那一刻,結果都是待定。但不要能說服自己,然后回到正軌上去。畢竟從始至終,最擅長說服的人,永遠都是自己。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